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過了黛綠年華,辜負了美景良辰,也不一定換得回曾經的舌粲蓮花。」
最適觀影者:喜歡劇情片如人生大部分場合平淡者、感同身受離鄉背井者、要與沉默的「為了你好主義者」相處者、看懂羊男的迷宮者、華語非母語或能抽離口音者
當自卑與直男癌末期導致的翻車現場,發生在,如果內心戲太多,會發生什麼事?
Netflix出品的這部《虎尾》(Tigertail)是相當純粹的劇情片,片名的英文名稱並非使用音譯,而是取用了這個雲林地名的字面上的意思,老虎的尾吧可謂將男主角比做了老虎,以呈現男主角品瑞生命中的前三個階段(無憂兒童、裝酷青年、赴美打拚)穿插老年的第四個階段,對比出許多男主角不同時期因心境不同,做出了不同的反應與表達的對比,而其中,這條老虎尾吧,或許就是社會賦予男性的那條聲帶。
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讓男主角其實只能對外學習一位男性所該有的模樣,一言一行透過廣播與電視來學習,受到較為強烈的社會性影響,同時又要有威嚴、又要霸氣、又要有貢獻,不同階段的人生曾有不同的企圖,但是到了晚年,回望當年,真的是近朱者赤嗎?還是年少的張狂,都只是為了投其所好?隨著年紀的增長,那條威風的、保持老虎平衡的尾吧,漸漸失去了動力,母親的離去,也讓自己唯一沒那麼社會性所扮演的角色下戲,不知該如何再扮演自己下去。
許多電影中,都透過嵌入音樂或影視作品來強化個性,1968年姚蘇蓉的《偷心的人》協助我們定位了故事背景,也讓我們一探註定拿來回憶的青春,在到了美國開店忙碌後,連想念都太佔空間了,因為這個從社會深植入心的負擔,已經占滿了一個男人的一切所思所想,而自故地好心的「為了你好」也得不到回報,無論是母親的不肯離開台灣,亦或是辛苦存錢買的琴只被妻子當成了置物架。
想念嗎?也沒有力氣,也似乎不該了?
但再次與阿媛相見的品瑞,並非毫無表達、生活完全沒有話題,即便貧乏,但故人還是讓他想起了曾經的尾吧的榮景,於是,還是想辦法試著學習做個父親,透過協助女兒走出傷痛,試著也帶自己走回那個原本的自己,用一隻老虎自己的步伐,走回已不再一樣的家鄉。
談完作品本身的看法,還是得提提讓我出戲的地方,口音。
在台灣長大的品瑞、阿媛、真真,在劇中的設定是青年離開台灣、老年時都在美國,但真真在青年時期就有濃厚的大陸北方口音,而到了三人都老年時,品瑞有著濃厚的美國人學中文的發音憋扭,而真真與阿媛聽起來完全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大陸人。當故事不涉及人的遷徙帶來的轉變的話,或者沒有指名時代與地理背景時,或許可以笑笑帶過。但當人設明確、時間精準,這就是一種不尊重與不專業,如嘲笑非華語觀眾的理解、戲弄華語觀眾的認真。
如果比做美國的情況,並非各州之間的口音差異,而是在英國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有人生來就是美國口音,而長大成人到了法國後,英國人擁有了新加坡式的口音美式用字。如果這還不荒謬,那我想選角導演與演員就是極端不負責任的了。中華民國台灣的華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文,從發音、用字到寫法都不同,實際上如同英文與美文,書面與口語上都是兩種語言,希望未來這些西方劇組可以理解這點。
也因為這個問題,讓我一度以為這是兩個人的故事,除了兩位實力堅強的男演員並未透過化妝讓輪廓相似性提高外,唯一的關聯僅只剩下一句「哭有甚麼用?」其實是相對薄弱的,但是當然,非亞洲觀眾應該不會有這層困擾,畢竟我們也對許多北歐演員、非裔演員挺臉盲的。
還有個小細節,會說一個女生很「正」應該是西元兩千年後的事,品瑞跟阿媛在跳舞的時代,應該是不會這樣形容女生的?
作為Netflix知名影集《不才專家》(Master of None)的編劇楊維榕(Alan Yang)第一部自編自導長片,我個人認為是成功的,但比起移民的故事,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華人男性的社會性別所帶來的那種無助。男生該請客,但請不起怎麼辦?逃吧,霸王餐也是一種狂;兒子就該要讓父母驕傲,即便說去美國是自己的夢想,但總要想辦法接母親過來不然好像不孝;丈夫就是要有威嚴、要是一家之主,回家居然孤單沒飯菜完全沒尊嚴。而為了達成目標,為了「財務自由」而娶金主的女兒,也該忍下來,即便婚姻生活食之無味。
不是不斷地出現各種親子對話,而是透過男主角的各種無法好好對話,包含對母親說實話,對女兒敞開心胸說話,慢、靜,但卻都呈現出了華人男性最真實的不知所措。
【本片功效】
台灣之光:★★★☆☆☆☆☆☆☆
美國電影:★★★★★★★★☆☆
配飯指數:★★★★★★☆☆☆☆
親子溝通:★★★★★★★★★☆
直男車禍:★★★★★★★☆☆☆
伴侶溝通:★★☆☆☆☆☆☆☆☆
無腦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