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嗅覺也有記憶,當鼻子吸入空氣中的氣味時,這些分子會附著在鼻腔中的纖毛,溶解於黏膜之中,當聞過一個特殊的氣味,例如屍臭,藉著呼吸作用,遺體所產生的異味分子,與我們身體做了結合,之後數日不管到了哪裡,這些味道都揮之不去,彷彿,「祂」就在你的身邊。
的確,祂的一部分與你相隨。
當屍臭味經由呼吸,深入鼻腔後,就感到一股氣息直衝腦門,瞳孔瞬間放大,胃部好似遭到重擊一般的緊縮,喉嚨受到刺激想要咳嗽,伴隨著咳嗽,嘔吐感上湧,雖然想吐,卻要忍耐,吞也要吞下去,首先,吐了很丟臉,其次,吐完還要自己清,更丟臉。
《孔子家語.六本》:「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習慣,是最好的克服方式,在怎麼樣的惡臭,聞久了,就會習慣了。或許這是個好方法,但每一次聞到那腥腐的味道,卻還是中人欲嘔,是我經驗不足,要習慣這樣的味道,得以從容面對任何狀況,我寧願穿戴防護裝備。
當一個人活著,是自有存在的獨奏曲,還是人與人之間共譜出的生命樂章,一個獨居者的死亡,多日後才被發現,腐敗、惡臭充斥著整棟建築,左鄰右里間所討論的是氣味的難聞,那味道不管在哪裡都聞的到,或許是因為味道的關係,讓他們的心情變得如此不佳,所以不斷指責家屬的疏忽與不關心。
  在謾罵聲下,默默地進行了初步的除臭工作,當味道消散後,緊接而來的,是好奇的群眾,不斷的有芳鄰擅自進入屋內,說想看看現場是甚麼樣子?這個家的裝潢如何?想知道有沒有可以拿回家的東西?各種理由,各種超乎想像的說法,各種在家人面前的恣意妄為,各樣的謾罵、指責、好奇、無禮,一次次,一遍遍無情的擊打在家屬的心上,好一個「遠親不如近鄰」,在他們的眼中,死者生前不是重點,死後才是他們的談資,面對著這些好奇的群眾,看著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委託人,這時只好做了最原始而簡單的處理方式,趕出去!
趕走這些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後,直接甩上大門,就聽這些被趕出場的觀眾在門外,還不斷的討論著先前的所見所聞,看來,這次的經驗會成為未來數十年的談資,直到臨終的那一天,跟自己的子孫誇耀著,自己曾經進入過意外現場,那時的他,是如此的驕傲與自滿。
  清理中,不斷的聽到鄰舍的指責,看到他們把自家的垃圾混入我們的廢棄物中,當阻止之時,就聽他們說「都是鄰居,不會介意的。」、「小東西,不要太計較。」原來有利可圖是芳鄰,不相往來是鄰里,困擾孳生是惡鄰。從何時開始,這裡的人和小學課本講的不一樣,只剩自私與自利。
  人情味,少了那份情,只是一股腥臭之味。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與人相處,心中總會不自覺地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噁心感。這不是來自於某個具體的動作,並不是某句話語,也不是突如其來的惡臭。 它是一種漸漸醞釀的情感,像是陰天裡空氣中的潮濕,無形中攫住了呼吸,讓每一個接觸變得沉重而不自在。 那是一種微妙的感覺。那雙眼睛背後的動機無法捉摸,感到不安。微笑是那麼完美,但總
窮習慣了,身上真的會有味道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寄生上流》這部電影,裡面的男主人誇讚司機什麼都好,有分寸不越界, 就是身上有股味道越界了,有點像抹布的味道? 在螢幕前的你我很清楚,說的就是貧窮的味道 我想探討的不光是貧窮的味道,貧窮是一種結果,或是一種結界? 也許你會說了
Thumbnail
乘坐交通工具時,身旁總有些大叔甚至年輕男士發出異味。我說的不是汗臭,而是他們身上被尼古丁及焦油浸淫著,嘴巴有著一股難以形容的臭味,從喉嚨深處發出,用不著對人說話甚或乎已經戴上口罩,每一啖呼吸,都能把旁人熏得反胃。彷彿由頭髮到腳趾罅,都散發出有毒氣味,生人物近。更別說在街上當街當巷噴煙的多不勝數,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聊,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 氣味對我們的情緒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是因為嗅覺與大腦中與情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緊密相連。 1. 情緒觸發:特定的氣味可以觸發我們過去的回憶和情感。這是因為嗅覺與大腦中的杏仁核和海馬迴等記憶相關區域直接相連。當我們聞到某個特定的氣味時,它可以喚起我們與該氣味相關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圍繞著氣味的小說。 故事的主角楊寧因父母不睦,自小和弟弟互相陪伴長大。楊寧的嗅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但是在弟弟自縊身亡後,她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失去靈敏的嗅覺,唯有強烈的屍臭能夠喚醒她的嗅覺記憶。或許是為了彌補對逝去的弟弟的虧欠...... (continued)
一直想找妳的味道。 在年輕的時候,跳過自己恣意妄為的不懂事來到中年。 年輕的時候看不透口不擇言的瞬間,看不透讓人疲憊使人絕望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自己丟過去如山洪暴發的情緒。 一直還想找妳的味道。 在前東家的時候,走過一位女同事身旁,我驚喜地嗅到那一模一樣的味道,很唐突地攔住她,問她這是什麼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與人相處,心中總會不自覺地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噁心感。這不是來自於某個具體的動作,並不是某句話語,也不是突如其來的惡臭。 它是一種漸漸醞釀的情感,像是陰天裡空氣中的潮濕,無形中攫住了呼吸,讓每一個接觸變得沉重而不自在。 那是一種微妙的感覺。那雙眼睛背後的動機無法捉摸,感到不安。微笑是那麼完美,但總
窮習慣了,身上真的會有味道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寄生上流》這部電影,裡面的男主人誇讚司機什麼都好,有分寸不越界, 就是身上有股味道越界了,有點像抹布的味道? 在螢幕前的你我很清楚,說的就是貧窮的味道 我想探討的不光是貧窮的味道,貧窮是一種結果,或是一種結界? 也許你會說了
Thumbnail
乘坐交通工具時,身旁總有些大叔甚至年輕男士發出異味。我說的不是汗臭,而是他們身上被尼古丁及焦油浸淫著,嘴巴有著一股難以形容的臭味,從喉嚨深處發出,用不著對人說話甚或乎已經戴上口罩,每一啖呼吸,都能把旁人熏得反胃。彷彿由頭髮到腳趾罅,都散發出有毒氣味,生人物近。更別說在街上當街當巷噴煙的多不勝數,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聊,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 氣味對我們的情緒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是因為嗅覺與大腦中與情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緊密相連。 1. 情緒觸發:特定的氣味可以觸發我們過去的回憶和情感。這是因為嗅覺與大腦中的杏仁核和海馬迴等記憶相關區域直接相連。當我們聞到某個特定的氣味時,它可以喚起我們與該氣味相關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圍繞著氣味的小說。 故事的主角楊寧因父母不睦,自小和弟弟互相陪伴長大。楊寧的嗅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但是在弟弟自縊身亡後,她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失去靈敏的嗅覺,唯有強烈的屍臭能夠喚醒她的嗅覺記憶。或許是為了彌補對逝去的弟弟的虧欠...... (continued)
一直想找妳的味道。 在年輕的時候,跳過自己恣意妄為的不懂事來到中年。 年輕的時候看不透口不擇言的瞬間,看不透讓人疲憊使人絕望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自己丟過去如山洪暴發的情緒。 一直還想找妳的味道。 在前東家的時候,走過一位女同事身旁,我驚喜地嗅到那一模一樣的味道,很唐突地攔住她,問她這是什麼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