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家具大改造          成就骨董身價之楊勝土匠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採訪‧撰文│佩玟 攝影│小宏


傳統泥水匠師楊勝土

raw-image

原來,屋主楊勝土先生是位泥水匠師,開口就直點名:「五穀宮是我做總規劃建造的。」

他造過廟宇、民房、祖塔、風水墓園等,也做假山水池等人工造景,從傳統的泥水工法,歷經時代的迭變,進入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


泥水師傅多自己的房子自己造,楊師傅也不例外,門前所見的門柱就是他自個兒耍的花樣。在這棟縱深顯長的老房子裡,他說:「這種房子冬暖夏涼,住起來才舒服。」

問起屋外的紅磚與窗花,楊師傅說早年會自己燒製一些建材,如今在屋裡有個電窯,只當試作之用。

raw-image


蓋房子 玩老木家具改造與收藏

raw-image

走進楊師傅的老房子,才發現竟然藏了許多好東西!諸如各式舊櫃、老圓桌、聚寶盆……幾乎清一色都是木造家具、用品等。這些原是人家廢棄不要的東西,「你丟我撿」地讓楊師傅給收了起來,做些修整,廢棄物起死回生,變作完好的老物,成為許多收藏玩家的心頭好。

房子蓋著蓋著,怎麼玩起了老家具改造和收藏呢?他從宋楚瑜當省長的年代講起:「那是最好的時代,見了好多大樓……」那時經濟蓬勃發展,物質生活漸豐,許多舊物大量汰換,楊師傅因為工作的緣故,拆造之間,收下了許多老壞東西。為了修整這些老物件,他開始摸索如何修復,甚至舊料新作。在我們這年代,對什麼起了興趣,大多是動動手指頭,上網找課程哪兒學。楊師傅所生長的年代造就他的習慣:「不會就問。」邊問邊自行摸索,讓他無師自通,闢出一條新事業。

raw-image


如何打開寶庫 成為有緣人

坐擁這麼多的老寶貝,楊師傅不僅是獨樂樂,他也樂於與同好玩家一起賞玩。別小瞧了尋常之處,楊師傅房舍之所在,週遭無甚觀光熱點或勝景,卻不時有大陸團遊客的造訪──真是!外國人都比咱在地人內行啊!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國外訪客,國內藏家則另有藏家門路,所以,咱家算是不小心撞破了次元壁,闖入了新世界,幫大家發現新大陸,啊不,是新竹東!


這種有緣人才得訪的隱藏版玩家門路,這就給各位開通,想去楊師傅家挖寶看骨董的,預先撥這幾支電話:03-5954-903、5824-000或0910-257-336,就能成為有緣人囉!

raw-image
raw-image


〔答:刺耳聲是為了提醒(櫃子的主人):注意!有人開箱翻櫃了! 所以,古早時候偷偷摸摸,還得有技巧!〕


【原刊於《東咚鏘1‧木特輯:竹東有木好創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咚鏘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東咚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0
下這種標題,著實頂著被韃伐的高風險,但內心跟我一樣OS的人一定不少,是不是?在麥當勞商圈附近,許多在地人都不知道有位藝術大師大隱隱於此,相信竹東還有些低調的藝術創作者,我們將逐步探訪,介紹給大家。首發,先來拜訪竹東目前唯一的「工藝之家」曾定榆老師。
Thumbnail
2021/08/20
下這種標題,著實頂著被韃伐的高風險,但內心跟我一樣OS的人一定不少,是不是?在麥當勞商圈附近,許多在地人都不知道有位藝術大師大隱隱於此,相信竹東還有些低調的藝術創作者,我們將逐步探訪,介紹給大家。首發,先來拜訪竹東目前唯一的「工藝之家」曾定榆老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由於姜阿新洋樓的建築工藝特殊,並見證了整個北埔茶業發展的歷史,後來在200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2012年,姜阿新先生的第三代後人買回洋樓後,開始加以修整,甚至還成立了以「保存文化資產與推動活化地方藝文教育」為宗旨的「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而洋樓則到2018年才終於修復完成。 聽完導覽、看完影片,我
Thumbnail
由於姜阿新洋樓的建築工藝特殊,並見證了整個北埔茶業發展的歷史,後來在200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2012年,姜阿新先生的第三代後人買回洋樓後,開始加以修整,甚至還成立了以「保存文化資產與推動活化地方藝文教育」為宗旨的「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而洋樓則到2018年才終於修復完成。 聽完導覽、看完影片,我
Thumbnail
經過50年歲月的洗禮,一直被合作金庫當倉庫的姜阿新洋樓早已殘舊不堪,姜家人只好又集資開始修整洋樓。北埔人得知姜家人買回了洋樓都很高興,畢竟那裡承載了太多人美好的年輕歲月,很多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幫助洋樓重建。 有一天,有人搬了一扇窗戶來,說是多年前因為家裡的窗戶壞了,當時的倉庫管理員便將洋房的一扇窗卸下
Thumbnail
經過50年歲月的洗禮,一直被合作金庫當倉庫的姜阿新洋樓早已殘舊不堪,姜家人只好又集資開始修整洋樓。北埔人得知姜家人買回了洋樓都很高興,畢竟那裡承載了太多人美好的年輕歲月,很多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幫助洋樓重建。 有一天,有人搬了一扇窗戶來,說是多年前因為家裡的窗戶壞了,當時的倉庫管理員便將洋房的一扇窗卸下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修護未來日記EP.3 阿三哥住在嘉義縣新港鄉,2010年初次與阿三哥再屏東朝林宮見面,那又是十幾年前的另一個故事,之後,有將近七、八年的時間沒連繫了,2019年接到電話時,還有點驚訝!而這通電話,也牽起了與新港奉天宮的緣分。 新港奉天宮左右五門、耳房的彩繪加固 彩繪保存在建築修復之後的年代
Thumbnail
修護未來日記EP.3 阿三哥住在嘉義縣新港鄉,2010年初次與阿三哥再屏東朝林宮見面,那又是十幾年前的另一個故事,之後,有將近七、八年的時間沒連繫了,2019年接到電話時,還有點驚訝!而這通電話,也牽起了與新港奉天宮的緣分。 新港奉天宮左右五門、耳房的彩繪加固 彩繪保存在建築修復之後的年代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或許是內心有個老靈魂 從小就愛看些老舊的房子 也或許是因為小時候 過年都會再在奶奶家 住幾晚 和兄弟姊妹們在埕上 圍著燒紅的龍眼木取暖 烤地瓜 雖然格局不大 但大伙擠在一起睡覺 總是新鮮 也特別有家的感覺 長大後 工作忙了 生活也忙了 回老家 時間都得用擠的 結婚後 更不用說了 時間得用偷的阿 仁德
Thumbnail
或許是內心有個老靈魂 從小就愛看些老舊的房子 也或許是因為小時候 過年都會再在奶奶家 住幾晚 和兄弟姊妹們在埕上 圍著燒紅的龍眼木取暖 烤地瓜 雖然格局不大 但大伙擠在一起睡覺 總是新鮮 也特別有家的感覺 長大後 工作忙了 生活也忙了 回老家 時間都得用擠的 結婚後 更不用說了 時間得用偷的阿 仁德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