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餐具的故事-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亞洲十分流行的花卉彩釉陶盤和我們家夏天常吃的普羅旺斯番茄燉蛋

亞洲十分流行的花卉彩釉陶盤和我們家夏天常吃的普羅旺斯番茄燉蛋

這些年日本吹起了「古餐具」風潮,IG網紅、廚藝、花藝家們紛紛用歐洲古餐具入鏡,台灣也跟著燒了起來,很多人開始收集和使用古餐具。我個人因緣際會幫一位台灣的好友買古餐具,一次爆發自己多年來逛法國市集的購買慾,同時自己在法國多年關於工藝的所學與見聞也派上用場。

喜歡這些法國古餐具的朋友們當中,大多數人就是單純喜歡這些帶有歷史感的餐具,和法國獨有的花卉鳥獸特色,像我的朋友也是單純喜歡盤子的花卉圖案。但這些古餐具都有著它們的歷史故事和身世背景,只要杯盤翻過來看一下,就有著它們出廠時的烙印。比起餐具上的花紋裝飾或造型設計,我看到更多的是法國傳統工藝的歷史。

會對法國傳統工藝有興趣,是我來法國求學時學到的第一課。法國有八所國立的藝術學院,除了在巴黎市中心的三所,其他都在法國工藝重鎮,像南錫、利摩日、布爾吉等傳統工藝重鎮。而我曾經求學的南錫國立藝術學院,除了是十九世紀末知名的新藝術重鎮,也是法國的水晶藝術重鎮。當時我在南錫的國立藝術學院設計系唸書,年紀輕輕一心只想做設計,但開學的第一堂設計課就是學習南錫的水晶工藝歷史與新藝術史。

學設計卻從藝術史和工藝史開始?我當年心中的設計是德國或北歐的簡約,完全沒有想要學法國這些老摳摳的東西,但是為了順利畢業,我還是去圖書館K了很多的書。在法國的圖書館裡,各種工藝類的書籍非常豐富,歷史、工藝技術、圖庫字典等一應俱全,而且還有許多的古時史料可以查詢。K完這些書之後,了解這些工藝的來龍去脈和歷史設計後,我們總算可以去跟老師討論我們想做的設計了。這是我在法國唸書時,學習到他們的設計方法,所有人類的創意都不是憑空問世,而是踩著前人的步伐。

除了在學校學到的研究方法,還有法國大量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館藏。每個人去博物館看的東西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畫作、有些人喜歡雕塑,還有些人跟我一樣,喜歡看古人的生活道具,然後自己腦補穿越時空的情節,假想自己是活在古時候的尼羅河女兒。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常常跟我父親去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參觀,當時引起我興趣的也不是書畫,而是各種古人的生活用品。商朝的三隻腳酒杯「爵」,在我當年小小的心裡印下最深的記憶,同時也學了一個詞彙。

此外,這十幾年來,在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時,古歐洲人的生活器具也讓我深深著迷。尤其是法國人用餐的繁文縟節不少,使用的餐具酒杯也依照不同的菜色或酒品而有所不同,刀叉等工具的形式大小也不一樣。還有離開了法國,同樣的餐具到了北方的國家或鄰近的德國就會有不同的花色紋路,或同樣是叉子,但是英法的名字雕刻位置與餐具擺設不同也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博物館展覽吸引我的地方。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專頁寫了一篇古餐具的簡短介紹後,有非常多讀者私訊詢問我相關的資訊,想知道有什麼書籍推薦?如何獲得這些古餐具的知識?還有我是在哪裡找到這些古餐具?我對於法國古餐具相關知識的獲得大概就是這樣,從學校不經意地引入門,還有自己多年來的好奇,大量的閱讀與大量的參觀博物館看展覽。而這些付出都不是工作,是我自己個人的興趣。古餐具的獲得,也是在我家附近的市集或路上閒逛時看到古物店家,就進入幫朋友購買。

法國製作餐具的工藝,基本上分成陶瓷、水晶玻璃與銀器等工藝。但是這些在東亞風迷的古餐具,卻是當代法國人棄如敝屣的二手舊貨,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原因很簡單,人們都是喜新厭舊的,當孩子長大成年又搬出父母家中創立自己的家庭時,都會希望能有自己的風格。加上西方人向前看、喜歡新穎創新的個性,這些老東西就不再一顧。話雖如此,但法國並沒有停止這些傳統工藝的發展,不管是陶瓷、金屬或水晶玻璃等工藝,法國都已經在21世紀的數位時代。所以當代的法國人會喜歡當代新的餐具創作來增添居家的品味,而非婆婆奶奶級的餐具。(以上說的是大部分人,現在也有一些特定的餐廳業者或網紅會用老餐具拍照)

另外,關於工藝品的價值,和亞洲人不一樣,工藝在法國始終是工藝、是裝飾性用品(或說設計),而不是藝術、藝術品。教育的關係,讓藝術在法國人心中有一定神聖的地位,藝術品可以是歷史、民族文化、哲學、美學等等的象徵或代表,但工藝尚未到藝術的境界。綜合這些原因,讓法國這些「民間的」古餐盤全部流到市面上,其中的收藏家以日本最多,而某些特定花色的古餐盤在法國市場上更是被日本人搶購廝殺一空。

法國的舊貨市場上,被日本人搶購而且炒高價碼的,是19世紀的花卉彩釉陶盤。法國的彩釉陶盤出現於1770年,是一種混合了長石、黏土或高嶺土的陶器,是工業革命後技術發展的一個民生必需品產物。當時因為發明了準備模型的機器、校準盤子的機器、盤子裝飾印刷機器以及燃煤爐的進步,到1900年抵達高峰全盛時期。這種彩釉陶盤的裝飾技術又分為手繪和貼花。手繪方式在人工繪製之前,會先將圖案造型的模板打在素胚上,然後再人工描繪上色。而貼花的方式則是19世紀初期發明的,利用素胚會吸收墨汁的特性,貼上印有花紋的絲布,等素胚吸收完圖形顏色,絲布就會乾燥脫落。

那法國人自己就不收藏這些古餐具了嗎?不不不,既然是法國人自己的文化,他們就會比我們更清楚哪些值得收藏。以上我說IG網紅流行的是「民間」餐具,也就是一般民眾留下古餐具。法國古餐具市場上有的是一批專業的古董商,他們能入眼的是皇家名瓷(官窯)或名餐具,是更具有歷史性與收藏性的古董,像拿破崙三世印有N的皇室餐盤、Daum的新藝術時期水晶藝術品等等。曾經有網友留言問我:「在法國的市集買這些古餐具不會買到仿的?」如果是我之前說的民間餐具,模仿的價值不大,而上述這些古董級的餐具擺設就會有中國仿製品在市面上流竄。所以在法國有專業的古董評估師,分不同時期和不同性質的古董提出專業的評估,還有網站提供免費專業的48小時線上評估。不過,我朋友要買的餐具不在此類,因為她相信餐具要使用才會有靈魂,所以她委託我幫她買的是一般的民間古餐具。

在幫朋友買古餐具的過程中,朋友看的是餐具的花色圖案,而我卻十分執著在餐具背後的歷史,想知道眼前餐具的來龍去脈和製造年份。有些餐具可能不是朋友喜歡的風格,但卻出自法國工藝歷史名廠,就讓我不小心手滑買下。還有些餐具是整套出售,而我朋友只要一二個,但得要全套購入,這些都成了巴黎逛逛街的法國古餐具選物商品。這些古餐具的數量都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一個。在我們正式上架開賣前,如果大家對我選的古餐具有興趣,歡迎繼續閱讀下面文章,希望大家能更理解這些古餐具的歷史和工藝。

水晶香檳杯將會在陶瓷餐盤後介紹

水晶香檳杯將會在陶瓷餐盤後介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何桂育的沙龍
227會員
53內容數
<p>巴黎不打烊的寫作計畫,將以巴黎的藝術、時尚、設計展演為主,法國品牌商業形象案例為輔,還有我自己多年來在歐洲品牌第一線上工作的經驗,讓大家更了解花都巴黎如何用自身的藝術文化強項引領各種產業發展。</p>
何桂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1
在法國各地的陶瓷重鎮中,這幾年最讓巴黎人趨之若鶩又重回時尚潮流的,就是來自法國中心羅亞爾河的吉安(Gien)餐盤。但這個二百年的陶瓷廠一路走來非常坎坷,他們今天是如何又站回精品陶瓷市場的地位?請點入閱讀!
Thumbnail
2021/10/21
在法國各地的陶瓷重鎮中,這幾年最讓巴黎人趨之若鶩又重回時尚潮流的,就是來自法國中心羅亞爾河的吉安(Gien)餐盤。但這個二百年的陶瓷廠一路走來非常坎坷,他們今天是如何又站回精品陶瓷市場的地位?請點入閱讀!
Thumbnail
2021/08/27
從花紋樣式與顏色,我們就能一眼看出法國古餐具的產地?
Thumbnail
2021/08/27
從花紋樣式與顏色,我們就能一眼看出法國古餐具的產地?
Thumbnail
2021/08/10
古餐具這麼多,我們買到的餐具是真的百年老餐具?還是百年老廠的餐具?
Thumbnail
2021/08/10
古餐具這麼多,我們買到的餐具是真的百年老餐具?還是百年老廠的餐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茶具是因飲茶活動的需要,而從日常飲用器具中分化出來的專門飲茶用具。 飲茶用具經過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從混用到專用,從單件到成套茶具的歷程,取決於茶葉生產、飲茶方式以及當時的技術進步。 香港鑒心軒|古樹茶之選|85折優惠
Thumbnail
茶具是因飲茶活動的需要,而從日常飲用器具中分化出來的專門飲茶用具。 飲茶用具經過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從混用到專用,從單件到成套茶具的歷程,取決於茶葉生產、飲茶方式以及當時的技術進步。 香港鑒心軒|古樹茶之選|85折優惠
Thumbnail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Thumbnail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Thumbnail
今年原物料漲得哀鴻遍野,所以餐飲紛紛漲價;消費者應很有感,但這些提高的價錢也反映了時代的波動。 年尾台南小吃的售價讓大家在網路上議論紛紛,關於該不該漲也許荷包會給出答案,但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也許能讓答案擁有更多可能性。 所以一看到《小吃碗上外太空》這麼有趣的書名,怎麼可能忍得住?
Thumbnail
今年原物料漲得哀鴻遍野,所以餐飲紛紛漲價;消費者應很有感,但這些提高的價錢也反映了時代的波動。 年尾台南小吃的售價讓大家在網路上議論紛紛,關於該不該漲也許荷包會給出答案,但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也許能讓答案擁有更多可能性。 所以一看到《小吃碗上外太空》這麼有趣的書名,怎麼可能忍得住?
Thumbnail
在法國各地的陶瓷重鎮中,這幾年最讓巴黎人趨之若鶩又重回時尚潮流的,就是來自法國中心羅亞爾河的吉安(Gien)餐盤。但這個二百年的陶瓷廠一路走來非常坎坷,他們今天是如何又站回精品陶瓷市場的地位?請點入閱讀!
Thumbnail
在法國各地的陶瓷重鎮中,這幾年最讓巴黎人趨之若鶩又重回時尚潮流的,就是來自法國中心羅亞爾河的吉安(Gien)餐盤。但這個二百年的陶瓷廠一路走來非常坎坷,他們今天是如何又站回精品陶瓷市場的地位?請點入閱讀!
Thumbnail
從花紋樣式與顏色,我們就能一眼看出法國古餐具的產地?
Thumbnail
從花紋樣式與顏色,我們就能一眼看出法國古餐具的產地?
Thumbnail
薩爾格米訥餐具1875年最著名的蝴蝶系列,這系列的餐盤後來還有再復刻。我在幫朋友找古餐盤時,巧遇了三個1928年薩爾格米訥著名的蝴蝶盤。這不是我朋友尋找的風格,但是基於我個人對這些工藝歷史的喜好,還是將它們購入。
Thumbnail
薩爾格米訥餐具1875年最著名的蝴蝶系列,這系列的餐盤後來還有再復刻。我在幫朋友找古餐盤時,巧遇了三個1928年薩爾格米訥著名的蝴蝶盤。這不是我朋友尋找的風格,但是基於我個人對這些工藝歷史的喜好,還是將它們購入。
Thumbnail
為什麼會突然開始寫古餐具的故事?法國各式各樣的工藝有何不同?這個故事怎麼說?現在我們開始新的一個篇章-法國古餐具的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會突然開始寫古餐具的故事?法國各式各樣的工藝有何不同?這個故事怎麼說?現在我們開始新的一個篇章-法國古餐具的故事。
Thumbnail
翻開介紹台灣老派小吃的書籍,有一種白底青花碗屢見不鮮,你也許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對它的形貌一定不陌生。「清輝窯」的生意碗市占率曾高達六成,卻在史冊中默默無名。碗盤商透過產業轉型華麗變身,在精密科技業另起江山,飛天遁地來到許多意想不到之處,甚至漫遊外太空。
Thumbnail
翻開介紹台灣老派小吃的書籍,有一種白底青花碗屢見不鮮,你也許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對它的形貌一定不陌生。「清輝窯」的生意碗市占率曾高達六成,卻在史冊中默默無名。碗盤商透過產業轉型華麗變身,在精密科技業另起江山,飛天遁地來到許多意想不到之處,甚至漫遊外太空。
Thumbnail
飲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儲存食物、烹煮食物、盛裝食物,人們自然就會為了這些需求而製造器具,陶器便因此誕生了。陶瓷是最早出現且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器皿,而民以食為天,「用什麼吃」便成為聯繫人與自然、陶器與飲食文化的起點。
Thumbnail
飲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儲存食物、烹煮食物、盛裝食物,人們自然就會為了這些需求而製造器具,陶器便因此誕生了。陶瓷是最早出現且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器皿,而民以食為天,「用什麼吃」便成為聯繫人與自然、陶器與飲食文化的起點。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