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狀的連續下殺 | 投資隨筆#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基本上不怕回檔的修正?

因為知道現在是經濟的復甦期或成長期,疫情總是可以得到控制,或者人類總會習慣與病毒共存的生活。

減少購債,QE縮表,中央銀行利率升息,通貨膨脹......等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期的事件,也始終相信問題有解決的辦法,經濟數據也不差,市場有反應,可以被理解為一時的情緒影響。

只要情緒過了,確認總體狀況有在好轉,終點並不難等待。

即使是2020的疫情,大盤下跌也不到30%,航運在短短兩週多的時候,砍到將近最高價的50%。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能拿這種景氣循環股和大盤做比較。

或者有人覺得是沒道理漲上去的,就沒道理的跌下來,只是剛好而已。

不過就是這點我不是很認同吧,因為自己覺得漲上去是有道理,之後因為獲利縮減,終歸開始下來也是有道理,但這麼迅急的下來完全沒道理可言。

因為是無法理解的狀況,看不見終點和發展的方向在哪裡,事情可能會更惡化,我選擇不要亂做處置,看來還要痛苦好一陣子。

對於目前整個投資策略最大的問題,是太晚察覺這次的狀況對於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經驗,這也應證了其實很早的時候,自己就喪失了平常心,早就應該離場,但為了擁有更多獲利,思考後決定留下來。

雖然思考後的決定不會太後悔,但是非常非常痛苦,也許在感受上的覺悟,還遠遠不夠。



以風險的角度思考


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知道了風險,就可以拿捏和衡量,甚至做些避免手段或策略。

就算僅僅只有有心理準備,什麼也不做也比被突發狀況偷襲得好。

這次的事件還沒完,即便心很痛,基本上不會碰到虧損的狀況,客觀來說自己屬於還算幸運的一員。

如果是發生在虧損的狀況下,其實自己沒有信心能不能還算理性的檢討反省,以及還有勇氣繼續留在這個市場,畢竟我也是平凡人,也是平庸的小上班族一員而已,我的小小投資經驗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砂礫。

下次一旦察覺是面臨未知的狀況,就即早付保險費。

在月中開始下跌的時候,其實就有想過買認售權證對沖當作避險(沒開期貨帳戶和信用戶,至今來看後果有點嚴重),但是未損益部位太大了,小算了一下怎麼買都不划算。

現在想來,最適合的方式應該是先出掉,比較確定不是撞到未知事件後,再買回來,畢竟自己的投資核心邏輯,有設立獲利了結的時機,那麼為了守住自己原則,應該再回到場上。

中間一定有一些成本,這以風險為考量前提之下,就沒什麼好猶豫。

風險控管 > 獲利了結原則

大概是這樣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虎斑貓的沙龍
5會員
19內容數
虎斑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9
學生時代、服兵役、出社會工作,一連串的過程,強烈的被社會化影響,並且被社會化所歸順和教育。 感受到挫折與痛苦之後就會思考,檢視和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2/07/19
學生時代、服兵役、出社會工作,一連串的過程,強烈的被社會化影響,並且被社會化所歸順和教育。 感受到挫折與痛苦之後就會思考,檢視和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2/07/11
但是令人上癮 最近想通了兩件事情: Q:投資的每一天,大多時間是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為什麼難以自拔地投入?
Thumbnail
2022/07/11
但是令人上癮 最近想通了兩件事情: Q:投資的每一天,大多時間是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為什麼難以自拔地投入?
Thumbnail
2021/09/23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2021/09/23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思維習慣由半信半疑轉變成持續買進,不過,有時候市場已經轉變,市場的資金、籌碼狀態都已經和漲勢初期完全不同,投資人卻沒有調整想法,等到跌勢出現,還維持樂觀的想法,就有越套越深的危險。
Thumbnail
思維習慣由半信半疑轉變成持續買進,不過,有時候市場已經轉變,市場的資金、籌碼狀態都已經和漲勢初期完全不同,投資人卻沒有調整想法,等到跌勢出現,還維持樂觀的想法,就有越套越深的危險。
Thumbnail
市場應該同時有正面和負面的想法,才會有買賣交易可以成立,只是現階段是市場價格上漲的狀況,賣方基於什麼理由賣出持股,是否擔憂未來發展或是因股價過高而賣出持股?賣方的角度比較沒有人關心
Thumbnail
市場應該同時有正面和負面的想法,才會有買賣交易可以成立,只是現階段是市場價格上漲的狀況,賣方基於什麼理由賣出持股,是否擔憂未來發展或是因股價過高而賣出持股?賣方的角度比較沒有人關心
Thumbnail
股市的風險常和直覺不一樣,漲幅很大看似前景樂觀,其實正因為累積漲幅大而使再漲的空間不多,風險已經升高,而跌幅夠深看似前景悲觀,卻因為股價已經反映利空,所以再跌空間有限,風險已經降低。
Thumbnail
股市的風險常和直覺不一樣,漲幅很大看似前景樂觀,其實正因為累積漲幅大而使再漲的空間不多,風險已經升高,而跌幅夠深看似前景悲觀,卻因為股價已經反映利空,所以再跌空間有限,風險已經降低。
Thumbnail
首先還是再度致歉,昨天文章認為9月13日之前維持區間狹幅整理的看法,今天就被市場打臉了。 從8月27日文章,提醒盤勢開始值得斟酌,到今天早上,密集幾天的時間出現了三次不在個人預期內的意外狀況。 看留言區,有些讀者應該慢慢能體會我這種狀態了: 即時意外密集出現了,還是餘裕自如。
Thumbnail
首先還是再度致歉,昨天文章認為9月13日之前維持區間狹幅整理的看法,今天就被市場打臉了。 從8月27日文章,提醒盤勢開始值得斟酌,到今天早上,密集幾天的時間出現了三次不在個人預期內的意外狀況。 看留言區,有些讀者應該慢慢能體會我這種狀態了: 即時意外密集出現了,還是餘裕自如。
Thumbnail
投資通常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進行,如果能夠忍受各種不確定的風險,且後續實際情況並不如預期中的悲觀,所承擔的風險就會獲得豐厚的報酬,當然若情況比預期的還更悲觀,就得面對一定程度的停損損失
Thumbnail
投資通常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進行,如果能夠忍受各種不確定的風險,且後續實際情況並不如預期中的悲觀,所承擔的風險就會獲得豐厚的報酬,當然若情況比預期的還更悲觀,就得面對一定程度的停損損失
Thumbnail
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
Thumbnail
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
Thumbnail
不應把跌勢歸因於疫情,而是本來股價就偏高、籌碼凌亂、信心脆弱等這些條件已經存在,疫情只是觸發這些負面因素而引動跌勢,這些負面現象尚未改善之前,情勢不易好轉,不需要太早覺得市場恐慌是進場機會。
Thumbnail
不應把跌勢歸因於疫情,而是本來股價就偏高、籌碼凌亂、信心脆弱等這些條件已經存在,疫情只是觸發這些負面因素而引動跌勢,這些負面現象尚未改善之前,情勢不易好轉,不需要太早覺得市場恐慌是進場機會。
Thumbnail
意外的風險無法預測,卻並非無法迴避,不論市場趨勢如何,不論前景展望是否樂觀,投資時都必須做好面對意外風險的準備
Thumbnail
意外的風險無法預測,卻並非無法迴避,不論市場趨勢如何,不論前景展望是否樂觀,投資時都必須做好面對意外風險的準備
Thumbnail
股市的現象是投資人所共同賦予意義,等到有更多更完整的資料之後,會回頭檢視股市是否合理,並可能修正原本對於股市的看法
Thumbnail
股市的現象是投資人所共同賦予意義,等到有更多更完整的資料之後,會回頭檢視股市是否合理,並可能修正原本對於股市的看法
Thumbnail
股市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的利空(或利多),無法事先預知,避開的方法只有關注原本已經存在的風險,針對既存風險預先動作,而不是針對特殊事件反應
Thumbnail
股市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的利空(或利多),無法事先預知,避開的方法只有關注原本已經存在的風險,針對既存風險預先動作,而不是針對特殊事件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