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聖誕節,到國家音樂廳參加了大提琴家張正傑教授的親子歌劇音樂會。
我相信全台灣(甚至於全世界)能夠像張教授這般,以極富創意及生動的詮釋方式,每年主辦這麼多場膾炙人口的音樂會,並不多見。
音樂家辦音樂會不稀奇,難的是能夠辦這麼多場次,場場精彩品質又高,更難的是場場滿座。這除了歸功於他對音樂的熱情外,他個人就極富魅力,擁有許許多多的粉絲。
像昨天下午我參加的音樂會,雖然節目單是親子音樂會,雖然對象是以家中有幼童或學童的親子為主,但他卻大膽的挑戰對孩子來說有點難度的歌劇曲目。更神奇的是現場滿座的孩子笑聲不絕、安可聲不斷,居然完全能聽得下比如「費加洛婚禮序曲」、「公主徹夜未眠」、「魔笛中的上鎖歌」等等。當然,張教授邀請來的男女高音、次女高音、男中音表現也極為傑出,且能夠適時戲而不謔的引導孩子聆聽美妙的歌曲。
之所以有機會生平第一次坐在國家音樂廳第一排正中間的座位看表演,是因為最近與張正傑教授聊天時,他得知我因為每次都買不到票而從來沒聽過他的音樂會,特別邀請我參加。其實昨天他有兩場音樂會,下午場是親子限定,晚上場是給一般社會大眾。我挑選了下午場,近90歲的岳母帶著六十來歲的女兒女婿,我們的確也是名正言順的親子啊!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這句話是尼采所說的,基本上我同意他說的話,但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他,大概沒有料到,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生活中,聲音已經太多了,多到像身處被污染的空氣中般,幾乎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在這一堆「聲音」中,屬於粗糙,喧囂的居多。因此,生活中沒有音樂,固然是一種錯誤,可是生活中有過多庸俗,粗鄙的音樂,恐怕也不是正確的。八年前搬到山裡面,並且把電視機拿掉,就是冀望能夠有現代人最渴求的安靜與空間,讓音樂就是音樂,寧靜就是寧靜。
如何區分粗俗與精緻?大概音樂的欣賞與對美感的認知一樣,在普及或流行的大眾層面而言,是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但是精緻的東西,是有所不同的,大略而言是均勻、細膩、華麗、有韻味、有意境,而且除了一般的娛樂消遣功能之外,還能擴大我們思考的空間與情感的蘊藉。
因此,精緻的音樂,比如說古典音樂的交響樂或巴洛可時代的樂章,都有相當多的理性成份,我們可以說其中表現的感情是蘊涵在理性的秩序之下的。因此古典音樂相對於粗俗的音樂,顯得拘謹與高雅,但是這種理性的快樂,是最綿長持久的,尤其在現代這種混亂的生活,徬徨茫然的時代,古典音樂的確會有鎮定、撫慰的作用。
專欄作家楊子與政論家南方朔,二個學識淵博,看似嚴肅的人,卻對古典音樂與詩詞懷有莫大興趣。這幾年,我之所以會持續且刻意地聽古典音樂或讀詩,就是受了他們的影響。
尤其楊子對古典音樂的推崇簡直無以復加,他稱古典音樂是他精神上的搖頭丸,認為音樂治療功效非常大,可以使精神狀態獲得不同形態的釋放或共鳴。
對於我而言,音樂,是心靈流浪與獨白的一個媒介。有個古老的猶太民族傳說,那位站在屋頂上的提琴手,在你流浪途中倦了、累了、心力交瘁、暗自流淚的夜晚,他將出現在屋頂,拉出一首曲子,來撫慰孤獨的心靈。
或許這個傳說之故,或許是電影中太多首很棒的歌曲,所以「屋上的提琴手」這部電影我看了無數次,小王子說,每當他情緒不好時就會看落日,因為他的星球很小,只要挪動一下,又可以看到落日,他說,有一天他看了四十六次落日。
我們不在小王子的星球上,我們沒辦法常常看到落日,但是我們有CD,有音響,可以隨時在音樂的世界裡倘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音樂劇《Let Me Fly》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中,主角南原收到服裝學院的入學通知書,距離成為服裝設計師的夢想更近一步,然而卻在一覺醒來,穿越到未來,變成一位裁縫師,身旁的愛人靜芬不見了,出現名叫善喜的老奶奶。 南原的滿腔熱血在未來時空依舊沸騰,當他在善喜
    Thumbnail
    avatar
    Charlotte
    2024-06-01
    【30歲以後,我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的3個理由】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avatar
    王啟樺
    2024-05-25
    【音樂饗宴】羅志祥-沒有你這一次音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羅志祥的沒有你。
    Thumbnail
    avatar
    傑比Jebey
    2024-05-16
    沒有預約的音樂會昨晚在附近的小學門口邊,高高堆起待淘汰待丟棄的體育用具與樂器,一台外型尚可有點破音的手風琴,愛人見著可愛就決定撿回家自娛娛人。  
    Thumbnail
    avatar
    卿子_生活旅繪誌
    2023-10-25
    如果沒有音樂,那我的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要說音樂於我而言有多麼重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 在黑膠、卡帶、CD到現在的數位發行都用不同的形式陪在我們身邊,雖然沒有歷經黑膠時代的高光,但每當看見唱片行裡頭擺在角落的黑膠盤仍悸動著。 不一樣的歌曲,有不一樣的故事,這大概是音樂的迷人之處。
    Thumbnail
    avatar
    顏末
    2023-10-18
    生活是一種印記:擁有世界甦醒前的寧靜你曾在清晨時,享受著一個人靜謐的時光嗎?那段時間,沒有車水馬龍的轟轟聲;沒有人來人往的喧鬧聲;只有自己緩緩的呼吸聲。 這週開始,我與朋友約定好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挑戰 66 天早起的習慣,維持一週的我,觀察到自己大腦與精神的變化,也覺得好像比過往擁有更多的時間,因此今天想與你分享,我的冬日清晨:
    Thumbnail
    avatar
    Bobo
    2021-12-07
    【閱讀】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 想要的生活是自找的 這本書,顧名思義,應該是要講如何在能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好好生活,看的同時,卻更像和一個很好的姊妹淘和你分享她人生的血淚,鉅細彌遺,在黑暗中尋找點點繁星,一個你我都可能經歷過的艱難地自我追尋的過程。     也許你以為作者要跟大家說辭職後有多們自由,如何的海闊天空。其實最困難的挑戰,是在辭職決定後才開
    Thumbnail
    avatar
    好玩書寫
    2021-08-12
    讀【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渴望將引領我們上路並長出勇氣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Thumbnail
    avatar
    阿金
    2021-05-08
    梅根會客室|所有的企業都是一種生活型態,每種各自代表你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我去大公司有制度好呢?還是去新創公司有挑戰彈性?要不要去別的國家工作增加競爭力?」很多人在面臨轉職時,心中都有這些問號,也很迷茫到底哪個選擇才對,這也是我在作職涯規劃諮詢時,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要如何選擇一家「不錯」的公司呢?
    Thumbnail
    avatar
    梅根的斜槓人生
    2021-02-28
    細數澳洲生活 │ 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流浪是養份,停駐是能量的釋放,我的2014-2020今天早上,台灣的家人傳了 一張Facebook提醒的截圖,那是一張7年前送我去機場時拍家裡三個姊妹拍的合照,家人附上一個哭臉,提醒我已經七年了,所以我想記錄一下我自己在澳洲七年的所有經歷,畢竟開始上了年紀,連昨天晚餐吃什麼都記不得了,所以起心動念,想把這些時間表寫下來
    Thumbnail
    avatar
    Stella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