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鄉】九重粿|古早味不古早,職人做粿好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員林東九重粿
老闆謝明仁先生回憶起從前父親當時用手推車沿著員林街叫賣,到他這一代,則駕駛著改裝三輪車,照著自己既定的路線,沿街叫賣,百果山、浮圳路 、果菜市場 、員林外圍靠近大葉大學等地方都有他的足跡。
「20 幾年前,小吃還沒這麼普遍,超商也沒這麼多,當時沿街叫賣十分辛苦,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店面,這樣在做生意比較長久,一個機緣買下這間店 ,就開始有固定的地方做生意。」他侃侃談起從前沿街販售九重粿的往事。

去蕪存菁 因應時代不斷創新

古早的東西保留,但我們還要再研發,讓更年輕一代可以接受;你要做到讓新的年輕人接受,吃的是古早的東西,但要讓現在的人認識。」像是鹹甜帶點蒜味的油蔥醬料,是經過和客人的交流建議調整出的特調醬料。

台上品嘗五分鐘 台下製作數小時

「為什麼有時候粿好吃,有時候不好吃?因為天氣、濕度的變化;要製作之前,我都會看明天濕度,濕度高,水比較多,粿就會稀」「做生意第一就是真材實料,挑的食材要頂級,每一批米的來源產地都不一樣,品質好就接受,不管它是哪個產地。」 老闆用堅毅的眼神說,每一份九重粿,都是從老闆對於食材貨源要求與製作的講究裡,踏實生出的。
除了九重粿 還有米腸

家庭事業 品質保證

「上一代傳承下來,嫁過來就在做了,製造過程已經看習慣了,我們做這個都要配合時間,像是今天要買貨,準備明天的食材。我們各自都是有各自的事情,我就是要做這些給他們賣,店的東西都是我在準備的。」老闆娘不單單是母親與妻子的職位,更是這間店強大的後盾
第五代小老闆文凱,目前和父親一起在銷售端面對上門的饕客,退伍後的他選擇回到員林繼承父業,「因為爺爺奶奶退休,人手不足,就回來接家裡的事業,堅持傳承這份小吃;如果要創新的話會慢慢研究,說實在做這個久了會有一種成就感。」
一定要加醬料跟小黃瓜

父親的愛 手感滋味的傳承

「還記得以前國小放學,父親會特別經過學校等我下課載我回家,我就這樣坐著他的改裝車,享受我們倆人的時光。」文凱笑著指著當年老闆駕駛過的老改裝車,與我們分享著他小時候坐的攤車位子,看著他絲絲的微笑,想必這就是他為什麼回來家鄉做九重粿的原因吧!
以前就是靠這台改裝車

在純樸可愛的小鎮 安居樂業

「住在員林很開心,災害少,美食多好吃又便宜;員林方便,到北部南部剛好在中間點,住在中部最好;最重要員林人很善良,托員林的福讓我能在這裡安居樂業。」是阿!員林不僅在生活條件或者在地理氣候上,確實是個讓人可以值得愛,值得安居樂業的好所在!

題外話

在談話中,我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這份美味的小吃稱呼還有年齡層之分,「年輕一輩的客人會說油蔥粿,老一輩叫九層炊 ,年紀有一點的會說九層粿。」
第五代 文凱
第四代老闆 謝明仁
九重粿 |
ADD _ 彰化縣員林市員東路二段 333 號
TEL _ 04-834-1388
HOURS _ 10:00 -23:00( W3 公休)
FACEBOOK _ 九重粿員東路

文 張妤瑄
攝 Soda oo
👉《員林紀事》販售店家:https://reurl.cc/oDEg7v
👉全台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書店皆可訂購:http://bit.ly/2Qe1yYp
👉蝦皮購買:http://bit.ly/2th8rz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低調的中正路473巷內,一間白色瓷磚與木頭色簡約精緻的裝潢內,一件件風格質感的飾品映入眼簾。 總有一天會回來 不如早點回家 18、19 歲離開家鄉,原本在台北畫室工作的苹,26歲毅然決定返回員林開業。
「為什麼選擇果汁這個品項?」  「因為他是最接近土地的東西,如果那時候是選擇賺錢,就是選擇咖啡,但是沒有 感覺,雖然我愛喝咖啡,不過開店就是對咖啡沒有感覺,但是對果汁有感覺,因為 那是最接近土地的東西,現在依然如此。」
「我覺得員林是個非常好的地方,只要你想努力去做,很多人都會因為你而來到員林,但你到大城市會發現說,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才能摸到人家的邊,但是在員林你只要很努力做去一件事情,把特色做出來,你也可以成為很厲害的網紅店或品牌。」                   -Day Tripper 主理人黃建懷
以前打石巷曾經有個說法,「不論生老病死,這條街都可以滿足你」,打石巷不只有做墓碑的服務,裡頭還包括賣金紙、五金、麵攤、葬儀社等等,其中在巷中巷有一間歷史七十多年的收驚店 -「瑞法壇」。
對比活了八十多年的第一公有市場(1935年建造),1972年才蓋好的第四公有市場,反而成為被員林人給遺忘的存在,還有許多年輕人幾乎沒聽過第四市場。 在第四市場蓋好之前,就已經在路邊賣青草的勝安青草行,見證了市場是如何被遺忘與產業因消費型態改變造成的衝擊。
在低調的中正路473巷內,一間白色瓷磚與木頭色簡約精緻的裝潢內,一件件風格質感的飾品映入眼簾。 總有一天會回來 不如早點回家 18、19 歲離開家鄉,原本在台北畫室工作的苹,26歲毅然決定返回員林開業。
「為什麼選擇果汁這個品項?」  「因為他是最接近土地的東西,如果那時候是選擇賺錢,就是選擇咖啡,但是沒有 感覺,雖然我愛喝咖啡,不過開店就是對咖啡沒有感覺,但是對果汁有感覺,因為 那是最接近土地的東西,現在依然如此。」
「我覺得員林是個非常好的地方,只要你想努力去做,很多人都會因為你而來到員林,但你到大城市會發現說,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才能摸到人家的邊,但是在員林你只要很努力做去一件事情,把特色做出來,你也可以成為很厲害的網紅店或品牌。」                   -Day Tripper 主理人黃建懷
以前打石巷曾經有個說法,「不論生老病死,這條街都可以滿足你」,打石巷不只有做墓碑的服務,裡頭還包括賣金紙、五金、麵攤、葬儀社等等,其中在巷中巷有一間歷史七十多年的收驚店 -「瑞法壇」。
對比活了八十多年的第一公有市場(1935年建造),1972年才蓋好的第四公有市場,反而成為被員林人給遺忘的存在,還有許多年輕人幾乎沒聽過第四市場。 在第四市場蓋好之前,就已經在路邊賣青草的勝安青草行,見證了市場是如何被遺忘與產業因消費型態改變造成的衝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老窗白糖粿好吃!這次吃老窗白糖粿有種失而復的感覺~上次帶朋友來吃一中街美食的時候,走到台中一中前發現,老窗白糖粿竟然沒了!雖然說沒有到非常失望,但少了這一味,阿偉深深感到可惜,因為老窗白糖粿吃起來不會太甜,雖然從熱量上看可能也不低,但不甜的口感可以欺騙心理的罪惡感😂這次換條路走進來一中商圈,本想買
Thumbnail
​一位娘家在基隆市,後來嫁去台中市,為了這家店竟然回到基隆市不回娘家看父母。這是發生在小編身邊真實的事情。到底這家有何妹力呢??看完本文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家店讓人驚奇吧!!!到底這家店是哪一家呢??答案就是素志久炭烤三明治。 素志久炭烤三明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9巷7號
Thumbnail
連假時,我第一次陪著老公回他的故鄉嘉義老家探親。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嘉義,除了享受著親人溫馨的氛圍,更是能夠一嚐當地的美食文化。在這段旅程中,我有幸品嚐到了嘉義著名的小吃——華南碗粿。 我們來到嘉義火車站附近,這裡是嘉義市區的繁華地段,也是許多美食店聚集的地方。在尋找午餐的時候,我們偶然走進了一家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三姨素食〕位於台中市南區,是一家開張10多年,接近20年的老店。 説來有趣, 店家原來不是賣素食的, 原先經營地磅站,二十多年前常有重型貨車行經這裡,秤秤載重, 以免違反交通法規。經營地磅秤的老闆,原與50公尺外的老店〔上弘焢肉飯〕之經營者是親戚。據說是兄弟,所以是近親。
過客偶爾也會想吃吃傳統的道地小吃,這是一家在地已經經營超過30年的小店,目前有第二代接手,從騎樓做到自己買透天店面,專賣碗粿、米糕、麵線糊及豬肚四神湯° 萬物齊漲的狀況之下這家店的價格一直沒漲,只不過是碗粿變小了,碗粿裡面有少許的蛋黃、豬肉及香菇,以前只要買兩個現在可能要買三個才能吃得
Thumbnail
​ 紅豆餅愛台灣美食中絕對是很多人很愛的小吃種類之一。紅豆餅圓形狀的美食、利用圓盤狀麵餅皮包覆不同內餡料,外餅皮包覆內餡料小吃,歷久不衰落、成為台灣最經典小吃。這家安一路紅豆餅就是傳承三代、傳承一甲子時間的老店。 安一路紅豆餅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中山區安一路31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老窗白糖粿好吃!這次吃老窗白糖粿有種失而復的感覺~上次帶朋友來吃一中街美食的時候,走到台中一中前發現,老窗白糖粿竟然沒了!雖然說沒有到非常失望,但少了這一味,阿偉深深感到可惜,因為老窗白糖粿吃起來不會太甜,雖然從熱量上看可能也不低,但不甜的口感可以欺騙心理的罪惡感😂這次換條路走進來一中商圈,本想買
Thumbnail
​一位娘家在基隆市,後來嫁去台中市,為了這家店竟然回到基隆市不回娘家看父母。這是發生在小編身邊真實的事情。到底這家有何妹力呢??看完本文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家店讓人驚奇吧!!!到底這家店是哪一家呢??答案就是素志久炭烤三明治。 素志久炭烤三明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9巷7號
Thumbnail
連假時,我第一次陪著老公回他的故鄉嘉義老家探親。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嘉義,除了享受著親人溫馨的氛圍,更是能夠一嚐當地的美食文化。在這段旅程中,我有幸品嚐到了嘉義著名的小吃——華南碗粿。 我們來到嘉義火車站附近,這裡是嘉義市區的繁華地段,也是許多美食店聚集的地方。在尋找午餐的時候,我們偶然走進了一家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三姨素食〕位於台中市南區,是一家開張10多年,接近20年的老店。 説來有趣, 店家原來不是賣素食的, 原先經營地磅站,二十多年前常有重型貨車行經這裡,秤秤載重, 以免違反交通法規。經營地磅秤的老闆,原與50公尺外的老店〔上弘焢肉飯〕之經營者是親戚。據說是兄弟,所以是近親。
過客偶爾也會想吃吃傳統的道地小吃,這是一家在地已經經營超過30年的小店,目前有第二代接手,從騎樓做到自己買透天店面,專賣碗粿、米糕、麵線糊及豬肚四神湯° 萬物齊漲的狀況之下這家店的價格一直沒漲,只不過是碗粿變小了,碗粿裡面有少許的蛋黃、豬肉及香菇,以前只要買兩個現在可能要買三個才能吃得
Thumbnail
​ 紅豆餅愛台灣美食中絕對是很多人很愛的小吃種類之一。紅豆餅圓形狀的美食、利用圓盤狀麵餅皮包覆不同內餡料,外餅皮包覆內餡料小吃,歷久不衰落、成為台灣最經典小吃。這家安一路紅豆餅就是傳承三代、傳承一甲子時間的老店。 安一路紅豆餅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中山區安一路31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