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意猶未盡》第六場,#選擇性緘默症的認識與陪伴 Google Meet 線上讀書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年前,選擇性緘默症很少在學校或是醫院被談論著,所以很多時候,會以為孩子在教室乖乖坐著,就是安靜的孩子或是乖學生。

當孩子不說話時,畏縮,要先解決這部分。但這樣的孩子在家是很會說話的,他們比較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或是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核心問題是:焦慮。

你預期他開口說話,但她很少說甚至是被動不說。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無法用強迫的方式要她說話,會更焦慮不安。

輕微:說話會害怕別人的眼光,也怕說錯話或是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是否得到他人的認可等等。

但是他們在上課時,學習沒問題,會遵照指令也會上台演練等等,重點是不說話。

嚴重者:不只不說話,甚至不會動。孩子不說話時,在教室往往是被忽略,因為老師通常比較不會注意到這類孩子是有狀況,反而比較對好動孩子多加注意。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回到家,你無法期待他要跟你分享學校的點滴。


raw-image

孩子不說不代表沒事,一天裡面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會有所不同。在學校,孩子可能有焦慮跟壓力的存在而無法開口說話。

也容易在校園引起同儕的排擠,它們會覺得跟他再一起同一組不好,比方都不說話,或是都不發表意見等等。如果老師想鼓勵他站起來分享或是回答問題,通常都會造成這個孩子就是佔很久還是不說話,而引起同學的不滿等等。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大部份女孩子佔大多數。陪伴這樣的孩子不要刻意要她說話,而是漸進式。老師在教室可使用全班朗讀的方式,讓他不用單獨要被叫起來朗讀的好。

最重要的一點: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非必要不要做轉學,否則付出的代價過高了!因為他們換了環境後,要適應環境是很辛苦的。


raw-image


raw-image

要孩子安心在教室,就需要先跟老師溝通好孩子的狀況,讓老師可以理解孩子。

當在班級發現不友善的孩子對於這樣孩子的種種不當的行為時,老師要私下把不友善的孩子找來詢問,並釐清狀況,不要公開在課堂上指責這些不友善孩子,可能會造成連帶效應,變成群體的排擠這樣的孩子。

不友善的孩子可能會怪罪是選擇緘默性孩子的錯,老師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也另一方面讓選擇緘默性的家長知道,在班級有幾個不友善的孩子對自己孩子的狀態,來做一個協調跟溝通,以幫助孩子跟同儕間的相處。

選擇緘默性的孩子很容易落單的,在班級上,老師可選2~3位比較願意及友善的孩子,並協助引導孩子如何跟選擇緘默性孩子相處,在相處當中可以下課時不要在班級上,可到遠一點進行相處,這樣會讓孩子舒服一點。

選擇性緘默症好發期大概在四歲左右,他們的發展是順利的,不太會有語言上的遲緩,通常在家都是很正常的說話。

但是到了開始上學,可能發現孩子在學校是不說一句話的。但是有的是會跟老師說話的孩子,就不列入是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很有可能這類孩子只是人際關係上的狀況。


raw-image

如果孩子是沒能力說話,可能只用手語或肢體來表達,我們會列入為自閉症的部分。

選擇緘默性的孩子比較沒有語言上的問題,

所以這是需要跟自閉症及亞斯孩子做區隔的。

亞斯跟自閉症孩子的察言觀色比較弱。

選擇緘默性的孩子的重點是:焦慮


友善的同學如何來跟選擇緘默性孩子相處,老師可以怎麼引導呢:

1. 讓他們知道講話不要太快,要停頓一下

2. 選擇比較容易讓選擇緘默性的同學能回答的話題。

3. 讓同學跟這樣的孩子相處愉快就是慢慢來。

小學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1.如果孩子建立了信賴關係,可用筆談試試。

2.家長可以幫老師協助詢問孩子的狀況。

3.用逐漸式的方法來幫助孩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貼近自己的沙龍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貼近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3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2024/03/23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2024/02/07
今天早上志仲老師的臣服之享讀書會,談到驕傲。這個部分超級有感 爲什麼說有感呢? 從小我被教導不能「驕傲」, 「驕傲」這個詞是禁忌。 老爸常吿誡我: 「妳很愛表演,很愛秀,但不可以驕傲。」 但「驕傲」的詞好抽象, 我成了困惑, 到底什麼樣叫「驕傲」呀? 我這次想深
Thumbnail
2024/02/07
今天早上志仲老師的臣服之享讀書會,談到驕傲。這個部分超級有感 爲什麼說有感呢? 從小我被教導不能「驕傲」, 「驕傲」這個詞是禁忌。 老爸常吿誡我: 「妳很愛表演,很愛秀,但不可以驕傲。」 但「驕傲」的詞好抽象, 我成了困惑, 到底什麼樣叫「驕傲」呀? 我這次想深
Thumbnail
2024/01/27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2024/01/27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家中寶貝有選擇性緘默症 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家中寶貝有選擇性緘默症 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這場會議有點沉重,這位學生已經有就醫,幾乎可以確定注意力有狀況。原本要等醫療報告出爐後,再一起討論教學方法,但是,學生在校表現越來越不穩定,尤其是學科的表現,讓人擔心。因此,我表達想要學生參加特殊教育身份鑑定的原因,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幫忙。
Thumbnail
這場會議有點沉重,這位學生已經有就醫,幾乎可以確定注意力有狀況。原本要等醫療報告出爐後,再一起討論教學方法,但是,學生在校表現越來越不穩定,尤其是學科的表現,讓人擔心。因此,我表達想要學生參加特殊教育身份鑑定的原因,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幫忙。
Thumbnail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Thumbnail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Thumbnail
有亞斯特質的孩子很容易陷入逃避因應的狀態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逃避以外的策略可以用 #逃避因應 逃避因應是什麼?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當不舒服的感覺出現,我們又有地方可以討拍,之後每次都會更想要討拍。這就是之所以有些教養理論會強調「小孩哭了不要馬上抱」的原因。 其他討論的內容可以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有亞斯特質的孩子很容易陷入逃避因應的狀態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逃避以外的策略可以用 #逃避因應 逃避因應是什麼?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當不舒服的感覺出現,我們又有地方可以討拍,之後每次都會更想要討拍。這就是之所以有些教養理論會強調「小孩哭了不要馬上抱」的原因。 其他討論的內容可以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20年前,選擇性緘默症很少在學校或是醫院被談論著,所以很多時候,會以為孩子在教室乖乖坐著,就是安靜的孩子或是乖學生。  當孩子不說話時,畏縮,要先解決這部分。但這樣的孩子在家是很會說話的,他們比較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或是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核心問題是:焦慮。 你預期他開口說話,但她很少說甚至是被
Thumbnail
20年前,選擇性緘默症很少在學校或是醫院被談論著,所以很多時候,會以為孩子在教室乖乖坐著,就是安靜的孩子或是乖學生。  當孩子不說話時,畏縮,要先解決這部分。但這樣的孩子在家是很會說話的,他們比較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或是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核心問題是:焦慮。 你預期他開口說話,但她很少說甚至是被
Thumbnail
孩子如果把心事都悶在心裡,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我以自己的經驗跟爸媽們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父母們!
Thumbnail
孩子如果把心事都悶在心裡,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我以自己的經驗跟爸媽們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父母們!
Thumbnail
一起來認識鮮為人知的選擇性緘默症,你遇過從不開口說話的同學嗎?他們為什麼不說話?  國小一到六年級,山下同學從沒在學校說過任何一句話。然而除了不會說話以外,他還是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搗蛋、玩耍。家長參觀日,每位同學都要朗讀自己寫的有關家人的作文,從不說話的山下同學,這下該採取什麼做法巧妙
Thumbnail
一起來認識鮮為人知的選擇性緘默症,你遇過從不開口說話的同學嗎?他們為什麼不說話?  國小一到六年級,山下同學從沒在學校說過任何一句話。然而除了不會說話以外,他還是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搗蛋、玩耍。家長參觀日,每位同學都要朗讀自己寫的有關家人的作文,從不說話的山下同學,這下該採取什麼做法巧妙
Thumbnail
外向愛說話的孩子:大腦到嘴巴的距離只有0.5秒,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內向不愛說話且有選擇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的孩子: 大腦到嘴巴的距離,就像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有三十萬公里一樣遠,中間還有層層阻礙... 我能看得到與感受到你得存在,但是當我要表達時,話到嘴邊卻總是說不出口...
Thumbnail
外向愛說話的孩子:大腦到嘴巴的距離只有0.5秒,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內向不愛說話且有選擇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的孩子: 大腦到嘴巴的距離,就像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有三十萬公里一樣遠,中間還有層層阻礙... 我能看得到與感受到你得存在,但是當我要表達時,話到嘴邊卻總是說不出口...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淺談了 “選擇性緘默症” — 一個讓有正常口語能力的個案在特定場合中卻持續的安靜、無法開口的症狀。雖然名為”選擇性”緘默症,大部分的個案卻是在某些選定/特定的場合,被焦慮和不安的感受凍結,並非刻意”選擇”了安靜。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淺談了 “選擇性緘默症” — 一個讓有正常口語能力的個案在特定場合中卻持續的安靜、無法開口的症狀。雖然名為”選擇性”緘默症,大部分的個案卻是在某些選定/特定的場合,被焦慮和不安的感受凍結,並非刻意”選擇”了安靜。
Thumbnail
一早出門向鄰居道聲早安、出門迷路了向路人問路、在學校裡和同學熱絡的談天....,你可曾想過一天的生活中平均會說出多少個句子?「說話」,在許多人眼裡看似一般的日常,平凡到讓人不會留意計算。但在同一個時空下,卻有一群人所處的境遇截然不同。
Thumbnail
一早出門向鄰居道聲早安、出門迷路了向路人問路、在學校裡和同學熱絡的談天....,你可曾想過一天的生活中平均會說出多少個句子?「說話」,在許多人眼裡看似一般的日常,平凡到讓人不會留意計算。但在同一個時空下,卻有一群人所處的境遇截然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