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你有聽到海的聲音嗎?花蓮港、太平洋,還有消失的鳥踏石仔

花蓮│你有聽到海的聲音嗎?花蓮港、太平洋,還有消失的鳥踏石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有聽到海的聲音嗎?



你有聽到海的聲音嗎?這個聲音,是我在五月初,疫情爆發前一週,到花蓮出差時所錄下的。那天天氣很好,好到可以把皮膚曬傷的程度。

來到花蓮,如果沒有要跑太遠,我蠻推薦騎自行車遊花蓮的。除了環保與健康外,把速度放得更慢一點,我想會有更多的發現。

那時,我便是以時速20公里不到的自在,騎上這條自行車道。

我在結束了民宿的採訪後,騎上租來的腳踏車,沿著海濱街旁的「兩潭自行車道」,騎過花蓮港邊,直到環保公園的下方。你所聽到大海的聲音,便是我在接近花蓮垃圾掩埋場附近自行車道所錄的。

兩潭自行車道,是連接鯉魚潭與七星潭之間的自行車道,長度並不短,我這一趟所騎的,應該也不到一半,但我認為那是最精華的一段。

沿途的風景因為那片湛藍的太平洋,不對,應該說是「花蓮藍」的太平洋,而變得很美很美。

Podcast連結

被遺藏在海風中的記憶─鳥踏石仔



從滿是民宿的海濱街出發,騎過北濱公園,騎過花蓮港,沿途可以看到的,除了海,還有一段隱藏在海風中的記憶。

在花蓮港旁那段綠意盎然的綠色隧道中,任誰都很難不去注意到那有著鳥居的小公園。這是紀念日治時期花蓮廳廳長江口良三郎的公園,江口良三郎在任內積極推動花蓮港的建設,但日本國內並不予批准,他只好自自行籌款興建防波堤,讓花蓮港不再是那個船隻無法安心靠岸的地方,開始有了「避風港」的雛形。

我當時並沒有走進公園裡,反倒是注意在入口旁,還有一個解說牌,寫著這裡曾經的聚落─鳥踏石的故事。

鳥踏石仔,是早時龜山島漁民於此地發現的大礁石,因為上頭有不少海鳥佔據,故而稱之。而在鳥踏石附近,就有個琉球居民聚集的漁村,因此在日治時期這裡又被稱為琉球村。

鳥踏石除了琉球人,後來又陸陸續續搬入龜山島漁民、宜蘭移民,以及其他地區的新移民,形成一定規模的聚落,範圍大致上是今天東岸街到花蓮親水公園一帶。

過去,這裡還有車站,那是如今貨運專用的花蓮臨港線鐵路,還有載人的歲月會使用到的車站。當時有不少鳥踏石村的居民,會在現今海岸路與民權八街交接口附近的「米崙車站」搭火車。

然而一切故事,就在1980年,因為花蓮港第四期的擴港工程嘎然而止。這座村落跟著聳立在港濱的白燈塔一起消失。如今幾乎無法看到什麼鳥踏石有關的遺跡,只能從文獻中略知一二。

如今腳踏車騎在那曾是鐵道的路上,看著綠蔭外頭,被湛藍的海包夾著的灰黑港區,一輛輛碩大外型,不在乎行人似猛然前行的砂石車,還作業中的大船,港區的鋼鐵、水泥構造,有種難以言喻的違和感。

我們需要的,不是破壞好山好水好故事的發展



那天我在鳥踏石那一小段路待的時間並不長,特別是因為看不到什麼遺留的東西,所以就如這自行車道上的其他段一樣,騎過就騎過了。

原本打算要騎上四八高地的我,在燥熱的天氣中,見那並不平緩的坡,也放棄了征途。終點,就在不是很理想的垃圾掩埋場。

但是,在垃圾掩埋場附近的那條路,真的很美。我在這邊待的時間並不短,一邊看海,吹海風,什麼都不做也倍感療癒。而在這享受風景的,不只有我,有海上的衝浪者、灘上看海的人,以及騎著機車到此一遊的旅客。

不論這是不是個適合下水的海域,不論這裡是不是僅限單車的自行車道,不論邊坡是否坍崩,不論風中是否帶有一點垃圾掩埋場的味道,不論美麗的海邊,與石頭同時存在的,還有滿滿的消波塊,所有來到此地的人,都被海的魔力給吸引,而沉浸在那片沒有邊際,似乎永遠都是那麼美麗的海中。

說到花蓮,很多人都會說好山好水,但實際來到這裡,我們也會發現,好山好水比西部好太多太多,卻好像在一些開發的過程中,看起來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好」了。

此外,花蓮其實是個很有故事的地方。但好像有很多的故事,也跟著各種開發,以及不甚實際的觀光財想像,而就此消失了。像是這次我走過的鳥踏石,或是在採訪民宿時,小管家提到的溝仔尾地區。

一個成了港濱沒有太多特色說明的自行車道,一個將要在某處規劃一條怎樣也不搭於地景、不搭於在地特色的日出香榭大道。

當然,縱使如此,花蓮還是比起已經開發的太多太多的某些都市還要美。

而我,也在這一次的出差行中,看到一些力圖保存在地故事,維護在地景觀,而不是只會一味想著發展,想著發大財,其他面向都不顧的人們。

希望下次再訪花蓮,我能看這些人們努力保存之下,更多更多的故事,以及那片永遠都那麼蔚藍的大海。

跟著聲音去旅行吧!

嘉義│回嘉,享受新舊並陳的風景與人情味滿滿的溫暖
新竹│迎著風,發現又舊又新的新竹市區,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1會員
56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敘事圈 StoryCircle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大家對於以前歷史課本上的「羅妹號事件」有沒有印象?我對於這個事件的理解,在看《傀儡花》之前真的就只有歷史課本上的那張圖與短短幾行字而已。而直到翻開陳耀昌醫師的書,才讓我發現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從來不是只有陽光、沙灘、比基尼而已。
不知道大家對於以前歷史課本上的「羅妹號事件」有沒有印象?我對於這個事件的理解,在看《傀儡花》之前真的就只有歷史課本上的那張圖與短短幾行字而已。而直到翻開陳耀昌醫師的書,才讓我發現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從來不是只有陽光、沙灘、比基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