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原子習慣(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十章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本章以《1000廿田中月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為例,說明大多數的人是自以為在戒菸,抽菸的目的是要和別人社交,藉口抽菸可以消除壓力,其實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作者強調「讓你的腦袋清楚明白,戒掉抽菸,你什麼都沒有失去,反而在健康、活力、金錢、信心、自重、自由上得到絶佳的正面成長;最重要的是,你未來生命的長度與品質也隨之增加。」
行為可分為表層的渴望與深層的潛在動機,人類的常見潛在動機有:
  • 保存能量
  • 取得食物和水
  • 找到愛情並繁衍後代
  • 與他人建立關係
  • 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 減少不確定性
  • 取得地位與聲望
對照時下許多令人養成習慣的產品,為了找到愛情並繁衍後代,上線上交友軟體,與他人建立關係,與他人在臉書上互動,為減少不確定性,旅行時使用GPS或者是Google Map等等。一旦某個解決方案和你必須解決的問題連在一起,你便會反覆使用而形成習慣。習慣也與聯想大有關係,大腦隨時都在留意環境的提示,每察覺到一個提示,大腦就開始模擬,預測下一步該怎麼做。
提示:你看到綠燈。
預測:如果踩油門,我就會安全穿過這個路口,並且離目的地更近一些,所以我應該踩油門。察覺提示→過往經驗歸類→決定合適的回應。
所以人們感受到的特定渴望,其實在處理基本的潛在動機,當習慣成功地處理了某個動機,就會產生再去做同一件事的渴望,習慣因此有了吸引力。
一天當中有很多必須要做的事,如必須早起上班,現在我們把「必須」改成「可以」,原本被視為負擔的事,如今成了有意義的付出。就像有個坐輪椅的人問他這樣會不會很辛苦,他答道:「我沒有被輪椅限制,我是被輪椅解放,沒有了輪椅,我就只能臥床,出不了家門。」
有關賽前緊張的運用,許多人這時候會焦慮、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若用負面詮釋這些感覺,只會倍受威脅;若能正面詮釋這些感覺,就能流暢優雅地應對,把「我好緊張」重新表達成「我很興奮,所以身體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幫助我專注。」也可以創造一個動機儀式把音樂和這個行為連在一起,想要進入這個心情,按下播放鍵即可。
想要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關鍵就在於重新架構你對它們的聯想
如何建立好習慣
如何戒除壞習慣
第十一章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傑利有尤斯曼出了一份作業,並將同學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同學成績將完全取決於作品的數量,交100張的作品可以得到A, 90張可以得到B,依此類推。 第二組的成績完全取決於作品的品質,整個學期只需要交一張照片,如果想要拿到誒A,那個作品必須近乎完美。
我本來以為只交一張照片的學生那一組會拿到最高的分數,沒想到最佳的作品,卻是出現在以數量取勝的那一組。伏爾泰說過:「至善者,善之敵。」會不會就跟去海邊撿貝殼的理論一樣,只是想著手上的這顆不完美,一直寄望著下一顆才是最好的,以至於離開時手上一顆貝殼也沒有。
對於這個研究,作者的想法是啟動與行動之間是有差異的,聽來相仿,實則不同。啟動時,你在計劃、制定策略與學習。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啟動狀態只是準備做事而已,當準備成了一種拖延戰術,就必須做出改變。 想要精通一項習慣,關鍵是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此外,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 重複一個習慣會讓大腦產生明顯的變化,音樂家的小腦會比非音樂家來得大.而數學家的下頂葉裡有比較多的灰質,那是在運算與計算中扮演要角的部位。
每天重複一個行為,你就活化了跟那個習慣有關的神經回路。正因如此,拍了一堆照片的學生精進的技術,光是想著拍攝完美照片的學生卻沒有,一組致力於主動學習,另一組投入被動學習,一組行動,一組啟動。所以不要再問:「花多久才能建立一向新習慣?」改問:「要花多少次才能建立一向新習慣? 」新習慣需要數百次、數千次的重複,行為才會在心裡根深蒂固。
第十二章最小努力原則
不同的大陸有不同的形狀,這種形狀上的差異大大的影響了數百年的農業傳播.舉例來說美洲大陸的主軸是南北向的,而歐洲、亞洲與中東的陸塊主軸卻是東西向的,對農夫來說,東西向拓展比較容易,因為同緯度的地點通常有著相同的氣候、陽光亮和雨量,特別是氣候變化。
這些因素讓歐洲和亞洲的農夫得以馴化某些作物,一路從法國種到中國,橫跨極廣大的土地。 食物的產量增加帶來更快速的人口成長,更多的成長人口可打造更強大的軍隊,也能發展更好的設備來創新科技。 能量是珍貴的,大腦的設定就是盡可能節省能量.遵循著最小努力原則。 有時候習慣是達成目標之前的障礙。就像結識是得到好身材之前的障礙,因此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
To be continued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五章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實驗證實若受試者在參加實驗前先寫下「執行意向」,即草擬一份在何時何處行動的預先計畫,例如: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或者更精確一點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當行動的時刻來臨,只要按照預定計畫執行即可,尤其是每年、每個月或每週的第一天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這是我第二次到信義誠品參加慈濟靜思書軒的活動,以濃郁人文氣息為主軸的書香慈善聚會,讓我深受啟發,彷彿不提筆留下些許記錄,無法抒發滿溢的感動。 靜思書軒原本和其他小眾書局沒兩樣,隱身於市井的每一個小角落,但因營運長蔡青兒的奔走與努力,從2017年起創立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這本書是荷蘭國家讀者文學得獎作品,對於書籍的選擇,我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不愛和大家趕流行或崇尚暢銷書,那天去圖書館的目的主要目的是陪大女兒去借CSI DVD,閒來無事信手抓了三本書,其中就是這一本,是2008年的第35刷,這本書在荷蘭已賣出一萬冊,全球也有三十種語言的譯本出版。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第五章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實驗證實若受試者在參加實驗前先寫下「執行意向」,即草擬一份在何時何處行動的預先計畫,例如: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或者更精確一點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當行動的時刻來臨,只要按照預定計畫執行即可,尤其是每年、每個月或每週的第一天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這是我第二次到信義誠品參加慈濟靜思書軒的活動,以濃郁人文氣息為主軸的書香慈善聚會,讓我深受啟發,彷彿不提筆留下些許記錄,無法抒發滿溢的感動。 靜思書軒原本和其他小眾書局沒兩樣,隱身於市井的每一個小角落,但因營運長蔡青兒的奔走與努力,從2017年起創立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這本書是荷蘭國家讀者文學得獎作品,對於書籍的選擇,我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不愛和大家趕流行或崇尚暢銷書,那天去圖書館的目的主要目的是陪大女兒去借CSI DVD,閒來無事信手抓了三本書,其中就是這一本,是2008年的第35刷,這本書在荷蘭已賣出一萬冊,全球也有三十種語言的譯本出版。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終於在5月等到商管馬拉松,這正是我買下多本商管書的最佳時機。為了避免閱讀疲乏我還特意選擇4個風格、文筆皆不同的商管書!而這4本書各有千秋,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閱讀筆記中有關療癒內在小孩這件事,一行禪師提到, 我們多數把負面的情緒歸類給內在小孩,然後正面的情緒就是成人的我們。 實際上不論正面、負面的情緒都是內在小孩,都是我們自己!! 剛好最近在看一個YT影片時,宇宙閨密團隊, 分多奇聊到了內在小孩,是我們太多把表意識、潛意識進行分類。
Thumbnail
華爾街幽靈曾是期貨圈紅極一時的神秘人物,這本書以幽靈與作者、論壇網有的對話形式呈現。幽靈的交易僅根基於三條規則,以此延伸出適應不同周期交易者的行為法則。 規則一 : 不正確就盡快平倉,不能等到市場告訴你做錯才停損。 最小化損失,讓自己不斷存活於險惡的市場中。在真實的交易中,買入某檔標的前一
Thumbnail
本書介紹高敏感族的特質,以及對高敏感族的建議。藉由此書可以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以及如何處理高敏感的情緒。另外我也是非常明顯高敏感人,也分享了個人的經驗和心得,並提供了對高敏感族的建議。 身為一個高敏感指數109的高敏感人,過去也經過很多懷疑自己的時刻,藉由這本書更了解自己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James Clear 出版日期:2019/06/01 選書原因:出版之後常駐於熱銷排行榜上,多數閱後讀者也對此書表達正面意 見,良好習慣對以前的我,是非常難以建立,期待能從此學到好的方式改善。 【結果 過程 身分認
這本書可以說是放在我書單裡面很久的一本書,買回家放置了一陣子之後才開始讀,讀了沒幾頁只是查了一個陌生名詞又被導去看其他書,最近整理書籍發現還夾著書籤才想起來我還沒看完,又重新看了一次,接下來寫的內容是我的讀後感,不是那種介紹書的讀書筆記。 作者有兩位: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 先行動再說 還沒開始進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從2021年底開始我有一股動力想要紀錄自己的一些行為,從紙本筆記本到後來變成了電子版本,使用了幾款電子手帳順道了解自己的習慣認知。 從每日雜事紀錄,轉變成心情日記,再後來簡化成任務形式。 寫著一段時間又遇到類似拖延症的瓶頸,剛好這次交換書群組裡有一本是《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自從看過原子習慣之後,對於建立習慣相關的書籍特別感興趣,所以這本書自然也納入我的讀書清單中。 但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有點失望,跟我實際上想的不一樣,以為的是如何建立高效能人士習慣的具體作法,但書中提到的較多是思維面的部份,實際怎麼執行比較少提到。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終於在5月等到商管馬拉松,這正是我買下多本商管書的最佳時機。為了避免閱讀疲乏我還特意選擇4個風格、文筆皆不同的商管書!而這4本書各有千秋,都值得一看!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閱讀筆記中有關療癒內在小孩這件事,一行禪師提到, 我們多數把負面的情緒歸類給內在小孩,然後正面的情緒就是成人的我們。 實際上不論正面、負面的情緒都是內在小孩,都是我們自己!! 剛好最近在看一個YT影片時,宇宙閨密團隊, 分多奇聊到了內在小孩,是我們太多把表意識、潛意識進行分類。
Thumbnail
華爾街幽靈曾是期貨圈紅極一時的神秘人物,這本書以幽靈與作者、論壇網有的對話形式呈現。幽靈的交易僅根基於三條規則,以此延伸出適應不同周期交易者的行為法則。 規則一 : 不正確就盡快平倉,不能等到市場告訴你做錯才停損。 最小化損失,讓自己不斷存活於險惡的市場中。在真實的交易中,買入某檔標的前一
Thumbnail
本書介紹高敏感族的特質,以及對高敏感族的建議。藉由此書可以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以及如何處理高敏感的情緒。另外我也是非常明顯高敏感人,也分享了個人的經驗和心得,並提供了對高敏感族的建議。 身為一個高敏感指數109的高敏感人,過去也經過很多懷疑自己的時刻,藉由這本書更了解自己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James Clear 出版日期:2019/06/01 選書原因:出版之後常駐於熱銷排行榜上,多數閱後讀者也對此書表達正面意 見,良好習慣對以前的我,是非常難以建立,期待能從此學到好的方式改善。 【結果 過程 身分認
這本書可以說是放在我書單裡面很久的一本書,買回家放置了一陣子之後才開始讀,讀了沒幾頁只是查了一個陌生名詞又被導去看其他書,最近整理書籍發現還夾著書籤才想起來我還沒看完,又重新看了一次,接下來寫的內容是我的讀後感,不是那種介紹書的讀書筆記。 作者有兩位: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 先行動再說 還沒開始進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從2021年底開始我有一股動力想要紀錄自己的一些行為,從紙本筆記本到後來變成了電子版本,使用了幾款電子手帳順道了解自己的習慣認知。 從每日雜事紀錄,轉變成心情日記,再後來簡化成任務形式。 寫著一段時間又遇到類似拖延症的瓶頸,剛好這次交換書群組裡有一本是《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自從看過原子習慣之後,對於建立習慣相關的書籍特別感興趣,所以這本書自然也納入我的讀書清單中。 但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有點失望,跟我實際上想的不一樣,以為的是如何建立高效能人士習慣的具體作法,但書中提到的較多是思維面的部份,實際怎麼執行比較少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