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電影週記-avatar-img

恍惚電影週記

13 位追蹤者
是個不折不扣的影視迷,偶爾碰碰流行文化,即使嘗試客觀,卻終究落於主觀,修習網頁設計與傳播媒體,可以說跟電影、戲劇之間只有半毛錢的關係,文章目前也發布在Instergram的恍惚電影不週更。Email:[email protected]
我的電影集散地,卻不只聊電影。 我的文章不長不短,恰好就是不太適合經營社群的長度,所以就到了方格子一遊。 如果你也喜歡看電影,但不喜歡看 IG 的快餐心得的話,這裡也許會是你的閒暇休息站。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原本對這受到各界媒體大力宣傳的《再見機器人》2.0 沒那麼有興趣,但最後還是屈服在奧斯卡的爆炸聲量,還有受封拉脫維亞國寶的期待下進場,結果真沒讓人失望。 即便與《再見》一樣都是全程無對白,《喵》的調性顯然不著重在高戲劇性的故事起伏,而是非常富有「禪意」的氛圍體驗,片中包括主角黑貓到其他船上的快樂夥
Thumbnail
4/5喵的奇幻漂流
在 2019 年出現的新類型詞彙「elevated horror」開始用來形容羅伯特艾格斯(Robert Eggers)和艾瑞艾斯特(Ari Aster)推出的恐怖電影,他們的「嚇人」語言從來不依靠最直接的突發驚嚇和傳統框架,跟觀眾打個熟照面,而是每一次出手都不會全然顛覆,是以沉穩步調......
Thumbnail
4/5吸血鬼:諾斯費拉圖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Thumbnail
鄭保瑞承襲了銀河映像一貫在警匪、懸疑類型片兩者中的些許元素,可《智齒》更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股混沌活血,選定黑與白的色調,不只淡化暴力場面的視覺衝擊,也同樣沖淡了追兇謎團過程中的善惡模糊界線,使其散發出濃厚的「黑色電影」風貌。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短評 這次想討論的電影,都收錄於今年台北電影節【當代精選】單元,真的是太幸運能在一天內看到兩部皆以極為細膩的視角來傳達意念的優秀作品,如果之後台灣片商有望買進的話,各位實在是不容錯過。 《青春請閉眼》 《青春請閉眼》 劇情大綱 性格安靜的高中女孩瑪莎,在班上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幾個人湊在一
Thumbnail
《綠騎士》 領略《沙丘》滾滾黃沙中的宏闊,我們所理解到的王者因時勢所造就,而不是自求上位,但我想這等價值觀的道行之高,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番德行,或者有那機會進行實地探究,而《綠騎士》乍看之下宛若一場浮生若夢,反而更能適用於現今的芸芸眾生,以接近虛渺的形式來講述英雄,乃至於領導者這一角色所潛藏的殘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2/09/06
感謝分享!很喜歡這部餘韻無窮的電影唷!每看不同的評論,就越能感受到這部電影的敘事魅力!
《脫稿玩家》 要趕在《沙丘》之前去電影院過過乾癮,又不想第九度重溫家庭美好的人們,在此強烈推薦進場觀看《脫稿玩家》。 《脫稿玩家》無疑在電玩主題的原創內容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認為超越了《一級玩家》這樣彩蛋式巡禮的創作理念,雖然借鑒其他作品的既視感的確強烈,「自由城」的電玩世界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
Thumbnail
《好想做一次 第一季》 青春洋溢的校園題材作品在電影與聚集中屢見不鮮,就像我們在迪士尼頻道所經歷過的童年例如《天才魔女》、《小查與寇蒂》、《歌舞青春》等等都不在話下,但近年的校園喜劇則轉向更貼近全年齡層的大眾口味所靠攏,例如大談青少年性愛啟蒙的英國喜劇《性愛自修室》,還有看各年齡族群走進社區大學會是
Thumbnail
《南方車站的聚會》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說到近年的中國電影,我對它們的印象可能是充斥各類帶「微」政宣意圖的英雄主義動作片,又或是以浮誇特效和偶像歌手身兼演員的商業大片,但我唯獨鍾愛的類型,就是中國那異常生猛又不吝於挑戰社會掌權者的新黑色電影,佩服著這些導演們不畏懼走邊線就為還原中國最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