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退燒消斑的-金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吃屎吧你!」「吃屎咔退火啦!」

這是我們罵人的時候常常講的話,事實上,吃屎這件事情在人類的歷史上並不是新聞。

特別是在中醫上千年的文化足跡中,吃屎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而吃屎退火也不是胡亂講的東西。

像是望月沙(鴿屎)、白丁香(兔屎)、白馬通(馬屎)、雞矢白(雞屎)、五靈脂(鼯鼠屎)、蠶砂(蠶寶寶的屎)...等,都是動物或是昆蟲的屎。

我自己在用藥也常常請病人吃屎。(壞)

除了動物或昆蟲的屎,人類的屎也很難避免的會是中醫用藥的一個環節。

人屎也能當藥吃?是的~你沒有看錯。

古人會在冬至前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蒐集十一到十二歲男童的糞便,然後將其與井水或是地下泉水充分相互混合(攪屎?),再以竹篩與砂布過濾多次後,裝入瓦罐中,再加入一碗甘草水,然後用碗碟蓋住瓦罐,用紅土密封,埋入兩米深的泥土中。封存的時間以十年為基數起跳,古人認為越久彌佳。取出後的汁液分三層,僅取最上面一層的清液入藥,其汁微黃,無毒無味,,療暑熱濕毒極為效驗。

是的,人屎就是所謂的「金汁」。這廝早於天工開物中即有明文記載。

依照古書所記載,金汁其實專門治療高燒與體熱的症狀,藥性大寒,這種糞便製藥過去曾在民間廣為流傳。

當時我的內科學教授提到這個也跟我說,他們村莊裡也出土了一罐埋藏近八十年的金汁,是他的教授家族歷代為醫製作的,異常珍貴,主治天行热疾中毒,專門拿來做藥引退燒用的,頗具神效;我當時還在課堂上還問他能不能拿一點給我嘗嘗看,他說這個太少了,用完就沒了,沒得談。

這東西真的這麼珍貴嗎?

其實除了金汁外,甚麼人中白、人中黃、童便...等等都是分便製成的藥物,但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古代製藥科技的濫觴。

實際上糞便經由攪拌與過濾,糞菌的交替程序最後經由紅土與陶罐中菌類的長時間偕同發酵,因為土壤中的放線菌類(Actinobacteria)豐富,也是抗生素的主要來源,最後在其發酵液中產生的有效物質就是抗生素了。但是有藥物概念的都很清楚,這種簡陋的生物製劑方式製成的抗生素,常帶有毒性的副作用,現代的製藥技術發達,所以並不是很建議於現代正規的臨床上使用。

如果要作為中醫藥的相關研究,投注人力去研究其菌種與有效成分,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把這種東西當成寶物,倒也有些言過其實。

中醫的古書跟醫案中,其實有很多現代看來匪夷所思的東西與治療方式,有時看看覺得古代人腦洞大開,真的很佩服他們的想像力。但現代中醫的養成教育中為何都需加入科學分析與規範化,甚至中醫的學分要修的比西醫還多?除了是人類的文明的進步外,也是希望能夠用現代實證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傳統經驗醫學的價值。

所以臨床做越多的中醫師,說話越保守。

至於那些只想聽神話,不想知道真相的,那叫做迷信。

對了,戲劇裡面那個說被金汁害死的貴妃,事實上煮沸的鐵水溫度超過1500度,甚麼東西加進去都煮成灰殺死了,所以是不太可能造成感染死掉;如果是後面吃藥的時後加入了沒處理乾淨的金汁,這個造成感染死掉是比較有可能的。

所以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存一點屎起來。
下次有人發燒的話,你也可以請他吃屎噢。

本文收錄於官網:https://www.reiki.com.tw/news/9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onjiang的沙龍
31會員
140內容數
Maonji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記得那天在中藥學的課堂上講到「黃連」這味藥的時候,特地問了同學。 「黃連味苦性寒,年紀小的孩子,如果方子裡用了黃連,常常會苦到嘔吐出來。但是大人就比較不會了,為甚麼呢?」 學生們面面相覷了半天,討論了半天卻說不出原因來。 我望著天花板緩緩地說出答案: 「因為人生比黃連更苦啊~。」 雖然大家哄堂大笑,
Thumbnail
2023/05/13
記得那天在中藥學的課堂上講到「黃連」這味藥的時候,特地問了同學。 「黃連味苦性寒,年紀小的孩子,如果方子裡用了黃連,常常會苦到嘔吐出來。但是大人就比較不會了,為甚麼呢?」 學生們面面相覷了半天,討論了半天卻說不出原因來。 我望著天花板緩緩地說出答案: 「因為人生比黃連更苦啊~。」 雖然大家哄堂大笑,
Thumbnail
2022/10/05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索這個世界。 你可以專心
Thumbnail
2022/10/05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索這個世界。 你可以專心
Thumbnail
2022/09/27
這是勿忘我花,花語即如花名一樣,據說古代在歐洲,一位騎士與心儀的女子漫步多瑙河畔,為了摘花給心儀的女子,卻失足掉入急流中,自知無法得救的騎士說了一句:「Don't forget me!-勿忘我」,便將花朵丟向戀人,然後便下落不明。 「遺忘」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充滿迂迴的心理遊戲。 所以想要來談一下「
Thumbnail
2022/09/27
這是勿忘我花,花語即如花名一樣,據說古代在歐洲,一位騎士與心儀的女子漫步多瑙河畔,為了摘花給心儀的女子,卻失足掉入急流中,自知無法得救的騎士說了一句:「Don't forget me!-勿忘我」,便將花朵丟向戀人,然後便下落不明。 「遺忘」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充滿迂迴的心理遊戲。 所以想要來談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秋日,在《節氣飲食&生活中醫》課堂上,聊到潤肺燥、止咳的觀念與家常飲食調養,及白木耳、杏仁、百合等食材的特性與運用。一般來說,中醫學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前者多受天氣、環境、生活作息影響,也就是大眾印象的感冒、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者則與體質、情緒壓力......
Thumbnail
        秋日,在《節氣飲食&生活中醫》課堂上,聊到潤肺燥、止咳的觀念與家常飲食調養,及白木耳、杏仁、百合等食材的特性與運用。一般來說,中醫學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前者多受天氣、環境、生活作息影響,也就是大眾印象的感冒、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者則與體質、情緒壓力......
Thumbnail
秋日,在《節氣飲食&生活中醫》課堂上,聊到潤肺燥、止咳的觀念與家常飲食調養,像是白木耳、杏仁、百合等食材的特性與運用。一般來說,中醫學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前者,多受天氣、環境、生活作息影響,也就是大眾觀念中的感冒、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者,則與體質、情緒壓力 ......
Thumbnail
秋日,在《節氣飲食&生活中醫》課堂上,聊到潤肺燥、止咳的觀念與家常飲食調養,像是白木耳、杏仁、百合等食材的特性與運用。一般來說,中醫學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前者,多受天氣、環境、生活作息影響,也就是大眾觀念中的感冒、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者,則與體質、情緒壓力 ......
Thumbnail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Thumbnail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Thumbnail
一六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3、黃芩3、黃連1
Thumbnail
一六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3、黃芩3、黃連1
Thumbnail
第一次覺得原來冬天的燥也是很厲害的。老大人說拉羊屎,我直覺就是個燥,然後老大人又說喘不過氣即短氣,看我如何解除警報…
Thumbnail
第一次覺得原來冬天的燥也是很厲害的。老大人說拉羊屎,我直覺就是個燥,然後老大人又說喘不過氣即短氣,看我如何解除警報…
Thumbnail
一一八:「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不解」,感冒拖了很久沒有好,「過經」,從太陽傳經到陽明去了,「譫語者,以有熱也」,譫語就
Thumbnail
一一八:「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不解」,感冒拖了很久沒有好,「過經」,從太陽傳經到陽明去了,「譫語者,以有熱也」,譫語就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朋友推薦 出版時間:2004.10.10初版,2019.10.24三版四刷 ISBN: 9789866595820 #中國醫藥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朋友推薦 出版時間:2004.10.10初版,2019.10.24三版四刷 ISBN: 9789866595820 #中國醫藥
Thumbnail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Thumbnail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