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宿怨》╴置身事外的同時如何直攻人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我知道這可能是部與觀眾非常有距離的電影,但它的目的是要深入觀眾的心。」 —《宿怨》導演Ari Aster

這部2018年在日舞影展一鳴驚人的恐怖片,那年在片商和廣告花式行銷的情形下,諸如「看完會永久心靈創傷!」、「恐怖片的史詩鉅作!」等標題,無法得知這些聳動標題是在甚麼條件下出現的,可以知道的是台灣三天飆破千萬的票房,換來的評價卻是極度兩極,但就在我2021年看完之後,可以告訴你這部電影絕對是技術與氣氛並重的優秀之作,但以類型片的範疇來說,這部電影的定位又趨向了模糊。

raw-image

【由悲劇所堆砌而成的沉浸感】

宿怨》首先就由家族成員的死亡來做為起點,沒有萎靡的悲傷,也沒有高強的情緒表現,只有異樣的寧靜,事實上全片有時就是仰賴寂靜來做為堆疊詭譎感的一大工具,彷彿無時無刻都有股神秘力量潛伏在暗處驅使著這一切的發生,由主角安妮家族所擁有的遺傳精神疾病更是每每讓你懷疑,這些幻象到底是不是只存在於腦中的想像,但劇情推展的抽絲剝繭,又使真相於陰謀與靈異之間游移。撲朔迷離的鋪陳手法,使它不需要任何老套的突發驚嚇,只需勾出對於角色們最深切的痛楚便已足夠,也不言而自明出「恐懼永遠是想像出來的最為可怕」

raw-image

裡面最令我感到膽寒,暗想著導演的內心到底多麼的不可名狀才能營造出這種感覺的橋段,就是電影前段哥哥彼得載著妹妹查莉趕赴醫院,妹妹卻將頭伸出窗外,進而撞向電線杆死狀悽慘的意外身亡,數秒後哥哥只能呆若木雞的坐在駕駛座上,驚嚇得出不了聲,更無法鼓起勇氣望向後照鏡,此時荒郊野外鴉雀無聲,連蟲鳴都沒有,只有令人窒息的寧靜,與淺焦鏡頭前一片模糊的車輛後座,之後彼得把車緩慢的開回家,走回房間徹夜未眠,直到隔天早上母親打開車門時,悽慘無比的尖叫聲才震碎了這緊勒喉嚨的氛圍,這段的敘事功力實在看不出來有初次執導長片的痕跡,整段只聚焦在哥哥彼得失了魂的舉動,光靠聽覺就能得知已發生的悲劇,永遠也無法挽回,絕望已然籠罩在這一家人的命運之中。

raw-image

【才華滿溢的視覺效果與美術設計】

我想最讓我敬佩的除了電影本身,還有導演Ari Aster對於細節的把控度極為出色,就如片中的家族大宅,內裝事實上是在攝影棚內搭景重現,陰綠的暗色調增添了更多的壓抑。而更神的視覺呈現,一定是安妮在劇中所製作的娃娃屋,完全與大宅如出一轍,電影開頭就是從娃娃屋的剖面逐漸拉近的一鏡到底,過程神奇地轉換成角色們活動的房屋場域,可想而知特效師與後製者的技術有多成熟。娃娃屋與真實世界的對映,就像蓄意表明了家庭成員們像提線木偶般,成了惡魔的玩物,所作所為皆正中下懷,在生命結束之前都無法逃脫的死局。

raw-image

更能體現Ari Aster的敘事功力的,就是攝影與燈光在《宿怨》的從旁助攻,Ari Aster談到他想呈現的攝影概念,就是要讓角色「看起來像在模型屋的玩偶」,使觀影的我們,成為場景之外的「第三者」,夾帶著操控與窺探的視角來目睹他人的際遇。許多令人不寒而慄的鏡頭甚至只是演員站在僅有微弱光源的暗處所照出的輪廓,對於未知的恐懼就如無底洞吸引你往下跳,它取走的不是你的膽,而是一部分的神智,直到一分不剩為止。

【親情的陰暗面】

以我個人的感受來說,《宿怨》即使技術與敘事有多麼精湛,對我來說仍舊是部可惜的電影,所有帶出的暗示與謎團,在最終都給了明確的答案,母親是否在潛意識受惡魔的控制,使全家人走向毀滅? 查莉說出的:「你死後誰來照顧我?」又有沒有可能諭示著它早已被派蒙王附身? 電影在種種疑問中,也給出了適當的遐想空間。

但電影到了後段卻成了單純的邪教與鬼怪作祟,不免有些可惜電影依靠前半段製造的強大戲劇張力,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所營造的驚悚,最後卻以《鬼入鏡》的邪教於背後作祟作結算是個可惜之處。


raw-image
「現實為何可怕? 我想是源於不可逆的悵然若失。」

片中所經歷的兩場葬禮,都一再強調著「親人的死亡」是如何影響著一個家庭的整體和諧,事情發生了,母親的推卸責任、父親的無法諒解與兒子不得寵愛的存在危機都散落於大宅的各個角落,降靈儀式又體現了一位母親的放不下,成為了拖垮整個家庭的關鍵點,而心魔,往往也於現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時趁隙侵入,成為我們無法承受之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恍惚電影的雜記角落
23會員
18內容數
我的電影集散地,卻不只聊電影。 我的文章不長不短,恰好就是不太適合經營社群的長度,所以就到了方格子一遊。 如果你也喜歡看電影,但不喜歡看 IG 的快餐心得的話,這裡也許會是你的閒暇休息站。
2025/03/07
原本對這受到各界媒體大力宣傳的《再見機器人》2.0 沒那麼有興趣,但最後還是屈服在奧斯卡的爆炸聲量,還有受封拉脫維亞國寶的期待下進場,結果真沒讓人失望。 即便與《再見》一樣都是全程無對白,《喵》的調性顯然不著重在高戲劇性的故事起伏,而是非常富有「禪意」的氛圍體驗,片中包括主角黑貓到其他船上的快樂夥
Thumbnail
2025/03/07
原本對這受到各界媒體大力宣傳的《再見機器人》2.0 沒那麼有興趣,但最後還是屈服在奧斯卡的爆炸聲量,還有受封拉脫維亞國寶的期待下進場,結果真沒讓人失望。 即便與《再見》一樣都是全程無對白,《喵》的調性顯然不著重在高戲劇性的故事起伏,而是非常富有「禪意」的氛圍體驗,片中包括主角黑貓到其他船上的快樂夥
Thumbnail
2025/02/23
在 2019 年出現的新類型詞彙「elevated horror」開始用來形容羅伯特艾格斯(Robert Eggers)和艾瑞艾斯特(Ari Aster)推出的恐怖電影,他們的「嚇人」語言從來不依靠最直接的突發驚嚇和傳統框架,跟觀眾打個熟照面,而是每一次出手都不會全然顛覆,是以沉穩步調......
Thumbnail
2025/02/23
在 2019 年出現的新類型詞彙「elevated horror」開始用來形容羅伯特艾格斯(Robert Eggers)和艾瑞艾斯特(Ari Aster)推出的恐怖電影,他們的「嚇人」語言從來不依靠最直接的突發驚嚇和傳統框架,跟觀眾打個熟照面,而是每一次出手都不會全然顛覆,是以沉穩步調......
Thumbnail
2024/01/29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2024/01/29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電影起始於一段源自於劇情後半部的DV錄像,接著畫面定格(其中更能看到一位女人屏幕前的倒影)、裂解,空間也跟著瞬移至光線明爍不定的銳舞(rave)派對,一位女子佇立於畫面中央闔著眼沉思(操作),源自於電影結尾的送機錄像立刻顯現,接著畫面再次經歷裂解的程序,並隨之倒放。這一開頭基本上完整的陳述了《日麗》
Thumbnail
電影起始於一段源自於劇情後半部的DV錄像,接著畫面定格(其中更能看到一位女人屏幕前的倒影)、裂解,空間也跟著瞬移至光線明爍不定的銳舞(rave)派對,一位女子佇立於畫面中央闔著眼沉思(操作),源自於電影結尾的送機錄像立刻顯現,接著畫面再次經歷裂解的程序,並隨之倒放。這一開頭基本上完整的陳述了《日麗》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藝術就是一種半成品,往往得被觀看、理解、詮釋,甚至竄改,才有辦法活出姿態。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別,同樣必須結合觀影這一個動作,才稱得上完滿落幕。以下介紹2022年多部精選作品、年度單元:戰爭就在眼前、年度失望之作、年度反指標!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藝術就是一種半成品,往往得被觀看、理解、詮釋,甚至竄改,才有辦法活出姿態。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別,同樣必須結合觀影這一個動作,才稱得上完滿落幕。以下介紹2022年多部精選作品、年度單元:戰爭就在眼前、年度失望之作、年度反指標!
Thumbnail
2022金馬國際影展—簡短心得整理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淚比死更冷】、【靜靜的生活】、【愛.子】、【葬禮】、【還有愛的日子】、【倫敦生之慾】、【五星饗魘】
Thumbnail
2022金馬國際影展—簡短心得整理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淚比死更冷】、【靜靜的生活】、【愛.子】、【葬禮】、【還有愛的日子】、【倫敦生之慾】、【五星饗魘】
Thumbnail
《宿怨》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我知道這可能是部與觀眾非常有距離的電影,但它的目的是要深入觀眾的心。」 —《宿怨》導演Ari Aster 這部2018年在日舞影展一鳴驚人的恐怖片,那年在片商和廣告花式行銷的情形下,諸如「看完會永久心靈創傷!」、「恐怖片的史詩鉅作!」等標題,無法得知這些
Thumbnail
《宿怨》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我知道這可能是部與觀眾非常有距離的電影,但它的目的是要深入觀眾的心。」 —《宿怨》導演Ari Aster 這部2018年在日舞影展一鳴驚人的恐怖片,那年在片商和廣告花式行銷的情形下,諸如「看完會永久心靈創傷!」、「恐怖片的史詩鉅作!」等標題,無法得知這些
Thumbnail
食人劇場(cadaver),2020。 《食人劇場》讓寓言故事鮮明的在大銀幕上活起來,在華麗的場景中玩弄「真與假」、「對與錯」的界線。 推薦指數:4/10 恐怖程度: 5/10
Thumbnail
食人劇場(cadaver),2020。 《食人劇場》讓寓言故事鮮明的在大銀幕上活起來,在華麗的場景中玩弄「真與假」、「對與錯」的界線。 推薦指數:4/10 恐怖程度: 5/10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看到一點點《紐約愛情故事》、《宿怨》、《迷魂記》、《假面》、《寂寞診療室》、《小丑》……什麼都一點點,但或許再度召喚出「愛的故事 = 鬼故事」的迷人公式就已足夠。男主角試著用錄音、影像的物質性媒介去確認無法捕捉的當時:在那裡,不在場的愛人卻在場,該在場的愛人卻⋯⋯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看到一點點《紐約愛情故事》、《宿怨》、《迷魂記》、《假面》、《寂寞診療室》、《小丑》……什麼都一點點,但或許再度召喚出「愛的故事 = 鬼故事」的迷人公式就已足夠。男主角試著用錄音、影像的物質性媒介去確認無法捕捉的當時:在那裡,不在場的愛人卻在場,該在場的愛人卻⋯⋯
Thumbnail
雖然金馬已經開始了,但現在亡羊補牢,希望尚有所助益,這一波的名單可謂褒貶不一,這或許是一種創作者執迷導致的缺失,沒辦法全局的審視自己的作品,然而都是有達合格水準的作品,《接近無限的白》寓哀於景,《小太陽達芬妮》平易近人《那一夜》情濫於辭《男人真命苦》蠢的可愛《擺渡之歌》瑕不掩瑜《罪樂園》骨貌奇巧
Thumbnail
雖然金馬已經開始了,但現在亡羊補牢,希望尚有所助益,這一波的名單可謂褒貶不一,這或許是一種創作者執迷導致的缺失,沒辦法全局的審視自己的作品,然而都是有達合格水準的作品,《接近無限的白》寓哀於景,《小太陽達芬妮》平易近人《那一夜》情濫於辭《男人真命苦》蠢的可愛《擺渡之歌》瑕不掩瑜《罪樂園》骨貌奇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