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2021 Anser Sigma 2 adjustable putter推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在德州打球,面對球場的果嶺速度,一直都很悶,也很苦!因為我現在用的推桿是純碳鋼刀背answer/newport外型。很好掌握,但問題在力量的掌握很困擾我。在德州的球場果嶺速度都很快,速度都在9或以上。對於鋼材的推桿桿頭來說,很容易在距離和力量的掌握上產生問題。尤其在中、長的距離上真的都過頭很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所以痛定思痛,要再買一支適合快速果嶺的推桿來用,才能一勞永逸,對症下藥。而快果嶺要用的推桿桿頭是小烏龜的鋁合金材質,或是桿面有塑膠材質的坎入設計,才能把力量給吸收下來。反應到距離上才能不會太多。我台灣有幾隻這類推桿但都沒帶到美國來。所以找了市場上有什麼不錯,且適合滿足我的桿頭要求也不少,而我鎖定了新款Ping Anser Sigma 2推桿來用。

更重要它還有一個賣點,就是長度可以自行調整。其實推桿長度對多數球友來說都是不對,而你如果可以自己去調整到適合自己推法的長度,這樣真的可以提升推桿的信心和掌握度。桿頭太翹都是桿頭仰角台高不對。Ping的作法是從握把屁股的孔,用一般的把手,就如同木桿的可拆卸的桿身套管一樣。轉一轉就可以調整推桿的長度。

長度的範圍從32~36“。所以可以滿足多數球友對推桿長度的需求。我自己是設定32”。應該後面會把桿身給換掉用碳纖維的桿身來用,提升推擊的穩定性和滾動效果。當然這是後面再說,要先玩玩這桿子的特性和功能,才能知道要什麼問題、缺點,進而找相關的解決方法來配置改善。

Ping的推桿也是市場上的一大勢力,款式眾多,功能、材質的應用也很多元。價格也比較友善,所以這次才會補強推桿來購買。當然我一直認為Ping的做工比較粗,這也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分錢一分貨!而這款Sigma 2 platinum是銀色桿頭,桿面是黑色塑膠,有兩層的塑膠結構。第一層軟,第二層硬。

可以得到最好的手感和控球能力。有點像球的結構設計。每一層的硬度不同,去創造不同的效果和回饋。當然我對這塊地興趣不大。因為自己的推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火候,推到甜蜜點的能力是有。對於回饋自然不會差。加上這類不同材質桿面設計,回饋上也會比較軟。不是我對推桿需要的重點。

我喜歡的是它的價格和調整長度功能,$200的售價,加稅也差不多近220.在推桿來說算不貴。現在很多不錯的推桿都要$300以上,Scotty Cameron要超過400。所以如果你有明確需求和對球桿也有瞭解,真的只會選滿足需求的產品,品牌都是其次。價格自然選合理,因為後面還會做進行個人化調整和變化。選性價比高的產品來用是最好。

實際用這推桿,在調整它的長度,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它的調整長度的螺絲材質強度不足,很容易會被扳手給吃掉。也就是說,它的+字紋會被磨掉,如果常轉的話,後面一定轉不了,因為螺絲槽已經磨掉/吃掉了。這也不是我這一支的問題和狀況,我也看其他Ping有adjustment功能的推桿都是這樣。因為我去朋友的店裡看,觀察其他adjustment的推桿都有螺絲槽被吃掉的狀況,只是嚴重程度。


raw-image
raw-image

這點Ping應該也瞭解,也認為如果你調整到適合的長度就不會動了,常改長度就讓你改不了。我也發email問他們如何解決?但是他們的回應速度很慢,大約要3~4天時間才會有回信。它們提供我自己寄回,或拿到購買的經銷商那邊,由經銷商進行處理。當然我選擇直接寄回,簡單且快速。

它們提供Fedex的寄回條碼,直接拿到Fedex的投遞店就可以。費用由Ping負責(寄回來的費用也是Ping負擔)。這就是我喜歡買正常渠道的原因,有問題這些費用都是廠商來負責。如果網路買,來路不明或網店退回要自己負責運費,都是很有可能。這樣費用又會增加幾十美元,等於多花的費用。

我週一寄出,下週一就收到修好的推桿。速度快到有點嚇到。回家看到桿子的盒子,一直想我最近沒有買桿子啊,桿身也不可能那麼短的箱子。如果拿去經銷商那邊去處理應該2~3週時間的處理吧,除非經銷商那邊有零件可以更換就更快好。收到桿子也沒有運費要付!在美國大品牌的服務都是這樣,Ping這樣做不是特好,只是剛好。

我收到推桿後有稍微觀察一下它是如何進行維修?我看來他們是直接把原本的桿身+握把換掉,也就是直接把桿身退下來,然後裝新的桿身+握把的現成零件。這樣做就很快。不需要把握把退下來,去換裡面的螺絲零件。所以我就覺得握把和桿身都新到不像話。因為我有下場推過一場球,不可能還這樣乾淨和沒有磨損。而且在桿身前端和桿頭桿頸部位有擦拭的痕跡,就是裝好,上好膠後,都會擦拭好。這痕跡我是看得出來。

我實際在球場推和在練習場的果嶺推都覺得不錯。在WestRidge球場18洞推下來都可以把距離掌握好,過洞後,也都可以在一步的範圍內。全場都是2推結束,和我預期的距離效果差不多。至少我的力量大,距離不會跑太多。掌握力量和距離的能力變好了。這種桿頭就是適合美國這種快速果嶺。台灣的果嶺速度都很慢,我用傳統鋼材的桿頭就很好推。

所以如果你要推好,就必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的桿子對上對的球場狀況。這樣就方便許多。不需要去調整改變自己在推擊的方法和力道。不然我應該要推給幾場才能慢慢瞭解快速果嶺和鋼材推桿的力量/距離的掌握。花點錢來省掉時間的投資是我目前的狀況。

推感上有點鈍。應該是材質把推擊回饋吸收掉,傳到握把就會覺得沒有很立即。很難感受到是否推在桿面甜蜜點位置。因為sweet spot和off sweet spot的回饋都一樣。和我其他推桿來比,就覺得很鈍。另外有一個因素也是可能導致這個原因,就是它的可調整長度功能,這是做在握把內部。所以回饋很容易會被這些內部功能給抵銷或吃掉。

所以我不喜歡這類功能或塑膠桿面材質,很容易把手感給吃掉。對掌握球桿的能力就打折不少。後面我會把桿身和握把換掉,再看看效果有沒有提升。桿頭重量在350g,很適合配短,如果設定34“或以上,推起來的重量感很大,會很吃手的力量和握力。這個狀況是你用肩膀擺動來推,不是用手臂推。推到後面9洞手臂和手掌的穩定度就不行。

這也是我不習慣推這類市售產品,我的推法不適合用。重量太高和不平衡。不過把長度設在32“就好多了。肩膀的擺動就比較容易和順暢。手臂的負擔也就小很多,桿頭的仰角就比較容易去設定。所以推桿的關鍵點在重量和長度,這樣才能讓你的推法和桿頭仰角得到一個最好的關係和配合。

raw-image

整體來說,這隻推桿的賣點在它的長度可調整功能。桿頭設計一般,桿面材質坎入塑膠,讓手感不會太硬,但無法感受到甜蜜點的位置,對於推法穩定的人,反而不容易掌握推桿的精準度。當然它適合果嶺速度慢,距離和力量的掌握會比較容易。當然可以去提升這推桿的效能和細節,但需要更換桿身、握把和長度設定。也是一支不錯可以拿來玩的推桿。

而它的售價在$200,已經很佛心了,我就不去苛求它要有太好的細節和做工了。所以適合拿來玩推桿,進行個人化的推桿改裝。相對Scotty Cameron一支就要$400以上的價格,把桿身換掉,握把換掉,重新設定重量和規格,這桿子也會煥然一新。簡單說,這隻桿子就是給一般球友來用,桿頭也夠重,桿面坎入塑膠材質,都是給用手推的人可以有不錯手感,和容易控制的要求。不想花大錢,這隻是不錯的考慮!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米米-avatar-img
2023/10/26
有次在台灣的一個連鎖店(邁達康)內的練習果嶺試玩推桿,無意間試到ZB2(彎彎桿頸款),發現不管是距離、方向都是跟我想像的一致,旁邊的SC、TM Spider我都推不順,當下也不管外型是不是我的菜就打包回家了~ 這是我跟這隻推桿的故事~~ 所以現在網路上看到漂亮的推桿也不會那麼容易心動了,一定要現場推過才知道是不適合自己。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35內容數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3年球季開始了。去年10月後就沒有動球桿了,忍了半年了,最近開始計劃2023年的新機絲準備。首先木桿是讓我高潮起伏,柳暗花明的一次。因為最近在組一套鐵桿和木桿給朋友,到球具店去買握把時,想試看看Titleist 新的TSR木桿和Paradym比較。到試打區,就給它打幾球看看。TSR2打3球,換
Thumbnail
2023年球季開始了。去年10月後就沒有動球桿了,忍了半年了,最近開始計劃2023年的新機絲準備。首先木桿是讓我高潮起伏,柳暗花明的一次。因為最近在組一套鐵桿和木桿給朋友,到球具店去買握把時,想試看看Titleist 新的TSR木桿和Paradym比較。到試打區,就給它打幾球看看。TSR2打3球,換
Thumbnail
2022年就要結束了,這一年在全球的景氣低迷,大家也過的起起伏伏。尤其後疫情時代,大家之前都被封一陣子,所以從年底開始就很多的出國活動。我個人沒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美國從去年就和病毒共存,生活基本就回到之前一樣。當然周邊朋友都陸續有感染Covid,但都是不嚴重。而在高爾夫上我今年也是重回到之前。就是不
Thumbnail
2022年就要結束了,這一年在全球的景氣低迷,大家也過的起起伏伏。尤其後疫情時代,大家之前都被封一陣子,所以從年底開始就很多的出國活動。我個人沒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美國從去年就和病毒共存,生活基本就回到之前一樣。當然周邊朋友都陸續有感染Covid,但都是不嚴重。而在高爾夫上我今年也是重回到之前。就是不
Thumbnail
朋友要我對這2個推桿桿頭進行重組。手邊剩下最後2支LAGP推桿專用桿身,就把它給裝了。朋友想試看看P2推桿握把。這款握把比較重84.5g,握感上比superstroke稍微硬一點。顏色配色黑色桿身就很酷。另一支白色桿身就配制Pure紅色,標準尺寸握把。整體的感覺非常搶眼!配置這2支推桿的總重差不多,
Thumbnail
朋友要我對這2個推桿桿頭進行重組。手邊剩下最後2支LAGP推桿專用桿身,就把它給裝了。朋友想試看看P2推桿握把。這款握把比較重84.5g,握感上比superstroke稍微硬一點。顏色配色黑色桿身就很酷。另一支白色桿身就配制Pure紅色,標準尺寸握把。整體的感覺非常搶眼!配置這2支推桿的總重差不多,
Thumbnail
這次來測試新款Callaway Big Bertha B21木桿。這是在2021下半年推出,從外型看起來是走易打,高容錯的風格。桿頭外型是御飯糰的3角形設計。這類桿頭風格就是高MOI,可以讓桿頭更快回正,桿面觸球可以比較方正。所以這類產品就是以新手、假日球友和高差點為主。
Thumbnail
這次來測試新款Callaway Big Bertha B21木桿。這是在2021下半年推出,從外型看起來是走易打,高容錯的風格。桿頭外型是御飯糰的3角形設計。這類桿頭風格就是高MOI,可以讓桿頭更快回正,桿面觸球可以比較方正。所以這類產品就是以新手、假日球友和高差點為主。
Thumbnail
今天在室內測試一下2支今年的三木,一支是Sim2 Titanium,而另一隻是Epic Max 三木。都是原廠的桿子,沒有做調整和更換桿身的設定。我已經買了一支Epic Max三木要進行桿身和規格重新調整,所以這次的測試是有一個底,看要如何進行桿身選擇和規格設定?這次用的是Foresight GC
Thumbnail
今天在室內測試一下2支今年的三木,一支是Sim2 Titanium,而另一隻是Epic Max 三木。都是原廠的桿子,沒有做調整和更換桿身的設定。我已經買了一支Epic Max三木要進行桿身和規格重新調整,所以這次的測試是有一個底,看要如何進行桿身選擇和規格設定?這次用的是Foresight GC
Thumbnail
最近在德州打球,面對球場的果嶺速度,一直都很悶,也很苦!因為我現在用的推桿是純碳鋼刀背answer/newport外型。很好掌握,但問題在力量的掌握很困擾我。在德州的球場果嶺速度都很快,速度都在9或以上。對於鋼材的推桿桿頭來說,很容易在距離和力量的掌握上產生問題。尤其在中、長的距離上真的都過頭很多。
Thumbnail
最近在德州打球,面對球場的果嶺速度,一直都很悶,也很苦!因為我現在用的推桿是純碳鋼刀背answer/newport外型。很好掌握,但問題在力量的掌握很困擾我。在德州的球場果嶺速度都很快,速度都在9或以上。對於鋼材的推桿桿頭來說,很容易在距離和力量的掌握上產生問題。尤其在中、長的距離上真的都過頭很多。
Thumbnail
和朋友約好打WestRidge球場,這個球場在我住的地方要往北的地方。開車大概15~20分鐘,都是不遠的地方。開球時間是下午2:50,到了球場和朋友會合,先去果嶺推一下新推桿Ping 2021 Sigma2 來感覺手感和距離(測評後面會放到網站上分享)。我們打藍梯,總長是6600碼。這個距離好。我喜
Thumbnail
和朋友約好打WestRidge球場,這個球場在我住的地方要往北的地方。開車大概15~20分鐘,都是不遠的地方。開球時間是下午2:50,到了球場和朋友會合,先去果嶺推一下新推桿Ping 2021 Sigma2 來感覺手感和距離(測評後面會放到網站上分享)。我們打藍梯,總長是6600碼。這個距離好。我喜
Thumbnail
最近要上市的TM SIM2木桿也在網路上看到了。和一些朋友,技師都稍微聊一下,對於這款新木桿的想法和使用經驗。目前來說,如果看launch monitor上的數據,倒旋會比較少。但距離上並沒有特別突出。對於一些業內的技師來說,反而不好配置桿頭重量。因為它的設計缺乏重量塊去調整桿頭重量。所以要說它可以
Thumbnail
最近要上市的TM SIM2木桿也在網路上看到了。和一些朋友,技師都稍微聊一下,對於這款新木桿的想法和使用經驗。目前來說,如果看launch monitor上的數據,倒旋會比較少。但距離上並沒有特別突出。對於一些業內的技師來說,反而不好配置桿頭重量。因為它的設計缺乏重量塊去調整桿頭重量。所以要說它可以
Thumbnail
高爾夫有不少大品牌,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也脫離不了Ping這個走自己風格的產品。Ping是一個以走個人規格調整的品牌。我不歸類它是個人動作球桿的品牌或產品,因為它並沒有做到訂製球桿那樣的細膩和全面。但至少在大品牌裡,它提供的個人化規格調整是比其他大品牌要更多和豐富。 Ping的產品我也是固定會
Thumbnail
高爾夫有不少大品牌,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也脫離不了Ping這個走自己風格的產品。Ping是一個以走個人規格調整的品牌。我不歸類它是個人動作球桿的品牌或產品,因為它並沒有做到訂製球桿那樣的細膩和全面。但至少在大品牌裡,它提供的個人化規格調整是比其他大品牌要更多和豐富。 Ping的產品我也是固定會
Thumbnail
現在球桿進步神速,木桿類有很多功能可以自行去設定和調整。比如調角度、換不同桿身和桿頭重量調整。這些對不管技師或球友都是方便和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進行改善。但鐵桿到目前為止就還沒有落實這個技術。所以鐵桿還是和幾十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但目前的天氣變化太大。同時球場的距離也拉長,對於球桿的特性,需要依據這
Thumbnail
現在球桿進步神速,木桿類有很多功能可以自行去設定和調整。比如調角度、換不同桿身和桿頭重量調整。這些對不管技師或球友都是方便和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進行改善。但鐵桿到目前為止就還沒有落實這個技術。所以鐵桿還是和幾十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但目前的天氣變化太大。同時球場的距離也拉長,對於球桿的特性,需要依據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