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親子互動與對話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空閒時,就突然不知道能做什麼。
在家庭中要創造多元、豐富的且一起在家共同的活動。疫情雖然讓我們看到平常忽略的事,這是好事,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和調整生活。
可以想一想,家庭可以一起來做什麼?
孩子有孩子該承擔的責任,
父母要進修如何來和孩子對話,這是父母要做的功課。
在對話過程中,需要一再核對好奇對方談話的內容,並進一步探索就會更靠近跟對話的人。這樣的對話才會幫助對方更了解自己,我們也會了解到對方。
幫助孩子核對,就可以協助孩子認識並了解自己。
這部分老師有待對話練習,所以筆記只能稍微寫下小部分內容,線上對話的應對現場比較能親身感受,所以無法詳細描述太多,也牽扯一些個人隱私細節,請多包涵。
從不同層面問話,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就會幫助他人了解到自己。
我們都需要回到正向的好奇心去探索對方的分享內容。
一個人如果無法對孩子正向,也可能本身自己對自己是很負面的。
很重要:不要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看見自己內在的資源,正向的部分。
怎麼提高自我價值感:
平日練習寫下3覺得自己做得很好的地方,越具體越好。
老師分享了一個生活經驗,那這個經驗是有關他跟爸爸的部分,就不再這詳細說明,因為這個經驗,老師在體驗到焦慮跟不安時,突然出現三個方式讓自己可以跟這些負面的情緒共處。
1. 呼吸靜心:目標放在體驗身體的不舒服、不平靜
2. 情緒清單:在這個當下有哪些情緒,一一列出來,和這些情緒在一起並接納這些情緒。
3. 回到當下(臨在):在當下時想到跟自己最靠近的感受,老師感受到當時可以更靠近爸爸,可以更親近爸爸,那種真實的感覺產生了感激跟幸福。
我們活在當下時,就不會遇到任何事的時候感到有任何遺憾。
不要試圖控制結果,該出現就會出現。
我們需要建立一份求助清單:
1. 平日就要列出來
2. 不要自己一肩扛起許多事
3. 只要開口,其實會找到資源。
4. 求助清單如何列呢?(我自己畫了一個表格,可以自己填寫,這部分老師沒有畫,就依照當時上課感覺直接感受畫下來,可參考。)
如果無法改變,就不要改變。
在孩子的成長中,因為有其他的家人同住而產生了不同的教養,可能產生無助或是害怕孩子會有內在的傷害,其實不要擔心,因為你給予孩子的溫暖跟愛,孩子會在他成長為成人時化為資源,並且會因為這溫暖的記憶而帶領著他去找方式來面對內心的不平穩狀態。
對話的力量:
讓孩子有生命力的對話,這個生命力就是連結到渴望,而渴望就是高自我價值感的產生。
老師舉例:談戀愛時的感覺,幫助他人的感覺。
我們不是幫孩子從痛苦中解救出來,而是和孩子有生命的對話,連結渴望,這樣的對話及連結節將讓孩子受用無窮。
有學員問到,要如何建立求助清單呢:
l 慢慢累積建立
l 先列出需求項目
l 名單想不到的人,沒關係,有想到再填入就好
無力感:
l 認識自己的機會
l 當成正向,並正面接納
l 你可以接納無力感嗎?
無力感如何發生呢?
一件事超出了你的能力方式時就會產生無力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
看到自己的極限就有選擇
無力感有三種選擇:
1. 退回來(量力而為)
2. 提升能力
3. 超出能力(用欣賞角度去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欣賞自己所做的事,肯定自己,認可自己。
如何和無力感相處:
l 覺得無力感的時候,就找個時間嘗試和無力感再一起,允許跟接納並好奇這無力感的感受。
l 不去想東想西
l 只是純粹感受
l 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會過去的
l 自己的身體跟內在就是一本書,要好奇自己這本書。
l 用一顆開放的心。
l 好好閱讀自己這本書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2會員
    590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馬祖】南竿北竿3天2夜-疫情下的類出國旅遊(北竿篇下)-芹壁聚落、螺蚌山自然步道這篇旅行遊記介紹了北竿的美食和風景,適合自助旅行的旅客參考。文章中包含了阪裡天后宮、螺蚌山自然步道、芹壁聚落等景點的介紹和遊玩心得。
    Thumbnail
    avatar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
    2024-05-18
    懷念的聲音:思考疫情下的社會改變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avatar
    胡川荷
    2024-03-24
    疫情下的神戶港從新大阪搭新幹線到新神戶只要12分鐘!!!再轉觀光巴士去神戶港也只需要10多分鐘,所以我幾乎每次落腳大阪時都會跑去神戶港。
    Thumbnail
    avatar
    絕對零度
    2023-12-12
    在疫情下的海外實習挑戰:線上工作的經驗分享近年來,海外實習已成為許多台灣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然而,隨著全球疫情的嚴重影響,海外實習計劃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許多學生原本計劃前往國外實習的計劃不得不被取消或延期。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學生開始轉向線上工作,以繼續他們的實習計劃。 在進行線上工作之前,一份具有吸引力的英文履歷是非常重要的。英文履歷
    Thumbnail
    avatar
    張鈺雯
    2023-11-09
    《疫情下的日子》再沒有路肩飆速未來 菜攤老闆堆疊蒼蠅的高度數日子 市場走道不需編列預算卻越變越寬   落山風曾經帶來許多人的盤算 疫情到來所有計劃卻結了霜 口罩都戴了那樣久了 夢想的翅膀已漸漸鈣化   有種被模糊的意識削弱了地心引力 生命於是踐踏在無重力的磁場 從此屋簷下許多人的嘆息儼然 比
    Thumbnail
    avatar
    麻吉
    2023-09-09
    疫情下的自我調適和室內親子遊戲        去年2月底,荷蘭疫情開始變嚴重,我當機立斷買了一批口罩和酒精,不到幾周的時間,防疫物資就完全缺貨了。當時我一邊繼續上班,一邊看著不斷攀升的感染率,一邊檢討自己是不是真的比較怕死,一邊膽戰心驚的假裝過正常生活。        3月中旬封城,除了各級學校停課,大部分的公司也實施在家工作
    Thumbnail
    avatar
    方齊
    2021-06-23
    疫情下的精神痛苦與照護上個月底,雲林出現有精神障礙的確診者,因為可能處於發病時意識混亂狀態而有數日無法交代足跡,遂被縣府列為「非常危險個案」。姑且不論疫情中有多少人曾在疫調時刻意隱瞞足跡,甚至提供虛假行蹤,卻從未被冠上「非常危險」標籤,這個案例也突顯出疫情下對精神病人的照護問題。
    avatar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
    2021-06-22
    疫情下的台灣,學會與自己對話  本文僅是疫情下,本人的體悟,文章沒有任何章法,信手亂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會跟之前文章迥異,請酌量服用。   國家三級緊戒已逾一個月,這段時間無法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群居的人類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看看新聞報導,諸多人期待解封後能大玩特玩,甚至有些飯店訂房已額滿,國家緊戒一個月的鬱悶之情,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6-22
    疫情下的感謝~~向最辛苦的醫護人員致敬!疫情下的感謝~謝謝最辛苦的您們 疫情蔓延的每一天,看著新聞報導,看見最前線的醫護人員,這麼辛苦,無法休息,身心所負荷的壓力與辛勞,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與想像!在此向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Thumbnail
    avatar
    凡昕老媽
    2021-05-30
    疫情下的感謝#醫護#警消#自己疫情嚴峻的日子裡,每天都要到醫院做放射治療,進入醫院之前都要經過認證以及證明來醫院做什麼,才可以進入,有一次我看到協助認證的人員隔離面罩下的臉龐滿是汗水,明明是在醫院大廳有冷氣的地方,卻必須穿戴嚴格,一個一個認真確認過資料,真的是辛苦他們了。 走到放射科的路上都會跟醫護人員擦身而過,有的醫護人員拿著
    Thumbnail
    avatar
    于紫晴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