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說 #03】這是什麼茶? — 論廣義的茶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警告】
本內容部分經過查證,部分經過推論,部分來自稗官野史,更多來自個人觀點。
觀看內容之虞可以想想內容是否正確合理,如有疑義也歡迎留言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到茶,你會想到什麼?
在我過去的經驗裡,聯想真的因人而異,有的人會先想到茶葉,也有不少人會先想到伯爵紅茶、奶茶、薑茶、杏仁茶、康普茶、迷迭香加香蜂草的花草茶等等。甚至在閩南語裡面「茶」也有指「飲用水」的意思。生活脈絡影響著我們對一個詞的認識。為了溝通上的方便,我們就來聊聊「茶」的一字多義吧!

「茶」一詞的衍生義

世謂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數種,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 —— 南宋 王楙《野客叢書》
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 東漢《神農本草經》
現在的「茶」字一詞推測是由「荼」字而變,至少在《神農本草經》裡面是這麼寫的。而荼在概括化之下,衍生有草藥、藥品的意思。其他許多的香草植物飲品像是薑茶具有祛寒、增進食慾的功效;杏仁茶也能祛寒、幫助消化、清肺潤肺;冬瓜茶利尿消腫、清熱生津,所以不難推測這些香草植物飲品被冠上「茶」一詞的原因。
每一種植物內含的物質都有自己的功效,所以廣義來說經由植物所萃取出來的飲品都可以稱為茶,包含利用塊薑的薑茶、利用冬瓜果肉的冬瓜茶、利用麥子的麥茶、利用糌粑的酥油茶、利用炒過的麵粉沖泡的麵茶、利用咖啡種子的咖啡、利用可樂樹的果實製成的可樂等等都算是廣義的茶類。但上述的某一些名稱因為被商業推行的關係,不太會與茶做連結,像是可樂跟咖啡就是如此。
雖說廣義的茶類是植物所萃取出來的飲品,但是對人類而言具有致命口服毒性、口感不佳的植物飲品通常人們不會飲用,所以這些飲品並不會稱為茶
至於飲用水被稱之為茶的原因,是為了把「飲用水」跟「非飲用水」區隔之用。中國各地至華人地區所衍生出的方言對於這樣的稱呼各有型態,但我沒有找到這方面的相關資訊。但是根據上述的衍生意思 — 不具口服毒性、口感不錯 — 或許也是飲用水被稱為茶的原因之一,能夠讓眼前的杯水感覺更好喝!更何況喝點水對身體也有幫助。

茶的分類

在大項目的分類上,茶是經由植物所萃取出來的飲品,其下分成各種植物類型。而狹義的茶則是指山茶科山茶屬的植物葉子萃取過後的飲品,我稱之為茶葉茶。而這些茶以單一一種植物沖泡的形式出現,稱為單方茶
如果試圖以兩種以上的植物混合搭配做成飲料,則稱為複方茶。例如香蜂草加蘋果汁、檸檬天竺葵加上愛玉湯。在茶葉茶方面,像伯爵紅茶是以佛手柑加上紅茶的形式出現,稱為摻和茶、加味茶、調味茶;茉莉花茶則是以茉莉花瓣與茶葉混合,利用茶葉善於吸收香氣的特性所製作,稱為香片、熏花茶、加味茶;大家所熟悉的奶茶就是紅茶加牛奶,則屬於調味茶,但不太會講成是摻和茶或加味茶。名字是挺混亂的,但反正知道它最後是什麼就好。
而一般所指稱的「茶葉」專指利用山茶科山茶屬的葉片及其所製作成的物料。

【茶說 #03 結語】

這篇介紹廣義的茶類的定義與藥用性以及分為單方、複方兩類。
試著回答看看下面簡單的問題吧!
  • 一般說的香草茶有茶葉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歷史最早起源於漢代的「茶」,最初是熱飲有整腸消脹之效,甚至治了古代軍中疫情。也因而驚動官場,成為貢品之後,便有了各自表述的茶文化。 「喝一口陽光的味兒」,種植於濕熱的雲南一帶,因為運輸之便,將未完全晾乾的毛茶壓製成 餅或磚,方便旅人攜帶,而又名「緊壓茶」或「 緊迫茶」 之稱的「普洱茶」;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歷史最早起源於漢代的「茶」,最初是熱飲有整腸消脹之效,甚至治了古代軍中疫情。也因而驚動官場,成為貢品之後,便有了各自表述的茶文化。 「喝一口陽光的味兒」,種植於濕熱的雲南一帶,因為運輸之便,將未完全晾乾的毛茶壓製成 餅或磚,方便旅人攜帶,而又名「緊壓茶」或「 緊迫茶」 之稱的「普洱茶」;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