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WeiWei寫信—跨,卸除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WeiWei:

你從澳洲回來後,再去台東打工換宿嗎?想要找尋自己嗎?已經有疑問出來了,你算走在成長的路上了,開始了。有疑問是好的,才會開始尋找。


<道德浪女>通常是了解開放式關係讀的第一本書,3年前修訂版有中譯本出版(原想是去年,原來已經3年了)


不管性別有多少種(如:跨,雙性人,性別流動),什麼戀(泛性戀,無性戀),很少人會指定要愛哪一種吧?通常是愛上那個人,那個人剛好不是典型的性別,或固定的什麼戀。性別和性傾向那麼多種,當作認識就好,不是刻意去選擇這些少數的人,看你會不會愛上再說。


我有位朋友,兒子是跨女,現在裝扮是女生,她不同意他手術,說這樣過著就好。現在有位伴侶,在社團中認識的,也是跨女,2個人處得好就好了。


幾年前,我聽這位朋友說她兒子時,我就覺得他傾向跨,和她幾年中沒什麼聯絡,最近又碰到,我問,她臉書上和她合照的女生是誰? 她說是她兒子(之前沒加她臉書,但FB常會跳出她的來)。


我有訪談過跨,有跨朋友。以前辦活動時,有位伙伴認識比較多跨,有邀她們來參加(跨女,我的活動頭幾年時大都限女生)。


應該說,認識了跨之後,我心裏的框框破除了不少,跨讓我們的框架受到很大的挑戰,如果可以卸除一些的話,侷限會小很多,開放性會增加不少。心理和身體性別不一致,這在一般人是無法想像的,在我們的周圍中或許有少數的人呈現出性別氣質不一樣,如:比較陰柔的男生,大家都將他看作少少的例外,甚至加以嘲笑、矯正、霸凌,現在呈現的許多多樣性,本來就存在的,只是現在才被看見,被命名,被承認罷了。


我10多年前,看到一個跨性別研討會的消息,想到我在寫的小說,女主角中間有幾年的時間,是以男生的身分過活的,我心想,那是跨吧!我想多了解跨,就報名參加。在屏東。我住大女兒家(她那時候住高雄),早上搭火車去屏東,再轉客運到大仁科大。傍晚結束,搭客運到屏東火車站,再回到高雄站,走路回我女兒家,共3天。


最後一堂課,每個人說說感想,我說的是:「聽了跨性別的故事、處境,原來我碰到的人生難題,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跨每天眼睛一張開,走出房門(家門),就碰到問題,非常辛苦。我也重新看待了我的人生難題—為什麼和先生處得那麼糟糕,生活很不愉快。


後來又聽到開放式關係,這種挑戰既有的規範,引起爭論,也被污名化,這年頭時時有顛覆的事情出現,自己不趕快改變、調整怎麼行呢? 去認識、接受是一回事,自己要不要做是另外一件事啊!人家開放式關係也沒妨礙到別人,反對個什麼勁?跟當年反對同婚的人一樣,人家跟誰結婚,干他什麼事啊!


我是想,如果有碰到喜歡的人(看是哪些方面喜歡),就相處看看,人有那麼多面向,看哪幾種是合拍的。


我們這樣寫信,還挺不錯的,一來一往,挺順利的,有些話題可以聊一聊。這幾年,喜歡/可以獨處的,會看向自己的,有些成長的心,或參加過成長課程或活動,關注自己,……這樣的朋友我才比較可以和她在一起,那些忙著往外跑,忙別人的事情,光講別人,吃喝玩樂……的人很難深交,連碰面都不想。


「但我尚未有你說的那種感覺,
好奇那是一種內心的想法嗎?! 」

—你指的是什麼?

「我迷惘過為何我和人的交流總是短暫,
稍縱即逝, 聊天一直不是我的強項, 」

—有機會可以幫你探討一下。


對了,你跟人家會有距離,跟同志身分應該有關,尤其家人,許多話題不能講,如何親近、親密呢?


我有朋友說過,她跟同事都保持一定的距離,沒有要好的同事,雖然同志是碰到愛情才跟異性戀不一樣,但凡事都有關,尤其在以前(現在還是),擔心人家知道同志的身分,當然保持距離比較安全。


「可能可以喜歡,
但會深怕無法在心靈上有所成長,
最終也是走上分手一途,就作罷了,哈 (我是不是太苟求)」

—哈哈!你真是未雨綢繆,先為將來預想很多。


有位我知道的老拉(不算朋友),年紀應該比我大。她前幾年,本來和女友好好的,有一天想到,等到更老了,體力不好,無法配合女友在性上的需求的話,到時候她會要求離開,不如趁現在還可以承受時分手,就故意對她冷淡,拉開距離,後來女友跟別人在一起了。


我聽完,心想,天啊!還有這種人。後來在群組中碰到,我問她這事,她說什麼臣服,放下,我聽不懂。有必要這樣嗎? 那叫預防性分手,哈!我想的是:好可惜啊!那那之後,她就一直一個人,看起來,將自己過得挺不錯的,一直強調要快樂。


2021.6.12.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89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無論伊是佗一種情形?跨到佗位?伊愛查埔,抑是查某?愛問伊家己,有的人愛經過誠久的時間才揣會出來。   嘛有一寡人應付外人對伊跨的身分的問題,閣生活的代誌,就無閒𩑾𩑾,無彼个時間佮心情去想這件代誌。   有的人,佇伊改變性別進前鬥陣的伴侶,佇伊變更性別了後,嘛願意繼續做伙;嘛有人袂當接受無
Thumbnail
無論伊是佗一種情形?跨到佗位?伊愛查埔,抑是查某?愛問伊家己,有的人愛經過誠久的時間才揣會出來。   嘛有一寡人應付外人對伊跨的身分的問題,閣生活的代誌,就無閒𩑾𩑾,無彼个時間佮心情去想這件代誌。   有的人,佇伊改變性別進前鬥陣的伴侶,佇伊變更性別了後,嘛願意繼續做伙;嘛有人袂當接受無
Thumbnail
「好久以前就隱隱約約察覺到這件事,但自己一直不想承認、一直壓抑著。」 某一天,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對我訴說著隱藏多年的秘密。 她外貌出眾、性格大方,從小就廣受異性歡迎,即使身為同性,大多也都被她開朗幽默的性格吸引,喜歡與她做朋友。 我幾乎算是跟她一起長大的,從小就看著她身邊永遠不乏追求
Thumbnail
「好久以前就隱隱約約察覺到這件事,但自己一直不想承認、一直壓抑著。」 某一天,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對我訴說著隱藏多年的秘密。 她外貌出眾、性格大方,從小就廣受異性歡迎,即使身為同性,大多也都被她開朗幽默的性格吸引,喜歡與她做朋友。 我幾乎算是跟她一起長大的,從小就看著她身邊永遠不乏追求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