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評論
含有「政治評論」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普普文創
2025/09/03
【政治評論】用AI來看關稅
以下是用Gemini花10分鐘做出來的研究報告,資通與視聽產品占比最多,也最高,這部分目前是關稅豁免的,要如何談關稅呢?1。就是台灣自己先抽出口稅(有競爭力的資通與視聽產業),回頭告訴美國說,我們已經引導這些資通與視聽產業到美國了,其他沒有競爭力的產業請免課關稅,這樣的逆向操作,讓美國無話可說,
含 AI 應用內容
#
政治評論
#
用AI來看關稅
#
貿易
9
留言
普普文創
2025/08/28
【政治漫談】國民黨何去何從?
自 2016 年總統大選敗選以來,國民黨的政治命運幾乎走在一條「循環往復」的路上:輸了全國性大選後愁雲慘霧,基層士氣渙散;但若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便立刻揚眉吐氣,將之前的挫敗拋諸腦後。這種「大敗—小勝—再敗」的迴圈,已經重複了三屆,卻絲毫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 國民黨最大問題,不在
含 AI 應用內容
#
政治評論
#
國民黨何去何從
#
國民黨
9
4
傑克
2025/08/28
1
當初李登輝的國民黨本土化政策之敗後,國民黨大概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國民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岸論述,但是要他們放棄九二共識恐怕很困難.我覺得2028他們不管是派誰來選,整體政策還是會和2024侯友宜當時的政策差不多,整體就是九二共識 兩岸交流.除了一些政策上的細節外大概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現在國民黨的策略就是建立在反民進黨上.唯一慶幸的是2028的候選人不管是盧還是蔣,至少相比他們黨內其他的政客外是個正常人
1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08/28
2
傑克 那我來多寫這方面的想法,或許可以激盪一些創意。
2
普普文創
2025/08/27
【政治評論】大罷免、重啟核電公投之後:民眾黨何去何從
台灣的政壇在2025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震盪:藍綠之間的對決持續深化,「大罷免」雖以全軍覆沒收場,但所留下的社會裂痕與政治後座力依然存在;同時,重啟核電的公投議題再度被推上檯面,成為新一輪公共政策與價值辯論的焦點。夾在其中的民眾黨,看似有機會在藍綠激戰下取得空間,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與困境。究竟在大
含 AI 應用內容
#
政治評論
#
大罷免
#
重啟核電公投
8
留言
普普文創
2025/08/26
【政治漫談】大罷免全軍覆沒之後:國民黨下一步的迷惘與危機
這場被視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戰,在最後揭曉時,竟成為國民黨的全面防守成功——三十一席立委,全數過關,沒有一人遭罷免。表面上,這是一場國民黨的勝利,似乎意味著選民對民進黨的反感已經到達極限,也代表藍營的基本盤依舊穩固。然而,若把這場罷免戰視為國民黨的高光時刻,甚至錯誤地理解為「國民黨的反攻號角」
含 AI 應用內容
#
大罷免全軍覆沒之後
#
國民黨下一步的迷惘與危機
#
政治評論
14
9
李建崑
2025/08/26
6
您分析得很好,非常認同。我是個60年黨齡的‘’正藍“黨員,看到KMT不爭氣這麼多年,現在衹剩厭憎。KMT得重新學習作個忠誠的反對黨。
6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08/26
3
李建崑 KMT不爭氣,說得好。對內對外都要硬氣一些,才是革命政黨。
3
人也無聊
2025/01/21
立意良善的乞丐或肥貓的業務報告
作為一個曾經領過三年「業務費」的乞丐,本來不太適合對最近的新聞事件有什麼看法。不過為免坐實某些人「米蟲」的指控,茲秉持良善之立意,提供某些業務成果,以供採擇。
#
政治諷刺
#
業務費
#
公務員
25
2
墨涓
2025/01/22
1
在我看來,台灣每沒有愛國黨,全是賣國黨。 只是賣的方式不同罷了。
1
皋月
發文者
2025/01/22
1
墨涓 是的,所以對於政治新聞或是身邊的狂熱分子,當作看笑話即可。
1
人也無聊
2024/12/04
[時評] 韓國戒嚴風波:民主憲政與公民社會
這篇文章分析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宣佈戒嚴後,國會議員和民眾的迅速反應,最終迫使總統撤回命令的事件。文章探討了基督教在韓國民主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抗爭的正當性和政治資源。與臺灣的情況進行比較,指出韓國的經驗展示了公民社會必須超越民族主義,依靠普世價值來支撐民主憲政。
#
韓國戒嚴
#
民主化
#
韓國
46
留言
人也無聊
2024/12/01
強姦民意:極權政治宣傳心理學
文章探討了謝爾蓋.查赫金的著作《強姦民意》,及其在理解現代政治宣傳中的重要性。查赫金藉助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分析了極權主義如何操縱群眾心理,尤其是對鬥爭本能的利用。同時,文章回顧了希特勒的宣傳策略及反納粹力量的反擊,指出民主力量需有效運用群眾心理學以抵抗極權的挑戰。
#
政治評論
#
宣傳
#
民意
6
留言
人也無聊
2024/11/22
《失竊的光榮》結論與讀後感
本文探討了美國政治分歧的根源,特別是在經濟困境和文化身份的影響下,如何導致了選民對川普的支持。原作者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重新定義美國夢和加強社區意識,以減少羞恥感和增進相互理解。但筆者有不同的想法和補充。希望能藉由這系列文章邀請更深入的對話。
3/5
Stolen Pride: Loss, Shame, and the Rise of the Right
#
民主黨
#
共和黨
#
美國大選
9
留言
人也無聊
2024/11/18
失竊的光榮:失落、羞恥與右翼的崛起(四)──「受虐選民症候群」
2021年1月6日國會襲擊事件加劇了美國政治的分裂,支持川普的保守派群體也因此產生矛盾心理。透過對於暴力行為的淡化、推卸責任及自我塑造等策略,羞恥感被轉化為力量,形成一種特殊的支持者文化。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政治立場,也促進人們在存有疑慮的情況下,仍然然不得不加深對川普的情感依賴。
#
美國大選
#
政治評論
#
川普
6
1
人也無聊
2024/11/15
失竊的光榮:失落、羞恥與右翼的崛起(三)──川普支持者的情感根源
這篇文章從肯塔基州東部地方政治人物的視角探討支持川普的背後的情感根源。受訪者的觀點反映了阿帕拉契地區的居民對於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對當地經濟的掏空、他們對於傳統價值的堅持與對民主黨政策的反感,與他們對主流媒體中的刻板印象的反制。
#
美國大選
#
政治評論
#
川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