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誌搜查隊】《炯話郎》從咖啡店發起的串連力量!(彰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彰化有什麼?你回答得出來嗎?八卦山?還是鹿港?

相較於鄰近的台中、南投甚至是嘉義,彰化一直以來,似乎都讓人感覺很低調也很樸實,或者說很無聊?

但其實,有不少年輕人在家鄉創業深耕,也開始擾動著地方,像是創立網路平台「走走彰化城」、創辦「走跳藝術祭」活動...等。

而這一間位於彰化市公園路的咖啡店,從2016年起發行了免費報刊「懷報」,開始分享身邊的美好點滴。

這就是「白色方塊咖啡館」,於2012年創立,同時也是以平面設計、及商品設計為主的工作室;隨著開店也了解了更多彰化在地的人、事,漸漸將觸角延伸至設計策展、活動規劃、刊物發行…等。

而在近年「懷報」停刊之後,他們仍持續思考著以地方誌的形式串連更多人,於是,《炯話郎》就這樣誕生了。

本篇圖片來源:炯話郎

本篇圖片來源:炯話郎

《炯話郎》很明顯地翻自彰化人的台語諧音,相當貼近也很可愛,是無論哪個年齡層都能理解的梗。

2019年的試刊-市場號【來迺菜市仔】,以民權市場跟南門市場為主題,從最日常也最生活的地方開始,呈現彰化市區的發展縮影。

2021年也正式發行第一期-鐵道號【作伙坐火車】,介紹彰化豐富的鐵道資源、獨一無二的扇型車庫,讓人似乎正在搭著火車,沿著田中、社頭、二水等彰化縣各站,用緩慢氛圍享受專屬彰化的悠閒步調。

炯話郎 試刊號

炯話郎 試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 創刊號

《炯話郎》這本地方誌的製作,目前是由各具專長的十幾位夥伴共協力製作,而且大多是白色方塊咖啡店內的客人。

他們可能有的是文字工作者、有的是設計師,或者是攝影師,也有專業出書的作家,然後因為一杯咖啡、一間店、到一群人,逐漸凝聚成編輯團隊。

過程雖然不容易,但他們從其中看見更多可以熱情付出的事,讓彰化不再是讓人覺得「藝文匱乏」的地方。

相信在未來,每個彰化人都能跟《炯話郎》的名字一樣,炯炯有神說著自己的家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0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1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Thumbnail
2021/06/21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Thumbnail
2021/04/28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Thumbnail
2021/04/28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Thumbnail
2021/02/27
近年爆紅的正濱漁港-彩虹屋,對面就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圖片來源: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Thumbnail
2021/02/27
近年爆紅的正濱漁港-彩虹屋,對面就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圖片來源: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1],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臺中市產生前,是臺灣中部的政經中心。1723年劃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為「彰化縣」,據福建巡撫王紹蘭的《彰化縣城碑記》,「彰化」兩
Thumbnail
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1],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臺中市產生前,是臺灣中部的政經中心。1723年劃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為「彰化縣」,據福建巡撫王紹蘭的《彰化縣城碑記》,「彰化」兩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許多人們記憶中的人、事、物,是否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復存在了 ? 事實上,走過「田中老街」,您會了解傳統老街屋群四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懷舊商品店、古物店或是最懷念的老味道,歷歷在目。由「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將在地特色店家串聯行程,「田式旅人度假行」半日遊&「田式旅人度假行」兩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許多人們記憶中的人、事、物,是否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復存在了 ? 事實上,走過「田中老街」,您會了解傳統老街屋群四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懷舊商品店、古物店或是最懷念的老味道,歷歷在目。由「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將在地特色店家串聯行程,「田式旅人度假行」半日遊&「田式旅人度假行」兩
Thumbnail
隨著台灣整體人口結構發生變化, 學校端或是機構端也逐漸地轉變。 九月陸續地出差全臺後, 這次來到了彰化, 有機會認識不同聚落的產業人士, 透過與業者討論過程, 發現在聚落創業的前輩都多具有著敏銳的觀察力, 並將這樣的觀察轉為行動力。 無論是個人創業或透過社群經營, 在這樣的行動力下,他們所碰到的困境
Thumbnail
隨著台灣整體人口結構發生變化, 學校端或是機構端也逐漸地轉變。 九月陸續地出差全臺後, 這次來到了彰化, 有機會認識不同聚落的產業人士, 透過與業者討論過程, 發現在聚落創業的前輩都多具有著敏銳的觀察力, 並將這樣的觀察轉為行動力。 無論是個人創業或透過社群經營, 在這樣的行動力下,他們所碰到的困境
Thumbnail
銀色大門與嘉義在地耕耘的許多企業夥伴、青年創業家和在地職人有幸透過此次 甘樂文創的輔導、串聯,讓我們有機會認識現在的App開發夥伴,和參與了去年的競賽和選拔。也十分感謝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的大力幫助,讓我們在嘉有個依靠。在嘉義開始創業的美好,就如同滋養我們的養分,每一次的際遇都是新的篇章...
Thumbnail
銀色大門與嘉義在地耕耘的許多企業夥伴、青年創業家和在地職人有幸透過此次 甘樂文創的輔導、串聯,讓我們有機會認識現在的App開發夥伴,和參與了去年的競賽和選拔。也十分感謝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的大力幫助,讓我們在嘉有個依靠。在嘉義開始創業的美好,就如同滋養我們的養分,每一次的際遇都是新的篇章...
Thumbnail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Thumbnail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Thumbnail
一踏入東園街,就能感受到極富風情的百年老街,也像進入時光回溯的台北老城區,非常寧靜,也非常迷人。這個位於台北市艋舺的南邊,舊名稱為「加蚋仔」的地區,近年來有許多在地人返鄉接班,也有一些年輕人選擇落腳創業,開始一起為這片土地努力...
Thumbnail
一踏入東園街,就能感受到極富風情的百年老街,也像進入時光回溯的台北老城區,非常寧靜,也非常迷人。這個位於台北市艋舺的南邊,舊名稱為「加蚋仔」的地區,近年來有許多在地人返鄉接班,也有一些年輕人選擇落腳創業,開始一起為這片土地努力...
Thumbnail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Thumbnail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Thumbnail
「池上人有一種特別的素質。」蔣勳這麼說過。的確,如果曾經來池上和當地人聊天、參加鄉裡的活動,就會發現「人文」是池上的另一種美。每當鄉裡有重要活動,池上人不是急著擺攤搶錢,反而是休店去當志工,「池上書局」的簡博襄和曹菊苹夫妻就是如此。(more)
Thumbnail
「池上人有一種特別的素質。」蔣勳這麼說過。的確,如果曾經來池上和當地人聊天、參加鄉裡的活動,就會發現「人文」是池上的另一種美。每當鄉裡有重要活動,池上人不是急著擺攤搶錢,反而是休店去當志工,「池上書局」的簡博襄和曹菊苹夫妻就是如此。(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