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欲統一台灣的左右為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從中共百年黨慶的典禮當中,可以看出來習近平在掙扎,很是左右為難。

他嘴巴裡說要統一台灣,以便證明他繼續掌權是有道理的,但是,這比較像是願望的表達而已,因為現實是殘酷的,他心裡有數,知道統一台灣是做不到的。

從技術上來講就可以明白,道理很簡單,他想到的是用飛彈密集攻擊台灣,從飛機場,發電廠,高速路,到軍事基地。

不過,他應該知道這樣的攻擊,不管是一波兩波還是三波,是沒有用的,理由如下:
第一個理由,飛彈會被攔截,因為台灣有強大的飛彈防禦系統;

第二個理由,台灣會乾脆反擊,對上海,杭州,深圳,廣州,甚至天津與北京,還有內陸的重慶,以及核彈基地,發動飛彈攻勢,不但會攻擊軍事基地,也會攻擊經濟發達地區,讓中國經濟倒退30年;

第三,共軍沒有辦法把台灣的防守力量消耗掉,所以,想要對台灣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是不可能的;

第四,只要習近平想不開,硬是要出手,卻又沒有辦法佔領台灣,那麼台灣有可能會乾脆宣布獨立,也就是「首戰即獨立」的意思,那時習近平就糟了,在中國歷史上,他會成為新時代的李鴻章,把台灣搞丟了。

raw-image

然後,他事實上還有兩個很大的風險要面對:
第一個就是美國與日本本來就有「裂解中國」的想法,一旦中共發動軍事行動,破壞西太平洋的和平與穩定,那麼美國與日本正好有理由下重手,目的就是要徹底解決中共崛起給全世界帶來的威脅。

第二個風險是,中共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的權力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習近平對台灣發動軍事行動,正好逼中共黨內的其他力量對習近平奮起反撲,以便阻止習近平把中國的國運敗壞掉。

合起來看,這兩大風險意味著境外勢力會與中共的黨內勢力結成聯合陣線,目的就是除掉習近平。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在刺激習近平,羞辱習近平,還與普丁聯手一起來羞辱習近平,因為美國恐怕是一直在尋找開戰的藉口,讓開戰有正當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看得出來,雖然習近平只是講講硬話,但是美國與日本卻很當真,不但沒有想透過外交對話來將衝突緩和下來,反而是不斷將軍事演習升級與擴大,完全具有「主動求戰」,「超前備戰」的味道。

裡裡外外,所有人都挖好坑,就等習近平跳進去!台灣就是那個坑,就是民族主義情緒的最高潮!

因為,正如習近平自己宣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那麼,面對這個「民族主義陷阱」,習近平是跳還是不跳呢?

這,就是目前習近平心中的掙扎!他的上策,是不用真的打台灣,就可以贏得連任,繼續掌權。他的下策,是照別人的劇本去演出,到頭來沒有辦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習近平是認真的,日本也別想「隔岸觀火」 某電視台的wide show(情報節目)針對台灣問題舉行了問卷調查。 筆者非常驚訝,驚訝的並非統計數字的結果,而是問題本身.....
Thumbnail
習近平是認真的,日本也別想「隔岸觀火」 某電視台的wide show(情報節目)針對台灣問題舉行了問卷調查。 筆者非常驚訝,驚訝的並非統計數字的結果,而是問題本身.....
Thumbnail
正如習近平自己宣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那麼,面對這個「民族主義陷阱」,習近平是跳還是不跳呢?
Thumbnail
正如習近平自己宣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那麼,面對這個「民族主義陷阱」,習近平是跳還是不跳呢?
Thumbnail
正如習近平自己宣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那麼,面對這個「民族主義陷阱」,習近平是跳還是不跳呢?
Thumbnail
正如習近平自己宣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那麼,面對這個「民族主義陷阱」,習近平是跳還是不跳呢?
Thumbnail
習近平會在美國大選後,對台灣發動奇襲嗎?美國與中共雙方都樂見這樣的報導在市面上流傳。為什麼?
Thumbnail
習近平會在美國大選後,對台灣發動奇襲嗎?美國與中共雙方都樂見這樣的報導在市面上流傳。為什麼?
Thumbnail
習近平會在美國大選後,對台灣發動奇襲嗎?美國與中共雙方都樂見這樣的報導在市面上流傳。為什麼?
Thumbnail
習近平會在美國大選後,對台灣發動奇襲嗎?美國與中共雙方都樂見這樣的報導在市面上流傳。為什麼?
Thumbnail
中共如果對台動武,是可以傷害台灣:例如發射一連串的飛彈,或是宣佈海空封鎖台灣。但是,共軍沒有辦法成功渡海登陸與佔領台灣。結果其實會是:「首戰即獨立」。中共心知肚明,不敢承擔永遠失去台灣的風險。
Thumbnail
中共如果對台動武,是可以傷害台灣:例如發射一連串的飛彈,或是宣佈海空封鎖台灣。但是,共軍沒有辦法成功渡海登陸與佔領台灣。結果其實會是:「首戰即獨立」。中共心知肚明,不敢承擔永遠失去台灣的風險。
Thumbnail
香港版國家安全法這個議題的背後,可能意謂著中共(至少短期內,也許在較長一點的時間也成立)沒有打算對台灣搞武統了。為什麼呢?
Thumbnail
香港版國家安全法這個議題的背後,可能意謂著中共(至少短期內,也許在較長一點的時間也成立)沒有打算對台灣搞武統了。為什麼呢?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 週年重申「武力統一」是可能選項,整場談話的措辭用字枯燥蠻橫,如果看作是向追求者告白的情書,完全就像是個情緒勒索的性騷擾慣犯在死纏爛打,應該揉爛燒掉再報警處理。總統蔡英文當天下午也火速強硬回應中國政府:台灣人民不接受任何統一論調的軟土深掘。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 週年重申「武力統一」是可能選項,整場談話的措辭用字枯燥蠻橫,如果看作是向追求者告白的情書,完全就像是個情緒勒索的性騷擾慣犯在死纏爛打,應該揉爛燒掉再報警處理。總統蔡英文當天下午也火速強硬回應中國政府:台灣人民不接受任何統一論調的軟土深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