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疫情手扎 卷一: 宅在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三月在美國的疫情剛開始爆發,我在坦帕灣教書,一下子,全部課程轉成線上教學,兵荒馬亂,今年五月十五日,台灣疫情吃緊,我照預定計畫返台探親,居家隔離兩周間,雙北城市警戒升至三級,這一切,竟如去年美國疫情情勢重演。

March 7, 2020

佛州也淪陷了,一周內,確整冠狀病毒八例,死亡兩位,都是七十歲以上長者,這州又特多退休人士,我們這四口剛輪過一遍流感,也不是特健康,小孩還可以挺過去,發發燒兩三天就好,要是我們大人中鏢了,就比較難說了,開始自我隔離宅在家。

March 12, 2020

許多大學宣布延長春假一周,或是直接改遠距教學兩周,我在日記中寫道,希望大學生貢獻自己一己之力,不要把停課當成延長的假期,好好待在住處,杜絕病毒傳播鍊。

"When we engage in social distancing, it’s not so much that you don’t get infected yourself. The real advantage is that by removing yourself from circulation, you stop all the paths of this virus through you. You are doing a social service, you are helping the community." (Couzin-Frankle, 2020)

March 28,2021

小孩大人都被迫在家上班上學,需要高度應變能力,調整作息,依然規律生活,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務上,不要被疫情影響心情,不過,一家四口在同一個屋簷下,很難免擦槍走火,我破口大罵的次數增多了。

March 31, 2020
庸庸碌碌也過了三周自我隔離的生活了,佛州確診病例從第二周破百到現在已經超過六千三百多,死亡人數七十七人。小孩網路上課第二周,我的網路教學第三周,非常忙,沒時間也沒心思做研究了,人生中重要的事,很自然地排序出來,好好活著,把小孩顧好,僅此而已。這周末過得慵懶,除了盯小孩寫中文作業及準備自己上課的資料,帶著小孩包了水餃,其時我還蠻享受宅在家的日子。

所有需要出門的行程全部停擺,小孩的martial art學校倒是轉換的很快,直接開啟視訊教學,一群小孩在Zoom視窗上一同習武,還蠻感人的,學校也設計各種小活動,鼓勵小孩幫忙家務或是持續練習,運用臉書宣傳每周活動,父母用電子郵件傳送小孩作活動的照片,每周學校選出活動表率,親自送獎勵品到家裡,我們的社區裡幾乎各家各戶都在家,不過,獨棟獨戶,很少看到鄰居,我們還是會盡量定時出門散步,運動兼散心,我在後院除草澆花的時間變多了,餵鳥器吸引許多鳥,每日早起看日出聽鳥鳴,伸展運動後,才準備一家人的早餐,很是悠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城擺渡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紀錄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我寫故我在。
雙城擺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7
在牙買加金斯敦的街景讓人想起了台北,因為兩座城市都有充滿活力的街頭生活和繁華的氛圍。在金斯敦,色彩繽紛的建築和熱鬧的街道反映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樣,台北的街道充滿了活力,從熱鬧的夜市到繁華的購物區。
Thumbnail
2024/04/07
在牙買加金斯敦的街景讓人想起了台北,因為兩座城市都有充滿活力的街頭生活和繁華的氛圍。在金斯敦,色彩繽紛的建築和熱鬧的街道反映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樣,台北的街道充滿了活力,從熱鬧的夜市到繁華的購物區。
Thumbnail
2024/01/21
這篇文章談論了伊能靜在1989年創作的歌曲,以及Taylor Swift在2008年發布的 Love Story。兩首歌都取材自莎士比亞的劇本,但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詮釋。文章比較了東西方對於命運和輪迴觀唸的差異,以及現代戲劇中人權觀念的普及。
Thumbnail
2024/01/21
這篇文章談論了伊能靜在1989年創作的歌曲,以及Taylor Swift在2008年發布的 Love Story。兩首歌都取材自莎士比亞的劇本,但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詮釋。文章比較了東西方對於命運和輪迴觀唸的差異,以及現代戲劇中人權觀念的普及。
Thumbnail
2024/01/15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2024/01/15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加上偶爾外出打工的自由工作者,在5/18那天下午收到全國停課的消息後,所有的工作突然間全部都停擺,新聞上開始要求大家居家防疫,減少外出和群聚,心裡有些震驚之餘,我不斷滑著手機,從不同的新聞中,想去確認這情勢是突然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加上偶爾外出打工的自由工作者,在5/18那天下午收到全國停課的消息後,所有的工作突然間全部都停擺,新聞上開始要求大家居家防疫,減少外出和群聚,心裡有些震驚之餘,我不斷滑著手機,從不同的新聞中,想去確認這情勢是突然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美國疫情進入第四個月,我們一家自主隔離,取消例行暑假台灣行程,盡量享受居家生活,眼看美國疫情不見好轉,我認真考慮回台避難。
Thumbnail
美國疫情進入第四個月,我們一家自主隔離,取消例行暑假台灣行程,盡量享受居家生活,眼看美國疫情不見好轉,我認真考慮回台避難。
Thumbnail
今年五月十五日,台灣疫情吃緊,我照預定計畫返台探親,居家隔離兩周間,雙北城市警界升至三級,這一切,竟如去年美國疫情情勢重演。
Thumbnail
今年五月十五日,台灣疫情吃緊,我照預定計畫返台探親,居家隔離兩周間,雙北城市警界升至三級,這一切,竟如去年美國疫情情勢重演。
Thumbnail
20210523 很好,待在家中的第5天。觀察自己,觀察人生。仍舊,處於一種焦慮。昨天深夜,收到家教訊息,說是要繼續上課。家長也要求視訊上課,好在,停課前,試了zoom以及google meet。家教課程,得以順利持續進行。班內教學影片,也還是得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線上課程後,跟出嫁到日本的朋友小
Thumbnail
20210523 很好,待在家中的第5天。觀察自己,觀察人生。仍舊,處於一種焦慮。昨天深夜,收到家教訊息,說是要繼續上課。家長也要求視訊上課,好在,停課前,試了zoom以及google meet。家教課程,得以順利持續進行。班內教學影片,也還是得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線上課程後,跟出嫁到日本的朋友小
Thumbnail
2020年,台灣度過了安全的一年。 2021年,該來的似乎還是來了。 今天,2021/5/22 新聞標題:總計公布721例!新冠肺炎新增321本土、添2死 400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 在這之前,5/19教育部已宣布小孩們在家防疫,線上教學, 覺得老師們很辛苦,還是得到校教學, 多虧有老師,大孩子們在家
Thumbnail
2020年,台灣度過了安全的一年。 2021年,該來的似乎還是來了。 今天,2021/5/22 新聞標題:總計公布721例!新冠肺炎新增321本土、添2死 400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 在這之前,5/19教育部已宣布小孩們在家防疫,線上教學, 覺得老師們很辛苦,還是得到校教學, 多虧有老師,大孩子們在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