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聲音行銷打開客戶荷包|自媒自創講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愛說話,喜歡說話,小學五年級就立志要做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宛志蘋老師,如此開場的介紹自己。不禁令我想到自己也是很早就清楚自己的成長方向,因為兩歲愛上電視,就一路堅持念了大傳系,還沒畢業就在電視台工作,2000年發下宏願,立志做個全方位的傳播人。

天賦是上蒼賦予我們的禮物

讓天賦自由,所產生的內在動力是強大的!於是造就了志蘋老師至今長達27年的廣播主持經歷,入圍5次廣播金鐘;榮獲4座廣播新聞報導獎;訪問嘉賓超過15000人次,參與法鼓山、白蘭氏雞精、今周刊等廣告配音,與大型演唱會、記者會、簽唱會等傲人成績,如今學而優則仕,講而優則教,在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我喜歡講話,上課講話到被老師罰站,就在想以後有甚麼工作是可以讓我一直講話不會被人打斷,又能賺到錢的?」於是,當了廣播節目主持人和講師,人人都愛聽她講話。她問對問題,找對答案,也用天賦實現了夢想,肯定了自我價值。「人一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而我這輩子就只想做『說話』這件事!」

甚麼是聲音行銷?

曾在紐西蘭華商電台代班一陣子的她,回到台灣後,依舊不想離麥克風本行太遠,所以應徵過百貨客服播音員、計程車隊Call Center。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行銷,像菜市場叫賣、電話行銷、移動行銷等。

raw-image

聲音與記憶

在廣告中,搭配經典台詞,也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聲音。例如:「麥擱卡阿啦!買大罐ㄟ咁不好?」「你累了嗎?」透過聲音,勾起每個人認知中的記憶,形成某種情懷。這是典型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式行銷的一環。所以可思考自己的商品或服務,能產生甚麼聲音?或使用上有哪些聲音?或能聯想到其他相關聯性的聲音?

聲音對情緒的影響

聲音除了能引發記憶外,也會影響情緒。透過聲音的高低、大小、快慢與頻率,人們的情緒會隨之改變。例如:聆聽舒緩的α聲波能放鬆腦神經達到深度睡眠;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能讓身心平穩,和燒烤店刻意放節奏快的電音,增加客戶的翻桌率。

聲音之於行銷的加乘效果

「聲音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能使人安心,也能讓人焦慮。」金鼎獎得主李志銘曾說。透過聲音,連結人們的記憶、經歷,引發對應的情緒,自然就能觸發他們產生行動。例如:年底聖誕節音樂、過年過節撥放恭賀新喜的新年歌,都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消費者,該採買些節慶商品。所以,我們該思考:在跟消費者說明自身產品功能、服務特色或是企業理念時,能用甚麼方式?

耳朵經濟當道

數位工具眾多,資訊廣告氾濫,瓜分掉消費者的眼球視覺,唯一還能吸引他們注意的,就是靠聽覺。早期廣播在不同時段,會有不同聲音表現,例如:早上通勤時間要以朝氣活力但不亢奮的聲音來播報,深夜時段則要以抒情沉穩的聲音來聊天。如今有了隨選即聽的Podcast,就得靠節目內容定位來決定聲音的情緒,是高亢?還是知性?或是歡愉?

聲音是你的第二張臉
聲音是你的第二張名片
raw-image

你的產品或服務,適合做Podcast嗎?

除了思考能聯想到甚麼聲音外,運用新媒體工具就要換上新思維,才能經營出新的氣象。所以,要跨足到Podcast前,就須思考為何經營?為誰經營?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約有五成的民眾會收聽廣播,而持續轉往聽Podcast的比例達一成,也就是Podcast可視為廣播聽眾的延伸,但也可視為拓展更多年輕族群的利器。

根據文策院統計,收聽場景大多在通勤過程,休閒時間;而聽音樂、股市分析、星座占卜與訪談,則是內容類型的大宗。

廣播與Podcast的差別

廣播電台:

  1. 大眾傳播工具
  2. 時間固定,聽眾被動接收
  3. 有直播、預錄;有帶狀、塊狀節目
  4. 似百貨公司,聽眾較有品牌忠誠,會逛旗下的所有節目

Podcast:

  1. 新媒體工具
  2. 不受收聽時間限制,聽眾可主動選擇
  3. 多採預錄;播出頻率可規劃帶狀或塊狀,但仍要看聽眾何時收聽為主
  4. 似旗艦店,聽眾只認主持人或節目

聲音行銷三部曲

一、用聲音說故事

抓住耳朵、吸引注意力。

二、產生畫面感

情感投射、產生共鳴。

三、創造連結

產品優勢、提供服務。

raw-image

企業Podcast節目可以幫你~

  • 增加曝光度
  • 降低行銷預算
  • 有效圈粉
  • 增加粉絲黏著度
  • 長尾效應

0成本變現

與其每集都在關注流量起伏,滿心期待能受廣告主青睞來進行業配,不如好好企畫內容,第一集就做商業置入,達到變現成果。所以,在每月舉辦的Podcast工作坊中,志蘋老師都有七大類15種變現模式的訓練。如:口播廣告、節目冠名、客製內容與企業廣告。有興趣想了解的朋友,記得關注志蘋老師的臉書,留意每月舉辦的工作坊時間。

企劃好節目內容,運用「三三三法則」:三個類型、三個重點、三個作法,切出開場、主題、結尾三大區塊,就能精準掌握時間。

以經驗來說,每段節目15分鐘,需準備12分鐘的內容。可寫逐字稿,一般人的語速A4紙寫滿12級字,約5分鐘,故寫3張稿紙。搭配標題、關鍵字,除了做詳細的節目內容描述外,也可改寫成部落格文章,做更多元的同步曝光。

但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寫大綱就好,9行字,每行1分鐘,穿插些話題,聊天互動一下,15分鐘節目剛好。只要不吃螺絲,就能直接上傳上架,省去很多後製剪輯的繁瑣。

節目長度建議

節目時間多半依照類別來區分,現代人能專注的時間越來越短,所以一般可接受的時間區段是15分鐘左右。若需要大家記住某個觀點、某個詞彙、某個意象的話,時間上就不宜過長,寧可把播出頻率提高來洗腦,也不要佔用太多時間。

語文技能類:3-5分鐘為主,最長不超過10分鐘。
理念觀點類:至少5分鐘以上,12-15分鐘為主。
議題訪談類:30分鐘。

Podcast的聲音音質好壞不是必要條件,而是能否呈現自然?
親和力與魅力才是重點,用聲音製造共鳴、引發情緒,企劃商業置入來變現才是主要思考的面向。只要能帶給聽眾有用的、有效的、跟聽眾自身有關的,即使聲音扁平、難聽,對聽眾來說都是一種特色而已。

raw-image

後疫時代,數位轉型刻不容緩,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都該思索自己在網路的新面貌,養成數位習慣,建立自媒體。誠摯歡迎各路有志之士,共同加入自媒自創的行列~

自媒自創講堂 如何報名

自媒自創講堂 詳情請看此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我一點鼓勵!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到臉書私訊與我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婷的AI元宇宙
65會員
54內容數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經營與培訓,再跨足到元宇宙與AI。關注其趨勢發展,及為現今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怎樣的加乘效應?
鍾婷的AI元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1/09/02
隨著5G與新媒體工具的發達,自媒體反因疫情衝擊而逆勢成長。YouTube在七月推出Shorts Beta版,鼓勵自媒體人創作吸睛短影音,這將伴隨大陸字節跳動抖音、與海外版tiktok掀起一波「即樂經濟」。知識工作者該如何善用,掌握流量紅利,進而變現?
Thumbnail
2021/09/02
隨著5G與新媒體工具的發達,自媒體反因疫情衝擊而逆勢成長。YouTube在七月推出Shorts Beta版,鼓勵自媒體人創作吸睛短影音,這將伴隨大陸字節跳動抖音、與海外版tiktok掀起一波「即樂經濟」。知識工作者該如何善用,掌握流量紅利,進而變現?
Thumbnail
2021/08/19
Podcast在疫後成為2020逆勢成長的新興自媒體形式之一,知名理財播客-精算媽咪珊迪兔,來分享她從零開始的成功經驗。分析市場規模、聽眾組成,製作節目的受眾定位,內容取向設定與Podcast變現的九種方法。
Thumbnail
2021/08/19
Podcast在疫後成為2020逆勢成長的新興自媒體形式之一,知名理財播客-精算媽咪珊迪兔,來分享她從零開始的成功經驗。分析市場規模、聽眾組成,製作節目的受眾定位,內容取向設定與Podcast變現的九種方法。
Thumbnail
2021/07/14
學會自拍,讓「手機隨手拍」是一種生活型態。自己哪個角度最美,自己最清楚。如何拍出吸睛的照片,需掌握三大重點。拍照10大基礎技巧;10種構圖方式;人物抓拍的四大技巧;創意拍攝技巧;及三種常用後製手機APP
Thumbnail
2021/07/14
學會自拍,讓「手機隨手拍」是一種生活型態。自己哪個角度最美,自己最清楚。如何拍出吸睛的照片,需掌握三大重點。拍照10大基礎技巧;10種構圖方式;人物抓拍的四大技巧;創意拍攝技巧;及三種常用後製手機AP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夢想成為作家之前,我曾計畫成為播音員。廣播的相關學程,是我在大學唯一感興趣的科目,與世隔絕的小小播音間,使我覺得安全,操作那些隨時跟著音頻上下閃動的機器,彷彿大部分的事情,盡在彈指之間。
Thumbnail
在夢想成為作家之前,我曾計畫成為播音員。廣播的相關學程,是我在大學唯一感興趣的科目,與世隔絕的小小播音間,使我覺得安全,操作那些隨時跟著音頻上下閃動的機器,彷彿大部分的事情,盡在彈指之間。
Thumbnail
不管你喜不喜歡,在任何場合,如:電梯、逛街、百貨公司、大賣場、看電視、追劇、小七買飲料、星巴巴裝忙、出門倒垃圾...你都可能會接收到廣告。
Thumbnail
不管你喜不喜歡,在任何場合,如:電梯、逛街、百貨公司、大賣場、看電視、追劇、小七買飲料、星巴巴裝忙、出門倒垃圾...你都可能會接收到廣告。
Thumbnail
聲音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聲音是你的第二張臉,也是你的第二張名片。信息氾濫,瓜分掉消費者的眼球視覺,唯一還能吸引他們注意的,就是靠聽覺。釐清廣播與Podcast的差別?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適合做Podcast嗎?再善用聲音行銷三部曲,有效增加能見度、吸粉與降低行銷預算,實現0成本變現。
Thumbnail
聲音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聲音是你的第二張臉,也是你的第二張名片。信息氾濫,瓜分掉消費者的眼球視覺,唯一還能吸引他們注意的,就是靠聽覺。釐清廣播與Podcast的差別?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適合做Podcast嗎?再善用聲音行銷三部曲,有效增加能見度、吸粉與降低行銷預算,實現0成本變現。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Thumbnail
跟Podcast的淵源應該要追朔到大學時期曾在紐西蘭中文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約兩年的時間,當時電台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很開心的企劃自己的節目,並認真準備主題,包括卡通音樂或電影配樂分享,甚至還有call-in (卻不小心被爸爸Call-in爆料🤣)總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並收穫良多的時光。 對於用聲音連結
Thumbnail
文:畢希琳 Podcast讓廣播復活?其實他們的聽眾是兩群不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都搶佔你的第二注意力,還有就是,都是一種以聲音陪伴療癒的工具。 最近身邊的朋友開設自己的Podcast的人越來越多,每天要聽一下Podcast也不少,這些不管做Podcast節目的、還是聽Podcast節目的,都有個三
Thumbnail
文:畢希琳 Podcast讓廣播復活?其實他們的聽眾是兩群不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都搶佔你的第二注意力,還有就是,都是一種以聲音陪伴療癒的工具。 最近身邊的朋友開設自己的Podcast的人越來越多,每天要聽一下Podcast也不少,這些不管做Podcast節目的、還是聽Podcast節目的,都有個三
Thumbnail
永文:畢希琳  我曾是廣播新聞主播,我也曾是一位電視製作人,我現在是一位聲音優化教練, 更是一位寵物溝通師、塔羅密碼老師、潛意識投射教練。. 最近也在練習手機拍片跟剪片,而今天嘗試錄我生平第一支podcast,但是好糗, 我錄了半天,才發現我的麥克風沒開,白錄了一場。.  因為是第一集,我還在猶豫要
Thumbnail
永文:畢希琳  我曾是廣播新聞主播,我也曾是一位電視製作人,我現在是一位聲音優化教練, 更是一位寵物溝通師、塔羅密碼老師、潛意識投射教練。. 最近也在練習手機拍片跟剪片,而今天嘗試錄我生平第一支podcast,但是好糗, 我錄了半天,才發現我的麥克風沒開,白錄了一場。.  因為是第一集,我還在猶豫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