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時光機47集:去日本唱過日文歌的台灣女歌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在「牽手之聲」網路電台的小節目「金曲時光機」6/21週一22:00播出。線上收聽請至此處往期節目在此可聽

講到赴日發展的台灣女歌手,最成功的首推鄧麗君、歐陽菲菲,以及從小遷居日本的翁倩玉。這集節目先不聽她們的歌,而要挑幾位大家同樣熟悉的名字,但未必熟悉她們赴日發展的故事,以及那些日文版的作品。

台灣引進日本流行歌曲填上本地化的歌詞,早在戰後便行之有年。但大概要到1970年代,才有台灣歌手赴日,由日本詞曲作者替她們量身打造作品。她們的這些歌在日本不一定走紅,後來多半也填上了華文歌詞,回銷母國。儘管日本發展的星途始終艱難,這些歌倒是成色極佳,反映了流行音樂強國的工業實力。當然,也讓我們認識了對我們來說,這些女歌手比較陌生的另一面。

蘇芮 / 一樣的月光(日文版)(1988)
蘇芮 / 砂の船(1988)
蔡咪咪 / 年頃なのね(1973)
蕭孋珠 / 潮路(1974)
蕭孋珠 / 恋ねがい(1974)
費貞綾 / Goodbye Yokohama(1975)
劉藍溪 / 愛のかげろう(1983)
劉藍溪 / Moonlight Shadow(1984)
尤雅 / 燃える渚(1973)
尤雅 / 胸さわぎ(1974)
坣娜 / 愛よ眠れ(198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4.1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黃乙玲,本名黃明珠,新北市萬里人。 1977年開始於北投溫泉區的那卡西走唱,以養活全家。「阿郎師」黃明宗是黃乙玲的鄰居,當時黃明宗領著黃乙玲在北投的飯店走唱賺錢,阿郎師也傳授黃乙玲唱歌的基本技巧。後來黃明宗把黃乙玲推薦給友人楊登魁。
Thumbnail
黃乙玲,本名黃明珠,新北市萬里人。 1977年開始於北投溫泉區的那卡西走唱,以養活全家。「阿郎師」黃明宗是黃乙玲的鄰居,當時黃明宗領著黃乙玲在北投的飯店走唱賺錢,阿郎師也傳授黃乙玲唱歌的基本技巧。後來黃明宗把黃乙玲推薦給友人楊登魁。
Thumbnail
1979年冬季,劉文正〈風兒輕輕吹〉、沈雁〈踏浪〉、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高凌風〈心上人〉、王夢麟〈阿美!阿美!〉…等歌曲持續熱唱到八零年。鄧麗君〈你怎麼說〉、鳳飛飛〈金盞花〉、張艾嘉〈也許〉、蕭孋珠〈迎著風的女孩〉、崔苔菁〈冬天裡的春天〉…也在1980年上半擁有各自的市場。而另一股民歌風潮,正持
Thumbnail
1979年冬季,劉文正〈風兒輕輕吹〉、沈雁〈踏浪〉、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高凌風〈心上人〉、王夢麟〈阿美!阿美!〉…等歌曲持續熱唱到八零年。鄧麗君〈你怎麼說〉、鳳飛飛〈金盞花〉、張艾嘉〈也許〉、蕭孋珠〈迎著風的女孩〉、崔苔菁〈冬天裡的春天〉…也在1980年上半擁有各自的市場。而另一股民歌風潮,正持
Thumbnail
從〈夕陽之歌〉、〈千千闕歌〉和〈風中的承諾〉到夕陽無限好,近20年的夕陽和風沒有隨著時間退散或改變,更多的是經典與風景。無論是哪個版本,歌曲給人的感受總是千變萬化。
Thumbnail
從〈夕陽之歌〉、〈千千闕歌〉和〈風中的承諾〉到夕陽無限好,近20年的夕陽和風沒有隨著時間退散或改變,更多的是經典與風景。無論是哪個版本,歌曲給人的感受總是千變萬化。
Thumbnail
江蕙,本名江淑惠,出生於嘉義溪口,綽號「二姐」,與妹妹江淑娜一起踏入演藝。
Thumbnail
江蕙,本名江淑惠,出生於嘉義溪口,綽號「二姐」,與妹妹江淑娜一起踏入演藝。
Thumbnail
因為周華健一首"風雨無阻",順便打開另一個音頻,聽著滾石唱片一人一首成名曲YT專題,就這樣一首接一首,讓我不小心墜入時光隧道
Thumbnail
因為周華健一首"風雨無阻",順便打開另一個音頻,聽著滾石唱片一人一首成名曲YT專題,就這樣一首接一首,讓我不小心墜入時光隧道
Thumbnail
前幾天和某人在車上,聊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古往今來,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年代只能選一位男歌手一位女歌手,哪些人的歌、人、音樂、及他們的影響性,足以擔綱成為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時代之聲」呢?
Thumbnail
前幾天和某人在車上,聊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古往今來,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年代只能選一位男歌手一位女歌手,哪些人的歌、人、音樂、及他們的影響性,足以擔綱成為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時代之聲」呢?
Thumbnail
講到赴日發展的台灣女歌手,最成功的首推鄧麗君、歐陽菲菲,以及從小遷居日本的翁倩玉。這集節目先不聽她們的歌,而要挑幾位大家同樣熟悉的名字,但未必熟悉她們赴日發展的故事,以及那些日文版的作品。
Thumbnail
講到赴日發展的台灣女歌手,最成功的首推鄧麗君、歐陽菲菲,以及從小遷居日本的翁倩玉。這集節目先不聽她們的歌,而要挑幾位大家同樣熟悉的名字,但未必熟悉她們赴日發展的故事,以及那些日文版的作品。
Thumbnail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或者,是 1939 年李香蘭的版本。1930 年代是中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的轉捩點,但同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卻紅遍兩國,甚至跨越到戰後的臺灣。 先把時間往前推更早,看看戰前的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野心。
Thumbnail
說到〈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你腦中響起的版本是鄧麗君的聲音?還是周璇 1937 年的原始版本?或者,是 1939 年李香蘭的版本。1930 年代是中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的轉捩點,但同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卻紅遍兩國,甚至跨越到戰後的臺灣。 先把時間往前推更早,看看戰前的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野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