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家具大改造          成就骨董身價之楊勝土匠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採訪‧撰文│佩玟 攝影│小宏


傳統泥水匠師楊勝土

對於設計督造自己家鄉大廟「五穀宮」,楊師傅一直記掛在心,想是他得意的代表之作,民國74、75年所繪製的建築設計圖稿,至今依然完好保存。        

對於設計督造自己家鄉大廟「五穀宮」,楊師傅一直記掛在心,想是他得意的代表之作,民國74、75年所繪製的建築設計圖稿,至今依然完好保存。        

原來,屋主楊勝土先生是位泥水匠師,開口就直點名:「五穀宮是我做總規劃建造的。」

他造過廟宇、民房、祖塔、風水墓園等,也做假山水池等人工造景,從傳統的泥水工法,歷經時代的迭變,進入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


泥水師傅多自己的房子自己造,楊師傅也不例外,門前所見的門柱就是他自個兒耍的花樣。在這棟縱深顯長的老房子裡,他說:「這種房子冬暖夏涼,住起來才舒服。」

問起屋外的紅磚與窗花,楊師傅說早年會自己燒製一些建材,如今在屋裡有個電窯,只當試作之用。

左圖│ 這座老櫃,是用樟木等廢材重組而成,許多骨董樣貌的老櫃,都類似這般舊料新作。              右圖│ 原來的舊鞋櫃經楊師傅修整後,狀態良好。這樣的傳統工法稱作「蝦公夾榫」。                

左圖│ 這座老櫃,是用樟木等廢材重組而成,許多骨董樣貌的老櫃,都類似這般舊料新作。              右圖│ 原來的舊鞋櫃經楊師傅修整後,狀態良好。這樣的傳統工法稱作「蝦公夾榫」。                


蓋房子 玩老木家具改造與收藏

這是24吋的牛樟聚寶盆,可以聞到自然木香。楊師傅收藏許多檜木、樟木、肖楠聚寶盆。大陸訪客最喜歡這種背包背得走的玩意兒。              

這是24吋的牛樟聚寶盆,可以聞到自然木香。楊師傅收藏許多檜木、樟木、肖楠聚寶盆。大陸訪客最喜歡這種背包背得走的玩意兒。              

走進楊師傅的老房子,才發現竟然藏了許多好東西!諸如各式舊櫃、老圓桌、聚寶盆……幾乎清一色都是木造家具、用品等。這些原是人家廢棄不要的東西,「你丟我撿」地讓楊師傅給收了起來,做些修整,廢棄物起死回生,變作完好的老物,成為許多收藏玩家的心頭好。

房子蓋著蓋著,怎麼玩起了老家具改造和收藏呢?他從宋楚瑜當省長的年代講起:「那是最好的時代,見了好多大樓……」那時經濟蓬勃發展,物質生活漸豐,許多舊物大量汰換,楊師傅因為工作的緣故,拆造之間,收下了許多老壞東西。為了修整這些老物件,他開始摸索如何修復,甚至舊料新作。在我們這年代,對什麼起了興趣,大多是動動手指頭,上網找課程哪兒學。楊師傅所生長的年代造就他的習慣:「不會就問。」邊問邊自行摸索,讓他無師自通,闢出一條新事業。

70、80年代的弇頭櫃,是早時嫁妝必備,可放棉被、衣物等。每次開關,木櫃都會發出極刺耳的聲音,楊師傅說這是有原因的y,你猜得到嗎?【答案在此文最後】 

70、80年代的弇頭櫃,是早時嫁妝必備,可放棉被、衣物等。每次開關,木櫃都會發出極刺耳的聲音,楊師傅說這是有原因的y,你猜得到嗎?【答案在此文最後】 


如何打開寶庫 成為有緣人

坐擁這麼多的老寶貝,楊師傅不僅是獨樂樂,他也樂於與同好玩家一起賞玩。別小瞧了尋常之處,楊師傅房舍之所在,週遭無甚觀光熱點或勝景,卻不時有大陸團遊客的造訪──真是!外國人都比咱在地人內行啊!


左圖│裝穀的穀方,橫剖、改造而成的實用家具。右圖│牛樟樁臼,是古早時候打粄用的工具。  

左圖│裝穀的穀方,橫剖、改造而成的實用家具。右圖│牛樟樁臼,是古早時候打粄用的工具。  

這面虎頭辟邪八卦,是楊師傅承包北埔面盆寮彭屋修建時所收。

這面虎頭辟邪八卦,是楊師傅承包北埔面盆寮彭屋修建時所收。


除了國外訪客,國內藏家則另有藏家門路,所以,咱家算是不小心撞破了次元壁,闖入了新世界,幫大家發現新大陸,啊不,是新竹東!


這種有緣人才得訪的隱藏版玩家門路,這就給各位開通,想去楊師傅家挖寶看骨董的,預先撥這幾支電話:03-5954-903、5824-000或0910-257-336,就能成為有緣人囉!

早年盛行一時的豪氣酒櫃,如今也是骨董了。

早年盛行一時的豪氣酒櫃,如今也是骨董了。

愈看愈驚人,連八卦床都有,還一連好幾張,狀態良好,楊師傅有時就拿骨董八卦床來招待住宿的朋友。他表示,八卦床的樣式,客閩略有不同,客家常用烏滴,閩南多用肖楠木製。                               

愈看愈驚人,連八卦床都有,還一連好幾張,狀態良好,楊師傅有時就拿骨董八卦床來招待住宿的朋友。他表示,八卦床的樣式,客閩略有不同,客家常用烏滴,閩南多用肖楠木製。                               


〔答:刺耳聲是為了提醒(櫃子的主人):注意!有人開箱翻櫃了! 所以,古早時候偷偷摸摸,還得有技巧!〕


【原刊於《東咚鏘1‧木特輯:竹東有木好創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咚鏘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東咚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0
下這種標題,著實頂著被韃伐的高風險,但內心跟我一樣OS的人一定不少,是不是?在麥當勞商圈附近,許多在地人都不知道有位藝術大師大隱隱於此,相信竹東還有些低調的藝術創作者,我們將逐步探訪,介紹給大家。首發,先來拜訪竹東目前唯一的「工藝之家」曾定榆老師。
Thumbnail
2021/08/20
下這種標題,著實頂著被韃伐的高風險,但內心跟我一樣OS的人一定不少,是不是?在麥當勞商圈附近,許多在地人都不知道有位藝術大師大隱隱於此,相信竹東還有些低調的藝術創作者,我們將逐步探訪,介紹給大家。首發,先來拜訪竹東目前唯一的「工藝之家」曾定榆老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由於姜阿新洋樓的建築工藝特殊,並見證了整個北埔茶業發展的歷史,後來在200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2012年,姜阿新先生的第三代後人買回洋樓後,開始加以修整,甚至還成立了以「保存文化資產與推動活化地方藝文教育」為宗旨的「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而洋樓則到2018年才終於修復完成。 聽完導覽、看完影片,我
Thumbnail
由於姜阿新洋樓的建築工藝特殊,並見證了整個北埔茶業發展的歷史,後來在200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2012年,姜阿新先生的第三代後人買回洋樓後,開始加以修整,甚至還成立了以「保存文化資產與推動活化地方藝文教育」為宗旨的「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而洋樓則到2018年才終於修復完成。 聽完導覽、看完影片,我
Thumbnail
經過50年歲月的洗禮,一直被合作金庫當倉庫的姜阿新洋樓早已殘舊不堪,姜家人只好又集資開始修整洋樓。北埔人得知姜家人買回了洋樓都很高興,畢竟那裡承載了太多人美好的年輕歲月,很多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幫助洋樓重建。 有一天,有人搬了一扇窗戶來,說是多年前因為家裡的窗戶壞了,當時的倉庫管理員便將洋房的一扇窗卸下
Thumbnail
經過50年歲月的洗禮,一直被合作金庫當倉庫的姜阿新洋樓早已殘舊不堪,姜家人只好又集資開始修整洋樓。北埔人得知姜家人買回了洋樓都很高興,畢竟那裡承載了太多人美好的年輕歲月,很多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幫助洋樓重建。 有一天,有人搬了一扇窗戶來,說是多年前因為家裡的窗戶壞了,當時的倉庫管理員便將洋房的一扇窗卸下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修護未來日記EP.3 阿三哥住在嘉義縣新港鄉,2010年初次與阿三哥再屏東朝林宮見面,那又是十幾年前的另一個故事,之後,有將近七、八年的時間沒連繫了,2019年接到電話時,還有點驚訝!而這通電話,也牽起了與新港奉天宮的緣分。 新港奉天宮左右五門、耳房的彩繪加固 彩繪保存在建築修復之後的年代
Thumbnail
修護未來日記EP.3 阿三哥住在嘉義縣新港鄉,2010年初次與阿三哥再屏東朝林宮見面,那又是十幾年前的另一個故事,之後,有將近七、八年的時間沒連繫了,2019年接到電話時,還有點驚訝!而這通電話,也牽起了與新港奉天宮的緣分。 新港奉天宮左右五門、耳房的彩繪加固 彩繪保存在建築修復之後的年代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