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篇風靡全球的英文詩作【未擇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是由二十世紀美國最受歡迎的詩人 Robert Frost 最有名的一首詩,從電視廣告、音樂創作、電動遊戲、畢業演講都可見其蹤跡。這是一首探討「選擇的複雜矛盾心境、信念與決心」的詩作,詩的文字樸實不造作,節奏卻鮮明而意境優美,含義雋永而餘韻無窮。表面上描述旅人面對岔路而躊躇不決的心情,實際上卻是暗喻人生道路是靠自己決定的,有得才有失,有捨才能得。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首詩中受到觸動,獻給曾經面對抉擇或是現在陷入迷惘的你,是你的話會選擇哪一條路呢?
Image by Florian Kurz from Pixabay
詩的標題:為什麼用 The Road Not Taken 而不是The 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沒有用「The Road Less Traveled」當標題,不是強調要走特立獨行的路,而是關注在「機會選擇」,如果選了那條作者沒有走的路呢「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黃樹林裡岔開兩條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時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身為旅人,我駐足良久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極目眺望一路之盡頭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彎沒在叢林深處
diverge 動詞 v. (道路等)分叉、分歧+from,their paths diverged 他們分道揚鑣了
bend 動詞 v. (bend/bent/bent) 彎曲+down/over。 The road bends to the right. 公路向右轉彎。
undergrowth 名詞 n. (大樹下的)矮樹叢、灌木叢
開頭第一句就讓我們隨著詩人進入林間,展開人生的旅途,這裡用「yellow wood 黃樹林」染黃的樹葉象徵蕭瑟的秋季,是一個傷感和無奈的季節,這裡詩人用來表達他已經勇敢離開舒適圈 comfortable zone,面對人生交叉的兩條路口,想開創新格局,面臨新挑戰。「sorry」不一定是感到抱歉或難過,只是覺得可惜或遺憾無法同時選擇不同的路。「long I stood 良久駐足」說明詩人此刻面對人生交叉路上,並不是匆忙的或輕率的,所謂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則不達,做事太匆忙,就容易做錯誤事。「as far as I could」代表詩人用盡所有資源去評估,可能是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可能是思考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面對人生交叉路的抉擇,他不是自大的,而是謙遜的,用盡所有方法去了解。「undergrowth」是指大樹下的灌木叢,看到這條路隱沒在盡頭叢林深處的矮樹叢裡,也許詩人看到了什麼,所有沒有選擇這條路……
Image by melquizedeque Melqui from Pixabay
【英詩賞析】第二段:儘管難以選擇,還是做出了決定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然後我選了另一路,同樣合理適當、同樣美麗誘人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也許它給我更好的選擇理由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因為那條路野草繁茂且渴求人跡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雖然我行經這條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卻與另一條相仿,人跡杳然
just 形容詞 adj. 恰當的、正義的、公平的、應得的
fair 形容詞 adj. 美麗的、公平的、誠實的、相當的
claim 名詞 n. 要求、主張,此處意指「理由」claim on sth. 對…的要求
grassy 形容詞 adj. 草茂盛的
wear 動詞 v. (wear/wore/worn)、名詞 n. 穿、使用
「then」很重要,代表果斷做了選擇,詩人眺望第一條路之後,然後 then 選了第二條路,第一路應該是看到了什麼所以做了選擇。「just、fair」各有許多不同的意思,兩個字看似同義詞,但如果詩人用了兩個字卻只是傳達同一個意思「公平的」,會顯得冗贅,所以這邊代表不同的意思,這裡用「as just」而不用 more just,象徵兩條路看起來都是均衡的、恰當的,都像是正確的選擇,選擇人生道路除了評估自己的才能,也衡量自己的興趣,又如選擇這條職涯是否是社會所需要的?「as fair」這邊就指美麗的,這兩條路都是吸引人的、誘人的,回應這首詩的主題,人生旅途有時很難做抉擇,而道路的選擇沒有對錯,但卻決定了我們的未來。「better claim」詩人認為自己做了較好的選擇,無論做出什麼選擇,我們都想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是人性,詩人用「perhaps 或許」因為無法預知未來,無法百分百確定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
「grassy 荒草叢生」,象徵沒人踐踏的路,就是比較少人選擇的路,可能是比較艱難的路,作者選擇了一條跟一般人不同的獨特道路,而這條路「wanted wear」如果翻譯成「少足跡的」就缺乏韻味,如之前所述,詩人不需要用兩個詞表達同一個意思,所以這邊詮釋為「渴求人跡」,將草擬人化 wants to be worn 想被踏覆,碧草如茵似乎等待旅人踐踏。職涯前程的選擇,除考量獨一無二的路 grassy,也考量有社會需求的路 wanted wear。「as for that」是指少人走的第二條路,詩人選擇的這條路,雖然行經這條路上 passing there,但兩路其實相差無幾「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人煙罕至。就在我們認為詩人已經做出更好的選擇時,詩人似乎真的拿不定主意,覺得兩條路似乎相同。人們只有在相似的選擇上會猶豫不決、感到困惑,這就是此刻詩人的心境。
【英詩賞析】第三段:似乎後悔自己的選擇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日清晨兩路並置眼前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覆於落葉之下未經屢踐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噢!我把第一條路留待他日吧!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然深知道路條條相連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n come back. 恐怕我難以再重返此地
equally 副詞 adv. 相等地,平等地
tread 動詞 v. (tread/trod/trodden) 踩、踏 to tread the same path as sb. 走與某人同樣的道路 to tread a dangerous path 走一條危險的道路
第三段詩人再度把時間拉回早晨林間的那條叉路,「both」指那兩條路,接續上段the same,「equally」代表兩條路平等也是自由選擇的,再次聽到這兩條路是平等的,「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覆於落葉之下無踐踏之跡,那日早晨詩人可能是第一位來到這兒的人,我們原本以為詩人選擇了 grassy 綠草如茵的道路,也許葉子是薄博覆蓋在草上,也許葉子落在草叢之間,也許詩人並沒有很誠實……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噢!且將另一路留待他日!」詩人似乎開始後悔錯過第一條路,想要改日再走看看,句末使用了驚嘆號,代表詩人強烈的情緒。人們有選擇障礙時,常會安慰自己可以重來一次。「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n come back」然後詩人意識到舊地重遊是愚蠢的,人世間的道路綿延無盡頭,他明白一個旅程將導向另一個旅程,恐怕是無法再回頭重新選擇。如同人生決定中,我們總是認為可以重來一次,但事實上,很多事情是很難也無法重來的,例如就學選擇、職業選擇、愛情選擇,現實往往複雜得多。
Image by Pexels from Pixabay
【英詩賞析】末段:選擇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我將嘆聲敘說這段經歷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在多年、多年以後的某地某個時刻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敘說我曾行經樹林中兩路分岔,而我—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踏上了乏人問津的那條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這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
sigh名詞 n. 嘆息聲、嘆息 to breathe or give or heave a sigh 發出嘆息
a deep/long/heavy sigh 深深的嘆息/長嘆/沉重的嘆息
ages 名詞 n. 很長一段時間,許多年
hence 副詞 adv.【書】從現在、從這時起、從此
最後一段,詩人遙想到未來或許會回首往事,或許會意識到此時路的選擇決定了一生的命運,將全詩的思緒推到了最高潮。「I shall」把時間跳到未來,「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我們不知道確切時間,只知道是從此後的多年後。「telling this with a sigh」我們知道詩人這個故事很重要,因為他多年後仍然會敘說著,特別注意「sigh」這邊不翻譯為「嘆息」而是「嘆聲」,他可能是寬慰快樂,或是懊悔悲傷的說這段經歷,也可能只是單純反思這件事,也可能是有點倚老賣老的裝腔作勢,但不能確定他的「嘆聲」口氣如何,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作者再次重複詩的第一行,少了yellow回應詩的主題「選擇的兩難」,and I加上破折號,表示語氣的轉變,有點猶豫不決,讓我們知道詩人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很重要。「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詩人總結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他走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而這句宣言可能是勝利的,也可能是遺憾的。記得之前詩人說或許那條路也不是較少人涉足,兩條路其實相差無幾,因為自己多年後將描述的這段經歷,他預測自己的記憶會相信他是選擇了較少人選擇的路,即便事實並非如此。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乍看一下,許多人會解讀為作者選擇是正確的,他選擇了人跡罕至的路,創造不凡的人生,但實際上作者沒有說成功,只說「difference不同」,也可能是變得更糟,difference是巧妙的隱喻,人是因為有了比較、有不一樣的選擇,所以「不同」才會存在。因為此刻詩人是預測未來會說的話,他不知道這條路會怎麼改變他的生活,他只知道這個選擇是很重要的,而會截然改變他的人生。詩在這裡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了想像與思索的空間。
Image by Alexander Kliem from Pixabay
Robert Frost一生歷盡艱辛和痛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他曾當過紡織工人、鞋匠、教師和農場主。在他38歲那一年做出重要的人生抉擇,他放棄美國安穩的教師職業,而決定與太太移居英國當詩人,隔三年後創作了《未擇之路》這首詩,可以想像當年作者寫詩的時候,就是在選擇教書平坦通暢的生活道路,抑或是寫詩充滿幽寂荒涼的道路,但在這兩種生活中,詩人最終選擇了不願隨俗的後者,驀然回首時,他有時也會想到如果去走前一條路會是怎樣,這也是我們面對人生十字路口都會遇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