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疫苗恐懼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我還是小學低年級生時,打疫苗這事情,曾經充滿未知的恐懼。記得有同學說,那是「火針」。說這話的同學我已經忘了,但我卻記得同學繪聲繪影地形容,他從誰誰誰那邊聽來火針有多可怕。聽說,針不是普通的針,針使用前必須由護士用噴火槍高溫燒過才能完成消毒,而打針的人,不但不能打麻醉,還只能咬緊牙關忍受那皮膚被火燒針頭刺穿的痛楚。最崩潰的是,聽說打完火針的傷口不但劇痛無比,還會造成皮膚的潰爛!嚴重的人往往只能到保健室躺一整天。因此有段時間,低年級小朋友之間流傳各式各樣的「聽說打火針...」的消息,每個聽說都能吸引更多瞠目結舌的表情,直到被某個連續劇之類的話題蓋過為止。
之後的某天,忘記是幾年級的事情,老師終於宣布打疫苗的日子。說也奇怪,曾經那些對火針的傳說,突然之間倒是嘎然而止。也許是因為年紀稍大心智已然不同,又或許只是因為,可能只有我記得火針這種奇怪事情?但總之,真得去打疫苗時,我心裡實在挺失望的。因為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室裡,我既沒看到拿著噴火槍的白衣護士,也沒看到各種各樣腫脹潰爛的手臂。只看到噙著淚水又緊壓著紗布的同學們,還有我微微發疼的傷口。
會想到這件事情是因為,最近辦公室的阿姨整天談論疫苗,氛圍中瀰漫的打針恐懼症,帶我回憶起了小時候,這種大家怕怕的氣氛,讓我有種大家都是我同學的親切感!我們好像是一起面對著未知恐懼的同學,在未知的害怕中互相交換消息,就好像是要確認彼此都是害怕的,才能夠得到某種勇氣一樣。但不同的是,打疫苗在小學時終究是有明確未來的一件事情,孩子們單純是因為無知而放大了恐懼。但現在的疫苗卻存在太多的未知,甚至,各種各樣未經查證、誇大、目的性的報導鋪天蓋地放送著。感覺那幾cc的針管中塞的不是希望,而是裝了1顆子彈的左輪手槍,就等著倒霉的傢伙按下。
看著那些新聞,我不怕嗎?其實還是挺擔心的。但我還是試著告訴自己,未來一定會來,再恐懼也要排隊打針。因為,我們沒有其他對抗疾病的方法,我們真的沒有。也許我們現在是白老鼠,也許,幾年後會發現疫苗真得有問題。但現在這個時刻,如果不試試各種往前走的方法,就只能等著被疾病攻擊。到時候病毒跟免疫系統之間誰能勝出?可能也是一樣的未知及恐懼。而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只能好好搜集正確情報,讓未知盡量成為已知,試著讓恐懼變得少一點。剩下的,就只能一起等待疫情過去,等到哪一天我們回頭看,才會知道很多事情如果能戰勝恐懼,其實日子會比較容易過。
我記得小學高年級的某一天,在福利社聽到低年級的學弟妹講起了打火針的事情,我心裡不但竊笑他們的無知,並且暗暗決定不要告訴他們真相,可能是因為,當恐懼消去了之後會發現,火針的傳說實在挺有趣的。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前幾天學校發了問卷回來,上面還另外有施打前需要先上網掃瞄QR code填寫資料。 昨天孩子從學校回來得知要打針,一直說自己健康又沒生病住院,為什麼還需要打針,邊說邊情緒崩潰的躲在被子裡哭了。 往年國小的時候,也是每年都有施打流感疫苗,倒是沒那麼大的反應。 新生入學後上了國中,這次班上有一半以上
Thumbnail
記得小學時,一個很深刻的恐怖記憶,發生此次驚人事件,自動鐵捲門會把人捲進去,那時親眼看到的,聽聞的學生及老師都很驚嚇錯愕,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一個平常的下課時間,鈴聲一響,大家飛快跑去操場玩,打躲避球、嬉鬧,但有一群低年紀的小朋友,跑去玩鐵捲門開關遊戲,先將鐵捲門放下,輪流一人像掉單槓抓著鐵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小學時因為新門牙在舊門牙後蠢蠢欲動,但舊門牙堅持在自己崗位屹立不搖,於是我第一次看牙醫就是在小學,眼睛被蓋著的我,感官變得好清楚,牙醫北北說:現在幫你做一個泡泡,再來就不會痛囉,長大我才知道那是麻醉針 再度去看牙醫是大學的時候,因為長出來的其中一顆智齒躺著安穩,所有能想到的菜渣肉渣都會卡在上面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前幾天學校發了問卷回來,上面還另外有施打前需要先上網掃瞄QR code填寫資料。 昨天孩子從學校回來得知要打針,一直說自己健康又沒生病住院,為什麼還需要打針,邊說邊情緒崩潰的躲在被子裡哭了。 往年國小的時候,也是每年都有施打流感疫苗,倒是沒那麼大的反應。 新生入學後上了國中,這次班上有一半以上
Thumbnail
記得小學時,一個很深刻的恐怖記憶,發生此次驚人事件,自動鐵捲門會把人捲進去,那時親眼看到的,聽聞的學生及老師都很驚嚇錯愕,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一個平常的下課時間,鈴聲一響,大家飛快跑去操場玩,打躲避球、嬉鬧,但有一群低年紀的小朋友,跑去玩鐵捲門開關遊戲,先將鐵捲門放下,輪流一人像掉單槓抓著鐵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小學時因為新門牙在舊門牙後蠢蠢欲動,但舊門牙堅持在自己崗位屹立不搖,於是我第一次看牙醫就是在小學,眼睛被蓋著的我,感官變得好清楚,牙醫北北說:現在幫你做一個泡泡,再來就不會痛囉,長大我才知道那是麻醉針 再度去看牙醫是大學的時候,因為長出來的其中一顆智齒躺著安穩,所有能想到的菜渣肉渣都會卡在上面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