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早餐的縮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70年代的台北是一個大工地,不管是公家建設或是民間建築,到處都在建設,以前沒有104人力銀行,台北橋下就是最大的勞動力中心,當時台灣經濟正在轉型從「農業經濟」轉入以工業為主的「工業經濟」,許多從南部北上的勞動力人口大量進到都市找工作,當時他們住在房租相對便宜的台北縣(新北市),這些人力每天經過台北橋到橋下的延平北路集合,需要工人的工頭就開著發財車在現場叫人。「五個人!五個人」人群就集中到發財車旁,工頭就以點人頭的方式點名,被點到的人就可以上車,沒被點到的就等下一家,當時這樣的模式讓許多北漂族生活得以糊口,甚至之後賺錢致富;也因為這邊是勞動力市場的集散地,也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附近人口的早餐飲食結構。


raw-image

以前台灣人早餐多以清粥小菜為主,但是附近勞動力增加,他們必須要吃有飽足感的食物,以面對一天下來粗重的工作(附近也是早期台北果菜集散地),賣早餐的小攤家開始賣許多有飽足感的食物,譬如:油飯、滷肉飯等有飽足感的食物。

raw-image

另外,一些沒有被叫工叫到的人,他們也不想再回家去,當時的台灣正值經濟起飛的年代,充斥許多賺錢機會,這些人找了熟識的三五好友就一起聚集找地方吃吃喝喝,互相交換可以賺錢的資訊,也因此附近的店家除了有人賣油飯早餐外,也有人開始賣一些簡單的下酒菜,讓這些人可以有地方喝酒吃飯聊天,當時,也有許多附近酒家餐館廚師(可能是二廚或幫廚)也出來開個小攤做點小生意,慢慢的帶出許多酒家菜餚,以平價的方式販賣。

慈聖宮因為距離台北橋近,又是在地信仰中心(大稻埕三大廟宇之一),自然變成這些小攤販的聚集地的首選,因此慈聖宮廟前廣場逐漸聚集許多攤家,這些攤商以熟食、下酒菜等為主,並且從早上就開賣,直到下午二點左右就打烊收攤。

raw-image

大稻埕的早餐文化,可以說是台北市繁華榮景的縮影,過了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早餐又逐漸進入西式飲食的另一個年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正宏的沙龍
39會員
69內容數
台北。島嶼最北端的城市之一,四周圍被山嶺環繞,二條河流貫穿了城市西邊,18世紀開始人們從這邊開始聚集開墾、落地、生根。從艋舺開始,河岸沿線直到出海口最後一個鄉鎮淡水為止,這裡成了那個時代島嶼上最繁華熱鬧的區域之一。時光芢苒百年後的台北城早已無邊無界,原本河岸邊的村鎮早已變成「舊城區」。 但是,舊城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郭正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7
今天休息日一早起床先去河岸踩踏運動。 陰霾從大屯山一路開始鋪陳過來,延伸到遠方,涼意也襯著薄霧瀰漫在空氣中流動。雖然春寒料峭,但是也阻止不了在河岸上飛翔的水鳥群,我常在想真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嗎?如果,蟲兒起床的晚,那不就不會被鳥吃了!而且,應該沒辦法問剛剛被鳥吃的蟲兒,你是不是早起的關係,,才會
Thumbnail
2023/03/27
今天休息日一早起床先去河岸踩踏運動。 陰霾從大屯山一路開始鋪陳過來,延伸到遠方,涼意也襯著薄霧瀰漫在空氣中流動。雖然春寒料峭,但是也阻止不了在河岸上飛翔的水鳥群,我常在想真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嗎?如果,蟲兒起床的晚,那不就不會被鳥吃了!而且,應該沒辦法問剛剛被鳥吃的蟲兒,你是不是早起的關係,,才會
Thumbnail
2022/06/09
這家小小的雜貨店是我小學上學的路上必經過的地方,少說也是40年起跳。每天年近在90歲的老闆都會來幫80歲的老闆娘開門,然後到了下午5點左右,老闆再來幫忙關店,老夫妻鶼鰈情深。
Thumbnail
2022/06/09
這家小小的雜貨店是我小學上學的路上必經過的地方,少說也是40年起跳。每天年近在90歲的老闆都會來幫80歲的老闆娘開門,然後到了下午5點左右,老闆再來幫忙關店,老夫妻鶼鰈情深。
Thumbnail
2022/06/09
這家冰店我想老士林人都知道,老闆夫婦是宜蘭人,原本在對面開自助餐,後來轉賣老家宜蘭的清冰
Thumbnail
2022/06/09
這家冰店我想老士林人都知道,老闆夫婦是宜蘭人,原本在對面開自助餐,後來轉賣老家宜蘭的清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台北市境內有許多產業發展街道,街道名稱連接某個產業。舉例來說:重慶南路一段想到書街、開封街想到相機街、文昌街想到家具等等,但是每天主食在吃米食街你知道嗎????如果來個街頭訪問,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米食早期台灣人稱為粿條為代表,各位讀者的你看完本文後會發現,粿仔街怎麼有如此讓人驚艷綠洲。 地址:
Thumbnail
台北市境內有許多產業發展街道,街道名稱連接某個產業。舉例來說:重慶南路一段想到書街、開封街想到相機街、文昌街想到家具等等,但是每天主食在吃米食街你知道嗎????如果來個街頭訪問,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米食早期台灣人稱為粿條為代表,各位讀者的你看完本文後會發現,粿仔街怎麼有如此讓人驚艷綠洲。 地址: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三級警戒已實施長達一個多月,近期又再次延長時間,萬華自從剝皮寮快篩站設立後,漸漸脫離熱區,隨後快篩站完成任務,也撤出剝皮寮,但就在一切轉趨樂觀的同時,台北農產公司又爆出群聚感染的新聞,而萬華看似又將再次成為引爆點。
Thumbnail
三級警戒已實施長達一個多月,近期又再次延長時間,萬華自從剝皮寮快篩站設立後,漸漸脫離熱區,隨後快篩站完成任務,也撤出剝皮寮,但就在一切轉趨樂觀的同時,台北農產公司又爆出群聚感染的新聞,而萬華看似又將再次成為引爆點。
Thumbnail
慈聖宮因為距離台北橋近,又是在地信仰中心(大稻埕三大廟宇之一),自然變成這些小攤販的聚集地的首選,因此慈聖宮廟前廣場逐漸聚集許多攤家,這些攤商以熟食、下酒菜等為主,並且從早上就開賣,直到下午二點左右就打烊收攤。
Thumbnail
慈聖宮因為距離台北橋近,又是在地信仰中心(大稻埕三大廟宇之一),自然變成這些小攤販的聚集地的首選,因此慈聖宮廟前廣場逐漸聚集許多攤家,這些攤商以熟食、下酒菜等為主,並且從早上就開賣,直到下午二點左右就打烊收攤。
Thumbnail
​ 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自清朝以來因為曬穀場而得其地名,百餘年蘭人文與風情的變化是旅人最愛行旅的區域。不同時期的大稻埕擁有不同的名字, 也孕育許多在地產業文化。早期庶民生活產業邁向新興產業崛起。從南北貨、布料、餅業到現在的文創、產學合作工作室、3C產業。這些都訴說著高密度產業彼此相依,產業彼此相依,來大
Thumbnail
​ 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自清朝以來因為曬穀場而得其地名,百餘年蘭人文與風情的變化是旅人最愛行旅的區域。不同時期的大稻埕擁有不同的名字, 也孕育許多在地產業文化。早期庶民生活產業邁向新興產業崛起。從南北貨、布料、餅業到現在的文創、產學合作工作室、3C產業。這些都訴說著高密度產業彼此相依,產業彼此相依,來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