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封城時–居家隔離、網課、工作和社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2020年)荷蘭全國封城兩次,小學也停了兩次課,每次都大概歷時兩個月結束,現在全台灣也居家隔離中,就想說分享一下去年的經歷。

【工作】

當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
老公是完全在家工作,他們銀行還鎖門禁止員工來上班;我則是分流,隨疫情高低,一週進公司1~3天。有趣地是,當時公司的時尚首飾竟然銷量超好,可能因為大家太無聊,也不能逛街,就一直網購。
整體的經濟環境是,為了避免企業倒閉,尤其是服務業,荷蘭政府祭出許多補助,只要能證明業績較去年同期下滑,就補助員工薪水,條件是不得裁員。和家長最相關的是托兒和課後安親班,雖然全面停課,根據合約我們仍須付帳,最後帳單卻由政府買單了。

【社交】

我們當時的社交圈,縮減成幾組好友,沒有下雨的話,盡量約在郊外見面,讓孩子們放風。荷蘭並沒有禁止外出,所以每天都還是會出門走走或騎腳踏車,住家附近的森林、綠地和足球場,都很常去,還幫小孩買了直排輪和「太空摩托車」,都是為了讓他們能開心出門活動。因為荷蘭的公園綠地多,每個人幾乎都能保持幾公尺以上的距離。大家也養成默契,如果遠遠看到對向有人,就繞道或稍微避一下。
我們還會固定見幾位單身的朋友,疫情爆發後,單身的人變得孤立無援,除了在家工作和去超市,完全沒有人際互動,有可能一天下來講不到幾句話,悶到極點。

【購物】

當時買菜用Picnic,這間完全純網路的超市,下單系統很人性化,光是庫存很即時,就深得人心,完全不曾發生過送貨上門了才跟你說某樣東西缺貨;彈性也超好,甚麼忘記買了,送貨前一天晚上10點前都還可以追加;我們幸好是疫情前就開始用,因為疫情爆發後,新客戶要等數個月才能註冊。我們後來會事先加好購物車,周一早上9點立刻下單,這樣可以預約到下周一的時段。
雖然可以完全不必去超市,可是我後來還是會全副武裝地偶爾去一趟超市,因為太無聊很想逛街,更想念人間煙火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超市推出老人和高危險族群的時段,早上8點到9點,只開放給這些人使用,是非常貼心的社會舉動。很多人也自發性伸出援手,用社交平台或社區公告系統張貼信息,免費幫需要的人去超市。

【學校】

荷蘭人的思維比較不同,政府的言論主張是,低齡幼童比較不會被感染,因為他們矮小,被成人飛沫噴到的機率低,而且即使感染也不會太嚴重。但是我依然納悶,就算小孩真的安全,那我呢?
所以每次疫情嚴重,小學一定是最晚停課,因為一旦小學停課,會有許多父母受影響。還好配套措施規劃得當,沒有造成社會停擺,去年三月中,當總理宣布停課,同時關閉所有托育體系後,「維持社會必要運作」的相關人員,仍然可以送孩子去學校,比如醫護、教育、農畜業和超市等從業者。
接著學校透過本來就有的app公告系統,通知各班家長,按規劃好的時段分批去取課本和教材回家。我一到學校,女兒班的老師已經把教材一疊疊分好,整齊地放在花壇矮牆上,看到我來領書,另外從一堆課外讀物中,挑了最厚的一本給我,說女兒閱讀程度好,所以得到大本的!眾人保持2公尺以上的距離做必要交談,老師問家長們是否遇到任何困難,家裡是否有足夠的平板、電腦甚至鉛筆。
發下來的還有課表,女兒每天約有五大項作業,完成一項就自己劃掉。老師們會預錄影片,除了學荷蘭語和數學,我最喜歡故事朗讀,低年級的十幾位老師們輪流講故事給孩子聽,有的老師抱著自己的嬰兒講故事,有的老師還擺出道具,配合故事擺弄小人偶。那些一個個溫馨或好笑的故事,是孩子們每天期待的生活調劑,也是最讓我感受到教育的溫暖。
五歲的兒子得到一本厚厚的手冊,配合當時復活節主題,有描寫字母、走迷宮、手工主題和著色頁面,每週雖然也有主題學習單,不過學校沒有嚴格規定進度,兒子每天就是開開心心地選幾張來玩,或者根本沒寫,因為他更喜歡我唸故事給他聽。不過各校並沒有統一作法,因為相較就讀他校的其他同齡孩子,有的還必須每天上傳照片,向老師回報學習進度,加重的工作量讓家長們紛紛大呼吃不消。
除了全班的線上交流,女兒班的兩位老師,還提供小團體的視訊時段,在約定的時段,讓本來就常常一起玩的幾位小朋友,一起和老師聊天,因為人數少,又都是好朋友,他們可以很放鬆的聊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兒子的幼兒班,還貼心的用全班視訊幫同學慶生、歡送實習老師以及跟轉學的同學道別。
到了五月後,變成輪流上課,每個班都分成兩個時段,一樣的課程,老師教兩遍,一半的學生們有時候早上去,有時候吃過午餐才去。
好不容易捱到疫情漸緩,去年暑假前終於可以全班返校,前一天傍晚,我們的信箱突然咚一聲,女兒立刻打開門,正好看到老師騎車離去的背影,原來老師親手製作和寫了張卡片,一一送到每個學生家,大意是說好久不見,期待大家一起回到學校的日子。
家長們都很開心終於開學了,許多家長已經徹底崩潰,直到這個時刻,才明白老師的功力,一個簡單的概念要反覆解釋幾百遍,好不容易小孩懂了,明天又忘了。
至於那些累績了兩個月的作業本,學校並沒有回收,所以沒有增加老師們的工作量。不過有小考,目的是掌握學生們的學習進度,落後的學生們得到額外的課後教學。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移民回台灣,把自己歸零重新出發。 更深層的原因是,人在異鄉,永遠都是外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蝦咪!荷蘭這麼好,竟然有人頭殼壞掉,選擇搬回台灣? 我是方齊,離開台灣10年,在荷蘭華麗變身---從文青變成兩寶媽。明年一月,準備帶一家四口回台灣。 為了什麼呢? 為了追求更好版本的自己,追求更多親情,追求刺激的大冒險。
蝦咪!荷蘭這麼好,竟然有人頭殼壞掉,選擇搬回台灣? 我是方齊,離開台灣10年,在荷蘭華麗變身---從文青變成兩寶媽。明年一月,準備帶一家四口回台灣。 為了什麼呢? 為了追求更好版本的自己,追求更多親情,追求刺激的大冒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我們家有學齡期小孩,荷蘭不能隨便幫小孩請假,只能在學校假期時安排假期,所以我們一直都有注意學校的假期。 後來跟沒有小孩的朋友聊,才發現多數的人不知道荷蘭學校假期除了聖誕節之外,其他所有的假期都會分北中南三區輪流放假。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上禮拜六是小孩學校的運動會,這讓小孩這禮拜ㄧ不用上課。作者選擇在家上班,但因為禮拜二是比較忙的一天,所以需要參加兩個meeting。作者在家工作時,小孩問作者在幹嘛,作者說出上班賺錢啊。如果小孩能在勞動節補假,作者就可以不用上班,好好看顧小孩。作為一個三明治社畜,真的很難。
Thumbnail
因為疫情 卻讓我們美夢成真 由於工作的關係,每逢寒暑假,正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孩子小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外出旅遊,等孩子大了,為了配合大家的時間,喬了半天,更難找出大家可以一起出遊的時間,就這樣拖了好些年。
Thumbnail
寒假春節大概是一年裡面父母與子女共有空閒時間最長的假期了,雖然暑假對孩子來說放得比較久,但是通常都會被送到安親班或補習班上課,同時父母親也得上班沒空,反而寒假裡有農曆過年,是名正言順闔家團圓,不會安排課程的美好時光。     不過假期雖然長,若沒有事先規劃,恐怕也是一轉眼就過去了。平常沒有機會與孩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我們家有學齡期小孩,荷蘭不能隨便幫小孩請假,只能在學校假期時安排假期,所以我們一直都有注意學校的假期。 後來跟沒有小孩的朋友聊,才發現多數的人不知道荷蘭學校假期除了聖誕節之外,其他所有的假期都會分北中南三區輪流放假。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上禮拜六是小孩學校的運動會,這讓小孩這禮拜ㄧ不用上課。作者選擇在家上班,但因為禮拜二是比較忙的一天,所以需要參加兩個meeting。作者在家工作時,小孩問作者在幹嘛,作者說出上班賺錢啊。如果小孩能在勞動節補假,作者就可以不用上班,好好看顧小孩。作為一個三明治社畜,真的很難。
Thumbnail
因為疫情 卻讓我們美夢成真 由於工作的關係,每逢寒暑假,正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孩子小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外出旅遊,等孩子大了,為了配合大家的時間,喬了半天,更難找出大家可以一起出遊的時間,就這樣拖了好些年。
Thumbnail
寒假春節大概是一年裡面父母與子女共有空閒時間最長的假期了,雖然暑假對孩子來說放得比較久,但是通常都會被送到安親班或補習班上課,同時父母親也得上班沒空,反而寒假裡有農曆過年,是名正言順闔家團圓,不會安排課程的美好時光。     不過假期雖然長,若沒有事先規劃,恐怕也是一轉眼就過去了。平常沒有機會與孩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