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1下半年的遊戲計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在2021年7月要迎接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按照一年玩一款遊戲的進度,還真有可能到明年都被薩爾達傳說所佔滿。雖然有伊蘇8,還有即將要推出的伊蘇9是月光有興趣的,但還是以薩爾達為優先。曠野之息就算放到今年也還是有人在討論,這可以從月光放到方格子的文章回應可以得知。經典作品無論何時都有人討論,月光也有看過方格子有作者是長大出社會後才看過龍貓的,依然有著滿滿的感動。小時候沒看過,長大後再來看也行。

另外,因為異度神劍2還沒全破,因此終極版也就暫緩購入了。原則就是清掉上一片,才有下一片的購入。也不算是死腦筋,因為可玩性與可全破性都是有的,不會無法全破,反正只要把主線走完就可以了。月光下半年選片的原則就是以動腦為原則,就算太難的地方還是要看攻略,但自己動手解一些謎題還是可以的。而且就算知道怎麼解,還是能夠做出指定的條件才能過關,那也要試個好幾次才行。

盡量不要去玩那種無腦前進的遊戲,只要花時間就可以過關,這樣跟看電影沒什麼兩樣。雖然所謂的沉浸式體驗也很重要,但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應該要被延後。在玩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然後要多嘗試幾次才能過關,有種自我挑戰的感覺。

固然,一直玩遊戲不一定就能成為遊戲大師,但卻能創造出不同的生活體驗。例如薩爾達曠野之息的依蓋隊基地,就讓月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產生的經驗又能作為下次選擇遊戲的參考依據。因為能夠遊戲的時間不多,所以選擇上就更為容易。先看其他人的遊戲體驗,就能想像到自己玩的狀況大概會是如何。

例如有一款培育角色的遊戲設計是,要隨機去刷角色的技能或是數值。換言之,就是要不停的收集素材以用來刷數值,可能十次或二十次才能成功一次。或是要跟同伴培養感情,要一直送禮或對話,月光認為這一樣很浪費時間,如非必要,直接練等升級同伴能過關就好,何必這麼樣麻煩?重點就在遊戲世界中冒險,打怪收裝備解任務,劇情明快就好。

月光覺得,同樣是大作,吸引玩家的要素都不盡相同。如果這些要素無法吸引月光,那月光寧願放棄這款作品,改玩其他的。反正有安排想玩的遊戲就可以了,其他的就看別人遊玩的影片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2.0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5/02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身處其中一員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在此篇文章強調的重點在於說謝謝的數量,這當然不是說品質就不重要了,相信這兩者可以取得平衡。又舉例成為財務自由的人,也就要每天多多看著那些已經是這種狀態的人,謝謝他們並感謝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所以有著同樣的思考模式。都是想著如何繼續維
Thumbnail
2025/05/02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身處其中一員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在此篇文章強調的重點在於說謝謝的數量,這當然不是說品質就不重要了,相信這兩者可以取得平衡。又舉例成為財務自由的人,也就要每天多多看著那些已經是這種狀態的人,謝謝他們並感謝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所以有著同樣的思考模式。都是想著如何繼續維
Thumbnail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每投入一款遊戲,都是一次決策,在決定之後的時間安排。雖然選錯了遊戲可以賣掉,多看的攻略可以忽略掉,但終究還是要付出一些金錢與時間作為代價。在全破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之後,按照計畫回到了先前只玩十幾個小時的異度神劍2,而且這次還加碼購買了實體片—黃金之國的伊拉,因為裡面有著各種的DLC,雖然在下載後還
Thumbnail
每投入一款遊戲,都是一次決策,在決定之後的時間安排。雖然選錯了遊戲可以賣掉,多看的攻略可以忽略掉,但終究還是要付出一些金錢與時間作為代價。在全破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之後,按照計畫回到了先前只玩十幾個小時的異度神劍2,而且這次還加碼購買了實體片—黃金之國的伊拉,因為裡面有著各種的DLC,雖然在下載後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雖然本能的想要把想玩的遊戲通通買起來放在身邊,想玩的時候就可以玩,但實際上這樣做的效益不大,因為就是沒有辦法馬上玩。就像是規劃兩年後要出國旅行,有必要現在就去買一個行李箱先備著嗎?到底會不會去都還是問題,先買箱子就是過早把錢花掉了。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支出和額外的雜項支出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雖然本能的想要把想玩的遊戲通通買起來放在身邊,想玩的時候就可以玩,但實際上這樣做的效益不大,因為就是沒有辦法馬上玩。就像是規劃兩年後要出國旅行,有必要現在就去買一個行李箱先備著嗎?到底會不會去都還是問題,先買箱子就是過早把錢花掉了。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支出和額外的雜項支出
Thumbnail
所以,就算是期待的新作,也可以分出高低,就算錯看了也無妨。之後還是有機會回來玩的,只要之後沒有其他強作與之競爭就可以列入考慮之中。其他平台的強作,可說是經過一次市場的考驗,自然有其優點存在。
Thumbnail
所以,就算是期待的新作,也可以分出高低,就算錯看了也無妨。之後還是有機會回來玩的,只要之後沒有其他強作與之競爭就可以列入考慮之中。其他平台的強作,可說是經過一次市場的考驗,自然有其優點存在。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就像月光在速寫當下發表了三千篇文章,還是有很多喜歡閱讀文章的讀者沒有看過月光的文章,這很正常。就算寫了四千篇文才被看到其中一篇,那也就足夠了,並沒有要求說非要每一篇都看過才能發表意見。只要看過任何一篇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就像月光在速寫當下發表了三千篇文章,還是有很多喜歡閱讀文章的讀者沒有看過月光的文章,這很正常。就算寫了四千篇文才被看到其中一篇,那也就足夠了,並沒有要求說非要每一篇都看過才能發表意見。只要看過任何一篇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例如以經典名作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為例,的確值得一玩再玩。但是如果對於沒玩過本作的玩家而言,現在還值得推薦他們去玩嗎?答案是未必。因為玩家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當然是優先選擇新作來玩,以體會最新的玩法與內容。因為玩遊戲是這樣的,需要耗費數十甚至上百小時來品嚐一款遊戲。
Thumbnail
例如以經典名作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為例,的確值得一玩再玩。但是如果對於沒玩過本作的玩家而言,現在還值得推薦他們去玩嗎?答案是未必。因為玩家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當然是優先選擇新作來玩,以體會最新的玩法與內容。因為玩遊戲是這樣的,需要耗費數十甚至上百小時來品嚐一款遊戲。
Thumbnail
      在2021年7月要迎接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按照一年玩一款遊戲的進度,還真有可能到明年都被薩爾達傳說所佔滿。雖然有伊蘇8,還有即將要推出的伊蘇9是月光有興趣的,但還是以薩爾達為優先。曠野之息就算放到今年也還是有人在討論,這可以從月光放到方格子的文章回應可以得
Thumbnail
      在2021年7月要迎接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按照一年玩一款遊戲的進度,還真有可能到明年都被薩爾達傳說所佔滿。雖然有伊蘇8,還有即將要推出的伊蘇9是月光有興趣的,但還是以薩爾達為優先。曠野之息就算放到今年也還是有人在討論,這可以從月光放到方格子的文章回應可以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