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宿命、選擇、生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時間拉到鋼鐵人時光旅行回《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的時空,浩克一拳撞開鋼鐵人的公事包,宇宙魔方好死不死飛到洛基(Tom Hiddleston飾)腳邊,比起乖乖回到阿斯嘉監獄,我們的詭計之神想也沒想便拿起宇宙魔方瞬間移動,一溜煙逃離現場。

他自己也沒想到會降落在蒙古沙漠,還未搞清楚狀況前,就被一群自稱是時間管理委員會(TVA)的武裝人員帶走,指控洛基是個擾亂神聖時間線秩序的時間犯(Variant,亦稱變體),準備審判。洛基和TVA幹員鬥智鬥勇,並在荒唐又詭異的過程中發現背後的陰謀、自己生命的定數與最最裸露的所有事實,在這些衝擊面前,他又該如何自處?

raw-image

〈宿命〉

從前在巴格達的市集上,有個商人的僕從,他突然狂奔回主人的家,失神的對他家主人說:「我剛剛在市集上,被一個女人推了一把,我轉身一看,她竟然是死神!她直愣愣的用威脅的眼神盯著我。現在,請您把馬借給我,我要離開這城市,躲過我的命運!我要去撒馬拉,在那裡,死神就不會找到我了。」

商人把馬借給了僕從,他翻身上馬,立即用馬刺夾繫馬腹,以最快的速度縱馬奔馳而去。後來,這商人也去了市場,看見死神站在人群裡,他便走過去,對她說:「你今早為什麼要威脅我的僕從?」死神說:「那不是威脅,那只是吃驚的表示。我看到他人在巴格達,非常驚訝,因為今天晚上我在撒馬拉跟他有個約會。」

這就是毛姆寫的極短篇〈死神說話〉,我將之稱為〈撒馬拉的商人〉——偷學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撒馬拉的商人拚命想掙脫命運的掌控,最後卻生生撞進死神早已為他佈好的網,也就是說,在命運之書裡,他的所有掙扎都是該發生的,而結局無可避免。

你並非生來為王,你的出生造成了痛苦、折磨和死亡,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如此。這樣其他人才能成就最輝煌的自我。

Mobius(Owen Wilson飾)給洛基看他的人生跑馬燈。看完自己的一生,從害死最愛的芙麗嘉女王,之後不斷作亂卻又一次次被「英雄們」阻止,到最後自己「英雄式」諷刺的被薩諾斯掐死,洛基起初憤憤不平、不可置信,緊接而來的是無措、悲涼、最後哭笑不得,讓他難過的應該不只是自己狼狽的死亡,更應該是如何因為自己的怯懦與自卑,不停傷害關愛和信任自己的人,還有一次次徒勞又可笑、卻又注定失敗的掙扎。

raw-image
我從來都不想要王位,我只是想要和你一樣被平等對待。

他曾經對索爾這麼吼道。洛基的目中無人、滿不在乎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和缺乏自信而設下的防禦鎧甲,從小到大,除了養母芙麗嘉女王,沒有人理解他,在阿斯嘉宮廷中,他是個寄人籬下的異族王子,永遠不可能融入,總是以為自己只配一個人,讓他不敢接受別人的信任與愛意,因為在他心中,有人關心自己是不合理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因此總把別人的善意視為illusion——他最喜歡的一個字——才會在最後關頭總忍不住背叛。背叛對他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

簡單來說,洛基就是個有很嚴重trust issue的人。

raw-image
只要我們膽敢改過自新,就會被送到這裡等死。

每一條時間線上的變異洛基都會被TVA送到時間的盡頭:虛空(the Void),他們在那裡等死、逃避追殺、還會可笑的自相殘殺,想當上這個荒蕪之地的王——Just the typical Loki thing,這不就是我們一直看到洛基在做的事情嗎?被丟到垃圾場了,還是逃不過命運給他們的「光榮使命(Glorious purpose)」。

他是男是女、是不是雙性戀、皮膚是什麼顏色、職業是什麼、甚至是人是馬還是鱷魚,這些都不重要,畢竟,洛基是渾沌之神啊,這些對他來說怎麼會是阻礙呢?這些變化都是在不同時間線上的、他的自由意志,但這些「非正版」的改變,通通被TVA否決掉了。

每一個洛基都有或多或少的狡詐、猜忌、落寞、自嘲,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悲劇氣質,臉上明晃晃寫著「命運欽定的獻祭式反派」。連神祇都逃不開宿命的左右,這比凡人的悲劇更讓人覺得悲哀與無力。

raw-image

〈選擇〉

命運——可以說是TVA,也可以說是英雄故事的編劇——並不允許反派成長、覺醒,他們在別人的故事裡只配追求一直以來貪望的權力、金錢、人命,然後讓英雄勝利,襯托出英雄們的偉大,但洛基一直以來想要的都是愛與救贖,倘若他意識到了這件事,換了一種活法,或是停止作惡,就會被視為變體而被剪除。

一言以蔽之:向惡就是死,向善也是死。

反派有時候甚至比英雄更能承受痛苦、折磨、謊言,他們訂下目標、蟄伏許久、臥薪嘗膽,卻因為要成就英雄的榮耀,反派最後只能淪為床邊故事裡那個十惡不赦的大惡魔。

所以啊,這一切一直都和他們選擇做什麼事情無關,只和他們是誰有關。

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謊言,就是自由的意志。每條路都凶險無比,而人們總是只能選擇錯誤的道路。

這是洛基一直以來的覺悟,也是為什麼當他發現了「末日定律」後如此欣喜若狂的原因。所有的末日TVA都偵測不到也控制不了,換句話說,只有在一件事情確定會被終結的時候,才能夠真正脫離TVA,aka 命運之神,的掌控。

所謂的「選擇」終於有了意義,而不是原本的「我大發慈悲賜予你兩條路:輸給我,或是被我打敗。」這種暴君式的擺布。

raw-image
末日裡,一切都毫無意義,任何事情都沒有後果!

就像《一路玩到掛》一樣,兩個癌末老人因為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所以放膽去跳傘、打獵、開賽車。洛基發現,在浩劫將要發生之前所做的行為,都不會產生時間分支,所以他在龐貝古城火山爆炸時嗨到爆,因為終於找到全知全能時間守護者的死角了,終於找到能真正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性。

看完自己被安排好的命運,終將成為所有英雄故事裡的反派,終將死在薩諾斯手裡,這時他才真正看見自己。就是因為結局終將來臨,知道自己壽命將近,才會終於得到真正的自由,知道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才會重拾熱情追求真正的渴望,不用害怕失敗,以及所有毀滅性的後果。

他決定要退翻一切,寫一部自己的故事,完成「光榮的使命」,成為命運的主宰,證明這不是高高在上的時間守護者能決定的,神聖的時間線(the Sacred Timeline)也不再是能困住自己的囚籠,每個衝破規則的變體都要擁有掌握生命的權力與使命。

raw-image

〈生的意義〉

我渴望關注,因為我是自戀狂,因為我害怕孤獨。

你說洛基是不是很像《飛哥與小佛》的杜芬舒斯博士?他們都是兄弟裡不被疼愛的那個,口若懸河,鬼點子多,總是有邪惡計謀,但他們從來不想傷害別人,他們只是想找人陪他們一起玩,然後命中註定每一集、每個時空的杜芬舒斯都會被「英雄」特務P阻止。

raw-image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他們都敏感、暴躁、極度想證明自己、極度想引起關注。直到遇到了那個「不一樣」的Sylvie(Sophia Di Martino飾),也就是女版洛基。

Sylvie小時候用魔法把自己變成女生,因此被TVA追殺。她從小了解到,必須靠自己才能掌控命運,因此單打獨鬥,從來不靠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但她也是極度孤獨的。

她和洛基是如此迥異,又如此相像:得知TVA的存在之後,洛基想接管這個地方稱王,Sylvie想要從此毀滅這個「命運之神」的存在;到陌生人家借插座,洛基計畫智取,Sylvie二話不說就踹門想用武力解決;洛基拿匕首,Sylvie拿大刀;但另一方面,他們都不被愛,不信任人,不相信宿命。

洛基和Sylvie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窮極一生都得不到的那些部分,動情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除了你自己,又會有誰更懂得你的痛苦與孤獨,並且好好珍惜?就像那句老話,就算全世界都拋棄你,你至少還有自己,對吧?洛基和Sylvie在物理層面上非常有邏輯的、詭異的實踐了這點。

畢竟,除了自己以外,沒人能拯救你。

raw-image
愛是一把想像的匕首,可能遠在天邊,可能近在眼前,你可以透過它看到你自己。

他們愛上彼此是多麼的荒唐、可愛,卻又合情合理到不行。

所有時間線上的洛基都「注定不應該」被理解、被喜愛,有一些憤憤走火入魔(暴戾的總統洛基),有一些鬱鬱接受現實(離群索居的老洛基),而現在有兩個洛基互相建立起情感的連結,違背了命運之神的指示,因而產生了另一個近乎垂直的時間分支。

你真的覺得自己活該一生孤獨嗎?

Mobius這樣質問洛基,洛基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他已經對這個現實習以為常,就像從小被細繩綁住的馬戲團大象,不知道自己可以輕易掙脫。

raw-image

宏大的悲劇性、還有深深種在骨子裡的不幸,如果《汪達與幻視》讓人感覺到的是排解不開的、酸酸的悲傷,那麼《洛基》讓人感覺到的,是掙脫不開的無奈與蒼涼。

洛基的存在是為了做惡與殺戮嗎?當然不是,至少他現在不這麼覺得了。也許可以為這部描寫如何自戀到極致的影集下個副標:〈愛與救贖〉,對於一個英雄故事的人物來說,老套又新奇。

raw-image

很多人說這部劇毀了洛基的人物設定,要漫威還給他們那個狂狷不羈的邪神,但這現象是不是很像當初《新世紀福爾摩斯》最後一季的批評聲浪?說夏洛克變了,不再是那個精準無情又嘴巴壞得要命的神探,因為他變得更有煙火氣息、更有人性。

換個角度來看,這不正是一個角色的成長嗎?和John、哥哥Mycroft、房東Hudson太太、Mary,甚至是雷斯垂得探長的互動,還有瘋子Moriarty不斷帶給他的考驗,夏洛克不斷蛻變,願意讓周圍的人走入他的世界,也會開始用心注意別人的情緒,而不只是用腦袋冷靜分析得到線索。

洛基也是如此,看完了自己一生的悲劇跑馬燈,還有與Mobius和Sylvie的攻防、互動之中,他開始剖析自己真實的內心與真正的渴望,我們可以看到他表露出的不再是漫不經心、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還有的是脆弱無助的柔軟、為他人著想的奉獻精神,甚至還有像美國隊長那樣想要渡眾生(?)的英雄式思維,他的確變了,但這是洛基經歷這些轟炸式資訊與艱困旅程之後,合情合理的變化,這些堆疊讓角色越來越豐滿、立體、可愛。

畢竟,我們之所以喜愛洛基,並不只是因為他完美的身材和性感的口音,更還因為他赤誠又頑皮的靈魂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C的沙龍
7會員
7內容數
Y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5
這部電影不是支持父權,也不是支持女權——它支持的是人權。和隔壁同樣火爆的《奧本海默》並肩疾馳,《芭比》絕對不輸,Nolan爆原子彈,Gerwig掃射粉紅珠珠寶石軟糖機關槍。所以說,覺得太假太浮誇嗎?假掰浮誇就對了!這可是芭比欸!
Thumbnail
2023/07/25
這部電影不是支持父權,也不是支持女權——它支持的是人權。和隔壁同樣火爆的《奧本海默》並肩疾馳,《芭比》絕對不輸,Nolan爆原子彈,Gerwig掃射粉紅珠珠寶石軟糖機關槍。所以說,覺得太假太浮誇嗎?假掰浮誇就對了!這可是芭比欸!
Thumbnail
2021/07/30
汪達是一個極為矛盾的存在,擁有宇宙數一數二強大的力量,可以輕易單挑薩諾斯和奇異博士,但又極度脆弱、不堪一擊,到頭來,她也只不過是一個患有重度PTSD的20來歲女孩啊。 她的心從來都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一家人,但命運似乎從來不允許讓她實現願望。
Thumbnail
2021/07/30
汪達是一個極為矛盾的存在,擁有宇宙數一數二強大的力量,可以輕易單挑薩諾斯和奇異博士,但又極度脆弱、不堪一擊,到頭來,她也只不過是一個患有重度PTSD的20來歲女孩啊。 她的心從來都很小,小到只能裝下一家人,但命運似乎從來不允許讓她實現願望。
Thumbnail
2021/05/25
到頭來,權力關係的本質似乎沒有改變,還是那套「我覺得你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只不過Martha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一切看似都變好了,卻又看起來什麼都沒變,從一種不被接受的失序,轉變成另一種暫時能被接受的失序。她用自己的碎片,拼湊出另一個不完整的自己,女人碎片,仍然在世世代代間跌跌撞撞,永不止息。
Thumbnail
2021/05/25
到頭來,權力關係的本質似乎沒有改變,還是那套「我覺得你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只不過Martha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一切看似都變好了,卻又看起來什麼都沒變,從一種不被接受的失序,轉變成另一種暫時能被接受的失序。她用自己的碎片,拼湊出另一個不完整的自己,女人碎片,仍然在世世代代間跌跌撞撞,永不止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五、(完結篇)《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第二層,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該要如何與社會互動的掙扎。 前面我說,希薇在第一層象徵的是拒學或繭居者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當這件事好不容易開始發生之後,這群被我描述為從主流社會常軌上掉出來的人,很快會意識到下一個難題…
Thumbnail
▍五、(完結篇)《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第二層,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該要如何與社會互動的掙扎。 前面我說,希薇在第一層象徵的是拒學或繭居者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當這件事好不容易開始發生之後,這群被我描述為從主流社會常軌上掉出來的人,很快會意識到下一個難題…
Thumbnail
▍三、《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終於,來到「從《洛基》談拒學與繭居」系列文的最後一篇。從第一篇我以劇集的世界觀談拒學/繭居的社會處境,第二篇分析洛基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在這一篇,我即將進入最具挑戰,同時也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 面對拒學/繭居,我們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三、《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終於,來到「從《洛基》談拒學與繭居」系列文的最後一篇。從第一篇我以劇集的世界觀談拒學/繭居的社會處境,第二篇分析洛基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在這一篇,我即將進入最具挑戰,同時也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 面對拒學/繭居,我們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二、洛基一角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 「裝死之後,我在太空中漂流,遠離薩諾斯,遠離一切,思考宇宙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後來我想到無論去哪裡,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我脫離那種複雜狀況,登陸一顆偏遠的星球,獨自留在那裡,很久很久……」 遠離一切,獨自,很久很久。 先來看一下我們熟悉的那個洛基吧。
Thumbnail
▍二、洛基一角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 「裝死之後,我在太空中漂流,遠離薩諾斯,遠離一切,思考宇宙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後來我想到無論去哪裡,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我脫離那種複雜狀況,登陸一顆偏遠的星球,獨自留在那裡,很久很久……」 遠離一切,獨自,很久很久。 先來看一下我們熟悉的那個洛基吧。
Thumbnail
《洛基》是漫威電影宇宙至今最讓人腦洞大開的影集。而這同樣是一篇讓人腦洞大開,並且保證絕對沒有試圖要「正確」解析影集內容的文章。 我要說的是: 《洛基》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一個關於拒學/繭居的故事。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而這正是我認為拒學/繭居的本質。 《洛基》裡的世界觀是這樣的。
Thumbnail
《洛基》是漫威電影宇宙至今最讓人腦洞大開的影集。而這同樣是一篇讓人腦洞大開,並且保證絕對沒有試圖要「正確」解析影集內容的文章。 我要說的是: 《洛基》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一個關於拒學/繭居的故事。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而這正是我認為拒學/繭居的本質。 《洛基》裡的世界觀是這樣的。
Thumbnail
自由意志是西洋哲學的基石也是天花板。康德認為道德倫理必須建立在三個預設之上:上帝存在、靈魂不滅和自由意志,卻也指出人的有限理性不能認識上帝、靈魂和自由。幾千年的哲學辯證雖然還是無解,但很高興在二十一世紀能有《洛基》與《西方極樂園》這樣的神劇,在奇幻與科幻的世界盡情演繹形而上的劇情。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Thumbnail
自由意志是西洋哲學的基石也是天花板。康德認為道德倫理必須建立在三個預設之上:上帝存在、靈魂不滅和自由意志,卻也指出人的有限理性不能認識上帝、靈魂和自由。幾千年的哲學辯證雖然還是無解,但很高興在二十一世紀能有《洛基》與《西方極樂園》這樣的神劇,在奇幻與科幻的世界盡情演繹形而上的劇情。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Thumbnail
簡單來說,洛基就是個有很嚴重trust issue的人。每一個洛基都有或多或少的狡詐、猜忌、落寞、自嘲,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悲劇氣質,臉上明晃晃寫著「命運欽定的獻祭式反派」。如果說《汪達與幻視》讓人感覺到的是排解不開的、酸酸的悲傷,那麼《洛基》讓人感覺到的,是掙脫不開的無奈與蒼涼。
Thumbnail
簡單來說,洛基就是個有很嚴重trust issue的人。每一個洛基都有或多或少的狡詐、猜忌、落寞、自嘲,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悲劇氣質,臉上明晃晃寫著「命運欽定的獻祭式反派」。如果說《汪達與幻視》讓人感覺到的是排解不開的、酸酸的悲傷,那麼《洛基》讓人感覺到的,是掙脫不開的無奈與蒼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