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氣勢如虹,再次全面漲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而萬海現今的航運龍頭,不只股價積極,造船、造櫃也是相當努力,28日更是與JMU訂購了12艘3055 TEU全貨櫃輪,如此大手筆地的動作,是為了調整船隊與市場的發展。
由於港口的塞車未能解決,供需的問題一直持續著,且主要航線的報價全面上揚,若又加上旺季、買艙費用等等,預計下半年貨櫃、航運持續受惠。
昨日更是攻上300大關,也是第一次有航運類股來到這個價格,市值更是大增至6654億元,萬海不只股價狂,就連今年股東會的舉辦地點也是很誇張,為了保持社交距離,28日宣布將在新北市五股區準休閒農場大草原區舉辦股東會,可以預測今年的股東會應該是熱鬧滾滾!!!!
灰熊菸斗提醒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掌控好風險!
按讚+分享此貼文!!!!!
我們將抽一位菸斗兄/灰熊姐擔任該次股東會的服務生,服務股東^^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熊菸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有登上太空的夢想? 其實太空旅遊是一塊大餅,世界各地的一流企業都爭相發展的商機,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SpaceX、藍色起源(Blue Origin) 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更是獲得美國批出首張商用太空飛行許可證,將可以載客進行太空旅遊,進而激勵股
東森,不就是眾所皆知的東森購物、ETtoday或是東森寵物雲嗎? 那這波的120%的誇張漲幅,難道只是因為受惠於宅經濟   其實不盡然喔,看看東森的股票代碼2614,再看看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發現甚麼了嗎???   原來東森經營的產業集中了自5月中以來台灣股市重點產業─
美國珍奶業者:全球99%珍珠粉圓來自亞洲,大部分是台灣,目前全美都出現珍珠粉圓供應短缺! 近來美國各地區漸漸解封,造成了各種報復性的消費,也使的供應不及需求,滿滿的貨櫃塞在港口,卻沒有足夠的貨櫃車運輸。 但沒有珍珠奶茶喝還並不嚴重,民生物資卡在港口,電子產品、健身器材和居家修繕用品,使亞洲工廠訂單滿
今年航運的狂飆,遙遙領先電子股,誰能想到幾萬噸的船,可以飆得飛快今年的爆量噴出,每天成交量佔比接近4 成,與電子股不相上下,且兩者的關係竟然變成航運大漲時,電子股就必須躺平…反之。 由於漲幅實在太多,導致的獲利賣壓,或是等漲幅太凶進牢蹲,進出的難度大大增加,但有一說一,即使被關緊閉,能有許多人相信,
今天帶大家看到的是,半導體晶片缺貨的問題: 長鞭效應 當供應鏈上的節點只跟自己相鄰的下游廠商確認需求, 那訂單從最下游用戶端,一路向上,最後需求一點一點放大,最終產生巨大扭曲、需求預測失準。 今年晶片缺貨潮,因為商品需求大增,手機、筆電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商,急於提高產量,於是向銷售晶片的廠商訂購,
最近拿晶片換疫苗造成火熱話題,現在就有消息透露台積電出手買疫苗的幕後推手,以及傳出台積電有可能要到德國設廠,被認為是「晶片換疫苗」,是想解決車用晶片荒嗎? 其實這話題早在先前就有人提出,不過由於台積電的股東大多為外資,若真要以晶片換疫苗,恐怕還是需要股東會同意的。 台積電有意購買500萬劑BNT。
:你是否有登上太空的夢想? 其實太空旅遊是一塊大餅,世界各地的一流企業都爭相發展的商機,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SpaceX、藍色起源(Blue Origin) 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更是獲得美國批出首張商用太空飛行許可證,將可以載客進行太空旅遊,進而激勵股
東森,不就是眾所皆知的東森購物、ETtoday或是東森寵物雲嗎? 那這波的120%的誇張漲幅,難道只是因為受惠於宅經濟   其實不盡然喔,看看東森的股票代碼2614,再看看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發現甚麼了嗎???   原來東森經營的產業集中了自5月中以來台灣股市重點產業─
美國珍奶業者:全球99%珍珠粉圓來自亞洲,大部分是台灣,目前全美都出現珍珠粉圓供應短缺! 近來美國各地區漸漸解封,造成了各種報復性的消費,也使的供應不及需求,滿滿的貨櫃塞在港口,卻沒有足夠的貨櫃車運輸。 但沒有珍珠奶茶喝還並不嚴重,民生物資卡在港口,電子產品、健身器材和居家修繕用品,使亞洲工廠訂單滿
今年航運的狂飆,遙遙領先電子股,誰能想到幾萬噸的船,可以飆得飛快今年的爆量噴出,每天成交量佔比接近4 成,與電子股不相上下,且兩者的關係竟然變成航運大漲時,電子股就必須躺平…反之。 由於漲幅實在太多,導致的獲利賣壓,或是等漲幅太凶進牢蹲,進出的難度大大增加,但有一說一,即使被關緊閉,能有許多人相信,
今天帶大家看到的是,半導體晶片缺貨的問題: 長鞭效應 當供應鏈上的節點只跟自己相鄰的下游廠商確認需求, 那訂單從最下游用戶端,一路向上,最後需求一點一點放大,最終產生巨大扭曲、需求預測失準。 今年晶片缺貨潮,因為商品需求大增,手機、筆電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商,急於提高產量,於是向銷售晶片的廠商訂購,
最近拿晶片換疫苗造成火熱話題,現在就有消息透露台積電出手買疫苗的幕後推手,以及傳出台積電有可能要到德國設廠,被認為是「晶片換疫苗」,是想解決車用晶片荒嗎? 其實這話題早在先前就有人提出,不過由於台積電的股東大多為外資,若真要以晶片換疫苗,恐怕還是需要股東會同意的。 台積電有意購買500萬劑BN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貨櫃運價指數SCFI本周再漲6.8 %, 月漲幅來到令人欣喜的22%,反觀貨櫃三雄,長榮月跌了8%(含息則是跌了4%);陽明月漲4%、萬海表現最佳,月漲了11%。貨櫃三雄的走勢與SCFI指數完全的不同調,是為何故?
Thumbnail
昨天海運股表現強勁,尤其萬海展現穩定的韌性。而萬海的優勢也顯示出在新聞中,對於今年的海運趨勢,萬海的樂觀態勢也能提供投資者更具信心的挑選。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臨時加入的,看到大家留言諸多疑問,特別是早上散裝航運戲劇性變化,讓很多資歷淺的投資人,又開始患得患失,其實就是不要09:30前交易而已,你的習慣主力早已摸透 因為要寫下一篇,這篇暫時放著,何時集滿500讚,本蛙教大家主力兩個騙線手法,以後你就可以隔岸觀火,抱歉同時寫兩篇,諸位要辛苦兩邊看
Thumbnail
台股大盤20257,突破二萬。本週買了台船,題材就是離岸風電和潛艦國造, 真的算是我台股中的博弈概念股,目前股價19元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近期因為紅海危機,航運股又再度被炒起來,每天看到航運股驚驚漲,股民應該都心癢癢的。所以航運股到底還可以追嗎? 我自己也很好奇。 用我分享的選股法簡單來說長榮前三季每股賺15.14,按照我選股法概估第四季應該差不多每股賺5塊(怎麼查請參考我的選股法),加起來算20塊錢好了。依照過去他的分紅法計算,因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貨櫃運價指數SCFI本周再漲6.8 %, 月漲幅來到令人欣喜的22%,反觀貨櫃三雄,長榮月跌了8%(含息則是跌了4%);陽明月漲4%、萬海表現最佳,月漲了11%。貨櫃三雄的走勢與SCFI指數完全的不同調,是為何故?
Thumbnail
昨天海運股表現強勁,尤其萬海展現穩定的韌性。而萬海的優勢也顯示出在新聞中,對於今年的海運趨勢,萬海的樂觀態勢也能提供投資者更具信心的挑選。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臨時加入的,看到大家留言諸多疑問,特別是早上散裝航運戲劇性變化,讓很多資歷淺的投資人,又開始患得患失,其實就是不要09:30前交易而已,你的習慣主力早已摸透 因為要寫下一篇,這篇暫時放著,何時集滿500讚,本蛙教大家主力兩個騙線手法,以後你就可以隔岸觀火,抱歉同時寫兩篇,諸位要辛苦兩邊看
Thumbnail
台股大盤20257,突破二萬。本週買了台船,題材就是離岸風電和潛艦國造, 真的算是我台股中的博弈概念股,目前股價19元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近期因為紅海危機,航運股又再度被炒起來,每天看到航運股驚驚漲,股民應該都心癢癢的。所以航運股到底還可以追嗎? 我自己也很好奇。 用我分享的選股法簡單來說長榮前三季每股賺15.14,按照我選股法概估第四季應該差不多每股賺5塊(怎麼查請參考我的選股法),加起來算20塊錢好了。依照過去他的分紅法計算,因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