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看彩虹運動的多元文化,是否需要對未成年人構成教育。

從心理學看彩虹運動的多元文化,是否需要對未成年人構成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好不容易讓同婚合法,結果兒少書刊對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完全是八字不提。 同樣是針對兒少的東西,台灣吧、青春發言人、志祺七七等網路媒體的內容都還比較多元,請問兒少書刊是否還是老一輩的人在把關,完全跟不上時代? 難道台灣教育不重視未成年人的判斷力和多元價值觀,以至於獨立思考能力是成年人專屬,所以追根究柢算是教育系統的問題? 請問這樣的現象是否有社會學或是心理學的根據?《思想 鬥陣俱樂部》 From facebook.

感謝提供好問題。 我想回饋想法。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因為尊重生命,進而尊重生命所構成的現實,是每個小孩都要學習的必經過程,而異性戀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現象,即便允許複製人存在於社會,更甚者,以後人類的社會,都是複製人,可以藉由基因改造,決定自己現實存在於社會上的性別。 「異性戀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現象」,此一事實,還是兩性教育中必須的存在。

至此! 就能回答多元,是否要涵蓋進教育裡的問題。

答案是必須要,但不是針對未成年人,而是針對成年人,彩虹運動就是。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反而會傷害到未成年人。

「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前提」,「我」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他人」,於是可以從「本我」、「自我」、「超我」這三種我,換個角度,再來看一次這個問題。

在「本我」看來,在社會關係中,要走到繁衍時,才會有戀愛的發生。
在「自我」看來,在社會關係中,看見愛的美好,戀愛就會發生。
在「超我」看來,在社會關係中,只要能連接接近理想,就會有戀愛的發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審視完之後,就能發現,本我接近於社會定義的未成熟小孩,而超我接近於大人,因此符合多元教育是並非適用於未成年人,而是成年人的推論。 而現實中許多已開發國家,也在文明發展後,紛紛興起彩虹運動,證實著現實的文明也在鼓勵著成年人們,實現自己的理想,讓「超我」來興建現實,活出最美麗的自己。

我們存在的世界很美好,也符合馬斯洛需求模型,人類確實都在彼此用生命滋養著彼此,讓《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能活在現實世界裡,自由平等博愛都在生活裡的每一刻時。 成年人也該試著尊重未成年人的生命,做為法定代理人,不要奪走他們認識事實的機會。

只要讓他們成年後,可以像我們一樣,獲得實現多元的可能即可。 所以首先要讓未成年人懂得尊重事實,進而懂得尊重「異性戀是人類繁衍」的基礎,此一現實。 未來「超我」才能與「本我」完整連接,而才能確認自己是在前進,不是在找自己;確定自己是在建設,而不是破壞。



從心理學看多元文化

從心理學看多元文化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6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覺醒的人,卻會壓迫覺醒的人,認為學習本來就是「逆水行舟」的困難,為什麼有人會在學習裡感受到快樂,而誤認為是在嘲笑自己,卻不知道經由學習,極致的腦力激盪,活在完整的同情共理之中,每天讓愚笨的自己死去,同時長出適合世界的自己,以及理想的自己,最後讓大腦以及力量全部相信著心,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從2024年最新的信用卡修正條例,看見「一開始只是為保護人民而設置限制,最後限制卻反過來要求人民該怎麼做。」時,其道理竟然也可以延伸至死刑。
薛西弗斯的故事,讓人認為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笨蛋,但實際上是會走向成功,關鍵在於心性。
民主是自由的產物,但並非每個人的理想都能成為社會的現實! 中國、臺灣,任何地方都是這樣。
不覺醒的人,卻會壓迫覺醒的人,認為學習本來就是「逆水行舟」的困難,為什麼有人會在學習裡感受到快樂,而誤認為是在嘲笑自己,卻不知道經由學習,極致的腦力激盪,活在完整的同情共理之中,每天讓愚笨的自己死去,同時長出適合世界的自己,以及理想的自己,最後讓大腦以及力量全部相信著心,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從2024年最新的信用卡修正條例,看見「一開始只是為保護人民而設置限制,最後限制卻反過來要求人民該怎麼做。」時,其道理竟然也可以延伸至死刑。
薛西弗斯的故事,讓人認為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笨蛋,但實際上是會走向成功,關鍵在於心性。
民主是自由的產物,但並非每個人的理想都能成為社會的現實! 中國、臺灣,任何地方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