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陳文茜看賈伯斯傳之感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孫立人將軍官邸推出藝文週活動,雅鴿書苑原價一本99元的展示書籍,一律只要50元,利用導覽志工值勤之便,今天已是第三次購買了,剛好預約的訪客因故未到,我迫不及待打開透明封套,開卷閱讀陳文茜女士的舊作《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初版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raw-image

目次前的文字預告了本書的調性,目次文章標題果然一篇比一篇更沈重,「地球上青春的眼淚」講迎接不同國家的大學畢業生的未來,不是學以致用,而是經濟衰退和失業潮,他們不得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或出走他鄉。

「只剩一座橋」提到美國的失業者和中產階級,開始了佔領華爾街運動,布魯克林大橋見證過1929年的大蕭條,現在又承接了2008抗議者們的絕望與憂鬱。

實在不忍再看這系列文章了,於是我跳讀了我喜歡的主題「殘缺與完美—賈伯斯的時光長卷」,所謂的殘缺指的是賈伯斯的生父和生母的愛情,原本就不被祝福,生父是敍利亞富商的兒子,是回教徒、威士康辛的助教,但母親出自天主教共和黨的保守家庭,他一出生就被遺棄。

所幸他仍然被生了下來,所幸他被一對藍領工人養父母窮養成人,他們給了賈伯斯充分的愛,當同年齡的小孩殘忍地說出:「你真正的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養父母總重複地說:「你是我們特別挑選的寶貝。」

「寵愛,使賈伯斯自信;遺棄,使他獨立。」好精確的用語,好貼切的結論,但不被祝福的身世仍造就他個性中陰鬱的一面,包括重蹈生父母的覆轍,遺棄私生女,留給當時的女友獨自扶養,也曾在朋友的邀約下,到印度靈修,到日本學習禪道,參悟殘缺的人生與受傷的心靈。

縱然家財萬貫、但他「絕不讓金錢破壞人生」,不投資金融商品,也不買豪宅、噴射機,只獨衷完美的工藝設計品,如保時捷、BMW機車和雙人牌刀具等等,甚至在兒子眼中,來訪的甲骨文執行長都比爸爸有錢。每次蘋果發表會上,總是穿著同一款式的黑色毛衣,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優雅形象。

賈伯斯曾被自己引進的事業夥伴背叛,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開除,他轉而投入了皮克斯(Pixe),賺進了千億美元,直到蘋果公司遇到了經營困境,重新聘請了賈伯斯回鍋掌舵。

賈伯斯曾在廣告文案中,致敬鮑伯•狄倫,因為他勇於做出旁人都不敢做的瘋狂舉止,縱然觀眾噓聲不斷,他也要彈奏當時無人熟悉的電吉他,一如賈伯斯推出麥金塔、I系列的蘋果產品,向「不斷向前邁進的瘋狂人士致敬,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文章的最後當然也提到了賈伯斯罹癌的人生階段,他向被自己遺棄的私生女懺悔,也接受了心理治療,卻也工作到生命中的最後一刻,不完美的身世可以是阻礙,限制了人生發展的可能性,但也可以是開啟天賦的觸媒,因為這樣的人最懂人間的無常,端看自己有多想改變命運。

那年賈伯斯傳出版時,我也在國際書展入手了一冊,但我是以看小說的心態啃食完的,文茜小姐的文字簡潔幹練,總是一針見血,點出了我好多未能感受到的重點與細節,將775頁融合而成8頁的精華文字,決定下星期就回舊家,再把這本賈伯斯唯一口述的傳記找出來重看。

書籍封面

書籍封面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