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台灣|缺水缺電、疫情升溫,彭博:台灣面臨氣候長期挑戰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彭博報導,台灣現在正面臨雙重壓力。若觀察國際市場,台灣正極力填補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問題;然而回到國內,台灣遭受疫情再起與長達一年的乾旱問題,及其衍伸的台灣的農、工業、股市與電力供應問題,凸顯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長期挑戰。
法國外貿銀行 Natixis 經濟學家 Gary Ng 表示,「以中期來看,能源與水資源是台灣的關鍵要素。這兩者不只牽涉糧食安全問題,對於掌握半導體產業與相關投資產業成長機會也相當重要。

颱風減少、梅雨季延後、反聖嬰現象接連發生,氣候變遷加劇台灣乾旱問題

報導稱,在 2021 年初,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市蓬勃發展,第一季 GDP 成長達 8.16%,疫情也如同不存在一樣;然而現在隨著疫情不斷延燒,本土案例蔓延,而缺水問題更加嚴重,而造成缺水問題的原因正是因為台灣氣候在這數十年來急遽變化。
根據台灣氣候變遷調適平臺(Taiwan Adaptation Platform)數據顯示,在 1957 至 2006 年間,夏天變長了一個月、冬天縮短了一個月。而台灣的平均溫度在過去一個世紀中上升了 1.3 度 C,是全球增幅的兩倍;專家更預測,台灣均溫在本世紀末應該會再上升 1.3 度 C
在水資源方面,台灣高度依賴每年的梅雨季(與颱風季)降雨,然而根據中央氣象局預估,今年預計要等到 6 月上半才會有較大量的降雨。此外,就算下雨也要下對地方。跟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19 日的報告,過去 12 個月降在「水庫集水區」的雨量只有 807 毫米,不及台灣年平均雨量的一半;在河短坡陡流急、降雨集中的台灣,沒有降在水庫集水區的雨水很快地便會流入海裡,使得台灣一直是缺水國家之一。
此外,2020 年台灣沒有受到任何颱風侵襲,是超過半個世紀以來首見的現象;缺少颱風挾帶的豐沛雨量,也造成 2021 年水情吃緊的狀況。除了颱風雨梅雨季反常,反聖嬰現象也是台灣缺水的原因之一。反聖嬰現象會使得台灣周遭水域溫度升高,太平洋高壓變得更強,使得降雨變得更少。

農業成缺水首要受災戶!若水情嚴峻將衝擊民生與工業用水

水情告急首當其衝的,便是農業。據統計,農業用水的用水量占全台用水的 7 成以上(但未必是水庫用水,其中也包含河流、地下水直接灌溉),遠超過工業用水的 10% 占比。而由於近期乾旱頻傳,稻作不但歉收,政府也於今年 1 月下令暫停灌溉南部農地。目前稻米庫存量,約能維持國內 8 個月的糧食供應;但若持續收成不佳,就會有糧食安全的疑慮。
而若水情持續嚴峻,桃園市與新北市將實施減量供水、分區供水等政策;新竹也在研擬「供五停二」的限水政策,衝擊範圍就會從農業擴大到民生用水與竹科等工業用水。

缺水牽動缺電問題,台灣再生能源發展受阻

降雨量大減,不只造成台灣用水問題,也讓水力發電出現短缺,進而阻礙臺灣的股市成長與出口表現。根據台電資料顯示,全台的電力供應有四分之三來自火力發電、核電占 13%;儘管水力發電占不到 2%,水電卻相當關鍵,因為水力發電機可以在幾秒內就開始運作,在供電不穩時可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台灣在一週內分區限電 2 次,再加上中火機組意外頻傳與核二 1 號機將在 6 月退役,凸顯了台灣的能源危機。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水力發電是滿足突如其來的大規模用電需求時最方便的方式
由於半導體大廠們全力提高產能,沒有多餘的備用電力,若製造廠的用電需求突然飆高、或是發電廠出了任何意外,台灣民生用電就只能分區限電以支援製造廠繼續運轉;僅管政府不斷呼籲民眾省電省水,但若在 5/31 前水庫集水區的水量少於 100 毫米,將會祭出更嚴格限制。
不僅如此,缺電問題也讓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受到阻礙。凱基證券的分析師 Carl Liu 表示,由於再生能源短期內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發電,因此核電除役的進程可能不會如預期地那麼快速。
順應國際淨零碳排的潮流,台灣已承諾在 2050 年減少碳排至 2005 年標準的一半,並努力朝向 100% 淨零排放前進。儘管在過去 6 年中台灣再生能源供電量已提升 50%,也有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進駐台灣開發離岸風電等設施,但在用水量、用電量大增、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加劇、降雨量卻沒有增加的狀況下,再生能源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氣候變遷連動影響供應鏈與政府政策,如何開源節流成挑戰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便表示,乾旱現象凸顯出「降雨模式改變與水情壓力增加」如何成為供應鏈中的風險,也把民生與產業用水的配置問題搬上檯面。
Reset Carbon 顧問 Nate Maynard 表示,氣候變遷的影響是長期的,只有透過激勵措施和提高使用價格,並提倡節約用水遏制用量,台灣才能應對乾旱,並取得更多的水資源。
參考資料
Bloomberg》Taiwan’s Sudden Unraveling Masks a Serious Climate Problem
鉅亨網》缺水缺電壓力山大 台灣正面臨氣候變遷長期挑戰
商業週刊》衝擊竹科,水庫探底!新竹6月起供五停二
(首圖來源:桃園智慧旅遊雲 Taoyuan Travel 石門水庫即時影像 YouTube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水庫的功能相當多元,除了可以穩定河流水量,也可以儲水作為人們工業用、生活用水,也是水力發電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水庫也一直被認為是減碳、綠色能源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旱災頻傳,尤其今年台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各地均出現水庫見底的狀況;就有研究發現,水庫固碳的能力逐漸喪失,反而會釋放出高一倍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對於加密貨幣的愛跟熱情一直都為人所知,每每當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發言,就會造成比特比、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價值應聲上漲、下跌。幾個月前馬斯克宣布人們可以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的車時,比特幣也一飛沖天;然而,現今特斯拉又以「不環保」為由,宣布比特幣不再接受比特幣付款了!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加劇也加速,2019 年《牛津字典》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列為 2019 年的年度代表字,凸顯了全球社會該年所關注的議題或關鍵字。衛報也報導,「氣候緊急狀態 Climate Emergency」已取代了過去大家熟知的「氣候變遷 Climate
    今年 6 月 11 日至 13 日,七大工業國(G7)將於英國康瓦爾郡(Cornwall)舉辦 G7 峰會,美國總統拜登也預計將會親自出席。本次峰會的會議主題尚未公布,不過可預計將會聚焦在疫苗分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原以及氣候變遷問題。 報告:G7 國家應在 2030 年前投資 10 兆美元因應氣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水庫的功能相當多元,除了可以穩定河流水量,也可以儲水作為人們工業用、生活用水,也是水力發電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水庫也一直被認為是減碳、綠色能源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旱災頻傳,尤其今年台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各地均出現水庫見底的狀況;就有研究發現,水庫固碳的能力逐漸喪失,反而會釋放出高一倍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對於加密貨幣的愛跟熱情一直都為人所知,每每當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發言,就會造成比特比、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價值應聲上漲、下跌。幾個月前馬斯克宣布人們可以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的車時,比特幣也一飛沖天;然而,現今特斯拉又以「不環保」為由,宣布比特幣不再接受比特幣付款了!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加劇也加速,2019 年《牛津字典》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列為 2019 年的年度代表字,凸顯了全球社會該年所關注的議題或關鍵字。衛報也報導,「氣候緊急狀態 Climate Emergency」已取代了過去大家熟知的「氣候變遷 Climate
    今年 6 月 11 日至 13 日,七大工業國(G7)將於英國康瓦爾郡(Cornwall)舉辦 G7 峰會,美國總統拜登也預計將會親自出席。本次峰會的會議主題尚未公布,不過可預計將會聚焦在疫苗分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原以及氣候變遷問題。 報告:G7 國家應在 2030 年前投資 10 兆美元因應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臺灣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核能發電比例下降至約3%,燃氣發電成為供電主力。臺電呼籲支持燃氣電廠建設以確保穩定供電。文章內容包括備轉容量及備轉容量率的解釋。此外,提出在綠能發電標案中要求太陽能板壽命超過二十年,以減少對公帑的負擔。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臺灣北部一家重要發電廠的多個故障幾乎導致半數人口失去電力即時面臨的嚴重風險。臺灣電力網容易受自然災害和外部威脅影響,政府需提高電力網的韌性,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臺灣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核能發電比例下降至約3%,燃氣發電成為供電主力。臺電呼籲支持燃氣電廠建設以確保穩定供電。文章內容包括備轉容量及備轉容量率的解釋。此外,提出在綠能發電標案中要求太陽能板壽命超過二十年,以減少對公帑的負擔。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臺灣北部一家重要發電廠的多個故障幾乎導致半數人口失去電力即時面臨的嚴重風險。臺灣電力網容易受自然災害和外部威脅影響,政府需提高電力網的韌性,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