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歲上網率將近100%,兒少上網安全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佈2020台灣網路報告:
12-19歲上網率平均99.2%
現今兒少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因此如何確保兒少上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網路沈迷外,常見如:兒少個資及隱私外洩、網路霸凌、網路誘拐、性勒索…等都是與孩子的安全切身相關的數位危機。
展翅進入校園舉辦講座、宣導活動,積極推廣兒少上網安全
展翅推動兒少上網安全守護行動,提供檢舉、諮詢與教育宣導全面性的保護服務,要為孩子創造良好安全的網路環境!

⭐ 兒少上網安全守護行動 ⭐

❣️網路新國民 Smart kids網站 教育宣導: 進入校園推廣網路安全,加強兒少自我保護的觀念與意識,增進家長、老師對孩子上網行為的了解。
❣️ Web547網路檢舉熱線
受理民眾檢舉網路違法及不當內容,避免兒少受害照片的散布,也保護兒少避免接觸到不當及違法的資訊。
❣️Web885網路諮詢服務
提供民眾諮詢上網安全相關問題,並由社工、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律師等組成的顧問團隊提供專業建議。
❣️ 兒少培力:
舉辦數位公民工作坊,培力兒少成為良好的數位公民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展翅協會 的其他內容
「姊姊~要不要看我昨天做造型的照片?」少女興奮地說著。  在幾個月前,鴨鴨是個自信心低落、常常否定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未來也不敢奢望......
遇到網路誘拐者會發生什麼事呢?影片整理常見網路誘拐者常見的手法及過程,你一定要看看! 要記得:有人要你脫衣服,一定要說不!在網路世界中,你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安全。
打掃時間,小琳和琪琪在資源回收區發現兩隻小貓。 「好想養哦!」 「我也是……」 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本書藉由發現貓咪引發的一連串故事發展,讓孩子認識參與及表意權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律師大爆炸」是一款以兒童權利公約為設計主題的議題桌遊,遊戲中的案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可以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引發孩子對人權議題的興趣,輕鬆認識兒童人權,是適合應用在教學中的教材資源!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南韓「N號房」案中,加害人利用社群網站或交友軟體搭訕女學生,偽裝成同年紀的學生與對方聊天,再逐步性勒索被害人。當台灣社會仍震驚於南韓「N號房」案,我國每年都有數百名兒少為性剝削受害者,台灣展翅協會Web547檢舉熱線2020年亦接獲647件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影像檢舉。台灣難道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
「姊姊~要不要看我昨天做造型的照片?」少女興奮地說著。  在幾個月前,鴨鴨是個自信心低落、常常否定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未來也不敢奢望......
遇到網路誘拐者會發生什麼事呢?影片整理常見網路誘拐者常見的手法及過程,你一定要看看! 要記得:有人要你脫衣服,一定要說不!在網路世界中,你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安全。
打掃時間,小琳和琪琪在資源回收區發現兩隻小貓。 「好想養哦!」 「我也是……」 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本書藉由發現貓咪引發的一連串故事發展,讓孩子認識參與及表意權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律師大爆炸」是一款以兒童權利公約為設計主題的議題桌遊,遊戲中的案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可以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引發孩子對人權議題的興趣,輕鬆認識兒童人權,是適合應用在教學中的教材資源!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南韓「N號房」案中,加害人利用社群網站或交友軟體搭訕女學生,偽裝成同年紀的學生與對方聊天,再逐步性勒索被害人。當台灣社會仍震驚於南韓「N號房」案,我國每年都有數百名兒少為性剝削受害者,台灣展翅協會Web547檢舉熱線2020年亦接獲647件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影像檢舉。台灣難道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孩子接觸社群媒體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本文探討瞭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Instagram等社群平臺,包括網路安全、避免網路霸凌、發表正面內容的重要性。透過與孩子的溝通和範例分析,家長能有效教育孩子在數位世界中的行為準則,讓他們在這個便利的年代中保持安全。
Thumbnail
自從台灣的立法院為了防範道德風險,於民國99年修正保險法,規定15歲以下小孩身亡時,保險不予理賠,有的父母會將購買保險的時間推遲至15歲,此時,如何規劃青少年保險就成為家庭的重要課題。 青少年是迅速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也是人生之中一個獨特的時期,充滿著成長的欣喜,也充滿著因為探索發展與成長所面對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文:許玉霜心理師 (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心理諮商師/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1.兒少證能夠確保兒少安全嗎? 因兒少生態營隊爆發負責人性侵兒少事件後,正視兒少安全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建構兒少工作證真的能確保兒少安全?兒少工作證或良民證真的能使多元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安全漏洞?已被性侵的兒少在哪?兒少在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各位好,我是水信,今天我不講畫畫,來講一下對於最近常常看到的「iWIN」事件。 由衛福部提出的網路防護機構「iWIN」,是用來通知網路業者下架與「兒少、幼態」的性相關的虛擬作品,以保護兒少的上網安全。 聽起來十分正常的政策,為什麼會引發如此之多的爭議?是否會引響到創作者的創作權利?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孩子接觸社群媒體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本文探討瞭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Instagram等社群平臺,包括網路安全、避免網路霸凌、發表正面內容的重要性。透過與孩子的溝通和範例分析,家長能有效教育孩子在數位世界中的行為準則,讓他們在這個便利的年代中保持安全。
Thumbnail
自從台灣的立法院為了防範道德風險,於民國99年修正保險法,規定15歲以下小孩身亡時,保險不予理賠,有的父母會將購買保險的時間推遲至15歲,此時,如何規劃青少年保險就成為家庭的重要課題。 青少年是迅速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也是人生之中一個獨特的時期,充滿著成長的欣喜,也充滿著因為探索發展與成長所面對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文:許玉霜心理師 (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心理諮商師/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1.兒少證能夠確保兒少安全嗎? 因兒少生態營隊爆發負責人性侵兒少事件後,正視兒少安全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建構兒少工作證真的能確保兒少安全?兒少工作證或良民證真的能使多元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安全漏洞?已被性侵的兒少在哪?兒少在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各位好,我是水信,今天我不講畫畫,來講一下對於最近常常看到的「iWIN」事件。 由衛福部提出的網路防護機構「iWIN」,是用來通知網路業者下架與「兒少、幼態」的性相關的虛擬作品,以保護兒少的上網安全。 聽起來十分正常的政策,為什麼會引發如此之多的爭議?是否會引響到創作者的創作權利?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