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法規大小事(1)

投資法規大小事(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系列文章
主要是平時工作會遇到的事情
有礙於本科不是法律相關
也不是承銷出身
很多實務上的規定並不是很熟悉之外
也容易遇到事情要回想之前怎麼做
因此, 用這系列文章來記錄

Q1: 資本總額需不需要比實收資本額高?

A: 要, 而且建議一定要
資本總額(或稱額定資本額)是依照公司章程內容登記,
實收資本額是實際收到的金額,
額定資本額以內的股數可以分次發行,
資本總額內發行新股,僅需要董事會決議,
如果要發行超過額定資本額的股份,就必須要修改公司章程中的資本總額,而修改公司章程則需要股東會決議。

這時候企業主會問, 要開股東會就開阿, 有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 要分成公發前和公發後
股東會開會前, 要上股東會之議案內容與股東會召開時點
是由董事會決議
因此要召開股東會前一定會有董事會
依公司法第204條規定:
「董事會之召集, 應於3日前通知各董事及監察人。
但章程有較高之規定者, 從其規定。」
目前實務上通常是7日前(依各公司之章程規定)

但也不是說開完董事會就立馬能開股東會
依公司法第五章第三節 股東會之規定股東會前通知期程如下

上面文字看起來露露長
但其實觀念並沒有很複雜
以下用情境題來解釋:

情境1:資本總額≦變更後的實收資本額

假設1/1因特殊事件導致需要變更資本額500萬元
公司資本總額1000萬元、實收資本額500萬元
因實收資本額500萬元 + 變更資本額500萬元 = 資本總額1000萬元
此時只需透過董事會決議即可
因此, 端看公司章程規定, "至少3天" 前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變更資本額議案後
股務就可以做後續的公司變更登記相關行政流程

後續行政流程, 就是公司變更登記
這邊也有情境題
假設公司實收資本額原本是≧5億元
公司登記是由經濟部商業司辦理
否則是由地方登記處辦理
因此,如果公司變更後的實收資本額超過5億元
則將從地方登記處改由經濟部商業司辦理
這也是一個時間差
在時間很急迫的時候,會變得十分繁瑣
加上並非變更登記申請書遞進去後就自動生效
也是需要審查通過才完成變更
快一點一周內搞定
慢一點搞個兩周以上甚至1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情境2:資本總額≠變更後的實收資本額

假設1/1因特殊事件導致需要變更資本額600萬元
公司資本總額1000萬元、實收資本額500萬元
因實收資本額500萬元 + 變更資本額600萬元 >資本總額1000萬元
此時除了董事會決議外,還需要股東會決議
假若時間點配合的上股東常會,那當然直接召集董事會並提報股東常會
但假若配合不上
例如6/30要召開股東常會
而6/20發現需要變更註冊資本額
公司章程規定要7日前召集董事會
則6/27才能開董事會,該議案是沒辦法放進去股東常會內
(前述所稱的股東會前通知,包含股東會開會所需文件
如股東會開會通知書、委託書用紙、有關承認案、討論案、選任或解任董事、監察人事項等各項議案之案由及說明)
必須額外召開股東臨會決議公司章程修章

因此,如果6/30要召開股東常會
假設公司未公發
公司章程規定是7日前通知董事會召集
則最晚可以執行放大資本總額的時間點為:6月4日
這個時間還要包含重新印製股東常會通知並寄發
這個端看股東人數, 如果不多當然可以便宜行事
但如果人數眾多, 弄起來也不會是1-2天的事情
(尤其6月是大部分公司的股東常會時間
印刷廠通常排程會滿到不行)
所以會建議5月底前就確定是否要變更股本

ok, 以上說明, 供各位參考~

avatar-img
老傑克碎碎念的沙龍
6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3)-初級市場」中, (1)簡單描述了初級市場的概念; (2)從公司成長周期將初級市場進一步做更細緻的分類; (3)文章中對各階段有更細緻的介紹; (4)Pre-IPO是目前有做次級市場投資的投資人,為求更高獲利,在初級市場主要著墨之處。 完成初級和次級市場2大塊的簡單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2)-次級市場」中, (1)簡單描述了次級市場中包含了哪些範疇; (2)從股票出發,將次級市場進行更深入的分類; (3)權值股是一定會研究,因此不易具備差異性; (4)非權值股是研究員競爭之處,各顯神通; (5)非權值股可簡單拆分成題材、殖利率、一次性收益。 接續「投資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1)-序」中, (1)首先定義了投資; (2)定義了投資分類,簡單拆分成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3)簡單描述投資需要考慮的item 本文主要就是從次級市場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
會產生寫這個系列文章的念頭 是基於大學念企管, 對於企業經營策略等事務的理論基礎 碩士念財金, 對金融商品公司財務決策等理論基礎 加上多年實務工作經驗, 還有在次級市場打滾後 深感市面上缺乏這類的書籍能參考, 通常是東一塊西一塊, 各說各有理 但單獨學習其中一塊時 也很難聯想到, 原來在投資思考中,
近日因個人實務經驗不足 為了避免未來評估投資案時只流於單純的合約+財務數字分析 忽略各種經營層面上的瑣碎事項 導致在投資評估時少考慮到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風險 因此報名了大大學院的郝旭烈(郝哥)的"幫公司獲利的30堂財務思維課" 開啟了實務面的管理知識的思辨過程 其中很多議題都是非常值得思考 本篇文章就
新聞連結:一個官司摧毀一個產業 德國賓士控告帝寶,為何引發核爆級判決? 相信有在開車/騎車的人都知道 當車子過了保固期 通常不會回原廠修 最關鍵的因素是, 原廠的零件相較副廠太貴 機車還好些, 有些原廠副廠零件不會差太多 但汽車就通常不是這麼一回事 尤其高檔車更是容易有明顯價差 在維修這檔事上, 為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3)-初級市場」中, (1)簡單描述了初級市場的概念; (2)從公司成長周期將初級市場進一步做更細緻的分類; (3)文章中對各階段有更細緻的介紹; (4)Pre-IPO是目前有做次級市場投資的投資人,為求更高獲利,在初級市場主要著墨之處。 完成初級和次級市場2大塊的簡單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2)-次級市場」中, (1)簡單描述了次級市場中包含了哪些範疇; (2)從股票出發,將次級市場進行更深入的分類; (3)權值股是一定會研究,因此不易具備差異性; (4)非權值股是研究員競爭之處,各顯神通; (5)非權值股可簡單拆分成題材、殖利率、一次性收益。 接續「投資
前情提要: 在「投資系列文章(1)-序」中, (1)首先定義了投資; (2)定義了投資分類,簡單拆分成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3)簡單描述投資需要考慮的item 本文主要就是從次級市場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
會產生寫這個系列文章的念頭 是基於大學念企管, 對於企業經營策略等事務的理論基礎 碩士念財金, 對金融商品公司財務決策等理論基礎 加上多年實務工作經驗, 還有在次級市場打滾後 深感市面上缺乏這類的書籍能參考, 通常是東一塊西一塊, 各說各有理 但單獨學習其中一塊時 也很難聯想到, 原來在投資思考中,
近日因個人實務經驗不足 為了避免未來評估投資案時只流於單純的合約+財務數字分析 忽略各種經營層面上的瑣碎事項 導致在投資評估時少考慮到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風險 因此報名了大大學院的郝旭烈(郝哥)的"幫公司獲利的30堂財務思維課" 開啟了實務面的管理知識的思辨過程 其中很多議題都是非常值得思考 本篇文章就
新聞連結:一個官司摧毀一個產業 德國賓士控告帝寶,為何引發核爆級判決? 相信有在開車/騎車的人都知道 當車子過了保固期 通常不會回原廠修 最關鍵的因素是, 原廠的零件相較副廠太貴 機車還好些, 有些原廠副廠零件不會差太多 但汽車就通常不是這麼一回事 尤其高檔車更是容易有明顯價差 在維修這檔事上,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