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短篇小說|末日後

馥安-avatar-img
發佈於蓋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撇除空氣裡瀰漫的黃沙、有毒物質,奧丁市的街道其實很乾淨,沒有半點垃圾在路面上;街道上穿梭的人類,個個穿著整齊、光鮮亮麗,就是沒有半個人停下來,也沒有半個小攤販在路邊。所有的人都戴著面罩,從高階點的防毒面罩,到僅僅只是條布遮掩住口鼻,就是沒有半個人露出臉的下半部分。就連聲音,都藏在喉嚨裡。

  與舊時代幻想的末日不同,科技仍然存在,只是相對陳舊了些、安靜了些。

  最大的差異就是人類不再輕易露出自己的臉孔,不在現實交談,也不再在夜晚出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蓋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馥安的沙龍
98會員
116內容數
有時想寫些東西,那是一些東西和心裡藏著的東西共鳴著,唱囂著將他們寫出來。不論是文青的、灰暗的、愉快的,都是生命裡某些東西的轉世重生。
馥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4
一張開眼,便是滿目的鮮紅。 天花板似乎是白色的,周遭的人在燈光暈染下,圍繞其身的紅光,便像是獲得了某種增幅般,將眼裡的一切都染上紅色。甦醒後幾天,我才大約知道那只不過是我腦震盪後剛醒來的後遺症,簡單說,我還在暈。 我怎麼可能就這樣放過她。那是我腦海中唯一的念頭。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7/24
一張開眼,便是滿目的鮮紅。 天花板似乎是白色的,周遭的人在燈光暈染下,圍繞其身的紅光,便像是獲得了某種增幅般,將眼裡的一切都染上紅色。甦醒後幾天,我才大約知道那只不過是我腦震盪後剛醒來的後遺症,簡單說,我還在暈。 我怎麼可能就這樣放過她。那是我腦海中唯一的念頭。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2/16
  教室裡其他的學生們,也有得如同我一般分心,也有的專心上課努力做著筆記,雖然不知道老師每天都上一樣的課文,他們怎麼每天都能寫出新的筆記。印像中,我曾經在下課時先去翻了其中一人的筆記,裡面還真的每天都不一樣,我們上的課真的是一樣的嗎?   大概是青春期都會犯得中二病,自己怎麼可能是小說中的主角呢。
Thumbnail
2022/02/16
  教室裡其他的學生們,也有得如同我一般分心,也有的專心上課努力做著筆記,雖然不知道老師每天都上一樣的課文,他們怎麼每天都能寫出新的筆記。印像中,我曾經在下課時先去翻了其中一人的筆記,裡面還真的每天都不一樣,我們上的課真的是一樣的嗎?   大概是青春期都會犯得中二病,自己怎麼可能是小說中的主角呢。
Thumbnail
2021/11/30
這個世界始終在歌唱。   它歌唱著新生,唱著衰落,唱著喜悅,也唱著絕望;它總是孕育著、乘載著、埋葬著,所有的所有,就連死亡都湮滅的亙古,也在它懷裡;迷惘的靈魂在它背影安息,而暴虐的靈魂會大雨之下澆熄,除了歌唱,它似乎沒有所謂的意識,因此它永遠既是旁觀者,又是參與
Thumbnail
2021/11/30
這個世界始終在歌唱。   它歌唱著新生,唱著衰落,唱著喜悅,也唱著絕望;它總是孕育著、乘載著、埋葬著,所有的所有,就連死亡都湮滅的亙古,也在它懷裡;迷惘的靈魂在它背影安息,而暴虐的靈魂會大雨之下澆熄,除了歌唱,它似乎沒有所謂的意識,因此它永遠既是旁觀者,又是參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探索末日城市:世界末日場景下的城市倖存者 末日城市是一個想像中的場景,它描述了人類文明崩潰後的城市景象。這樣的城市可能是由自然災害、戰爭、瘟疫等災難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人類自身的過度開發和污染所導致的。 末日城市通常被描繪成一片廢墟,人類文明的建築和設施已經破敗不堪,人們生活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這
Thumbnail
探索末日城市:世界末日場景下的城市倖存者 末日城市是一個想像中的場景,它描述了人類文明崩潰後的城市景象。這樣的城市可能是由自然災害、戰爭、瘟疫等災難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人類自身的過度開發和污染所導致的。 末日城市通常被描繪成一片廢墟,人類文明的建築和設施已經破敗不堪,人們生活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這
Thumbnail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如果是文明,還會把自己置於死地嗎? By 內佛.舒特 在開始閱讀之前 第一次我要這樣鄭重提醒 如果你心情不好、低落 千萬暫時不要打開這本書…
Thumbnail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如果是文明,還會把自己置於死地嗎? By 內佛.舒特 在開始閱讀之前 第一次我要這樣鄭重提醒 如果你心情不好、低落 千萬暫時不要打開這本書…
Thumbnail
在城市裡,有著來自不同地方的旅人 有些大聲喧嘩,生怕沒人注意到自己的身分 也有些選擇了旁觀,試圖在環境裡,找到安放自己的時刻
Thumbnail
在城市裡,有著來自不同地方的旅人 有些大聲喧嘩,生怕沒人注意到自己的身分 也有些選擇了旁觀,試圖在環境裡,找到安放自己的時刻
Thumbnail
在末日,現代人類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會因資源匱乏而不敷使用。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回到遠古採集漁獵的洞穴生活?還是從廢紙堆中撿拾各種被忽略的知識,重新發現生活日用品的發明之祕,盡可能早日重啟科學文明?
Thumbnail
在末日,現代人類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會因資源匱乏而不敷使用。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回到遠古採集漁獵的洞穴生活?還是從廢紙堆中撿拾各種被忽略的知識,重新發現生活日用品的發明之祕,盡可能早日重啟科學文明?
Thumbnail
忽然世界變得好安靜。​ ​ 所有蠢動的念頭,​ 凝止,收束在一道光裡。​ ​
Thumbnail
忽然世界變得好安靜。​ ​ 所有蠢動的念頭,​ 凝止,收束在一道光裡。​ ​
Thumbnail
    烈陽警世,太陽光的強度熱到像是能在毫無遮蔽物的水面上起火一般。 清澈的水面上反射的太陽光有些刺眼,從四周建築物的缺口投射到廢墟和廢墟間的陰暗角落。   在我的四周滿是舊時代的殘骸,這裡是被人類所拋棄的場所,也可以說是屬於「人類」的末日。 海水淹沒了一切,原本踩踏的地面成為了海水,一
Thumbnail
    烈陽警世,太陽光的強度熱到像是能在毫無遮蔽物的水面上起火一般。 清澈的水面上反射的太陽光有些刺眼,從四周建築物的缺口投射到廢墟和廢墟間的陰暗角落。   在我的四周滿是舊時代的殘骸,這裡是被人類所拋棄的場所,也可以說是屬於「人類」的末日。 海水淹沒了一切,原本踩踏的地面成為了海水,一
Thumbnail
  撇除空氣裡瀰漫的黃沙、有毒物質,奧丁市的街道其實很乾淨,沒有半點垃圾在路面上;街道上穿梭的人類,個個穿著整齊、光鮮亮麗,就是沒有半個人停下來,也沒有半個小攤販在路邊。所有的人都戴著面罩,從高階點的防毒面罩,到僅僅只是條布遮掩住口鼻,就是沒有半個人露出臉的下半部分。就連聲音,都藏在喉嚨裡。   
Thumbnail
  撇除空氣裡瀰漫的黃沙、有毒物質,奧丁市的街道其實很乾淨,沒有半點垃圾在路面上;街道上穿梭的人類,個個穿著整齊、光鮮亮麗,就是沒有半個人停下來,也沒有半個小攤販在路邊。所有的人都戴著面罩,從高階點的防毒面罩,到僅僅只是條布遮掩住口鼻,就是沒有半個人露出臉的下半部分。就連聲音,都藏在喉嚨裡。   
Thumbnail
日曆2050年,某天宣布,接受到外星生物發送的訊號,3天後外星大軍將大舉進攻地球,到時地球、我們存在的世界將不復存在。 如果世界末日 一旁擺滿電視的店面,新聞裡不乏散發出無奈和為什麼世界就要滅亡了我還要在這裡報著新聞,明知完蛋卻還要在這工作。 或許認為,如果3天後世界末日是個玩笑、就因為一個玩笑,一
Thumbnail
日曆2050年,某天宣布,接受到外星生物發送的訊號,3天後外星大軍將大舉進攻地球,到時地球、我們存在的世界將不復存在。 如果世界末日 一旁擺滿電視的店面,新聞裡不乏散發出無奈和為什麼世界就要滅亡了我還要在這裡報著新聞,明知完蛋卻還要在這工作。 或許認為,如果3天後世界末日是個玩笑、就因為一個玩笑,一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