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今天簡簡單單一份早餐,糖與茶葉、咖啡與瓷杯、一塊可頌麵包,也能拉扯出混合飲食史、航海史、全球化貿易、甚至血淚的黑奴歷史。
Thumbnail
《山家清供》原是林洪編寫的菜譜,林洪是泉州人,所以書中有不少閩菜的記載,維基上記載閩菜以鮮醇、香嫩、清淡為主,也重視刀工、講究作料,這也一一在書中有所體現,至於費勇這版本則是在原書上加譯加注,賦了更多意義的一部。
Thumbnail
經常好奇杜杜寫作的Database,他談吃未必從食物出發,反而以書滋養饕客胃口,寫的是書裡的飲食場面或記載過某道菜的考古。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海倫亞瑟是威士忌界有名的女性酒評家,卻因為驟然離逝令人握腕,她生前的女婿兼好友喬艾爾・亞利桑德拉,也是本書的作者,決定為故人實踐生前夢想:尋找海倫在日記中記載過的威士忌。
Thumbnail
喜歡飲食文學自然也喜歡飲食繪本,儘管自己廚藝不精也沒有靈敏的舌頭,但仍無阻用文字品嚐菜式,費希塔・莎拉《花園街10號》裡的人物們居住在一個多元社區,15位來自五湖四海的鄰居煮出由南歐到地中海、印度、日本、再到墨西哥的料理,並分享了一頓地球村午飯。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今天簡簡單單一份早餐,糖與茶葉、咖啡與瓷杯、一塊可頌麵包,也能拉扯出混合飲食史、航海史、全球化貿易、甚至血淚的黑奴歷史。
Thumbnail
《山家清供》原是林洪編寫的菜譜,林洪是泉州人,所以書中有不少閩菜的記載,維基上記載閩菜以鮮醇、香嫩、清淡為主,也重視刀工、講究作料,這也一一在書中有所體現,至於費勇這版本則是在原書上加譯加注,賦了更多意義的一部。
Thumbnail
經常好奇杜杜寫作的Database,他談吃未必從食物出發,反而以書滋養饕客胃口,寫的是書裡的飲食場面或記載過某道菜的考古。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海倫亞瑟是威士忌界有名的女性酒評家,卻因為驟然離逝令人握腕,她生前的女婿兼好友喬艾爾・亞利桑德拉,也是本書的作者,決定為故人實踐生前夢想:尋找海倫在日記中記載過的威士忌。
Thumbnail
喜歡飲食文學自然也喜歡飲食繪本,儘管自己廚藝不精也沒有靈敏的舌頭,但仍無阻用文字品嚐菜式,費希塔・莎拉《花園街10號》裡的人物們居住在一個多元社區,15位來自五湖四海的鄰居煮出由南歐到地中海、印度、日本、再到墨西哥的料理,並分享了一頓地球村午飯。
Thumbnail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Thumbnail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Thumbnail
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獲直木賞、本格推理大獎及三大推理小說排行的大滿貫成績,加上繼日韓中後,最近Netflix也上映了印度版,可見小說的吸引力,只是這次決定不從最知名的作品出發,轉而由《聖女的救贖》、《惡意》、《新參者》這三本帶路。
Thumbnail
《殺人十角館》、《時計殺人館》、《Another》,看綾辻行人二十年的進化。
Thumbnail
日本本格派經典,肯定有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一席之地,想不到1981年推出的作品,至今天才第一次拜讀。
Thumbnail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Thumbnail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Thumbnail
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獲直木賞、本格推理大獎及三大推理小說排行的大滿貫成績,加上繼日韓中後,最近Netflix也上映了印度版,可見小說的吸引力,只是這次決定不從最知名的作品出發,轉而由《聖女的救贖》、《惡意》、《新參者》這三本帶路。
Thumbnail
《殺人十角館》、《時計殺人館》、《Another》,看綾辻行人二十年的進化。
Thumbnail
日本本格派經典,肯定有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一席之地,想不到1981年推出的作品,至今天才第一次拜讀。
Thumbnail
西西書寫身為女性特有的觸角,西西的觀察從外到內,既有理性的描述,也有感性的自省。她寫乳房的私密、得病而生出的罪疚感、組合成焗束的悶局,但也寫手術後學太極與練劍,那種平凡的聽從身體的需要。
Thumbnail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榮格提出阿尼瑪斯(Animus)的概念,談到女性內心深處擁有的男性特質,代表著她們獨立自主的精神面貌,理性、勇氣、自信都是相關的形容,也是女性對顯露對外界控制和競爭的意識。以下兩部是致特立獨行的女子們:花木蘭以及薇薇安・邁爾。
Thumbnail
多年前為女兒選書,由幼兒書的階段轉為找尋下一階段的童書,當時metoo 運動正席捲全球,女孩子當公主的形象被受批評,只因童話中的女孩形象既刻板失實也立了壞榜樣,而同時一股女子覺醒的力量正隱隱抬頭,結合這部 《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 便剛好來到眼前。
Thumbnail
西西書寫身為女性特有的觸角,西西的觀察從外到內,既有理性的描述,也有感性的自省。她寫乳房的私密、得病而生出的罪疚感、組合成焗束的悶局,但也寫手術後學太極與練劍,那種平凡的聽從身體的需要。
Thumbnail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榮格提出阿尼瑪斯(Animus)的概念,談到女性內心深處擁有的男性特質,代表著她們獨立自主的精神面貌,理性、勇氣、自信都是相關的形容,也是女性對顯露對外界控制和競爭的意識。以下兩部是致特立獨行的女子們:花木蘭以及薇薇安・邁爾。
Thumbnail
多年前為女兒選書,由幼兒書的階段轉為找尋下一階段的童書,當時metoo 運動正席捲全球,女孩子當公主的形象被受批評,只因童話中的女孩形象既刻板失實也立了壞榜樣,而同時一股女子覺醒的力量正隱隱抬頭,結合這部 《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 便剛好來到眼前。
Thumbnail
維多利亞時期兒童文學插畫界有三大巨匠:分別是Walter Crane、Randolph Caldecott以及Kate Greenaway。這一篇我們將聚焦於Walter Crane的藝術生涯和貢獻。
Thumbnail
1846年,愛德華·利爾出版了《荒誕書》,這本作品成為荒誕文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種通過刻意偏離本意,甚至以生造詞彙來製造滑稽效果。這本書源於利爾早年在諾斯利莊園工作時,為娛樂德比伯爵的孩子們而創作的附有插圖的詼諧韻文和故事。《荒誕書》直到創作15年後才正式結集出版。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了《六便士之歌》(Songs for sixpence - story of John Newbery)而重新回顧了兒童文學之父 約翰· 紐伯瑞(John Newbery)的一生。
Thumbnail
你可曾記得童年最早接觸的一本書?是圖文並茂的認字卡,還有畫滿卡通動物的英文字母書?似乎放諸世界任何角落、任何時代,孩子身邊總有一本這樣的啟蒙讀物。 今天說的角帖書(Horn books),便可說是字母書的開山鼻祖。
Thumbnail
如果追索西洋兒童文學的開端,究竟應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 或者我們要從為什麼自古沒有兒童文學開始說起。 ...人類天生喜歡聽故事,透過故事來學習和想像。這種渴望推動了故事的傳承和發展。
Thumbnail
誰是鵝媽媽? 在兒童文學的世界裡,Mother Goose(鵝媽媽)是童話跟童謠的代名詞,但這家喻戶曉的名字背後究竟是誰?鵝媽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純粹的文學創作呢?
Thumbnail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Thumbnail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Thumbnail
維多利亞時期兒童文學插畫界有三大巨匠:分別是Walter Crane、Randolph Caldecott以及Kate Greenaway。這一篇我們將聚焦於Walter Crane的藝術生涯和貢獻。
Thumbnail
1846年,愛德華·利爾出版了《荒誕書》,這本作品成為荒誕文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種通過刻意偏離本意,甚至以生造詞彙來製造滑稽效果。這本書源於利爾早年在諾斯利莊園工作時,為娛樂德比伯爵的孩子們而創作的附有插圖的詼諧韻文和故事。《荒誕書》直到創作15年後才正式結集出版。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了《六便士之歌》(Songs for sixpence - story of John Newbery)而重新回顧了兒童文學之父 約翰· 紐伯瑞(John Newbery)的一生。
Thumbnail
你可曾記得童年最早接觸的一本書?是圖文並茂的認字卡,還有畫滿卡通動物的英文字母書?似乎放諸世界任何角落、任何時代,孩子身邊總有一本這樣的啟蒙讀物。 今天說的角帖書(Horn books),便可說是字母書的開山鼻祖。
Thumbnail
如果追索西洋兒童文學的開端,究竟應該從哪裡開始說起呢? 或者我們要從為什麼自古沒有兒童文學開始說起。 ...人類天生喜歡聽故事,透過故事來學習和想像。這種渴望推動了故事的傳承和發展。
Thumbnail
誰是鵝媽媽? 在兒童文學的世界裡,Mother Goose(鵝媽媽)是童話跟童謠的代名詞,但這家喻戶曉的名字背後究竟是誰?鵝媽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純粹的文學創作呢?
Thumbnail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Thumbnail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