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課

2021/06/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己與進階金工的相遇,竟然已有大半年,而這半年我都做了些什麼呢?今日索性通通回顧一遍。
最初的第一堂金工課,老師要我們自行創作一件與海洋元素相關的作品,我有些錯愕,原以為我能持續創作題材不拘的小吊飾,沒想到卻要跟海洋做結合。和海不熟的我,還真被考倒了,一時之間沒有任何靈感。
回家後,我打開手機,滑著滑著,突然!我發現一張切合海洋主題的照片,那是一家名牌店推出的貝殼包,其貝殼形狀的包包令我目不轉睛,很是漂亮。於是我靈機一動,如果試著將皮革製包包變成材質為紅銅金工作品,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圖片取自POPBEE
當我預設要打造一個金工包包,一條不歸路就此開始。
為何這麼說?因為要將一片平板的銅片塑形成包包的弧度沒有想像中容易,必須要經歷鍛敲、過火、退水,才算完整一輪。而這個過程大致會重覆十幾二十次,每次鍛敲也急費體力。鍛敲,是一項非常累的打鐵過程,需要不斷用鎚子敲打金屬,以此延展成你想要的形狀。這是一趟漫長的旅程,我大概敲了十五個小時有,但還只是半成品,如果不是線上上課,怕是要繼續敲下去。
鍛敲時,多半是痛苦的。剛開始我的手都因摩擦過度而起水泡,後來漸漸習慣鍛敲的節奏,在敲打期間也能讓手休息適度,才沒有繼續起水泡。即使不破皮,看著其他同學能舒舒服服地坐在位子上工作,有說有笑。而我,不僅得站著,還得忍受金屬不停碰撞的噪音,手更是痠痛無比,相比之下,一股孤獨感油然而生。
不過時間久了,慢慢習慣一個人工作,慢慢體會鍛敲所磨練的耐性,全心投入。想起四年級上北歐神話時,有一段口號「鐵鎚砸,風箱吼,火星濺四周。斯旺山的鐵匠,鑄造刀劍的師傅, 正為諸神打造禮物。」因為容易朗朗上口實際上我的工作內容和上面關聯性很小,硬要扯上關連恐怕也只有鐵鎚砸,但我把自己幻想成裡面的鐵匠,正在打造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這樣一想,所有的辛苦、孤獨感都消散而去,取而代之是喜悅、感恩的心。
或許會有人覺得,金工課就是單純手作,不需要太多思考。但對我來說,金工雖然有放鬆之功效,但絕不能輕鬆蒙混過關,原因是:無論什麼工法,手,心,金工都是三為一體,絲毫不能分心。舉我所學過的工法來說,鋸與鍛敲,鋸時若不專心,角度一偏,鋸絲就容易斷掉;打鐵更不能分心,否則等待的就是敲到手指或是延展不均。不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金工課是費心神的,因此每每上完課我都備感疲倦,但成就感總是相伴相隨,這正是我喜愛金工的原因。
遺憾地,因為疫情實體課程被迫提早結束,作品無法如預期完成,不過我相信,疫情總會過去,恢復實體上課那天,便是我與金工再次相遇之時。
    還沒想好暱稱的人
    還沒想好暱稱的人
    隨時記,記隨時。 就是一個高二生,近期想試著記錄我的生活,偶爾也會更新我的專題進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