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帶給我的一個習慣及二個觀念

2020/10/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間倒轉到2016年,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線上課程,當時因為新公司需要我在報到時能夠自學相關技能,於是在 Hahow 買了一堂網頁程式語法的課程。
為了在報到前就把該技能摸索一番,我就像在考前衝刺一樣,很快的邊上課邊練習,而實際在新公司執行專案時,也很順利的派上了用場,第一的經驗讓我對線上課程充滿了興趣以及不錯的使用體驗。
線上、線下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線上課程解放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我有心、我有時間,我可以像追劇一樣,一天就把它衝刺完,當然學習成效就另當別論。
但當時線上課程確實不普及,身邊幾個朋友沒聽過也沒想過要使用,直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在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反倒使線上課程的學習方式加速成長。
如今 Hahow 已經成為台灣知名度最高的線上學習平台,它就像電商一樣,所有你想的到、想不到的課程都有機會開課,菱瑯滿目的產品讓你每個都想學、每個都放進購物車、每個都加入最愛。
但是完課率的高低就成了線上課程的隱憂之一,影響完課率的因素因人而異,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 :
  1. 對於課程的期待以及實際上課的落差 : 就像看電影預告時,當下很吸引人,看完了才發現跟預告有落差,我買的有些線上課就有這種感覺,不是講得太粗淺、讓人覺得內容不值,就是內容太硬知識,讓人難以吸收。
  2. 沒有人催促上課進度,自律是唯一解方 : 就像買了許多參考書一樣,當下覺得興奮滿足,覺得自己知識要大爆發了,但實際上欠缺自律的人,打開的書永遠停留在同一頁。
所以開頭提到的線上課程帶給我的一個習慣就是『自律』。

因為沒人盯,所以更要懂得自律

一個人要變的自律,取決於他的動機,他有多想要達成的目標、他有多想要看見改變後的自己。
出社會後,就像是沒了導航的車子一樣,沒有人給你安排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沒有人跟你說學完了這個再學那個,你才能往想要的目標前進。
但是線上課程讓我們更容易取得學習的渠道、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學習經驗,當我們手上擁有滿滿的資源時,就更需要為自己制定學習計畫。
學習計畫是一個將輸入腦中的過程,而如何驗證自己吸收的程度,就是輸出的部分。
而線上課程帶給我的兩個觀念就是『輸入』和『輸出』。

學習的起步是輸入

線上課程是濃縮了一個人的學習經驗,然後重點整理並歸納出的網路教科書,以往我們的知識只能透過老師這個角色來取得,但是線上課程的崛起,讓知識變的有價,每個人的經驗也有機會變現。
我在學習前端程式時,分別上過線下以及線上的課程,上完後的心得反而覺得線上課的內容更貼近工作上的需求,我想是因為開課的講師本身就一直在實作,所以有些範例就是實際執行過的專案,也比較有機會實際操練。
因為線上課程的進度是依自己的狀況而定,你高興的話可以一次追個好幾堂課,等於會短時間大量輸入很多新知,但是當下看可能很有感,沒有實作的話,看過就真的只是看過而已。
輸入的反面就是輸出,這是學習最重要的一個循環。

學習的驗證是輸出

不少人看書就是當下很有感,看完後覺得有吸收到了,過個幾天內容就忘了六、七成,這樣的學習方式成效就很低,吸收到的還是別人給你的資訊,沒有透過思考及實作來激發出你自己的觀點。
一堂課的價值除了本質上課綱的內容有多少乾貨,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怎麼去善用課程中教的內容,就像是《 超速學習 》一書中提到的『 後設學習 』。
後設學習的意思是『 學習如何學習 』,例如說每個人學生時期都有學英文,但有的人成績就特別好,一方面當然可能是死嗑出來的,但另一方面就是學習方式的不同。
所以當時我在 Hahow 上網頁程式課程時,儘可能把課程中提到的部分應用到專案上,不懂就回課程中查,久而久之就找到適合自己的程式寫法。
學習的親證一開始是模仿,然後驗證適不適合自己,最終加上自己的觀點和經驗,你所學到的就有它獨特的價值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