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統一|阻止民進黨自毀,石之瑜:台灣各界主動提出統一時間表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對此危局,《多維新聞》採訪到台灣知名政治學者、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探討從思想上擺脫戰爭的路徑。本篇為系列採訪第二篇(共三篇)。

系列採訪第一篇:面對統一|台獨有向祖國投降的權利

多維:您前面提到了要喚醒台獨內心深處的「投降權」。但從蔡英文稱中國為「鄰國」,到用「Taiwan National Day」變相「英文台獨」來看,民進黨似乎很難停下狂飆力道。

石之瑜:台獨行動得愈兇,不就愈表示放棄其他政策了嗎?治理得好不好已經無所謂,對自己的治理能力自暴自棄,這在潛意識等於嚮往投降了,可是總要有藉口。所以,他們在行動上就不自覺要催促兩岸衝突升高,故意製造刺激,弄到好像不得已,這時候投降就沒自己的責任。換言之,民進黨是要用戰爭來終結自己這種「沒有明天」的狀態。

不要看民進黨表面上追殺國民黨虎虎生風,甚至毀棄司法獨立,凌駕於體制之上,似乎無所不能的樣子;其一旦碰到美國人,而且幾乎是任何美國人,就甘願讓對方予取予求,完全洩漏出自暴自棄的潛意識。這種「不要自尊、不顧未來」的狀態,是民進黨的病徵,但細究其病根,關鍵還是台獨沒有「群體的歸屬感」,所以成日魂不守舍。在個人層次上,台獨信仰者也是會做好人,只是到了群的層次,就整個邪惡起來。

以前民進黨爭取權力的主要口號,都是關乎人民福祉與生態環保的話語,如此就賦予了台獨某種「價值理性」。大權在握以後的民進黨,達不到台獨,即便明明是自己執政,心態上還是反對黨,並把國民黨當成中國來反對,且凡是批評民進黨的,一律當成是中共同路人。雖然這對民進黨甩鍋失敗很方便,但無異是把自己實踐成了中國的反對黨。

而既然心態上還是反對黨,民進黨就不會有責任感,不但價值理性徒託空言,甚至永遠困在反對黨的精神狀態。民進黨不論是強迫美國愛自己,或刺激大陸恨自己,都是在追求毀滅,也就是要毀滅這個令自己痛苦焦慮的空洞自我。而從其行為日漸極端來看,這反映了末日來臨的集體精神狀態,是個權力至高無上的姿態,不管未來了。

多維:而民進黨自暴自棄的結果,就是讓和平統一的可能越來越小。

石之瑜:你看到了蔡英文稱呼大陸為「鄰國」,用「Taiwan National Day」表達雙十國慶。但是,她怎麼不用國際慣用的「Independence day」,卻沿用國民黨的「National day」呢?當然是因為台獨要有國慶日的話,再怎麼也不能說「Independence day」是雙十節吧!那到底兩岸關係伊於胡底呢?問只有反對黨心態的蔡英文和她的台獨夥伴,其實她們也不知道。

但對十九大以後的北京來說,就必須不斷確認:統一還仍是兩岸關係最高與唯一目標。蔡英文這般沒有未來的逼宮手法,讓統一時間表的問題浮上檯面。網上的武統聲浪逐漸升高,與反日情緒的間歇起伏有所不同,起碼日本高層還有親中派,社會上有和平主義,有左翼,不像台獨對北京形成了持久的壓力。可是,外界卻好像看不到「地動山搖」的感覺,北京的威信由此遭到質疑,也因此有人會不斷揣摩武統的布局與時機。

多維:那麼在您看來,這般困局還有沒有解方?

石之瑜:軍事解決的話,「北平模式」的以武逼統手段,尚能維繫和平,但會在國際引發不確定性。那在武力逼統之外,有沒有「和平逼統」的可能?與其任憑大家揣摩北京的統一時間表,等於增加北京採取武統的壓力,不如轉移壓力,將北京建立統一時間表的題目,轉給台北,向台北要一個統一時間表。

無論蔡英文的去中國化進行得如何猛烈,如何勢如破竹,如何不可一世,北京都可以邀請台北自己訂一個統一時間表。也就是,以自訂統一時間表,作為台北獲取和平的保障。不只邀請蔡英文,還廣邀天下,尤其是包括台獨在內的台灣各界。

多維:但蔡英文與民進黨會理會嗎?

石之瑜:其實由蔡英文對《國統綱領》的熟悉來看,《國統綱領》就猶如自訂統一時間表的邀請。所以北京可以邁出的下一步,就是邀請各界來籌謀,包括與民進黨中央疏遠的台獨人士、國際人士、和平運動家,如何為台北訂一個對台灣人民最為有利的統一時間表。如此,便將統一時間表當成了一個共同的政策議程。這個過程有點類似尚無內容的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

蔡英文及其核心的台獨擁躉不可能直接參加,所有的討論就形同在台北決策圈的周邊進行。各界正反意見蒐集到相當程度後,北京的下一步,則是根據各界對統一時間表的討論,綜合選擇一個北京認為對兩岸最有利的統一時間表,並依此規劃北京可以採取的做法。

多維:在您看來,由台北這邊自訂統一時間表,能達到什麼效果?

石之瑜:台獨沒有歸屬,依美附日,經常遭到剝削,看人臉色,還必須強顏歡笑,但是又害怕回歸會揭穿自己的空洞。所以,提供台灣一個歸屬的同時,也必須讓台獨相信自己是個有能力負責的主體。

我覺得如果真的讓統一時間表的辯證蔚然成風,至少有以下幾個效果。

第一,自訂統一時間表的邀請,對北京有利。既能破除外界關於北京已規劃武統時間表的傳言,卸除相關壓力,又能表達北京對於統一台灣的絕不妥協,足以回應民意期待,可以疏導大陸民間各界急於武統的壓力,提供新的聚焦,但沒有脫離統一的軌道。

其次,自訂統一時間表的邀請,也對台灣有利。其傳遞了北京對台灣人民選擇統一道路的開放及尊重,也等於提醒台灣各界,北京有自己的底線,台獨是不可能的選項。而共訂統一時間表是一個以統一為目標的討論,能逐步縮小台獨言論市場,開創台獨以批評姿態參加統一時間表的機緣。

再其次,這也對兩岸和平有利。自訂統一時間表是一種和平進程,因此尚未到達北平模式所需的軍事動員,更沒有武統的咄咄逼人。「共訂統一時間表」,其實就是集體討論與諮商的過程,形同政治協商,各界共同參與,不是北京片面強加於人。

最後,統一時間表與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雷同,都是由台灣自己說。不過,統一涉及廣泛,不僅止於安排台灣內部的變與不變,還影響各國,尤其是海外華人,所以時間表編排可以有各種背景的人來參與。


原文發表於2021/9/15《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對當今民進黨政府來說,最大的敵人已非國民黨,而是執政環境與土壤的消亡。 在國民黨一側,其正陷入拿香跟拜而不得的困局。在外界關注的兩岸論述上,各方路線莫衷一是,並在是否與台獨區隔上缺乏共識;面對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各派系與部門同室操戈,相互損耗內鬥;加上民進黨對黨產問題的持續追殺,曾經的百年大黨,
Thumbnail
對當今民進黨政府來說,最大的敵人已非國民黨,而是執政環境與土壤的消亡。 在國民黨一側,其正陷入拿香跟拜而不得的困局。在外界關注的兩岸論述上,各方路線莫衷一是,並在是否與台獨區隔上缺乏共識;面對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各派系與部門同室操戈,相互損耗內鬥;加上民進黨對黨產問題的持續追殺,曾經的百年大黨,
Thumbnail
蔡英文當局不斷配合美國,攪亂臺海局勢,就連民進黨黨內大佬呂秀蓮也看不下去。日前,呂秀蓮公開說:“美國用臺灣的手,去撞大陸的石獅,臺灣的手能不疼嗎?” 美國多次踩踏大陸在臺灣問題上的底線,其目的是要挑起兩岸的戰爭 海峽導報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美國海軍一架C——40運輸機8日飛越臺灣上空,現已飛離臺
Thumbnail
蔡英文當局不斷配合美國,攪亂臺海局勢,就連民進黨黨內大佬呂秀蓮也看不下去。日前,呂秀蓮公開說:“美國用臺灣的手,去撞大陸的石獅,臺灣的手能不疼嗎?” 美國多次踩踏大陸在臺灣問題上的底線,其目的是要挑起兩岸的戰爭 海峽導報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美國海軍一架C——40運輸機8日飛越臺灣上空,現已飛離臺
Thumbnail
是說現在幾乎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隨著美、中兩國關係的快速惡化,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已逐漸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國社會與學界,正在辯論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應該到什麼程度,而這就引發了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要不要幫台灣獨立運動背書。因為眾所皆知,美國過去會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
Thumbnail
是說現在幾乎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隨著美、中兩國關係的快速惡化,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已逐漸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國社會與學界,正在辯論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應該到什麼程度,而這就引發了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要不要幫台灣獨立運動背書。因為眾所皆知,美國過去會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