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搭上這一班列車,從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熊本、甚至高雄嘉義設廠就看出其決心,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許多被戲稱為「傳產電子股」的公司,都有機會在這波浪潮下受惠。
從2018年開始的台商回流計劃,記得欣興廣達是蠻前面就回來的公司,後來效益就從載板三雄以及A I三雄的股價表現可見一斑。自兩千年以來西進中國的廠商,只要能回來部分,其實對台灣島內的經濟來說就會有大幅成長,更何況是許多具有指標性的公司,像廣達就是很純的AI原汁雞湯股(意思就是不會把賺錢部門拆分出去),當然這也就造就了用水、用電、用地的各項需求。
2021開始,我注意到房子突然變貴了,幅度與速度比以前來得快速很多,那個時候也開始認真的研究房地產市場。很可惜,因為不夠有膽,沒辦法下定決心買進(至今好像漲15-20%),有人說是因為台商回來炒地皮,我想這個部分的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台商回流所造成的效益。
而今年在台積電積極的耕耘台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用電議題以及用水議題浮出檯面,在資源匱乏的台灣島,要怎麼樣提升供給,來滿足台積電這個用電怪獸呢?犧牲民生用電終究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有了台電強韌電網以及新能源開發案;同時,水資源的概念也備受重視,除了海水淡化的標案進行得如火如荼,半導體製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回收,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6944的兆聯實業,就是台積電廢水回收最純的概念股之一,公司自 2007~2023 年,陸續完成 30 座超大型新建積體電路廠的 PDS(製程排水系統)/WWT(廢水處理系統)/Reclaim(回收水系統) 的規劃、設計、建造、試車、運營,目前在半導體業界幾無對手,為各家半導體廠以其他科技產業工業廢水回收處理再利用的首選合作夥伴。
而海水淡化廠,以往資料都是在離島外島居多,但在台灣近年來都有旱災的影響,甚至還有抽調水車支援晶圓廠的新聞,因此也讓水利署規劃在台灣本島設立8座逾萬噸級的海淡廠,分布在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及高雄地區,如果順利完工,每日將可新增85萬噸水。其中,8936的國統與8473的山林水則是兩大受惠的公司,主因是都鎖定海淡廠這個重要標案。
8473山林水,已經成功取得高雄楠梓再生水廠標案最優申請人資格並簽約,對於後續海淡廠標案,也辦理3億元的私募普通股。總經理吳人傑表示,未來政策的發展,不再像以前都是比較小的案件在推動,公司評估未來案件金額都非常大,為了未來發展先做因應措施;而8936國統相信在許多投資大神的介紹下就不用多說,他是國內最具能力與規模,能夠承包大型海淡廠的廠商龍頭。
而說到標案與工程,許多比較有規模,且有能力的營造商,怎麼能放棄這種好機會?像是9933中鼎、6803崑鼎、3703欣陸、2547日勝生、2515中工都想插足相關事業。
至於怎麼選擇投資標的?我比較偏好從營收佔比、以及是否可以開槓桿這兩個面向來做觀察:
1.營收:營收占比越高,表示越純,越能夠受惠在這一波的浪潮下,像是國統將近九成的營收是在做水資源相關;反觀中鼎的工程服務佔比,環境資源服務只佔3%。那我就會比較偏好前者。
2.槓桿:另外是否可以利用槓桿操作也很重要,因為我沒有短線交易的天份,而是走向需要利用時間才能讓股價與獲利發酵的波段操作,所以在機會成本上必須做出取捨,當然也是會因為有受困於「不能槓桿」而錯失的飆股。而就水資源概念來說,可以融資的國統、以及擁有可轉換公司債,並且可以拆解成CBAS的山林水則是我的首選。
另外,在其他有能力的營造廠商,如果有個股期貨、股價較低、流通性較高的一些特性,也是我會優先考慮操作的部分。
畢竟有的時候,搭上對的話題連豬都會飛,通常相關題材與概念的激情先反應完之後,進入聖人模式的市場,才會開始認真的從財報以及營運表現找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