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耶穌

2017/07/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物理學裡的測不準原理,是不是也代表著我們也無法準確測知神的想法呢?
在碩班時期的尾聲,除了忙碌於論文,當時也熱衷於信仰思考,在某次寒假參加了大專神學研究班。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基督徒青年一起研經、討論信仰。而營會中的某天晚上思考了一個問題...

以下內容改寫自2017年初寫於社群網站之文章—
個人認為讀經時的體悟若能結合目前所學也是一種蠻奇妙的事,代表自己沒有把專業歸專業,神學歸神學這樣的態度看待信仰價值,簡單說,理性與感性或許可以互通,並互相填補...
記得之前專講提到重構「歷史耶穌」的歷程,有些人塑造出祂是拉比(為猶太人的特殊階層,是為智者的角色)的形象、有些人覺得他是哲學家、又有些人認為他是講話酸溜溜的評論家,各有各的被詮釋的耶穌形象。但似乎沒有一個說法能代表真正的耶穌。說也奇怪,頓時思路竟進入量子力學的世界...
量子力學中「疊加態」的定義是說:「一個量子系統的幾個量子態歸一化線性組合後得到的狀態。」 這一句參雜很多專有名詞好像有點艱深,從一個有名的例子說起或許比較好懂-薛丁格的貓:要描述一個量子系統,需要用量子態來說明,也就是波函數的樣貌。而當這個量子系統被「觀察」到時,它會「意識」到外界的這種行為而破壞量子疊加狀態,使波函數坍縮,呈現某一事實。
回到建構耶穌樣貌這件事,是不是跟量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拉比、哲學家、評論家等等對耶穌形象的說法基本上都是屬於耶穌本質中的「疊加態」, 而經過我們試著去形塑、詮釋耶穌形象的時候,是不是這樣的「觀察」使得耶穌多種樣貌的這個「系統」坍縮,呈現出一個我們可以理解的結果,進而去找出一個詞彙形容說:「阿!我們所認知的耶穌是這樣。」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能真正了解、定義耶穌的原因, 因為我們根本不能透過單一次的「觀察」來發現耶穌的全貌。用量力來解釋就是,我們不能希望以觀察(或詮釋)這個動作來全面性地看見耶穌,就如一個量子系統被觀察時,只會呈現一種結果。可是,當我們試著了解耶穌,就無法避免試著去定義、解釋祂,就無法避免去「觀察」。
感謝主,我又找到讀經一個有趣的地方,往後還會出現什麼不一樣的火花呢?
信仰這件事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艾卡嵐斯
艾卡嵐斯
我是新手中學物理教師,剛踏入教師之路不久,自小在基督教會環境長大,或多或少有些心得。爾後大多會分享教育及信仰相關主題,當然也包括生活瑣事。 最近想把在臉書PO過的文章移到這邊放著,只是想有一個寫文章的專屬園地,記錄生活上的感動,初始階段會將以前的文章重新修飾後再分享出來,也歡迎大家分享與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