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長輩不打AZ疫苗,該怎麼勸?(作者:前台大小兒科醫師 胡殿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原作者胡殿詮醫師現服務於城林小兒科診所,經本人同意將FB原文轉貼於此)
關於疫苗,最近發現一個令我驚訝的事情:資訊完全不對等!有些在醫生界早已變成常識的事情,結果民眾完全不清楚,仍然被錯誤的媒體資訊帶著跑。結果接種率越來越低,這實在不是件好事。我決定,來寫一篇簡單澄清文好了。

長輩迷思1:「我好怕AZ副作用,想等莫德納或BNT。」

呃,其實啊,
AZ副作用絕對小於莫德納或BNT!而且小超多!
上圖選自指揮中心二月的公告,資料來源也列在圖下方,這可是來自WHO的鐵證。基本上,那些嚴重副作用,什麼AZ可能血栓啦、莫德納可能心肌炎啦,長輩通通不用管,因為幾乎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那麼,這張圖最重要的資訊是什麼呢?老人如果有慢性病,發燒可能會造成心肺代謝的負荷忽然升高,造成一些慢性病惡化的疑慮。之前世界各國施打的經驗,都已經很清楚:
  1. 老人發燒機會比年輕人低。
  2. 就算要比發燒機率,AZ根本就是BNT或莫德納的一半!!一半!一半!
所以,要是我家長輩,我寧可趕快幫他們打AZ,效果比年輕人好、副作用又比其他牌小,畢竟世界各國也都是這麼建議:老人優先打AZ。
至於,那些「打完疫苗猝死」的新聞呢?好像很可怕耶?嗯,相信長輩們這麼熟知世故,應該不會輕易被媒體騙了。目前做了26例解剖,沒有一例證實相關,就是巧合而已。難道,打完疫苗吃東西嗆到,也要怪在疫苗頭上?

長輩迷思2:「AZ效果差耶,莫德納和BNT比較好啦。」

呃,其實啊,這種說法應該是錯的!
已經有資料證實,AZ效果跟BNT一樣好,而且若只打一劑,可能更好!!更好!更好!
下圖選自Nature Medicine今年六月的paper。簡單說呢,就是英國這個國家不太爽:之前各家疫苗進行三期實驗,時間、地點、遇到的變種病毒都不一樣,那把這些實驗結果拿來直接比較,真的沒問題嗎?想想看,夏天實驗可以跟冬天比嗎?原種病毒可以跟變種比嗎?
於是英國發狠,做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研究。這個研究超重要、在醫生界已經廣為流傳,但我挺訝異其實大眾不知道。簡單來說,英國在同期同地同族群,分成兩組:一組打AZ,一組打BNT,然後捉對比較,看哪個好。這張圖的每個綠圈裡,上面AZ、下面BNT,然後看不同時間,黑點越左邊越好。你分得出來,哪個比較左、哪個比較右嗎?分不出來!結論就是:AZ跟BNT一樣有效!
如果長輩們還不相信,下面引用自「臨床筆記」臉書專頁,是台大醫院記者會黃立民教授的發表:
如果只打一劑疫苗,保護效果多少?
  1. 輝瑞/BNT一劑:52%。
  2. 莫德納一劑:69.5%。
  3. AZ一劑: 76%!!!
以現在台灣疫苗供貨情形,您確定打得到第二劑?這樣的話,要不要搶一個「效果最好的第一劑」來用用?

長輩迷思3:「我有慢性病,年紀又大,我不能打疫苗啦,我相信不會這麼衰得到新冠肺炎的。」

呃,其實啊,
新冠肺炎死亡率第一相關的就是年齡,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
然後,有慢性病的老人死亡率就更高、更該打疫苗。
疫苗對新冠肺炎的保護力,自然是不用說了。沒打疫苗,就是完全沒保護力,一旦不小心染上,老人有極高機率發生重症、甚至不幸身故。台灣死亡率目前一直徘徊在4%左右,目前還看不見下降趨勢。
就算僥倖逃過一劫,有件事情恐怕新聞都沒提:多少患者即使康復後,仍然被「終生吃不到食物味道」、「肺纖維化一直喘和胸痛」所困擾。想像一下,你吃火鍋像喝水,你吃鹹酥雞像嚼蠟,這種人生好過嗎?打了疫苗,不能保證您絕不會得病,但至少這些併發症、後遺症,全部都大幅消失。
下圖是各國最近的疫情死亡數目,令人吃驚的是:即使最近delta印度變種在各國肆虐,死亡數仍然一直靜悄悄、完全沒有爬起來,看看AZ大宗的英國,那個曲線被壓到多低。這暗示一件事:打疫苗後,就算碰到新冠肺炎,大概就變成個感冒了。


長輩迷思4:「都不打可以嗎?我不要出門就好,全國繼續封鎖我就安全啦。」

呃,其實啊,
您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該為您的兒女事業著想,該為您的金孫 著想。因為您不打疫苗的話,台灣一定會有第二波疫情,您小孩的事業學業可能都得停擺。
最近有個荒謬可笑的論調:如果長輩都待在家、足不出戶、絕對不碰任何人,就可以免於新冠肺炎的威脅了。呃,我是不知道您可以關多久啦,但恐怕再怎麼封鎖,您還是得上街買東西,而光是這件事情,絕對就可能染病(看看那些染疫足跡,全聯和市場佔了多少)。況且,再怎麼嚴格的封城、禁閉,總會面臨重新解封的一天,然後解封後不久、第二波疫情就會再起,而且當它捲土重來的時候,絕對比第一波更猛、更慘、更久。下圖就是香港的疫情曲線,第二波比第一波慘,第三波比第二波又更慘。他們後來怎麼避免第四波?答案跟你想的一樣:打疫苗。疫苗絕對是唯一的解藥,這在英國、法國、西班牙、新加坡、韓國,全部都是這樣,台灣沒有理由例外。
另外,很多長輩們都有孩子吧?您的孩子應該跟我同輩吧?他們從事什麼行業呢?最近他們的生意好嗎?我不知道您怎麼樣,但我一堆同輩好友,健身教練、餐廳老闆、領隊導遊、服務娛樂業,最近全都苦於「準封城」,每天閒閒在家沒事幹、排隊跟銀行申請紓困,渴求能趕快回去上班、才有錢養家繳貸款。兒童更慘,不能上課、不能上補習班,開學遙遙無期。他們唯一的出路是「解封」,而且解封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家都打疫苗」,但就因為您不想打、卡住接種率,他們的事業和學業全都繼續停擺。請問您忍心嗎?
再提提您的金孫:12歲以下的兒童沒有任何疫苗通過許可,全世界都是這樣。兒童就是沒疫苗可打,毫無保護力的一群人。請問您現在不打疫苗,您敢回去抱孫子嗎?如果您不小心染疫、結果把可怕的新冠肺炎、傳給幼小可愛的金孫……請問您忍心嗎?(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多少家戶感染圖就都是這樣)

長輩迷思5:「可是聽說混打比較好耶?而且好多政治人物都在電視上說,不要打AZ耶?」


呃,混打是另外一個議題,目前證據不足、不知好壞。但就算,您真的考慮混打,那先打AZ是您唯一的選項,因為先打BNT或莫德納,之後就不能混打其他牌子了。反倒是,您可先打AZ,之後再補打莫德納或BNT,似乎有初步研究覺得,這樣比兩劑同牌還好,但這還有待證實。
至於,好多名人都說別打AZ耶?這直接看下圖好了。這裡面有些人,比您還有錢還有權勢。這裡面也有些人,即使到現在還一直在唱衰AZ。但他們身體很誠實,早就都想盡辦法、鑽天摩地,去提早搶了AZ疫苗來打。
那,請問......您還在等什麼呢?
(圖片作者:林維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天空落下大旱以來的第一滴雨,滴在手燒窯的小池裡泛起陣陣漣漪,滴在沉悶的日子裡,帶起即將迴旋的涼風。然後,我接到了M的電話。 電話中的M語氣昂揚自信,我幾乎可以想見她身上是穿著俐落合身的套裝,並且在和我對話的同時,正同步下達簡潔明快的指令。靜靜地聽,聽窗外絲絲細雨在欄杆上在玫瑰花叢間在小魚嬉戲間傾訴…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旅行,我們一直在出發,也一直在歸來。 故事序幕在遙遠的拉達克拉開,一個眨眼突然接到台灣,又在一個對話還沒完結時,回到了那座高原。我幾度以為自己翻錯了頁,數次以後才明白作者的意圖:在旅途中茫然四顧時的自問,何嘗不與在現實生活中行事如儀時的恍神相同?為什麼是喇嘛玉如和青少年日間病房?…
空橋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何謂空橋,是在空中的橋樑嗎?還是架空的橋呢?那到底是不是橋呢?這個橋可以通到哪邊去呢?就像是伯鑫跟朋城一樣,站在這座橋上面不知道會通到哪裡去。就像這個世代的人一樣,好像很有目標的在行走,但是連下一步是哪裡都不知道。「這幾年有這麼多人告訴過我,你必須克服恐懼,必須讓自己快樂起來…
當我看到書的封面是有一個人孤單的站在一個永無止境的橋上,以及看到書名是叫做《空橋上的少年》時,我立刻聯想到的便是如今的我們。現今的我們正在為未來的大學奮鬥,可是同樣的也為未來的科系而苦惱,且不但是為了未來的科系,甚至也對未來的種種而感到十分的憂心。我們就像是空橋上的少年般,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不知…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天空落下大旱以來的第一滴雨,滴在手燒窯的小池裡泛起陣陣漣漪,滴在沉悶的日子裡,帶起即將迴旋的涼風。然後,我接到了M的電話。 電話中的M語氣昂揚自信,我幾乎可以想見她身上是穿著俐落合身的套裝,並且在和我對話的同時,正同步下達簡潔明快的指令。靜靜地聽,聽窗外絲絲細雨在欄杆上在玫瑰花叢間在小魚嬉戲間傾訴…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旅行,我們一直在出發,也一直在歸來。 故事序幕在遙遠的拉達克拉開,一個眨眼突然接到台灣,又在一個對話還沒完結時,回到了那座高原。我幾度以為自己翻錯了頁,數次以後才明白作者的意圖:在旅途中茫然四顧時的自問,何嘗不與在現實生活中行事如儀時的恍神相同?為什麼是喇嘛玉如和青少年日間病房?…
空橋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何謂空橋,是在空中的橋樑嗎?還是架空的橋呢?那到底是不是橋呢?這個橋可以通到哪邊去呢?就像是伯鑫跟朋城一樣,站在這座橋上面不知道會通到哪裡去。就像這個世代的人一樣,好像很有目標的在行走,但是連下一步是哪裡都不知道。「這幾年有這麼多人告訴過我,你必須克服恐懼,必須讓自己快樂起來…
當我看到書的封面是有一個人孤單的站在一個永無止境的橋上,以及看到書名是叫做《空橋上的少年》時,我立刻聯想到的便是如今的我們。現今的我們正在為未來的大學奮鬥,可是同樣的也為未來的科系而苦惱,且不但是為了未來的科系,甚至也對未來的種種而感到十分的憂心。我們就像是空橋上的少年般,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年長者原本有外出運動的習慣被迫暫停,《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長輩活動量變少,家中年輕人可以提供一些在家運動的線上影片,或是增加活動量的素材,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都是有助於銀髮族肌力維持的好選擇。
Thumbnail
許多老師、學生,開學了也尚未施打疫苗,使得多數孩子們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家長卻也無能為力。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整理出了,哈佛醫學院 – 克萊爾麥卡錫醫師 給的 3 個建議,讓孩子們在開學時也能做好自身的保護,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Thumbnail
WeiWei: 以前有一陣子,我很愛講話,有什麼想法,碰到人有機會就講,是講過幾次之後,前因後果逐漸成形,才想到可以寫下來。一開始沒想到要寫的。 你說你訂閱的方格子: 「後來改訂目己想看的2個150半年的, 看看自己會不會認真看完,有用的才能有幫助,你說我是否太務實,哈」 ——本來就這樣,不用看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若開邦教育處副處長登登敦(Tun Tun Thein)表示,1 日,將近36萬名孩童返回小學、國中及高中就學。「首日返校學生人數為35萬8931名,返校率將近百分之百。」 登登敦說,緬甸教育部在返校前已經發布新冠肺炎因應指引。 一名來自彌蓬(Myebon)的中學老師表示,「天氣燠熱,學生和老師都不戴
Thumbnail
認識的人隨著長大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元,從小的時候家人教導我們要認真讀書要幫忙打理家裡,假日的時候甚至要去幫忙父母送貨,自己的時間可能都會被消磨掉,就算想出去玩也會擔心家中的經濟問題,甚至高中開始就半工半讀,打工在別人眼裡是賺自己的零用錢,但在我的眼中是為了自己的吃飯錢,有剩下的才會算是零用錢,即使這
Thumbnail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年長者原本有外出運動的習慣被迫暫停,《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提醒,長輩活動量變少,家中年輕人可以提供一些在家運動的線上影片,或是增加活動量的素材,試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都是有助於銀髮族肌力維持的好選擇。
Thumbnail
許多老師、學生,開學了也尚未施打疫苗,使得多數孩子們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家長卻也無能為力。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整理出了,哈佛醫學院 – 克萊爾麥卡錫醫師 給的 3 個建議,讓孩子們在開學時也能做好自身的保護,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Thumbnail
WeiWei: 以前有一陣子,我很愛講話,有什麼想法,碰到人有機會就講,是講過幾次之後,前因後果逐漸成形,才想到可以寫下來。一開始沒想到要寫的。 你說你訂閱的方格子: 「後來改訂目己想看的2個150半年的, 看看自己會不會認真看完,有用的才能有幫助,你說我是否太務實,哈」 ——本來就這樣,不用看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若開邦教育處副處長登登敦(Tun Tun Thein)表示,1 日,將近36萬名孩童返回小學、國中及高中就學。「首日返校學生人數為35萬8931名,返校率將近百分之百。」 登登敦說,緬甸教育部在返校前已經發布新冠肺炎因應指引。 一名來自彌蓬(Myebon)的中學老師表示,「天氣燠熱,學生和老師都不戴
Thumbnail
認識的人隨著長大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元,從小的時候家人教導我們要認真讀書要幫忙打理家裡,假日的時候甚至要去幫忙父母送貨,自己的時間可能都會被消磨掉,就算想出去玩也會擔心家中的經濟問題,甚至高中開始就半工半讀,打工在別人眼裡是賺自己的零用錢,但在我的眼中是為了自己的吃飯錢,有剩下的才會算是零用錢,即使這
Thumbnail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