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ROE、ROCE、ROIC有什麼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會興起寫這篇的念頭,主要是來自於多年來在公司與主管溝通轉投資企業表現時
經常發現對一些指標上的認知差異
追根究柢,是因為教科書並沒有很明確的定義與比較
尤其是分子分母的定義更是眾說紛紜
因此起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希望能幫助對此仍困惑的朋友。
看到這裡一定會產生疑惑
ROIC和ROCE這兩個名詞確實是比較陌生
但在現在制式的財務報告中,已經有計算好的ROA和ROE
這樣直接用就行啦,為何還需要在這邊討論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實務經驗後,仍然發現編制該數據的人(通常是財務部)
對於該數據的使用,仍處在很基本的認知
當然近年已有大老在呼籲正確的觀念
可是誤用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因此希望這篇能有效解除您心中的疑惑。
好,不囉嗦,開始進入正題:
表1
上面表1所列示的是虛構的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
但大部分重要科目皆有列出
後續深入討論時,將依此虛構的表1進行剖析。
ROA (Return On Assets) 資產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顧名思義,是公司全部資產每年能產生報酬的能力
ROA越高,直球的概念就是公司透過利用總資產能產生當年度的報酬越高
公式也非常簡單,就是ROA=稅後淨利/資產總額
用表1的數字,ROA=10,400/378,000=2.75%。
這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了
「不對阿! 你說錯了! 明明教科書上用的方式是平均資產總額!」
這也是我在實務上最常跟財務部爭辯的事情
事實上不止這個比率,甚至包含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存貨週轉天數、應付帳款週轉天數等,以及後續要討論的ROE,都有平均的概念
許多讀過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教科書的朋友
都會被洗腦分母要用平均值
但,為什麼要用平均值?
「大學老師說,為了避免數值被極端值影響,所以要用平均值平滑,以避免數值波動性過大」
恩,非常認真的好學生,小弟我當年也是這樣被傳授的
當時完全不疑有他
但隨著實務經驗多了,反而覺得很奇怪
分子用的是當年度的期末結算數,那為什麼分母反而要用平均值?
期末的數值才最能代表該公司的真實情況,使用平均值反而有扭曲的嫌疑
這個觀點不只我這樣說,甚至大會計師張明輝也於大作中特別強調
因此後續將持續使用期末數字進行分析。
(詳情請見《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P.94 )
ROE (Return On Equity) 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顧名思義,是評估大股東投入公司的資金每年能產生報酬的能力 ROE越高,就是公司替大股東賺的年度報酬率越高
公式也非常簡單,就是ROE=稅後淨利/股東權益總額
用表1的數字,ROE=10,400/194,000=5.36%。
但是,隨著台灣適用IFRS後,ROE也有了不同的面貌
主要的關鍵在於非控制權益上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在於IFRS適用後
合併報表的EPS=歸屬於母公司淨利/股數
而不是過往GAAP時直接將稅後淨利/股數
非控制權益的產生是來自於超過50%的子公司
合併後一部分獲利並非由母公司享有
例如持有80%的子公司股權,假設該年度賺100元
則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只有80元,剩下20元是該子公司的其他股東享有
表示投入母公司的大股東只能享有80元的權益
因此在衡量母公司替大股東賺錢的能力時
把不屬於大股東的數字放進去一起考慮,略顯瑕疵
當然非控制權益比率很小時,自然是無傷大雅(例如台積電非控制權益連1%都不到)
但如果占比很大時,此調整就有必要性了
因此公式將調整成,ROE*=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歸屬母公司權益
用表1的數字,ROE=8,320/160,000=5.20%。
到這邊特別提一下
目前坊間會看到用歸屬於母公司淨利計算的ROA
ROA雖然名稱是「報酬」,但內涵更多是使用資產的「效率」
目的是觀察全數的資產能創造多少獲利,討論的是資產使用效率高或低
如果要用歸屬於母公司淨利作為分子
那概念會變成,全數的資產(包含子公司)創造的獲利有多少是分給母公司大股東
以「效率」而言並沒有新增額外的意涵
如真要解釋,應是看公司利用別人的錢開槓桿能額外創造多少報酬率
(別人的錢=負債+子公司其他大股東的投入/未分配)
比較是站在母公司/控股公司的立場的計算。
-------------------------------------------------------------------------------------
從這邊開始,討論的就不會是太常見的ratio
雖然不常見,但會創造出來,就表示有其意涵,只是通常是管理意涵
對於投資幫助較並不如ROE般直覺
無論如何,就讓我們耐心看下去吧!
ROCE(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已動用資本回報率
先把公式丟出來,ROCE=EBIT/Capital Employed
已動用資本回報率,從字面上來看,
關鍵在於「已動用資本」,到底是什麼?
此名詞並非常見的財務科目
但概念並非令人感到陌生
首先要先了解,資產負債表右邊(負債+權益)=支應資產的資金來源
無論是原始股東發起公司的投入、增資、向銀行借錢、向資本市場借錢
目的都是將拿到的錢去購置資產(無論是實體或是非實體)
可是基於會計的認列原則
一些並非直接借錢的交易,因性質屬於未來需償付的代價,故認列在負債中
可是這類型的負債(eg. 所得稅負債、應付帳款等)與實際借錢仍有些差異
在一些情境下,更希望知道公司能將對外籌資取得的資金轉換成報酬的能力
這時,對外籌資取得的資金,就是「已動用資本」(Capital Employed)
其中Capital Employed=Equity+有息負債。
到這邊解釋了分母的內涵,應該沒啥問題了...吧?
等等,分子EBIT是什麼東西?!
這個名詞,全名叫做「稅前息前利潤」
顧名思義就是將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目的是用來分析撇除掉資本結構的成本和稅率的影響後,公司經營的表現
其實就我看來
繼續延續ROA和ROE所使用的分子:稅後淨利,也未嘗不可
然而,使用ROCE,就是希望看到公司藉由對外籌資能創造獲利的能力
如分子採用稅後淨利,則屬於對外籌資的成本(利息費用)也納入考量
這樣未免有重複考量之嫌
當然同樣的理由也適用在ROA
因此有一派的認為ROA的分子應該要調整成EBIT,其來有自。
用表1的數字,
EBIT=稅前淨利13,000+財務成本淨額500=13,500
Capital Employed=
短期借款20,000+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18,000+銀行借款30,000+
應付公司債60,000+股東權益合計194,000=322,000
ROCE=13,500/322,000=4.19%
(對比使用EBIT的ROA=3.57%)
ROIC(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投入資本回報率
相較於ROCE,ROIC目的更為精準,是觀察實際有使用的資金的報酬情況
公式先拋出來,ROIC=NOPAT/Invested Capital
既然目的是觀察「實際」有使用的資金
相信讀者您會下意識認為將已動用資本扣除未動用的部分
沒錯!
分母Invested Capital=Capital Employed-現金及約當現金
強調公司實際使用資本的報酬率
這時候來問題了
為什麼分子要特別使用NOPAT而非EBIT呢?
依我的觀點,是因為使用ratio的目的不同所導致
NOPAT(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從字面上能得知是基於Operating Profit的調整數
Operating Profit中文翻譯是營業淨利,也就是營業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後的本業淨利
After tax就是Operating Profit*(1-T)
在公司業外收入及支出=0的情況下,NOPAT=EBIT*(1-T)
這也造成無論教科書也好、CFA也好,都會直接認定NOPAT為稅後EBIT
但實務上這是有差異的
NOPAT更強調的是本業的獲利,EBIT*(1-T)則是加上業外後的獲利
用表1的數字,
NOPAT=營業淨利12,000*(1-稅率20%)=9,600
Invested Capital= Capital Employed 322,000-現金及約當現金30,000=292,000
ROIC=9,600/292,000=3.29%
因此,基於實務經驗後,
我認為,ROIC和ROCE本質上沒有差這麼多
其兩者最大的核心差異是,
ROCE觀察的是全部的資本,而ROIC是實際有動用的資本
假若今天只是想觀察全部外籌的資金vs真實有動用的資金之間的使用效率差異
分子用一樣的反而更具備可比較性
但若是希望能看到實際動用的資金推動本業所產生的報酬
分子使用NOPAT或許更合適一些
-----------------------------------------------------------------------------
前面的段落,花了很大的篇幅解釋四個指標本身
那到底對投資來說有啥差異呢?
表2
我認為,在投資上,使用ROA和ROE是比較容易使用的
因為不需要太多繁複的計算,且計算出來的結果,只需要>0且有持續增長就是好事
例如ROE從-10%變成0%,股價就能基於公司轉虧為盈題材噴一波
然後ROE從0%每年按1-2%增長,就變成價值型股票
此時如果用精確的公式計算ROIC
投資人可以進一步分析公司使用外籌資金的效率
來評估公司本業的經營效率
同樣的,只要>0且有持續增長,就是好事
那,ROCE要用在哪裡呢?
我認為,是用在是否要參與公司的對外籌資
身為思考是否要參與的股東,投資人評估一個標的的好壞
更多的是資金投入之後,公司能不能賺的比投資人把該資金挪去他處賺得更多
也就是投資人的機會成本
投資人的機會成本百百種,如果是股票投資人,會使用股票市場的年平均報酬率
以美國市場而言,會使用S&P500年平均報酬率12%為基準
如果是債券投資人,則會使用相同債信評等的平均報酬率來估算
當今天公司對外籌資,投資人除了會計算可能的投資報酬率外
也會觀察過去投入進去的資金,公司是否能在本業上賺的比市場投進去的錢還多
來判斷是否公司有能力達到其在對外籌資時畫的餅
因此,用WACC作為一個基礎值,也足以具備代表性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背景知識】 1. 書名: 圖解新制財報選好股《暢銷增訂版》 2. 作者: 羅澤鈺 會計師 3. 作者背景: 誠鈺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4. 出版: 商周出版 5. 出版日期: 2015.08 6. ISBN: 978-986-272-848-2 【讀書心得】 會計,真的會快快忘記。 會計並非一個
2020年, 全世界壟罩在covid的威脅下 有部分的人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 有部分的人在第一線跟病毒奮鬥 我很幸運, 仍然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同時也沒有房貸車貸學貸等負債 但也是因為covid造成了工作內容的貧乏 除了固定的基本工作內容外 一些相對積極進取的工作行為都已被擱置 這時, 人難免會覺得
台大教授: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這篇商周的文章, 看了心有戚戚焉 雖然這樣說很自大 但小弟我確實是有過類似的經歷 雖然沒文中女主角這麼猛, 7個學期都是書券 但也是曾經高中全校第一名、大學全班第三名過 不過呢, 這種"優異"表現 通常只會曇花一現 原因很簡單 因為, 我拿到書券後, 覺得
分割(Stock Split)與反分割(Reverse Stock Split) 這兩個名詞對於台灣的投資人而言 想必是十分陌生的 反而是有關注美國股市的投資朋友 三不五時就會聽到這個名詞 那這兩個名詞, 到底所指為何? 經我觀察 國外(英文為主)討論的文章十分的多 惟中文的討論卻經常有偏頗 認為
企業投資如何看待專利交易? 前言 在這篇文章開始前說個幾句 小弟我本來是打算設定這篇文章的標題為"創投家"如何… 但坦白而言 儘管我跟我幾位在創投擔任AO的朋友 對於專利交易的相關風險與對應策略, 皆有相當程度的認同 但創投的MD或GP能否有這樣的認知 坦白說, 我們幾個私底下聊過, 有些感受不到
延續第3篇, 用元照出版社出的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這本書 討論另一個議題: 集團控制公司的誠信義務(或稱 信義義務) 書中用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併購高鑫案 高鑫是潤泰集團在大陸大潤發的公司 以每股6.5港元, 出售每股市價8.6港元的高鑫持股 且因高鑫並非由潤泰集團控股公司-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
【背景知識】 1. 書名: 圖解新制財報選好股《暢銷增訂版》 2. 作者: 羅澤鈺 會計師 3. 作者背景: 誠鈺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4. 出版: 商周出版 5. 出版日期: 2015.08 6. ISBN: 978-986-272-848-2 【讀書心得】 會計,真的會快快忘記。 會計並非一個
2020年, 全世界壟罩在covid的威脅下 有部分的人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 有部分的人在第一線跟病毒奮鬥 我很幸運, 仍然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同時也沒有房貸車貸學貸等負債 但也是因為covid造成了工作內容的貧乏 除了固定的基本工作內容外 一些相對積極進取的工作行為都已被擱置 這時, 人難免會覺得
台大教授: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這篇商周的文章, 看了心有戚戚焉 雖然這樣說很自大 但小弟我確實是有過類似的經歷 雖然沒文中女主角這麼猛, 7個學期都是書券 但也是曾經高中全校第一名、大學全班第三名過 不過呢, 這種"優異"表現 通常只會曇花一現 原因很簡單 因為, 我拿到書券後, 覺得
分割(Stock Split)與反分割(Reverse Stock Split) 這兩個名詞對於台灣的投資人而言 想必是十分陌生的 反而是有關注美國股市的投資朋友 三不五時就會聽到這個名詞 那這兩個名詞, 到底所指為何? 經我觀察 國外(英文為主)討論的文章十分的多 惟中文的討論卻經常有偏頗 認為
企業投資如何看待專利交易? 前言 在這篇文章開始前說個幾句 小弟我本來是打算設定這篇文章的標題為"創投家"如何… 但坦白而言 儘管我跟我幾位在創投擔任AO的朋友 對於專利交易的相關風險與對應策略, 皆有相當程度的認同 但創投的MD或GP能否有這樣的認知 坦白說, 我們幾個私底下聊過, 有些感受不到
延續第3篇, 用元照出版社出的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這本書 討論另一個議題: 集團控制公司的誠信義務(或稱 信義義務) 書中用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併購高鑫案 高鑫是潤泰集團在大陸大潤發的公司 以每股6.5港元, 出售每股市價8.6港元的高鑫持股 且因高鑫並非由潤泰集團控股公司-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剛接觸股市的投資初心者,瞭解資產報酬率(ROA)是一個重要的起點。ROA能幫助投資者篩選出有效的潛力股,並與其他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將深入探討ROA的基本定義、計算公式及其與其他指標的關聯,並提供實用的選股技巧,幫助投資者在股市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在股票投資中,分析公司是否具備良好的獲利能力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而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ROA)就是衡量公司使用其資產創造盈利效率的重要指標。資產報酬率能幫助投資者了解公司利用資產創造價值的能力,因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這個指標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將深入了解資產報酬率的定
Thumbnail
其實就算公司不講,這麼多年來操作、輔導數十個品牌的過程中,心中大概有一個大致範圍的毛利率經驗,這邊分享給各位不知道公司毛利率的投手,可大概設定一下合理的 ROAS 跟 KPI 大概是多少,品牌主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毛利率結構是不是在合理數字範圍。
Thumbnail
對於行銷人員來說,瞭解真正的投資報酬率(mROI)比起 ROAS 更為重要。文章透過解析 ROAS 與 mROI 的觀念,提醒行銷人員應該掌握毛利架構,計算出在怎樣的訂單獲取成本上限下能夠維持正值的 mROI,以強化討論 ROAS 的有效性。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
Thumbnail
你應該猜到了,是的,學完了毛利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營業利益率?基本上營業利益率就可以來看一家公司會不會賺錢外,還可以檢視一下這家公司會不會經營的方法喔,而且毛利率高之外,營業利益率也是要高才是。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經營能力,讓我們來看一下營業利益率的公
Thumbnail
台積電近5年的ROE落在20-35%區間,我們再重述一遍:ROE表示公司拿投資人的錢的賺錢速度。而在上一篇發文,我們也例舉了個人的金錢行為來當類比,假如某人存有100萬現金,一年來不從事投資,只靠勞動力資本(工作)來獲取薪水,扣掉生活開銷假如果剩20萬,我們會說:某人的ROE是20%,個人的ROE越
Thumbnail
ROE(股通權益報酬)越高,代表公司替我們投資股票的錢,再賺錢的效果越佳,從1975年以來(見圖),美國前500大公司為投資人賺錢的效果,最低都達到10%,最高可以達到22%,這是什麼概念?大家想想自己,你現在銀行的錢假設有100萬,如果完全不投資,僅僅靠工作收入,扣掉生活開銷,假如每年能存有20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剛接觸股市的投資初心者,瞭解資產報酬率(ROA)是一個重要的起點。ROA能幫助投資者篩選出有效的潛力股,並與其他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將深入探討ROA的基本定義、計算公式及其與其他指標的關聯,並提供實用的選股技巧,幫助投資者在股市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在股票投資中,分析公司是否具備良好的獲利能力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而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ROA)就是衡量公司使用其資產創造盈利效率的重要指標。資產報酬率能幫助投資者了解公司利用資產創造價值的能力,因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這個指標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將深入了解資產報酬率的定
Thumbnail
其實就算公司不講,這麼多年來操作、輔導數十個品牌的過程中,心中大概有一個大致範圍的毛利率經驗,這邊分享給各位不知道公司毛利率的投手,可大概設定一下合理的 ROAS 跟 KPI 大概是多少,品牌主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毛利率結構是不是在合理數字範圍。
Thumbnail
對於行銷人員來說,瞭解真正的投資報酬率(mROI)比起 ROAS 更為重要。文章透過解析 ROAS 與 mROI 的觀念,提醒行銷人員應該掌握毛利架構,計算出在怎樣的訂單獲取成本上限下能夠維持正值的 mROI,以強化討論 ROAS 的有效性。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
Thumbnail
你應該猜到了,是的,學完了毛利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營業利益率?基本上營業利益率就可以來看一家公司會不會賺錢外,還可以檢視一下這家公司會不會經營的方法喔,而且毛利率高之外,營業利益率也是要高才是。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經營能力,讓我們來看一下營業利益率的公
Thumbnail
台積電近5年的ROE落在20-35%區間,我們再重述一遍:ROE表示公司拿投資人的錢的賺錢速度。而在上一篇發文,我們也例舉了個人的金錢行為來當類比,假如某人存有100萬現金,一年來不從事投資,只靠勞動力資本(工作)來獲取薪水,扣掉生活開銷假如果剩20萬,我們會說:某人的ROE是20%,個人的ROE越
Thumbnail
ROE(股通權益報酬)越高,代表公司替我們投資股票的錢,再賺錢的效果越佳,從1975年以來(見圖),美國前500大公司為投資人賺錢的效果,最低都達到10%,最高可以達到22%,這是什麼概念?大家想想自己,你現在銀行的錢假設有100萬,如果完全不投資,僅僅靠工作收入,扣掉生活開銷,假如每年能存有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