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末法五濁惡世, 當觀悟佛法真理, 讓心靈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 :

1. 無明: 我們因為"貪瞋痴"而在六道輪迴的夢裡.

2. 因果: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謂之"報應".

3. 三無漏學 : 戒. 定. 慧

三法印 :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4. 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四聖諦: 苦,集, 滅, 道

四無量心: 慈, 悲, 喜, 捨

四德: 常, 樂,我, 淨

5. 五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淨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6. 六度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7. 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行捨覺支。

8. 八正道: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9. 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10.十方法界: 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道.阿修羅.人道.地獄.餓鬼.畜牲道.

11. 十一善業 : 不殺. 不盜. 不淫. 不妄言.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綺語. 不貪婪. 不瞋恚. 正見. 不飲酒

12. 十二因緣法: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原的沙龍
3會員
69內容數
雙魚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2
吃素是最好的化粧品 ; 純素生活是淨化一切負能量的生活方式 . ------------------------------------------------------------------- 好的世界 或 三惡道都是共業所成就的 , 誰適合什麼樣的世界就投生到什麼世界去 ; 我會來到地球,
Thumbnail
2021/07/12
吃素是最好的化粧品 ; 純素生活是淨化一切負能量的生活方式 . ------------------------------------------------------------------- 好的世界 或 三惡道都是共業所成就的 , 誰適合什麼樣的世界就投生到什麼世界去 ; 我會來到地球,
Thumbnail
2021/06/25
身體有強大的療癒能力, 要做對的事來保持療癒機能的運作! 癌是由外來的毒素廢物累積而成 , 年齡增長, 身體的陽氣漸弱, 污染日益嚴重, 代謝趕不及 , 所以一直累積廢物毒素, 為了不讓壞的東西隨著血液到處流動, 只好用垃圾桶把壞東西裝起來, 形成腫瘤 , 身體本身就是熱能體, 會燒掉排掉垃圾.  
Thumbnail
2021/06/25
身體有強大的療癒能力, 要做對的事來保持療癒機能的運作! 癌是由外來的毒素廢物累積而成 , 年齡增長, 身體的陽氣漸弱, 污染日益嚴重, 代謝趕不及 , 所以一直累積廢物毒素, 為了不讓壞的東西隨著血液到處流動, 只好用垃圾桶把壞東西裝起來, 形成腫瘤 , 身體本身就是熱能體, 會燒掉排掉垃圾.  
Thumbnail
2021/06/23
黃帝內經 , 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疫苗與生俱來就是"先天之精" , 一出生就已經在自己的體內 ,  善良慈悲的心 , 宇宙的能量都會來到你身邊 , 萬法唯心造, 心具足一切 , 行善正念, 浩然正氣, 免疫力就強 ! 腎精是陽氣正能量, 是免疫能量 , 抵抗外來的侵略
Thumbnail
2021/06/23
黃帝內經 , 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疫苗與生俱來就是"先天之精" , 一出生就已經在自己的體內 ,  善良慈悲的心 , 宇宙的能量都會來到你身邊 , 萬法唯心造, 心具足一切 , 行善正念, 浩然正氣, 免疫力就強 ! 腎精是陽氣正能量, 是免疫能量 , 抵抗外來的侵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闇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稟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緣。是以離自心源更無別體。
Thumbnail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闇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稟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緣。是以離自心源更無別體。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