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7.高房價不是問題,居住正義才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完後記得分享、點選付費閱讀或贊助,回饋台灣在地文創工作者↓)

近年台灣的都市房價偏高,收入有限的平民擔心沒房子住,官方對此控管房價,除限制借錢買房、調整稅制及實價登錄制度,並規劃囤房稅。

但我認為如過度控管房價,會讓建商不想投入房地產建設,減少相關行業工作機會,拉低整體經濟發展,反而不如調整優化居住正義政策,讓各種身分、收入有限的平民,有適合的房子住以確保基本生活品質。

因為我曾到林口新市鎮,參觀遠親在當地買的新房,觀察哪些業者提供房屋內部及所在住宅大樓設備,發現房地產建設提供大量需求,帶動營建、工具機、建材、家電、家具、園藝、電梯、電動停車位產業,也帶動水電裝修、房仲、保全及物業管理、清潔服務業發展,養活大批從業人員。

既然平民真正在意的不是高房價,而是能有適合的房子住,只是現有居住正義政策像是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租金及修繕補助,仍不夠好用。

像是曾有新聞報導,有低收入戶沒錢交社會住宅租金,而被退租要求搬走;我曾聽年輕社工提到,她在委外的社會住宅管理企業工作時,遇過獨居老人沒錢交租金,業者就要求老人搬走,她認為這是欺負弱勢;我也透過實際訪談承辦人、上網查資料,發現台灣部分城市的包租代管租房申請限制多,可選的房子也不多。

所以居住正義政策可這樣優化:

一、設立社會住宅紓困基金:類似全民康保紓困基金,開放有錢人捐助抵稅,提供經濟困難的社會住宅住戶申請,兼顧社會住宅財務運作,也保障經濟弱勢住戶居住權益。

二、調整包租代管制度:在確保居住品質前提,適度放寬或彈性調整標準,兼顧各類平民申請租房權益、房東的各種房子狀況,以有助媒合。

三、增加租金補助申請梯次:因現有制度為每年兩梯次,有些人可能因消息得知較晚,或臨時有租屋需求來不及申請,在兼顧行政效能前提,可適度增加梯次方便申請。

※附註:
1.媒體發表版本:
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21/06/29/11197/

2.台灣官方的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網站,有說明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租金及修繕補助政策:
https://pip.moi.gov.tw

↓看完後,你還可這樣提供實質回饋↓
1.等新冠肺炎疫情緩和,開放民眾出差或旅行時,再去Booking.com網站預訂台北市及新北市旅館房間,讓觀光旅宿從業人員及本人得到回饋收入達到共利:https://www1.oeya.com.tw/2iRm1

2.到這些網站買書,了解如何買或租到適合的房屋,及學如何搬出去住,讓業者及本人得到回饋收入達到共利:
博客來:https://igrape.net/2iQqr
Yahoo奇摩購物中心:https://easymall.co/2m1DC
momo購物網:https://pinkrose.info/2m1DE

3.不註冊用綠界網址贊助: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61DF5A7679FFF457FEB91E9764B0D6A7

4.有街口支付帳號可刷QR碼,或提供其他實質支持: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居隱G-in的沙龍
51會員
610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張居隱G-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Thumbnail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Thumbnail
2024/12/21
2024/12/21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存在低居住品質現象,主要原因包括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等。此外,人們對於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自私自利、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和在意點,也影響到居住品質。未來須由政府、社會各界和個人共同努力,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存在低居住品質現象,主要原因包括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等。此外,人們對於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自私自利、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和在意點,也影響到居住品質。未來須由政府、社會各界和個人共同努力,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國土管理署16日表示,有關網路流傳居住正義頻被打臉之訊息,絕非事實,並進一步說明全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數截至今(113)年4月底止已達成10萬603戶,中央興辦52,845戶(52%),地方興辦44,758戶(48%),中央在短短4年間,讓全國社會住宅推動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國土管理署16日表示,有關網路流傳居住正義頻被打臉之訊息,絕非事實,並進一步說明全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數截至今(113)年4月底止已達成10萬603戶,中央興辦52,845戶(52%),地方興辦44,758戶(48%),中央在短短4年間,讓全國社會住宅推動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臺灣房地產市場政府限制私法人購買豪宅以調控房價之政策,引起不同意見。問題在於,這樣的政策真的能達到居住正義嗎?除了限制豪宅購買,或許需要更全面的策略來支持首購族。
Thumbnail
臺灣房地產市場政府限制私法人購買豪宅以調控房價之政策,引起不同意見。問題在於,這樣的政策真的能達到居住正義嗎?除了限制豪宅購買,或許需要更全面的策略來支持首購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