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難題-什麼是品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00個人可能會有100種看法,實際上要完整定義品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你在品牌書中可能會看到行銷、公關、文化的概念,反之,你可能也會在這些書中看見品牌的概念,但彼此之間又不相同。所以品牌是什麼?同時,什麼是成功的品牌,什麼又是好的品牌?

raw-image
本文於2021/6/14首刊於品牌視角官網,點擊閱讀更多品牌相關文章

從2017年開始比較正式的接觸品牌的知識與概念,2018年透過創立「品牌視角」陸續寫下對於品牌的想法與觀察,同時藉由一些機會以及所在的產業,將品牌概念化為實際的行動。現在的再重新回頭思考什麼是品牌,又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什麼都是,什麼都不是

經過幾年的觀察逐漸認知到一個事實:刻意去定義品牌,似乎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想要徹底將品牌與其他領域區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從各個領域的專家分享的內容之中,都能夠找到跟「品牌」相關的觀念。

舉例之前分享過的各領域的大師著作,如行銷大師Seth Godin、矽谷創投天王Ben Horowitz、Netflix創辦人Reed Hastings、Airbnb前法務長兼倫理長Robert Chesnut、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知名作家Simon Sinek、貝萊德投顧執行長Larry Fink,等不勝枚舉,他們明明在談行銷、談文化、談經營、談道德倫理、談夢想、談設計、談溝通,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再講述這些主題時的內容或觀念卻都跟品牌緊密相扣。

raw-image

從這個現象來看「品牌」,所有的領域都是品牌的範疇。無論是個人、產品、政府、國家或是企業,只要能被分辨出是一個「單位」,這個單位就能被當作是一個品牌 (brand),而它的所有行為,自然就都能屬於「品牌 (branding)」的領域。

但,這不代表品牌就「等於」行銷或任何其他項目,事實上,品牌不完全等於任何其中一項專業。你如果請一個品牌策略師去負責行銷專案、或是擔任公關發言人,都可能會是一場災難。因為即便品牌的範疇幾乎包括所有事物,但是各領域術業有專攻,都需要專業人士來做更有效率的執行。

就因為所有的內外行為都會影響到品牌,所以任何事都是品牌的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有效的行銷與公關進行溝通、精準的設計將抽象轉為具體、清晰的文化與價值觀形塑團隊行為,等各種領域的努力,來實現一個品牌。

做品牌是「轉譯」想法

我們相信是「行為背後的想法」造就每個獨特的品牌。Simon Sinek的黃金圈理論告訴我們:「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說明了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想法才是說動人心的關鍵。換句話說,「做品牌(branding)」就是轉譯想法的行為及過程,而「品牌 (brand)」就是一系列轉譯行為的成果。

我們也可以說,正是想法賦予了品牌「靈魂」。

我們是因為「想做」還是因為「會做」一件事而開始行動,這個細微的差異正是日後容不容易「做品牌 (branding)」很重要的關鍵。當品牌背後的動機夠清晰,所有做品牌過程中轉譯出來的文字、圖像、訊息、承諾、價值觀,等元素都容易讓人有「啊,這個品牌就是為此而誕生」的感覺。相反的,因為「會做」而採取行動,那麼轉譯出來的元素,就很容易產生「包裝」的感覺。

簡單來說,做品牌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最適切的方式將「想法」轉譯給其他人瞭解。而在轉譯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考慮到品牌如何呈現、溝通與表達、應該招募具備哪些特質與價值觀的夥伴與團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工作模式、應該提供什麼樣的產品與服務、為了實現這些產品與服務應該增進什麼技能與技術,等。

所有的想法轉譯動作,都是為了能讓品牌以最適合的方式呈現,進而實踐想法。

「成功」的品牌與「好」的品牌

當我們在說「一個品牌做的很成功」,到底是在指什麼呢?

更多時候,這樣的說法只代表了某品牌的branding做得很成功,代表了想法轉譯的成果緊扣核心,如實、精準、有效地傳達給了目標客群,而且具有凝聚力與影響力。能做到這樣,就已經能算是一個「成功」的品牌。除了直接聯想到的商業品牌之外,像是政黨、宗教、賽事/球隊、符號、影視動漫,都能找到成功的品牌案例。

但,成功的品牌不等於「好」的品牌。

想法的轉譯工作是中立的,因此成功轉譯一個帶有「惡意」的想法,就會得到一個帶有負面影響力的品牌。

品牌既然帶有影響力,就身負一部份的「社會責任」,因此「好」的品牌除了會是一個成功的品牌之外,也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可能是在關注的議題上發聲、投入資源改善,可能是提供工作機會、協助員工成長,又或者只是從品牌本身減少資源浪費、環境破壞,一個好的品牌都應該正視自身具有影響力的事實,而致力為社會帶來更多好的影響。

raw-image

在社會風向以及世界品牌的響應之下,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重視並善用本身的影響力在社會責任或是永續議題上持續努力,我們始終相信「成功的品牌」能轉譯想法,「好的品牌」更能持續在社會中形成一股正面的力量。

本文2021/6/14首刊於品牌視角官網,點擊閱讀更多品牌相關文章

歡迎分享、追蹤、留言!也跟我們説說你的品牌視角吧!
除了在這裡關注我們,你/妳也可以
追蹤我們:品牌視角FB官方粉絲頁
閱讀更多:品牌視角官方網站
合作夥伴:民生路老宅56-3365品牌練習
Youtube:品牌的第n種可能
Podcast:老宅相談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4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3/04/19
討論品牌脫離不了像是品牌目的、形象、個性、語調,把品牌視為「個體」,品牌要有真實性(authenticity),不要假裝成別人去迎合市場。另一方面,品牌化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難發現品牌發展的趨勢很大程度受到經濟、社會、科技的影響。經濟學上可以分成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品牌學有機會這樣分類嗎?
Thumbnail
2023/04/19
討論品牌脫離不了像是品牌目的、形象、個性、語調,把品牌視為「個體」,品牌要有真實性(authenticity),不要假裝成別人去迎合市場。另一方面,品牌化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難發現品牌發展的趨勢很大程度受到經濟、社會、科技的影響。經濟學上可以分成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品牌學有機會這樣分類嗎?
Thumbnail
2021/03/25
很意外的過去我們在談論品牌似乎很少提到「文化」這個環節。我們時常關注品牌的目的、主張、調性,卻很少去探索真正能讓一個團隊或是一個企業外顯價值的內在,其實是「文化」。
Thumbnail
2021/03/25
很意外的過去我們在談論品牌似乎很少提到「文化」這個環節。我們時常關注品牌的目的、主張、調性,卻很少去探索真正能讓一個團隊或是一個企業外顯價值的內在,其實是「文化」。
Thumbnail
2021/01/11
品牌無法管理,但品牌化的過程可以。「品牌」是一連串「品牌化」行為後形塑的成果,你能管理你的行為,卻很難100%控制成果的呈現。品牌領導人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品牌的最後樣貌、評論、名聲、受歡迎的程度,還是可能與預期的相差甚大。
Thumbnail
2021/01/11
品牌無法管理,但品牌化的過程可以。「品牌」是一連串「品牌化」行為後形塑的成果,你能管理你的行為,卻很難100%控制成果的呈現。品牌領導人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品牌的最後樣貌、評論、名聲、受歡迎的程度,還是可能與預期的相差甚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討論品牌脫離不了像是品牌目的、形象、個性、語調,把品牌視為「個體」,品牌要有真實性(authenticity),不要假裝成別人去迎合市場。另一方面,品牌化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難發現品牌發展的趨勢很大程度受到經濟、社會、科技的影響。經濟學上可以分成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品牌學有機會這樣分類嗎?
Thumbnail
討論品牌脫離不了像是品牌目的、形象、個性、語調,把品牌視為「個體」,品牌要有真實性(authenticity),不要假裝成別人去迎合市場。另一方面,品牌化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難發現品牌發展的趨勢很大程度受到經濟、社會、科技的影響。經濟學上可以分成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品牌學有機會這樣分類嗎?
Thumbnail
品牌與行銷雖然常常會稱為「品牌行銷」而被擺在一起,但品牌與行銷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要比較品牌與行銷之間的差異,其實比較適合的比較方式,應該是比較Branding與Marketing這兩個動名詞,而Branding應該翻譯成「作品牌」,將「作品牌」與「行銷」進行比較會比較正確
Thumbnail
品牌與行銷雖然常常會稱為「品牌行銷」而被擺在一起,但品牌與行銷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要比較品牌與行銷之間的差異,其實比較適合的比較方式,應該是比較Branding與Marketing這兩個動名詞,而Branding應該翻譯成「作品牌」,將「作品牌」與「行銷」進行比較會比較正確
Thumbnail
品牌設計不是主觀的個人偏好,而是其為品牌帶來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品牌設計不是主觀的個人偏好,而是其為品牌帶來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經營品牌會遇到的瓶頸與建議 做品牌你最終要的是賺錢還是認同感、影響力?
Thumbnail
經營品牌會遇到的瓶頸與建議 做品牌你最終要的是賺錢還是認同感、影響力?
Thumbnail
很多人教你該怎麼做,但很少人告訴你該怎麼想? 實際上好的辦法,要搭配正確思維才會事半功倍! 【本集公式】品牌個性=品牌價值+品牌行動, 記好公式,快入座吧!
Thumbnail
很多人教你該怎麼做,但很少人告訴你該怎麼想? 實際上好的辦法,要搭配正確思維才會事半功倍! 【本集公式】品牌個性=品牌價值+品牌行動, 記好公式,快入座吧!
Thumbnail
產業升級,經營產業的思維也要升級,建立品牌營造思維對中小企業主來說是邁向升級必須經歷的門檻,品牌形象是唯一能為我們的產品帶來溢價的可能性的重要資產,在這裡我們分享對於品牌經營的觀點。
Thumbnail
產業升級,經營產業的思維也要升級,建立品牌營造思維對中小企業主來說是邁向升級必須經歷的門檻,品牌形象是唯一能為我們的產品帶來溢價的可能性的重要資產,在這裡我們分享對於品牌經營的觀點。
Thumbnail
100個人可能會有100種看法,實際上要完整定義品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你在品牌書中可能會看到行銷、公關、文化的概念,反之,你可能也會在這些書中看見品牌的概念,但彼此之間又不相同。所以品牌是什麼?同時,什麼是成功的品牌,什麼又是好的品牌?
Thumbnail
100個人可能會有100種看法,實際上要完整定義品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你在品牌書中可能會看到行銷、公關、文化的概念,反之,你可能也會在這些書中看見品牌的概念,但彼此之間又不相同。所以品牌是什麼?同時,什麼是成功的品牌,什麼又是好的品牌?
Thumbnail
品牌無法管理,但品牌化的過程可以。「品牌」是一連串「品牌化」行為後形塑的成果,你能管理你的行為,卻很難100%控制成果的呈現。品牌領導人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品牌的最後樣貌、評論、名聲、受歡迎的程度,還是可能與預期的相差甚大。
Thumbnail
品牌無法管理,但品牌化的過程可以。「品牌」是一連串「品牌化」行為後形塑的成果,你能管理你的行為,卻很難100%控制成果的呈現。品牌領導人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品牌的最後樣貌、評論、名聲、受歡迎的程度,還是可能與預期的相差甚大。
Thumbnail
「做品牌一定要花大錢?」「不花大錢能做品牌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要花錢,因為大家都說做品牌很花錢。第二個答案,一定是不行,沒錢怎麼做品牌?誰做品牌不花大錢的?還不一定成功。光廣告、代言人都要不少錢,而且做品牌不是馬上看見回收。  聽起來好像對  「賣商品一定要開店嗎?」先想好你的答案  做品牌一定要
Thumbnail
「做品牌一定要花大錢?」「不花大錢能做品牌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要花錢,因為大家都說做品牌很花錢。第二個答案,一定是不行,沒錢怎麼做品牌?誰做品牌不花大錢的?還不一定成功。光廣告、代言人都要不少錢,而且做品牌不是馬上看見回收。  聽起來好像對  「賣商品一定要開店嗎?」先想好你的答案  做品牌一定要
Thumbnail
在品牌管理上,我們常會用常識來判斷,因而產生一些「謬思」而不自知,這系列文章就要來看看有哪些常識與經驗值下產生的謬思。 先來看看什麼是品牌。 如果問品牌是什麼?總是會聽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例如:品牌是Logo跟顏色的組合、品牌是一個能代表公司.....
Thumbnail
在品牌管理上,我們常會用常識來判斷,因而產生一些「謬思」而不自知,這系列文章就要來看看有哪些常識與經驗值下產生的謬思。 先來看看什麼是品牌。 如果問品牌是什麼?總是會聽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例如:品牌是Logo跟顏色的組合、品牌是一個能代表公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