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帶給我的一個習慣及二個觀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時間倒轉到2016年,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線上課程,當時因為新公司需要我在報到時能夠自學相關技能,於是在 Hahow 買了一堂網頁程式語法的課程。

為了在報到前就把該技能摸索一番,我就像在考前衝刺一樣,很快的邊上課邊練習,而實際在新公司執行專案時,也很順利的派上了用場,第一的經驗讓我對線上課程充滿了興趣以及不錯的使用體驗。

線上、線下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線上課程解放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我有心、我有時間,我可以像追劇一樣,一天就把它衝刺完,當然學習成效就另當別論。

但當時線上課程確實不普及,身邊幾個朋友沒聽過也沒想過要使用,直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在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反倒使線上課程的學習方式加速成長。

如今 Hahow 已經成為台灣知名度最高的線上學習平台,它就像電商一樣,所有你想的到、想不到的課程都有機會開課,菱瑯滿目的產品讓你每個都想學、每個都放進購物車、每個都加入最愛。

但是完課率的高低就成了線上課程的隱憂之一,影響完課率的因素因人而異,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 :

  1. 對於課程的期待以及實際上課的落差 : 就像看電影預告時,當下很吸引人,看完了才發現跟預告有落差,我買的有些線上課就有這種感覺,不是講得太粗淺、讓人覺得內容不值,就是內容太硬知識,讓人難以吸收。
  2. 沒有人催促上課進度,自律是唯一解方 : 就像買了許多參考書一樣,當下覺得興奮滿足,覺得自己知識要大爆發了,但實際上欠缺自律的人,打開的書永遠停留在同一頁。

所以開頭提到的線上課程帶給我的一個習慣就是『自律』。

因為沒人盯,所以更要懂得自律

一個人要變的自律,取決於他的動機,他有多想要達成的目標、他有多想要看見改變後的自己。

出社會後,就像是沒了導航的車子一樣,沒有人給你安排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沒有人跟你說學完了這個再學那個,你才能往想要的目標前進。

但是線上課程讓我們更容易取得學習的渠道、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學習經驗,當我們手上擁有滿滿的資源時,就更需要為自己制定學習計畫。

學習計畫是一個將輸入腦中的過程,而如何驗證自己吸收的程度,就是輸出的部分。

而線上課程帶給我的兩個觀念就是『輸入』和『輸出』。

學習的起步是輸入

線上課程是濃縮了一個人的學習經驗,然後重點整理並歸納出的網路教科書,以往我們的知識只能透過老師這個角色來取得,但是線上課程的崛起,讓知識變的有價,每個人的經驗也有機會變現。

我在學習前端程式時,分別上過線下以及線上的課程,上完後的心得反而覺得線上課的內容更貼近工作上的需求,我想是因為開課的講師本身就一直在實作,所以有些範例就是實際執行過的專案,也比較有機會實際操練。

因為線上課程的進度是依自己的狀況而定,你高興的話可以一次追個好幾堂課,等於會短時間大量輸入很多新知,但是當下看可能很有感,沒有實作的話,看過就真的只是看過而已。

輸入的反面就是輸出,這是學習最重要的一個循環。

學習的驗證是輸出

不少人看書就是當下很有感,看完後覺得有吸收到了,過個幾天內容就忘了六、七成,這樣的學習方式成效就很低,吸收到的還是別人給你的資訊,沒有透過思考及實作來激發出你自己的觀點。

一堂課的價值除了本質上課綱的內容有多少乾貨,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怎麼去善用課程中教的內容,就像是《 超速學習 》一書中提到的『 後設學習 』。

後設學習的意思是『 學習如何學習 』,例如說每個人學生時期都有學英文,但有的人成績就特別好,一方面當然可能是死嗑出來的,但另一方面就是學習方式的不同。

所以當時我在 Hahow 上網頁程式課程時,儘可能把課程中提到的部分應用到專案上,不懂就回課程中查,久而久之就找到適合自己的程式寫法。

學習的親證一開始是模仿,然後驗證適不適合自己,最終加上自己的觀點和經驗,你所學到的就有它獨特的價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沈OS的沙龍
15會員
31內容數
老沈O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5
你知道西元出生年月日,隱藏一連串的數字密碼嗎? 能夠看出天賦與盲點,幫助你在許多角度都能提昇,有別於一般生命靈數,生命數字更著重在每一個數字的影響力以及所處在的低階、中階或高階的狀態。 每一個數字的狀態不同,融合在一起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生命數字最基本的算法就是將你的西元出生年月日加先總起
Thumbnail
2024/04/05
你知道西元出生年月日,隱藏一連串的數字密碼嗎? 能夠看出天賦與盲點,幫助你在許多角度都能提昇,有別於一般生命靈數,生命數字更著重在每一個數字的影響力以及所處在的低階、中階或高階的狀態。 每一個數字的狀態不同,融合在一起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生命數字最基本的算法就是將你的西元出生年月日加先總起
Thumbnail
2022/08/22
不管是食衣住行育樂到知識付費、線上課程、線上直播研討會等,都可以看到許多產品透過一頁式網頁再做宣傳。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工具可以製作『 一頁式網頁 』,因其目的性的不同,可以分為 : 專門製作一頁式網頁的工具,著重 A/B TEST、數據分析 電郵行銷為主的名單收集頁,以自動化行銷、銷售漏斗為強項
Thumbnail
2022/08/22
不管是食衣住行育樂到知識付費、線上課程、線上直播研討會等,都可以看到許多產品透過一頁式網頁再做宣傳。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工具可以製作『 一頁式網頁 』,因其目的性的不同,可以分為 : 專門製作一頁式網頁的工具,著重 A/B TEST、數據分析 電郵行銷為主的名單收集頁,以自動化行銷、銷售漏斗為強項
Thumbnail
2022/08/21
有經營電商的朋友免不了要設計各種行銷素材,不管是 FB、IG、Line@ 選單或是一頁式銷售頁的視覺等。 如果自己有養設計團隊倒是還好,但如果是剛起步的小賣家或是人力資源有限的小品牌的話,通常就會校長兼撞鐘,甚麼事情都自己來。 但隔行如隔山,不是設計專長的人做出來的素材就是有那麼點『 怪 』。
Thumbnail
2022/08/21
有經營電商的朋友免不了要設計各種行銷素材,不管是 FB、IG、Line@ 選單或是一頁式銷售頁的視覺等。 如果自己有養設計團隊倒是還好,但如果是剛起步的小賣家或是人力資源有限的小品牌的話,通常就會校長兼撞鐘,甚麼事情都自己來。 但隔行如隔山,不是設計專長的人做出來的素材就是有那麼點『 怪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開線上課程是很多人嚮往的事情,前期拼盡全力錄製好課程,但可能是成效不如預期、或是沒什麼概念,一轉身很多講師選擇是走回過去軌跡上,對課程則不管不顧,實在可惜,有些則是連學生問題都沒回答、該做的事情沒做,導致產生大量差評,還要花費更多力氣去解決問題。 整合知識產品線,推動商業模式進步。
Thumbnail
開線上課程是很多人嚮往的事情,前期拼盡全力錄製好課程,但可能是成效不如預期、或是沒什麼概念,一轉身很多講師選擇是走回過去軌跡上,對課程則不管不顧,實在可惜,有些則是連學生問題都沒回答、該做的事情沒做,導致產生大量差評,還要花費更多力氣去解決問題。 整合知識產品線,推動商業模式進步。
Thumbnail
喜歡吸收新知的我,看似持續學習,但真的有學進去嗎? 在正式學習 Coursera 經典線上課《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全球近 350 萬人註冊的課,我反思了學習方式。
Thumbnail
喜歡吸收新知的我,看似持續學習,但真的有學進去嗎? 在正式學習 Coursera 經典線上課《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全球近 350 萬人註冊的課,我反思了學習方式。
Thumbnail
上課讓我有種認真感,對於一件事情認真,還有對於自己打算要做的事情更認真,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感受。
Thumbnail
上課讓我有種認真感,對於一件事情認真,還有對於自己打算要做的事情更認真,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感受。
Thumbnail
自從2020年初新冠開始竄出後… 一直以來的日常模式,也漸漸滾動式變動… 我們的生活方式,從面對面,到視訊時代… 線上課程應該在這波變動中,成長很大… 活在線上,而不在只是走在路上 我的工作類型始終搭不上在家工作的列車! 所以體會不到一邊工作一邊視訊聯繫的方式。 關上電腦,一秒到家! 等等的…
Thumbnail
自從2020年初新冠開始竄出後… 一直以來的日常模式,也漸漸滾動式變動… 我們的生活方式,從面對面,到視訊時代… 線上課程應該在這波變動中,成長很大… 活在線上,而不在只是走在路上 我的工作類型始終搭不上在家工作的列車! 所以體會不到一邊工作一邊視訊聯繫的方式。 關上電腦,一秒到家! 等等的…
Thumbnail
從疫情大爆發以來,線上課程成為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面對琳瑯滿目的線上課程,隨之而來的是選擇性障礙以及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的焦慮,反而引起了更多危害心理健康的潛在危機 然後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 高彈性成長法則: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成長的機會!彈性的力量帶你越變越好
Thumbnail
從疫情大爆發以來,線上課程成為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面對琳瑯滿目的線上課程,隨之而來的是選擇性障礙以及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的焦慮,反而引起了更多危害心理健康的潛在危機 然後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 高彈性成長法則: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成長的機會!彈性的力量帶你越變越好
Thumbnail
「如果一樣的課程開線上課,費用要不要調降?」 當實體課老師不得不轉線上課程, 哪麼收費要比實體課多?還是少? 這陣子很多講師,轉開線上課程或是直播教學,好像都著重在「如何讓網路教學和實體課程有同樣的效果?」  教學的老師以為只是實體換線上,其他都會不變。就像實體店面的老闆以為商品上電商後,商品好就能
Thumbnail
「如果一樣的課程開線上課,費用要不要調降?」 當實體課老師不得不轉線上課程, 哪麼收費要比實體課多?還是少? 這陣子很多講師,轉開線上課程或是直播教學,好像都著重在「如何讓網路教學和實體課程有同樣的效果?」  教學的老師以為只是實體換線上,其他都會不變。就像實體店面的老闆以為商品上電商後,商品好就能
Thumbnail
近年線上課程準備與門檻越來越低,好的老師不一定很有名,但一定讓你聽得懂、做得到。 疫情之下,不少上班族啟動在家進修的模式。今天來分享我如何挑選線上課程老師。
Thumbnail
近年線上課程準備與門檻越來越低,好的老師不一定很有名,但一定讓你聽得懂、做得到。 疫情之下,不少上班族啟動在家進修的模式。今天來分享我如何挑選線上課程老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