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爾芙
#
吳爾芙
含有「吳爾芙」關鍵字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同性・性・寫作・自己——《薇塔與維吉尼亞》
這場兩個有夫之婦的作家維持多年的婚外情,不強調「同性」之間到底能或不能、該或不該、行或不行,只討論許多極細微的情感,將它們繞過同性的身體、性的慾,讓所有會被敏銳刺穿的,都那樣毫不避諱的被看見!好像只有那樣被看見,才能抵達性愛的頂端,像高潮後的自我釋放!
換日線
發佈於
線線看電視、電影,聽音樂也讀書喔~
5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女同志
#
性
#
電影
2022年四月,一點雜記。
2022年,女性在社會上除了生理上和男性的差異之外已經是相對的平等,且擁有法律的保障,不過也不代表性別平等這議題就此結束。
Ru-Wei
發佈於
與生活的羈絆
7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生活
#
女性
#
音樂
《自己的房間》:女性覺醒宣言
Virginia Woolf以纖細流暢的筆法,將自己在英國兩間女子學院的講詞寫成了《自己的房間》,以〈婦女與小說〉為題,對女性長期受到不平等對待提出強烈的質疑,並探討女性書寫議題,探求女性書寫的空間環境與物質,提出:「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
Cathy Chao
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吳爾芙
#
自己的房間
#
讀後心得
親愛的,我們存在¹──《The Mark on the Wall》與《懷孕女子的異想世界》中的女性幻想|潺時●立春
她們在兩種非線性敘事中,各自解構了傳統的秩序空間,進而於文字、影像中,建構新的、充滿流動性與生命力的陰性場域;更透過一種虛幻、脫離真實的想像,掙脫與破壞現實束縛,遁入且陶醉於那「不合法的自由」(illegitimate freedom)中。
Catherine
7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吳爾芙
#
安妮華達
#
影評
吳爾芙|歐姬芙 ( 誤以為是同一人)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國作家。 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1887-1986),美國畫家。
耶格
發佈於
文學發聲繪習
6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吳爾芙
#
歐姬芙
#
創作
閱讀|戴洛維夫人,時時刻刻
重新溫習電影《時時刻刻》,感受到當初模模糊糊的那一塊,以及有一種慈悲,是希望看到這些苦的觀眾好好活著。 電影是晦澀悲傷的,即使現代的克拉麗莎看似活出自己,卻執著在有如鬼魂的前男友,不斷逼使她直視無法面對的自我。 筆尖不客氣地嘲諷世俗: 或著婚姻桎梏: 一直以來,總是被優美的文字及電影支持著生活。
養一盆青苔
5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吳爾芙
#
意識流
#
戴洛維夫人
寫作前,先克服性別與物質的困境──讀吳爾芙《自己的房間》
真實的書寫勢必會帶入寫作者自身的感受與經驗。束縛並不是專在書寫時才拿掉,而需要真正從自身解開。該做的,是先把自己找回安寧的棲所,站穩腳步,把自身主觀客觀的感受與經歷釐清後,才可能讓正直的自己寫出正直的文字。
崎路
發佈於
我想跟你說個故事,關於閱讀
3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吳爾芙
#
自己的房間
#
女性書寫
一部用聽覺「看」的電影:Memoria
這場電影觀看的經驗,很像學生時代讀意識流小說的放空感,處處是 Virginia Woolf 的影子。它自然無法用傳統劇情架構去期待,最好的方式是不帶成見進入主角的當下,感知收穫會更豐富。
白話文學
7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電影
#
記憶
#
阿比查邦
簡述女性與文化
中秋將至,柚子、月餅陸陸續續來到我們家報到,而烤肉話題也一直在一塊塑料板子裡循環播放,似乎是日復一日、一輪滾一輪,似乎漸漸的就會成為一種文化。
Ru-Wei
發佈於
與生活的羈絆
7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中秋連載趣
#
女性
#
文化
倫敦布魯姆茲派│英國後印象派畫家 Duncan Grant
Duncan Grant,一位出生於1857年的英國畫家、詩人、劇場服裝道具設計師和織品設計師,同時也是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以及同期作家伍爾芙的姊姊的戀人。
英系女生阿德麗塔
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倫敦
#
藝術家
#
布魯姆茲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