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譜》好東西就該被傳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宿譜,南管演奏中的最後一首曲子。

72歲的張栢仲老師背負著傳承南管的使命。對於現代化快速的社會,南管講求慢曲調的風格,顯得不合時宜。

raw-image

張老師在傳承與教學上,碰到許多的阻礙。在地方上開設了許多堂課,也深根在地的小學,但有些人基於好奇新鮮感而前來學習,有些人是被動式的學習,鮮少有人持之以恆到最後,這也是目前在傳承上碰到最大的隱憂。

主動學習要比刻意學習來的持久。有許多的學習,跟南管一樣,在生活上需要或是有興趣甚至有了痛點的人,學習效果才會特別顯著。要能真正傳承,必須精挑細選找尋到對的人,這些對的人,才能真正傳承南管文化。

追求藝術的人,不用追求在出風頭上。

俗話說,親不過三代。孫子每年掃墓,也不會對於祖先有什麼感覺,因為沒見過面,很難會有情感上的羈絆;但對於張栢仲老師來說,有著上一代許多南管大師的壓力下,「傳承」變成了一種使命,變成了他一生的職志。努力地推廣下,盡可能地不讓南管斷送在他這一代,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張栢仲老師在台南推廣南管之外,北部也有「心心南管樂坊」在推廣南管。王心心在2003年成立,她曾上過Ted,介紹南管,並將南管與許多藝文團體跨界合作,推廣南管不遺餘力,讓更多人能認識南管,喜歡南管。

另外要提到導演陳詩芸,在影片中的拍攝鏡位,有特別設計過。看完整部影片,彷彿參加完,張栢仲老師的一場演奏會的感覺。開頭與結尾的設計,我自我解讀有著兩種涵義:《宿譜》是最後一首曲子,不僅訴說著演奏結束,也對於現階段,張栢仲老師在推廣南管上,帶著一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嘆。畢竟南管並非主流音樂。

我想,張栢仲老師將會持續地,將南管文化傳承下去,並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就像他所說的:好的東西,就該被傳承下去。讓後人也能欣賞,這美好的音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五六的沙龍
16會員
74內容數
料五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4
我們不能忘的是,我們本來所擁有的天賦,再靠著一些時間的沉澱與努力,我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像「哈塔」這樣,充滿黑歷史,卻能由黑轉白,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2023/05/24
我們不能忘的是,我們本來所擁有的天賦,再靠著一些時間的沉澱與努力,我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像「哈塔」這樣,充滿黑歷史,卻能由黑轉白,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2023/02/15
安坑輕軌通了之後,看到許多媒體報導安坑美食或景點,已經有許多大家早已知道的名店,像是布佬廚房,這邊就不多加贅述,我們來聊聊,如果你來安坑一整天,用我38年的經驗,介紹一整天的美食給大家做選擇。
Thumbnail
2023/02/15
安坑輕軌通了之後,看到許多媒體報導安坑美食或景點,已經有許多大家早已知道的名店,像是布佬廚房,這邊就不多加贅述,我們來聊聊,如果你來安坑一整天,用我38年的經驗,介紹一整天的美食給大家做選擇。
Thumbnail
2022/12/04
先說說我過往的煮菜經驗!要買菜、洗菜、切菜、準料、抓完美比例調味,重點是剩下的食材,常常會放在冰箱,等待下一個有緣的菜出現,如果不是很勤煮的人,食材就會放到過期! 但是內心小劇場又希望不要外食! 選「Fami煮煮」就對了! 我是真的覺得「Fami煮煮」很好!不是業配!就算業配也不會找我流量那麼低的人
Thumbnail
2022/12/04
先說說我過往的煮菜經驗!要買菜、洗菜、切菜、準料、抓完美比例調味,重點是剩下的食材,常常會放在冰箱,等待下一個有緣的菜出現,如果不是很勤煮的人,食材就會放到過期! 但是內心小劇場又希望不要外食! 選「Fami煮煮」就對了! 我是真的覺得「Fami煮煮」很好!不是業配!就算業配也不會找我流量那麼低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在南管之鄉、在南管世家成長的王心心說,她睜眼、閉眼間,盡是悠悠南管在耳邊響起。
Thumbnail
鳳陵國中管樂團正在吹奏著他們這次的自選曲Appalachian Overture (阿帕拉契序曲)。不過,家駒對他們吹奏的好壞似乎不太在意。反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的兩套譜。 此時的張逸楠也看出家駒並未仔細聆聽鳳陵國中的吹奏。雖然,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他也裝做沒事般,直到曲子結束。
Thumbnail
鳳陵國中管樂團正在吹奏著他們這次的自選曲Appalachian Overture (阿帕拉契序曲)。不過,家駒對他們吹奏的好壞似乎不太在意。反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的兩套譜。 此時的張逸楠也看出家駒並未仔細聆聽鳳陵國中的吹奏。雖然,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他也裝做沒事般,直到曲子結束。
Thumbnail
大學畢業之後,曾有段不知所措的日子,因為大疫肆虐所幸就開了文章帳號-方格子,既然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都停擺,那就寫文章吧,不用出門、還能練練字。也曾有段日子,以為音樂與我不再親近,所幸就從端盤子開始思考自己真正要的什麼,那像是徒手擠檸檬,即使榨乾了,還是想再試試,或許還有這麼一點果汁,儘管需要
Thumbnail
大學畢業之後,曾有段不知所措的日子,因為大疫肆虐所幸就開了文章帳號-方格子,既然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都停擺,那就寫文章吧,不用出門、還能練練字。也曾有段日子,以為音樂與我不再親近,所幸就從端盤子開始思考自己真正要的什麼,那像是徒手擠檸檬,即使榨乾了,還是想再試試,或許還有這麼一點果汁,儘管需要
Thumbnail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從10歲自學竹笛,吹奏笛子近60年。深深為笛曲藝術吸引的他,有感於台灣竹笛教習樂譜比西洋長笛少許多,也未能有統整性的集結整理,於是他將自身多年經驗化作教材,製作電子樂譜、動態樂譜等,錄製成線上課程,不僅親自示範演繹經典笛曲,也將每首曲子的導引一併上架到數位串流平台,供笛曲學習者聆聽。
Thumbnail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從10歲自學竹笛,吹奏笛子近60年。深深為笛曲藝術吸引的他,有感於台灣竹笛教習樂譜比西洋長笛少許多,也未能有統整性的集結整理,於是他將自身多年經驗化作教材,製作電子樂譜、動態樂譜等,錄製成線上課程,不僅親自示範演繹經典笛曲,也將每首曲子的導引一併上架到數位串流平台,供笛曲學習者聆聽。
Thumbnail
昨天聖誕節,到國家音樂廳參加了大提琴家張正傑教授的親子歌劇音樂會。 我相信全台灣(甚至於全世界)能夠像張教授這般,以極富創意及生動的詮釋方式,每年主辦這麼多場膾炙人口的音樂會,並不多見。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
Thumbnail
昨天聖誕節,到國家音樂廳參加了大提琴家張正傑教授的親子歌劇音樂會。 我相信全台灣(甚至於全世界)能夠像張教授這般,以極富創意及生動的詮釋方式,每年主辦這麼多場膾炙人口的音樂會,並不多見。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
Thumbnail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Thumbnail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