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廢煮菜法!

史上最廢煮菜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次一想要煮飯,就覺得好麻煩。

「Fami煮煮」真的是,想到大家的痛點。

輕輕鬆鬆啦!@筆者

輕輕鬆鬆啦!@筆者

先說說過往的煮菜經驗! 要買菜、洗菜、切菜、抓完美比例調味,重點是剩下的食材,常常會放在冰箱,等待下一個有緣的菜出現,如果不是很勤煮的人,食材就會放到過期!

但是但是但是……又不想外食! 總會在想一種,可以不要外食,然後心血來潮來煮菜,但是煮完又覺得很麻煩,跟打仗一樣的方法,沒想到Fami煮煮做到了!

我嘗試了一下Fami煮煮,真是太方便啦!

首先要先去app,下單想要吃的菜,然後可以指定日期(通常後天到),保持新鮮,舉例像我是12月2日訂,12月4日到貨,12月6日菜就會到期。超商取的貨,內容物都是新鮮食材。冰箱不用再變成囤積食物的容器了,所以真的是很新鮮!而且每次準備菜,洗手槽都超多食材的皮啦,或是塑膠袋,反正就很亂,買這個完全不用考慮食材的皮,或是還要丟廚餘,要不然就是等果蠅來!

這次我買了三種,量大概兩到三人份,所以當天基本上就吃的完,最多放到隔天。

看起來都很可口@筆者

看起來都很可口@筆者

今天中午先煮「鮮菇肉絲炒水蓮」,售價148元,我覺得很ok,想想調味都調好,幫你切好,熱炒店一盤,大概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搭配超簡單食譜@筆者

搭配超簡單食譜@筆者

煮起來也超簡單,搭配食譜,像道只要三分鐘,三個步驟,剪開來丟進去、剪開來丟進去、再剪開來再丟進去,就完成了一道好菜啦!自己再煮個飯,當主食配就好了! 真的太方便啦!

食材一,已放油,不用再另外塑膠裝小包裝的油@筆者

食材一,已放油,不用再另外塑膠裝小包裝的油@筆者

食材二,已放辣椒,水蓮姐也都洗完切完了,只要炒炒一下就好@筆者

食材二,已放辣椒,水蓮姐也都洗完切完了,只要炒炒一下就好@筆者

食材三、點綴破布子,沒有這個無法突顯水蓮姐的美好@筆者

食材三、點綴破布子,沒有這個無法突顯水蓮姐的美好@筆者

步驟一,丟食材一炒炒炒@筆者

步驟一,丟食材一炒炒炒@筆者

步驟二,丟食材二炒炒炒@筆者

步驟二,丟食材二炒炒炒@筆者

步驟三,丟食材三炒炒炒,完成!@筆者

步驟三,丟食材三炒炒炒,完成!@筆者

這麼簡單,Fami煮煮讓我們之後沒理由不做菜了,也不能再說自己不會煮菜!

看app裡面寫每週會更新菜單,真期待!

我以前就很常關注全家的發展,他們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找另外一種新的方式,跟民眾溝通互動,很期待未來全家能夠再進化。

Fami煮煮介紹:

https://nevent.family.com.tw/famicooking/index.html

Fami煮煮影片:








avatar-img
料五六的沙龍
16會員
7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料五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不能忘的是,我們本來所擁有的天賦,再靠著一些時間的沉澱與努力,我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像「哈塔」這樣,充滿黑歷史,卻能由黑轉白,成為更好的人。
安坑輕軌通了之後,看到許多媒體報導安坑美食或景點,已經有許多大家早已知道的名店,像是布佬廚房,這邊就不多加贅述,我們來聊聊,如果你來安坑一整天,用我38年的經驗,介紹一整天的美食給大家做選擇。
想成為Vlog,想要快速採訪,想要便宜,想要小,音質又不會太差,買這台就對了! HOLLYLAND LARK M1一對二麥克風。
我們不能忘的是,我們本來所擁有的天賦,再靠著一些時間的沉澱與努力,我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像「哈塔」這樣,充滿黑歷史,卻能由黑轉白,成為更好的人。
安坑輕軌通了之後,看到許多媒體報導安坑美食或景點,已經有許多大家早已知道的名店,像是布佬廚房,這邊就不多加贅述,我們來聊聊,如果你來安坑一整天,用我38年的經驗,介紹一整天的美食給大家做選擇。
想成為Vlog,想要快速採訪,想要便宜,想要小,音質又不會太差,買這台就對了! HOLLYLAND LARK M1一對二麥克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